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律市场冷热不均

法治周末
马树娟
电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时兴的科技概念遇上传统的法律行业,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法律服务行业赋能,并从...

电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时兴的科技概念遇上传统的法律行业,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法律服务行业赋能,并从快速增长的法律服务市场分得一杯羹,也成为互联网巨头、法律从业者思考的一件事。

从2015年开始,BAT互联网巨头开始通过入股、开通服务接口等方式在互联网+法律领域布局。法律圈也不甘落后,纷纷“下海”:有的尝试搭建连接消费者和律师的平台,有的则从企业端切入,有的则从提升律师服务效率角度出发……一时间,各类互联网+法律平台纷纷涌现。

如今,几年过去了,在互联网巨头入场、资本介入、律所参与下,互联网+法律行业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不过就细分市场而言,则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

纯法律电商式微

在国内互联网+法律创业潮中,不得不提及法律电商模式。成立于1999年的美国Legalzoom可以说是法律电商的鼻祖,Legalzoom主要提供在线法律文书服务,其在美国纽交所的成功上市,也给了国内法律圈以启发。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2012年以来,国内先后出现了绿狗网、猎律网等十余家法律电商,他们尝试通过搭建类似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连接起法律服务的供需双方,提供在线法律服务。

不过,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律所参与投资,还是有互联网基因的资本注入,定位于纯法律电商的企业一旦将业务拓展至法律文书之外,整体业务推进可谓“好事多磨”。

法律科技企业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长军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法律服务电商的确会给初入律师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案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中国目前的执业律师仅有36.5万名,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其实总体上仍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律师服务市场很难像电商市场一样,能够建立起一个信用评价机制。”在吕长军认为,淘宝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还在于引入了支付宝,起到了信用中介的作用,破除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但在律师行业,很难有一个第三方机构可以对律师的服务进行信用背书,即便是律师组织也很难做到这一点,更遑论一般的商业机构,这就使得消费者很难对可能购买的律师服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英华”)副总经理唐世亮对记者分析,法律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所涉内容千差万别,很难标准化,因此很难通过纯电商的方式开展。

普通用户需求的低频化、法律服务很难标准化、信用保障机制难落地等诸多因素,使得纯法律电商业务推进缓慢。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部分定位于此的创业企业如绿狗网选择了转型,有的则选择了退出。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回忆,他曾于2015年参加了某法律电商的上线仪式,当时仪式非常隆重,还邀请了很多法律圈大咖出席,不过几年下来,便很少再听到该公司对外发声了,今年以来该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工具类服务快速发展

与纯法律电商的式微不同,2014年以来,一些以电子合同、商业调查工具切入法律服务市场的创业企业则快速崛起。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等行业快速发展,而这些企业在面对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客户时,很难面对面、一对一地签署合同,这也给了一些创业企业通过电子合同切入法律服务市场以机会。

比如,法大大就是以提供在线电子合同签署和托管服务切入法律服务市场。法大大高级法律顾问贾德志介绍,目前,法大大平台每日签约电子合同数量达530万份,累计签约合同量突破了8亿份。

而且,随着电子合同平台不断完善第三方实名认证、数字签名、第三方取时以及防篡改技术,无论是仲裁,还是司法实践,对电子合同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记者了解到,目前以电子合同、法律存证等服务掘金法律服务市场的企业,除了法大大外,还有e签宝、云签等数十家企业。

利用大数据提供商业信息查询的工具类企业近几年来也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市场上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有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他们多是通过对企业公开数据进行清洗、聚合和建模,让客户从中发现目标企业的股权结构、关联关系、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等。

比如,天眼查收录了超过上亿条的市场主体信息,用户可以从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等四十多种维度进行查询,并且可以快速绘制出一个企业的企业族谱、投资族谱,为客户决策提供参考。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眼查、企查查等都获得了较为金额可观的融资。

北大英华旗下的北大法宝是国内第一法律查询软件。唐世亮告诉记者,通过提供全方位数据内容及高效检索工具服务,北大法宝已经实现了盈利,也有很多企业向北大法宝表达了融资合作意向,但受制于国企背景,尚未接受外部融资。不过,未来北大法宝孵化的一些产品将考虑接受外部资本。

唐世亮认为,尽管目前人工智能的风头很劲,但从技术上来讲仍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法律科技行业还需要建设好行业基础设施,而连接类、工具类的法律科技企业更好地契合了当下法律人的需求,因此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科技助力法律服务提升效能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对法律领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2016年1月,最高法院首次提出打造“智慧法院”。随后,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律的陆续成立,也印证了这种趋势。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美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是4370亿美元,而中国不足10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而面对快速增长的法律服务市场,传统的律师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无论是律所还是律师,要善于运用法律科技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律所、律师服务机构在做好基础信息化工作外,也加大了对最新法律科技服务或工具的投入或采购。

瀛和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于洪钧表示,如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将其与律师行业进行有效结合,让案例库、智能文书等变成律师手边即用的工具,不仅能提升律师的工作效率,也能推动整个律所走向科技化、快速化的发展道路。

全国律协信息委副主任、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际红对记者表示,目前法律科技工具中,法律查询检索类工具是相对最成熟的,也是律师运用最多的工具;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不断在法律领域的渗透,其将会在基本合同撰写、尽职调查等方面助力律师服务效率的提升。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