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屡禁不止 个人信息究竟该如何保护

今日头条
金窝窝网络科技
当今社会,最了解我们的非“大数据”莫属。在大数据时代,淘宝知道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服装,滴滴知道你们每天的上班路程,QQ音乐知道你听的最多的那首歌……“信息裸奔”令人不寒而栗...

当今社会,最了解我们的非“大数据”莫属。在大数据时代,淘宝知道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服装,滴滴知道你们每天的上班路程,QQ音乐知道你听的最多的那首歌……“信息裸奔”令人不寒而栗,行走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你在朋友圈晒车票时,无意中暴露了二维码,在APP上注册登录时,需要输入手机号,住酒店时,登记了身份证,网购或外卖时,留下了详细的个人地址,每多使用一个软件,我们就必须授权更多信息,有的会弹窗提醒,有的甚至默认同意。处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我们仿佛是一个个“裸奔”的个体,个人信息保护该何去何从?

也许你会觉得有点夸大事实,我们虽然泄露了信息,但是却多了“私人订制”,网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推送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节约了自己搜索的时间,授权越多的信息,我们使用APP就更加便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车票的二维码被盗用,你的行程就会被公开;如果酒店的信息被泄露,你的住房时间,同行人,房间号,也全都暴露无遗;如果你的网购或者外卖地址被泄露,除了知道你的具体住址以外,你的收入状况,日常生活作息,也全都变得透明,你以为你授权的信息是为了方便,但是你手机里的照片,录音,视频也全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下,以上这些信息,如果被不法份子掌控,轻则破财免灾,严重的话可能会丧命。你以为这些都是危言耸听,但是现实中已经有很多案例....

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当时近一年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此外,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仅2017年360手机卫士便为用户标记各类骚扰电话约2.42亿个,拦截骚扰电话380.9亿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28.5%。围绕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出售,非法提供,非法利用,形成了非法产业链。

个人信息的泄露已成为常态,是什么让信息泄露屡禁不止,越发猖獗?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监管不到位

虽然我国目前具有对个人信息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个人信息权利的立法和保护非常落后,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截止目前,还没有出台一部具有专门针对性的法律,这使得我国个人信息的保护范围变得非常狭窄。在现今的社会背景下,仅仅依靠人们道德自律,恐怕远远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保护,人们即使发现了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会因为没有相关法律根据而选择放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很多个人信息的泄露,都是因为相关监管不到位。比如京东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就是被一个只是在试用期的员工窃取变卖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人们频繁地与外界交往,造成某些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状态。房产中介、医院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均有系统内部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见和规定,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且内部执行不到位等情况,部分工作人员谋取私利,造成这些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市场对个人信息需求量大

出售用户数据是黑客最快的变现方式之一,因为有大批人等着收数据,包含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盗号、营销商家等。个人信息对于市场来说几乎就是免费的数据“面包”,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精准投放相关广告,在巨大的用户流量和利益的趋势下,纵然知道这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还是有很多人趋之如骛。

国家在行动 企业在改进

2017年《民法总则》首次把保护个人信息纳入法律体系。《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

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就增设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取消,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民个人的保护,同时也为打击该类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仍旧有很多问题孑待解决,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国家在立法层面已经在做出行动,2018年9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5年立法规划,我们相信,未来个人信息法的出台会给个人的信息保驾护航。

不止是国家,企业也在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出谋划策。2017年阿里京东10家企业签署保护个人信息倡议书。京东金融的负责人刘志坚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风险管理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京东金融在内部个人信息风险管理上制定了24字方针,即“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这让个人信息安全在企业内部获得良好保障。金窝窝采用区块链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用户的信息都采用加密算法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信息保护方式,用区块链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是更加安全和放心的。

个人信息保护小贴士

作为用户个人来说,不能只靠国家和企业的努力,自我意识的觉醒才是关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通过哪些方面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呢?

1 账户密码尽量使用10位以上,数字+拼音的密码,定期更换,并且不要把账号密码信息告诉他人。

2 不同网站、平台、App注册时要使用不同的账号密码,避免“一套账号走天下”的情况。

3 不轻信陌生的短信,也不要点击接受陌生的网站链接和文件,不要扫陌生的二维码,不登录非法网站,下载软件、应用要去官方网站和正规软件市场。

4 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定期进行扫描查杀;尤其使用Windwods系统的电脑要定期打补丁。

5 尽量不使用公共WiFi、酒店WiFi,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硬盘、U盘、手机等。

6 不要在社交工具上发布个人和家庭照片、手机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车票、银行卡、支付账号等重要信息。

7 不在社群或公共平台上泄露个人重要信息,不把陌生人添加到自己的社群网络中。

8 及时关闭非重要App读取通讯录、照片等的权限。

金窝窝研究院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企业技术的加持,还要我们隐私意识的觉醒。未来,如何降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值得我们深思。

(原标题:面对完全透明化的我们,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该何去何从?)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