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工业经济智能化发展的五个关键问题

机器人砖家
潘院士表示:中美两国是目前全球能完整发展人工智能各环节技术的两个国家,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提升经济,使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加健康。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同中国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2021年7月15日-16日,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浙江省余姚市隆重召开。本文来自于15日上午潘云鹤院士《工业经济智能化发展的五个关键》主题演讲整理文字。

1.png

01/人工智能发展的竞争之势

中国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正在展开,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的推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开始融合,实体经济的变革驱动将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新区域。当前正是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重要时机。

目前,各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愈发重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报告由美国政府发布,美国于2016年5月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报告。此时中国已开始进行人工智能2.0的战略研究,于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报告。当时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鉴于人工智能在医学以及图像语音理解方面。因此,美国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包含三个方面:医学、图像、语音。

潘院士表示:中美两国是目前全球能完整发展人工智能各环节技术的两个国家,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是为了提升经济,使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加健康。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同中国的经济发展相结合。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和5G、互联网、区块链快速融合,正转变为实体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这些融合能够产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业态、新产业。

通过梳理,潘院士发现我国的工业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五个关键问题。第一,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第二,企业运作的智能化;第三,产品的智能化;第四,产业链接的智能化;第五,经济调节的智能化。解决好这五个关键问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02/五个关键问题的发展趋势

第一,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如杭州兆丰汽车的汽车生产制作使用大量的自动化机器人,根据生产过程布置以流程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以数据为核心的同互联网联合,通过万物互联,搜集数据分析,优化全生产链和全车间。通过人工智能从纯制造企业向智造和运营企业转化,从过去的装备制造业的方面加上工业互联网加上大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智能自主系统,完成了整个工厂以数据为中心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个改造。

第二,企业运作的智能化。以大渡河水电站为例,大渡河水电站的施工过程采用大数据管理,通过对多个水电站进行联合调度,建立150个水温雨量自检测点,把中国、美国、欧洲的气象中心的108个数据进行汇总,构造了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水情预报新模式,精度达到95%。

通过这个大数据模型使得十多年来,增加发电量94亿千瓦,增加利润24亿元,同时保证人民群众财产的安全撤离,避免损失45亿元。目前大渡河水电站企业有30%的职工是从事于信息技术开发的职工,整个企业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智能化产品的开发。通过对产品的智能优化,抓住市场机遇。如浙江大学的孔教授开发的智能的超声诊断仪,将机械手和超声仪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较好的现实效果。以及美国开发制作的盲人机械犬和中国的企业为盲人开发的眼镜摄像机。潘院士表示,当今是智能化产品创新的大好时机,将机器人的智能自主思想贯彻到各个产品当中,才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四,产业链接的智能化。如华为用数据库的方法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证明供应链管理对每个企业都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管理经济效果显著,其发展核心就是对区域数据、全国数据以及全球数据的搜集,同时采用算法,完成经济管理。

第五,经济调节的智能化。潘院士提出,企业应扩大视野,我国政府应深化视野,通过市场经济的调控和政府调节相结合的方法,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03/对人工智能与经济结合发展的展望

最后,潘院士建议,发展人工智能应一只眼盯着世界先进水平,一只眼睛盯着无人区,相信通过人工智能与经济结合,必将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走向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水平和更快的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