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与人工智能:电影工业的新动力

微软中国MSDN
世界日新月异,“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新概念、新名词,它们也在悄悄改变着各行各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它们能否为电影工业带来新鲜动力呢?

世界日新月异,“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新概念、新名词,它们也在悄悄改变着各行各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它们能否为电影工业带来新鲜动力呢?

云上的迪士尼

2019年9月,迪士尼影业与微软达成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旨在将微软云平台(Microsoft Azure)引入到迪士尼电影制作与宣发的每一个环节中来。迪士尼旗下的创意孵化机构“StudioLAB”将成为先行者。

“云的好处简直多到说不完。”迪士尼影业的首席技术官杰米·沃里斯对此评价道。

那么,一家电影公司究竟可以用云来做什么呢?

云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远程协作方面。众所周知,电影工业早已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像迪士尼这样的好莱坞巨头就更不例外。一部电影从策划、制作到宣发,往往需要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群共同参与。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文件。而不同的人和部门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又会产生许多个不同版本,给管理带来混乱。

《阿凡达》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数字文件就超过1PB

何况数据安全问题向来令电影公司头疼——如果它们遗失、损坏,或者落入不怀好意的人手里,后果无疑不堪设想。“我们为拍摄商业大片所制造的文件达到数PB(1PB=1024TB)之多。”杰米·沃里斯说,“传送这些数据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把同一个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云平台里,可以免去上述后顾之忧,从而大大提升效率。“我们可以在澳大利亚拍摄,在洛杉矶完成剪辑。”沃里斯说。

目前,迪士尼影业和微软已经开始着手将制片工作流程转向Azure。据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很可能在12到18个月内,观众就可以看到在云平台上完成剪辑的迪士尼电影了。

利用云平台,组织成员之间可以简单而安全地共享任何格式和大小的数据,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控制共享的对象和时限。

云平台不仅具备妥善的安全措施,还可以在储存和传输时对数据进行加密。电影公司再也不用担心“剧本泄露”“剧照提前曝光”之类恶性事件。

拍什么电影最赚?问AI吧

电影这门生意投入高、回报高,风险也高。一旦决策失误,拍出了不受市场欢迎的片子,哪怕电影本身的质量再过硬也无法挽回损失。

然而,“观众喜欢什么”又一向是个无法量化、难以捉摸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依靠经验甚至直觉——但就算金牌制片人也有栽跟头的时候。

现在,好莱坞开始求助于人工智能,让AI来判断“拍什么电影最赚”。

一些前沿科技企业宣称他们可以利用AI对历史票房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而“预测”出某部电影、某位演员,甚至某个剧本的票房表现。

比如洛杉矶一家公司推出的软件不仅可以分析出影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票房表现,还能让客户自由输入主演人选,根据不同的卡司阵容给出相应的票房预期。目前,饱受重头戏“扑街”之苦的华纳已经率先与这家公司展开了合作。

再比如,比利时一家公司用他们开发出的人工智能算法对2017至2018年间的50部电影进行了分析,判断这些电影的票房表现,结果准确率竟高达86%——而在现实中,这些电影里只有44%实现盈利,剩下的都让制片人看走了眼。莫非人的判断力真没有AI准?

当然,AI提供的预测毕竟只是一种建议。但它们显然可以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判断依据,也有望将决策者和员工从耗神又低效的文书与报表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是电影领域。

《小丑》只是意外收获,华纳急需发现下一个《小丑》

为什么AI可以“预测”电影票房?这种技术的核心是机器学习。

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机器学习就是由计算机或云端计算资源对历史数据进行大量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算法,提高预测的准确率。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学习一件陌生事物时,总会先观察,再归纳,然后总结出规律一样。

比如“16岁男性青少年喜欢有枪战戏的电影”就是一条最简单的规律,而人工智能可以做到的远比这要复杂得多,能从浩瀚的数据中发现不易被我们察觉、无法靠人力归纳的规律。

剪预告片也可以交给AI

让人工智能来剪预告片?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然而,Netflix正在探索这种可能性。

其实从原理上说倒也不难理解。

比如,欢呼的人群代表“激动人心”,拥抱的年轻男女代表“甜美与浪漫”,击掌相庆代表“胜利”等等。人工智能还可以从数据库中找到符合相应程序的音乐来匹配,从而达到“声情并茂”。

实际上,预告片无非就是将电影中某些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片段,剪辑组合到一起,将宣传效应最大化。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让人工智能来剪预告片完全有可能。早在2016年,20世纪福斯就做过尝试,让AI为旗下的科幻片《摩根》剪了一版预告片。

现阶段还没有电影公司敢把自己的电影预告片交给AI。但作为流媒体平台,Netflix对此的兴趣却非常浓厚。原来,他们的目标是让预告片变得更个性化,从而吸引不同偏好的观众。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同样是《心灵捕手》的预告片,如果展示马特·达蒙的感情戏,可能会更吸引喜欢爱情片的观众;如果侧重罗宾·威廉姆斯的镜头,则适合招揽想看喜剧的人。如果能让AI根据用户习惯自动生成预告片,岂不事半功倍?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