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拥有全国最大的果园面积,曾经还打破过吉尼斯记录,因“砀山酥梨”而驰名中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砀山人,小编可是从小吃着酥梨长大的,梨子个头大汁液多,非常入口,味道极好。味道虽好,但是确卖不到好的价格,这可成为了果农的一块心病,但是自从有了电商这个平台,果农们紧锁的眉都舒展开了,笑的合不拢嘴。
砀山酥梨酥脆爽口,远近闻名。但长期以来,品种优质的砀山酥梨难以卖出好价钱,这既让当地梨农感到失落,也让外地消费者因买不到正宗砀山酥梨而望“梨”兴叹。
日前,记者来到砀山县良梨村,在一个家庭农场内,看到新鲜的酥梨刚刚采摘下来,几位女村民正在包装套袋。 “我们这儿的梨子个头大汁液多,非常入口。只要风调雨顺,不怕种不好,就愁卖不掉。 ”农场主戴宝书说,以前卖梨都是自己跑市场找渠道,这几年用上了互联网,通过电商平台发货,销量上来了,价格也跟着见涨。“现在每天的订单让我应接不暇,平均日出货量达3万多斤。 ”他笑着说,如今全靠电商网络的支持,不操心酥梨没有销路。
戴老板提到的电商平台,就是我省邮政部门搭建的 “邮乐农品网”服务平台。据介绍,2015年以来,中国邮政安徽省分公司与砀山县倾力打造 “农村电商+农产品进城+精准扶贫”的合作模式,依托“邮乐网”“邮掌柜”“微商城”等线上平台,利用覆盖城乡的邮政网点和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助力砀山县农特产品进城。
在砀山县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记者看到10多个女工忙着把运来的酥梨打包装箱。“酥梨从农场摘下来后收集到这,根据不同的定量装到特制的盒子,再由专车运往县城统一发送到全国各地。”该县园艺场副场长陈争峰告诉记者,来这帮工的不少村民是周边村庄的贫困户。 “女工一天100元,男工一天120元,包吃饭。一个销售旺季下来,每人能赚近万元。 ”
随后,记者来到该县邮政分公司仓配物流中心。 46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一条环形运输带上,装好的酥梨箱子源源不断地送进大型货车车厢。“这些箱子先经过扫码入库,和网上的订单完成对接,然后送到国内各大城市。省内及附近的大城市可实现次日到达,像广州等地也能做到隔日到达。”该中心运管部经理王长春说。
“把梨子销售出去,就是对贫困户最大的扶贫。 ”县扶贫办工作人员郭倩倩说,电商让砀山酥梨保质保量地“飞”到全国各地,也使当地梨农增强了“造血脱贫”的能力。
(原标题:有了电商,梨子不愁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