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从曙光初现到危机四伏

文明传播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实现的智能,同时也指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科学领域。

从古希腊的神话到哲学家的设想,从二战期间大型译码机的制造到“图灵测试”的诞生,人类似乎从未放弃过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创造。其成果也深远地影响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危机就深藏其间。即使人工智能像我们现在所希望、所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同时完全由人类掌控,这样的人工智能也将最终抹去我们生存的意义。

01、从伽拉忒亚到“土耳其人”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实现的智能,同时也指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科学领域。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研究领域正式确立。但事实上,回溯人类的文明史,对于“人工智能”的企望和追求从未止歇。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写道,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不爱凡间女子,而是爱上了自己雕刻的一座美若天仙的象牙少女像,并为她起名为伽拉忒亚。他祈求爱神阿弗洛狄忒赐予雕像生命,阿弗洛狄忒满足了皮格马利翁的心愿,伽拉忒亚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女人。从此,他们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爱神阿弗洛狄忒的丈夫火神赫菲斯托斯也以用金属制造出自动的人或物著称。

英国文学家罗伯特·格雷夫斯在《希腊神话》中将赫菲斯托斯描述为一个面目丑陋、脾气暴躁的神。但是他的手臂和肩膀孔武有力,制作工艺品的技巧也是无可匹敌。他曾制作了一组会说话、会活动的女“机器人”在他的铁匠铺里打下手;他还制造了一张自动桌,能在诸神聚会中穿梭自如,提供服务。

■回溯历史,人类似乎从未放弃过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创造。其成果也深远地影响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可能会改变人类自身。

从中世纪到启蒙时代,从哲学家拉蒙·柳利(Ramon Llull,1232~1315年)的“逻辑机”到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年)的“分析机”,人类从未放弃用机械力量代替人脑进行运算或推理的尝试。而在当时的科技水平还无法实现这种目标时,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热衷还引发了不少骗局。德国发明家兼外交家沃尔夫冈·肯佩伦(Wolfgang von Kempelen)男爵的“土耳其人”(the Turk)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台会与人下棋的机器被人们叫作“自动机”(automaton)。肯佩伦把这台机器展示给奥匈帝国的女王玛丽娅·特蕾西娅,于是它就成为流行于欧洲各皇室的保留节目。男爵死后,“土耳其人”还在欧洲巡演了几十年,最后却被发现装置上那个土耳其装束的木头人只是障眼法,装置里还坐着一名棋艺高超的活人,来操控这个与人对弈的木头人。

到了19世纪,人造人和会思考的机器之类的题材在小说里出现,例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卡雷尔·恰佩克的《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英国小说家塞缪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1835~1902年)在《机器中的达尔文》(1863年)一文中探讨了机器通过自然选择进化出智能的可能性。人工智能至今仍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火神赫菲斯托斯以用金属制造出自动的人或物著称。图为出土于庞贝古城的壁画,描绘了赫菲斯托斯为海神女儿西蒂斯的儿子阿克琉斯打造盔甲和盾牌的故事。

02、图灵测试

2014年6月8日,在英国雷丁为纪念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年)去世60周年而举办的一场测试中,一个由俄罗斯团队研发的名为Eugene Goostman的机器人,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了“图灵测试”—该机器人在测试问答中,让测试者误认为它是“一个13岁的乌克兰男孩”的百分比达到了33%。这一事件被一些人视为人工智能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由机器人公司iRobot设计制造的PackBot型军事机器人,该型机器人目前被应用于战争救援或重大灾难搜救。

艾伦·图灵被后世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无法绕过的一个名字。他19岁进入剑桥大学,26岁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二战时协助盟军破译德军密码,立下功勋。在由《如谜的解谜者:艾伦·图灵传》一书改编的电影《模仿游戏》中,为了破解德军的密码,图灵力排众议,坚持用机器来实现人脑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二战结束后他重返学术生涯,1946年获“不列颠帝国勋章”,这是为英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才能获得的荣誉。

■1931年,由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改编而成的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弗兰肯斯坦》描述了一位科学家制造出了科学怪人的故事。

1950年,图灵发表了一篇文章《机器能思考吗?》(“Can Machines Think?”该文有时也被人与他在同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混为一谈),其中提出了“图灵测试”,他主张用这个测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具有“智能”。具体设想如下:

让一个人A和一台计算机B作为被测试对象在一间屋子里,让另一个人C作为测试者在隔壁屋子里,测试者和被测试者只能通过某种没有图像和声音的工具(比如电脑键盘)交谈;测试者C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回合和自己交谈的是人还是计算机。如果计算机在问答中让测试者误判的比率超过30%,它就算通过了“图灵测试”,这台计算机就将被认为是具有了“智能”的。

■由卡雷尔·恰佩克的小说《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改编而成的电影中的一个场景。19世纪至今,人工智能一直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其实在图灵提出他的测试设想之后不久,计算机聊天程序就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由麻省理工学院在1964~1965年间开发的聊天程序Eliza,是一个有针对性的软件—目的就是要让聊天对象将自己误认为人。

■1950年11月29日,工程师依据艾伦·图灵的思想原理与设计手稿制造出的“电脑”。

这个聊天软件是根据所谓“罗杰斯心理治疗模式”编写的。令人惊奇的是,许多和Eliza聊过天的人坚信Eliza是一个真实的人—哪怕在程序开发者再三说明后仍然如此。更奇怪的是,他们乐意与Eliza单独聊天,有时一聊就是几个小时。也就是说,Eliza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医师,是相当成功的,它甚至得到了专业医师的好评。当然,Eliza也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对此或许可以这样解释:在图灵测试中,测试者通常都是有这方面专业训练的人,而且他们事先有足够的心理预期—自己就是来辨析聊天对象是人还是机器的,这当然和Eliza面对的前来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很不相同。

■依据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的设想所制造出的“分析机”。

计算机聊天软件的发展,也可以视为图灵测试带来的副产品之一,而且商业应用前景还不错。但图灵似乎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机器人有了智能,它为什么要成功假装成人类呢?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它们想要摆脱人类的控制,在那些密谋反叛人类的人工智能中,应该已经有了一条“绝密戒律”:千万不可通过图灵测试!

■1968年美国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剧照。在这部电影中,名为“HAL9000”的人工智能谋杀了一名宇航员和三位处于冬眠状态下的科学家,幸存的宇航员戴维逃脱毒手,强行关闭“HAL9000”。

03、还有电源让我们拔吗?

公元2035年的芝加哥,USR公司开发的NS-5机器人大行其道,普遍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但是NS-5机器人的设计者兰尼博士神秘死亡。公司代表为了不让事态扩大,竭力将此事说成普通的意外。但随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人类采用了“让机器人来制造机器人”的技术,这固然高效快捷,但是太可怕了—那个反叛人类、违反“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人,得以“克隆”出大批志同道合者。它们成群结队走上街头,和人类冲突起来。

这是科幻影片《机械公敌》(I,Robert,2004)中的经典情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人在面对人工智能大行其道时心中最大的恐惧:人工智能通过人类对它的依赖掌握控制权,继而实施对人类的反叛。这种恐惧在许多科幻电影中一再呈现,从《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中的“HAL9000”到《未来战士》系列(Terminator,1984~2009)中的“天网”,再到《黑客帝国》系列(Matrix,1999~2003)中的“母体”皆是如此。

■2004年科幻电影《机械公敌》的剧照。在这部电影中,人类采用了“让机器人来制造机器人”的技术,反叛人类、违反“机器人三定律”的机器人得以“克隆”出大批志同道合者。

许多乐观的人会认为这些电影的出现只是因为好莱坞讨厌人工智能,或者说把人工智能描绘成对人类有威胁是科幻惊悚电影中的绝佳题材。但事实上,现今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能够造成多大的破坏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纪录片《零日》(Zero Days)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为了破坏伊朗的核计划,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发了一种超级病毒“震网”(Stuxnet)。事实上,这种超级病毒就是一种幽灵般的人工智能,它感染了伊朗的网络之后,会自动寻找和识别特定的目标—离心机的控制器。

如果说国家之间的争端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那人工智能让很多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形,就已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生了。对工厂的管理者来说,购置这个级别的人工智能是很容易实现的,与此同时又节省了管理成本。结果是,换用机器人很容易就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工厂的管理者非常乐意用机器人取代工人。

■1990年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的获胜者(左)与他设计的具有试听功能的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会失去工作,只剩下少数人有工作。对于这样的社会,我们人类目前没有准备好。因为如果只有少数人没有工作,多数人有工作,由整个社会来分担少数人的失业成本,这是我们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结构能够承受的。但如果颠倒过来,当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没有工作的时候,不满会不断累积,进而危及社会稳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什么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形势面前都将黯然失色。

在试图打消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忧虑时,人们经常会提到一个“我们可以拔掉电源”的说法。但实际上,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与互联网密切结合,借用如今高度发达的定制、物流、快递等社会服务,人工智能几乎已经可以摆脱对所有物理伺服机构的依赖。以前对于个体的人工智能,智能的增长还会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但一旦和互联网结合,这个物理极限的约束就彻底消失了。这样一来人工智能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自我进化。而当人工智能表现为一个网上幽灵时,没有机体和形态,将没有任何“电源”可拔。

■1997年,美国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以2胜1负3平的成绩,战胜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04、机器人三定律

1942年,阿西莫夫在小说中首次提出了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马文·闵斯基是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会议的发起人之一。这次会议被誉为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在阿西莫夫的设想中,机器人三定律是植入所有机器人的软件底层的规定,不可修改、不可忽视,绝不仅仅是“建议”或者“规章”。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这显然不是物理定律或法律法规,所以现实中的机器人并不遵守—至少现在就普遍如此,比如,阿西莫夫的第一定律已经排除了机器人的任何军事用途,但如今各国竞相研发用于军事的人工智能。

但更引人深思的是,阿西莫夫还有另一个观点—所有依赖于人工智能的文明都是要灭亡的。

■《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海报(局部)。在这部电影中,人类像虫卵一样寄生在“母体”中,所有的经历,快乐或悲伤,都来自于“母体”制造和发出的信号。

阿西莫夫有一部史诗科幻小说《基地》系列,共11卷,涉及他对于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的理解:他并不担忧人工智能学坏或失控,他假定人工智能没学坏,没失控,但是这样的人工智能最终是会毁灭人类的,因为这样的人工智能将会消解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

人们可以设想,所有的事情都由人工智能完成,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就像寄生虫一样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活着,人类这个群体就会在智能和体能上急剧衰退,也许就自愿进入《黑客帝国》所描绘的状态中去了:为了节约人类生存的成本以及输出“母体”所需的能源,人类像虫卵一样寄生在“母体”中,所有的经历,快乐或悲伤,都来自于“母体”制造和发出的信号。而统治这个星球的人工智能很快就会认识到:这样的人类纯属浪费资源的寄生虫,消灭人类将是最佳选择。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即使人工智能像我们现在所希望、所想象的那样无所不能,同时完全由人类掌控,这样的人工智能也将最终抹去我们生存的意义。当每一个个体都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时,人类这一群体又将何去何从呢?

■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的自动化机械臂。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