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云数据吴涛:筑牢信创云基座 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

信息化观察网
雷孝
作为中国云计算独角兽,华云数据致力于扛起信创大旗,为信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深耕云计算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信创产业建设。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推广华云数据在信创领域的创新成果,信息化观察网对华云数据信创事业部商务总监吴涛进行了电话采访。

信创产业,是目前国家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伴随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一部分具有竞争力的、逐渐突破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企业在行业中凸显出来,其中就包括华云数据。作为中国云计算独角兽,华云数据致力于扛起信创大旗,为信创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深耕云计算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信创产业建设。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推广华云数据在信创领域的创新成果,信息化观察网对华云数据信创事业部商务总监吴涛进行了电话采访。

图片1.png

华云数据信创事业部商务总监吴涛

信息化观察网:能否介绍一下华云数据?

华云数据吴涛:华云数据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军云计算的厂商。华云数据以公共云起家,伴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市场需求的持续攀升,如今的华云数据能够为用户提供创新架构的私有云、全栈模块化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套件、混合云管解决方案、内置通用型云操作系统超融合套件,以及一站式公有云服务等。同时,华云数据积极参与国家数字基建项目建设,助力党、政、军及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推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经过11年的积累,华云数据已经在政府金融、国防军工、教育医疗、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十几个行业打造了行业标杆案例,客户总量超过30万。

华云数据坚持自主研发,获得了500多项知识产权,在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和超融合领域均通过了可信云评估,获得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5证书,被列入国家课题承接单位,当选中国互联网百强、中国私有云前三甲企业、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独角兽、中国大数据50强、亚太区十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2019、2020连续两年进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Gartner超融合魔力象限,上榜工信部“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位列2020年计世资讯“云操作系统重点厂商竞争力矩阵”领导者象限、“2019-2020年中国超融合产品市场研究报告”、“2019-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19-2020年中国云管理平台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领导者象限,进入Forrester 2020全球超融合、中国混合云管理平台“Now Tech”研究报告。

为用户提供优质云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同时,华云数据通过专业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金牌服务团队”。华云数据遵循借鉴国际一流服务流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及客户具体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上云战略规划、技术架构部署方向、私有云、公有云和系统集成集运托管等。华云数据通过7*24+360º的技术支持保障企业业务不间断。

信息化观察网:华云数据在“2020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风云榜”评选中荣获“2020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信创领域领军企业”,能否请您介绍下华云数据在信创领域做了哪些工作?

华云数据吴涛:华云数据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信创领域多项工作,推动政府和企业用户加快数字化进程,引领经济发展,实现“信创强国”的理想。

从产品方面来看,华云数据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抓机遇,加速推出信创产品,以国产通用型云操作系统安超®OS为核心构建完备的信创生态。如今,华云数据产品应用于信创领域,收到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从信创产业支撑来看,华云数据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徽省、江苏省信创工委会副理事长单位。在安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华云数据牵头建设运营了“安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验证中心”,在合肥打造了首个“信创云数据中心”;在江苏,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无锡市人民政府协议推动,华云数据牵头,联合众多信创产业生态厂商共同建设运营了“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攻关基地”、“江苏省信创成果展示中心”、“江苏省信创人才培训中心”;在山东,华云数据与山东临沂临港区联合建设“信创工业云数据中心”,打造信创解决方案,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信息化观察网:提到信创产品,华云数据在2020年国际软博会上重磅发布了信创云基座,能否介绍一下此项发布?

华云数据吴涛:2020年11月,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软件之夜”上,华云数据在部、省级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发布了基于国产通用型云操作系统“安超OS”的“信创云基座”,是唯一一家在“软件之夜”盛典发布新产品的中国软件厂商。

“信创云基座”是以安超OS为技术与生态基础打造的创新型产品,拥有开放适配、灵活替换、安全稳定、成熟可靠等特性,是实现信息技术国产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坚实基础,也是新旧动能转化,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引擎。

为了快速完善信创生态,补足自主基础软硬件性能短板,解决因软硬件稳定而造成的经常性宕机情况满足高并发、低延迟、快速响应的软件需求,华云数据利用云计算的高可用、虚拟化、弹性扩展等特性,打造了基于6大技术路线的信创云基座以及基于不同技术路线的异构资源池,实现了生态扩展、高可用和弹性扩展,规避了基础软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短板。同时通过虚拟化、多租户实现了快速交付,推动不同生态的迅速适配交付,加速发现我国基础软硬件存在的问题,反向推动基础软硬件的快速发展,提升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政府和企业用户加快数字化进程,循序提升我国软件水平,引领经济发展。

信息化观察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伙伴,华云数据在生态建设方面有哪些主要成果?

华云数据吴涛:信创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简称,其产业涵盖了从IT底层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对信创来说,其最大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生态建设中,基于此华云数据对整个云生态进行了完善。华云数据与鲲鹏、龙芯、飞腾、申威、海光、银河麒麟、中标麒麟、普华基础软件、金蝶天燕、武汉达梦、人大金仓、华宇、国泰新点、永中、荷月区块链、灵雀云、DaoCloud、臻合科技、XSKY等厂商完成了产品兼容互认证测试,实现了从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应用、安全、PaaS到行业应用全方位国产化适配工作,与合作伙伴携手为客户提供基于云计算的通用行业解决方案或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中国企业全面上云。

信息化观察网:信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在信创人才培养方面,华云数据做了哪些工作?

华云数据吴涛:当前,信创产业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如何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成为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2020年11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员能力要求》(计划号:CESA-2020-4-002)团体标准起草组正式成立。华云数据作为中国云计算独角兽企业,成为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腾讯云、统信软件等49家工信部事业单位、高校、行业龙头企业共同组成的标准编制组成员。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员能力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聚焦信创领域专业人员的职业分类,明确各职业对应的能力要素,并从知识、技能和经验等维度对专业人员的能力进行分级设计。计划做到信创人员培养的“四统一”:岗位名称统一,岗位职责统一,培训尺度统一,人员评价尺度统一,并将作为信创课程认定和人才评价提供准则。

此次标准的编制将加强人才标准体系构建,加快推进信创领域标准制定与贯彻实施,明确信创产业研究方向。其目的与意义在于,促进信创产业专业人才发展,夯实信创发展的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信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好支撑。

2021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举办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员认证培训,华云数据作为信创头部企业进行现场讲授,并获得“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员培训证书”,是第一批通过国家认证培训的企业。

在信创人才培养方面华云数据不留余力,并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以华云大学为例,华云大学是华云数据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企业变革转型的加速器与推进器。为了给信创产业发展输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华云大学特别成立信创学院,面向政府领导、企业高管、潜在用户、信创行业从业者、高校学生,传递信创理念、信创技术、信创方案和产品,加速华云数据信创业务落地发展。

华云数据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人才培养之路,以华云数据自身为依托,建设了更畅通、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育人机制,改革创新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员提升技术能力,促进业务发展。

信息化观察网:您怎样看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

华云数据吴涛:信创产业作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和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呈现出技术领先、市场巨大、前景广阔等特点。如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重要战略之一,既是国家安全与产业自主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全国多个省份已把信创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各有关行业、领域正在不断加大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供需对接,汇聚产业资源,促进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落地。未来,华云数据在国内各供应链厂商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将不断完善云服务能力,助力信创产业升级,推动政企数字化转型。

结尾

信创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国产化替代大势所趋。以华云数据为代表的众多中国云计算厂商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发力,积极促进国产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部署,推动政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们希望更多像华云数据一样的国产企业,能够勇担信创产业发展的重任,为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