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互联网消费信贷的重要法宝

南方都市报
佚名
互联网消费金融喧嚣过后,迎来转折点,重新站在一个“寻路”的历史阶段。P2P、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众筹、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莫不如此。 互金平台备案的生死大关正在逼近。近日,上海...

互联网消费金融喧嚣过后,迎来转折点,重新站在一个“寻路”的历史阶段。P2P、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众筹、科技金融、消费金融……莫不如此。

互金平台备案的生死大关正在逼近。近日,上海市金融监管部门发文,规定拟继续从事网贷业务并申请备案登记的机构,原则上应于2018年3月底前完成规范整改工作、向注册地所在区整治办提交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处在经济转型阵痛期的中国,正试图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消费金融的异军突起,为互联网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达到4.20万亿元。

消费金融盛宴中,以电商场景为依托的消费金融不再是行业主流,无场景的“现金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中实现了飞速发展。自2008年第一张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发放以来,各地方金融办审批通过的互联网小贷公司牌照数快速增长,尤其是2016年以来,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牌照数量有加速上升迹象。据统计,至2017年底,市场上共有242张网络小贷牌照,较2016年末的130张增加112张,增量是2016年全年增量的两倍有余。

2017年开始,现金贷进入全盛期,行业也滋生空前的乱象。由于监管缺位、业务定位的模糊以及资本逐利的本性,“现金贷”衍变为了小额、门槛低、超高息并伴有暴力催收现象的现金借款业务,风险隐患凸显。

现金贷问题让互联网金融公司陷入了千夫所指的窘境,最终逼得监管出手。2017年11月以来,监管层针对现金贷、网络小贷的监管政策迅速而有力地渐次落地。1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各地P2P机构须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备案登记工作;对于业务调整难度较大的P2P机构,则宽限到2018年6月底之前必须完成备案登记。通知还对P2P业务、信息披露、系统建设规范等做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定义。

总体上,监管态度明显:不鼓励没有消费场景的现金贷业务,鼓励有消费场景的借贷产品。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更是要求其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考虑到互联网平台及P2P业务在定价、风险管理、催收与客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较为严重,备案整改将明显限制大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增量和存量,行业集中度预计会显著提高,良币驱逐劣币,存在严重问题的互联网小贷公司和P2P平台将退出。

强监管助推“现金贷”回归消费信贷的实质,利于行业风险抵补能力的提高,推动行业由粗放式发展的模式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未来,针对“现金贷”监管还有细化和延伸空间。中长期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演变存在三个可能方向:方向一,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跨省经营进一步规范,现有的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局面打破,行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方向二,传统小额贷款业务与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监管分离:传统小额贷款业务依然由地方政府金融办监管,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由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统一监管。方向三,互联网消费金融持牌经营渐成趋势。

通过清理整顿之后,将符合资质、风控能力高、管理规范的现金贷机构及时发放正规金融牌照,或履行成民营小银行,专事网络小贷发放,规定其放贷利率、放贷对象、放贷区域及建立相应的风控机制,为其发展划定一个明确的红线,有力推动行业朝着生态化方向迈进。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引发了一个又一个风口,风口过后,往往是行业的淘汰与沉淀。现金贷作为一种金融产品,由于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然而,随着监管收紧、合规门槛提升,暴利时代结束,过去几年高歌猛进的互联网消费信贷开始全面收缩。网贷之家数据显示,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的数量在逐步下降,从2017年初的2407家降到12月底的1931家。不少平台达不到合规要求,选择主动良性退出的平台增加,行业走向理性的正轨。在经历过“大浪淘沙”之后,最终获得留存资格的平台将会成长得更为强大,整体行业氛围也将以良性竞争为主。

从根本上讲,深耕细作加创新,是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两个出口。一方面,高利息覆盖高坏账模式“难以为继”。回归场景,针对特定人群、综合费率回归合理是大部分平台的转型方向。垂直细分的产业链形态将纵深发展。以往现金贷的高利润光环已经褪去,未来整个行业将进入比拼风控、获客、服务体验、资金成本等综合能力的新时期。另一方面,为落实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满足互联网时代个人客户多元化消费融资需求,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在逐步压缩现金贷规模的同时,应逐步拓展教育培训类、手机通讯类、美容、旅游休闲类等生活类消费贷款等消费金融业务,推动业务覆盖范围更多元、更广泛、更全面。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