大数据时代,数据泄露已是常态。近年来,国际上揭露的数据泄露事件可谓一波比一波严重。网络化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在“裸奔”,位置、通信、征信、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每个人都成了“透明人”。
那么区块链技术如何能够做到更好的保护呢?先简单科普一下区块链上的数据为什么是不可伪造和更改的。区块链上的数据是一个连接起来的链条,每个链条都包含了一个经过加密运算的字段,加密的内容就是这个链条上的内容数据,而且这个加密运算保证了不同的内容运算出来的结果一定不一样。然后,每个链条上都包含了前一个链条的地址,这样这些链条就可以串联起来了。
对于数据的操作,包括读取、更新等也都是这条链上的一环。这样用户就可以知道所有对自己数据的访问情况。如果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在以太坊这样的公链上,那么这个公链上的所有 DApp 都可以访问到这条数据。
举例来说,链上有我的身份 ID 信息,我去银行办理业务,银行可以直接读取链上我的数据,并且对我的数据做背书。然后我在去第二家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它就可以看到前面的银行对我做了背书,它就可以完全信任我的身份信息是正确的。对于我的身份数据的创建、银行读取、银行确认背书、其他银行的读取等,都是链条上不可伪造的一环。
既然对数据的访问是不可伪造的,那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了。用户有所有的第三方的访问记录,根据数据的隐私程度,可以默认开放然后进行权限控制,或者是默认关闭然后对访问的请求进行授权。
除此之外,对数据的访问是可以收取费用的,由访问者对数据所有者付费读取数据。这条特性有更大的业务场景,我会在另外的文章里展开说明。
(原标题:区块链技术安全吗?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