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一门式”企业“宽进严管”

南方都市报
佚名
佛山市禅城区“一门式”办税服务厅设有自助办税区,企业和市民可自助办理国税业务。 6月19日,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提交完所有必备资料之后,李先生在系统的指引下同步提交了国地税、公安刻...

佛山市禅城区“一门式”办税服务厅设有自助办税区,企业和市民可自助办理国税业务。

6月19日,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提交完所有必备资料之后,李先生在系统的指引下同步提交了国地税、公安刻章、银行开户等流程,5天之内李先生就可以完成开办企业的全流程。

今年以来,佛山市通过全面启动商事主体一门式受理审批平台,率先在全国将开办时间从19天压缩到5天以内,打造了一窗办理“准入即准营式”全流程登记模式。

改革的关键是要厘清政府、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为佛山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此,今年佛山下发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湾区视角

今年2月,深圳出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推出20项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力求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如针对企业反映的用地难、成本高的问题,提出经批准利用已建成工业园区内剩余用地增加自用生产性工业厂房及相应辅助设施的,不计收地价。

佛山真经

今年3月,《佛山市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出台,对开办企业服务流程进行再改革,将开办企业的全流程整体时间从19天压缩到5天。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可到商业银行开户,每个程序跑动次数不超过1次。

简政放权

企业倒逼改革

实现“以审代管”

某种程度上,政府的服务意识是地方经济活力倒逼的结果。在民营经济活跃的佛山,先发地区更早地意识到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必要性。

启动改革最早的是顺德区。2011年,作为改革试点区,顺德启动以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未突破口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2年,正式“试水”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和企业登记并联审批改革。

“以审代管”是此次改革的核心。改革主推者意识到,企业在拿“出生证”前就面临了繁复的证照办理流程,简化流程是第一要务。这期间顺德梳理了140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通过最大限度的取消前置审批事项,减少企业“跑证”的次数,并推动“先照后证”,实现“三证合一”。

以顺德探索为起点,多年来,佛山不断在项目投资核准、生产经营许可、社会事业准入等重点领域扩大简政放权力度,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超过900项。

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2013年12月,南海区推出了全省首份负面清单。佛山市随后编制了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企业、市场的活动边界,建立企业投资事前、事中、事后“三单”管理模式,构建“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体制。

并联审批

办证要跑多部门

改革实现“一窗通办”

同样是2012年,经济总量紧追顺德的南海区感受到行政审批效能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当年10月,南海区推动了区镇村三级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办事体系。这在全省也是首个。

与顺德改革重视事项梳理不同,南海区抓住的是“群众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的痛点,希望借助网上办事自助终端等工具让行政服务服务前台不断向基层延伸,倒逼政府行政流程改革。对内可整合部门资源,对外提供一站式网络窗口服务。此后,南海全面实施行政审批“一窗通办”,并升级为“全区通办”。

2014年3月,禅城引入“互联网+政务”理念,在顺德、南海两区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启动了“一门式”改革,以信息化推进流程优化,以标准化推进无差别审批,构建“一窗多件事、办事不求人”的政府服务模式。禅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借助信息技术,梳理、整合、再造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不同职能部门的多个办事大厅向一个集中、不同业务多个办事窗口向多功能窗口集中,打造新型办事服务大厅。

这一改革理念在市级统筹下迅速向五区推广。佛山市建立起“一站申请、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六证并联、三证同发、许可告知”的并联审批工作模式,通过标准化、程序化、电子化的操作设定,初步建立起“宽进、快审、严管”的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今年4月,随着商事主体一门式受理审批平台的正式使用,国税、地税、公安等部门的前端业务全部整合到工商“一窗通办”,开办企业的5个程序7个环节被进一步压缩为2个程序2个环节。佛山市企业开办全流程也从原来的19天压缩为5天。

投建审批

跨部门联合验收

缩短投资建设办理周期

商改之后,企业办事跑动的次数和时间大幅减少。然而,企业投资建设审批涉及部门多、审批事项多、办理周期长等特点,依然困扰着企业进一步投资建设。

对投资领域改革的研究,顺德同样最早。2014年起,顺德通过优化事项、流程再造、提升服务、精准管理等手段,提升了整体报建的审批效率。在此期间,顺德区在国内率先实施投资建设项目编码制度,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

在市级层面,佛山按照投资立项、工程报建、施工管理和竣工验收4个阶段,重新梳理了事项目录,共涉及21个部门116个事项,并同步梳理了流程图中三大联审环节的39个事项,建立了跨部门联审联办机制,完成了跨部门工作流程的重组。

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联合审批为例,以前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需要10多个部门轮番验收,并根据他们的意见逐一修改,其间可能会出现部门与部门之间意见不一的情况,让投资方十分困惑。实行竣工联合验收后,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这些部门一起上门同时现场验收,用最高的效率解决矛盾。

据统计,过去投资者完成一个投资项目需要跑30多次,现在只需要每个阶段跑2次,一共8次;报建时间也从原来的200多天压缩到平均48个工作日;验收时间从2个月至半年压缩到13个工作日,减少的申请材料最多达到100多份。

而在被认为投改领域比较“难啃”的中介服务优化领域,顺德也最早开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及其收费的清理和规范工作,还有望于近期出具一份中介服务清单。

数据联网

打破“信息孤岛”

无死角监管企业

开办企业程序简化、时间压缩,佛山新设立企业必然迎来井喷,政府监管压力骤增,但在佛山改革的逻辑中“严管”始终放在突出位置,其“抓手”就是信息化的数据共享。

佛山市建立了全省首个“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为核心载体,通过集聚整合各方数据,推动登记信息共享和跨部门整合,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系统平台横向互通,市区镇(街)三级数据资源综合对接,打破了各部门监管“信息孤岛”,消除监管盲点。同时,通过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运行规律的大数据分析,及时对产业发展变化、行业聚集趋势,以及潜在风险预警进行研判,为服务政府产业发展决策,服务行业、企业风险分析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将通过信息化平台系统实施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协作监管,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对接,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失信行为,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严管格局。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