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仅是数据,还有数据文化

营造数据文化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管理者自己身上,因为管理者过去的成功靠的是经验、直觉和判断力,这导致对数据分析的不信任。而且,用数据决策,也会降低管理者的自我价值感,因为数据挑战了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以及相应成就感、不可替代感。

360截图16450626515344.png

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成为热词是在哪一年,我已经不记不清了,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大数据也仅仅是挂在嘴边。我的一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的信息系统有几十个,大家也知道数据重要,但是谁也没见过数据到底有啥用。也有一位学者朋友对我说,教学中很缺少数据应用的案例。

如果走进企业,就会发现,每家企业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数据。但是,能够将数据用起来,并产生一些效果,这是不少企业做不到。数据固然重要,但是数据文化至少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加重要。如果没有数据文化,那么数据的分析与使用会大大降低。

那么,什么样的公司算是具有数据文化呢?我的衡量标准是:利用数据成为员工的通用工作方式——大家喜欢、习惯于使用数据。更具体地说,数据文化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数据:能够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能从数据中产生洞察,并提出创新方案付诸行动。

第二,不用数据:能够明确数据的边界,知道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数据来解决,哪些问题无法通过利用数据来解答;也能够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都不会侵犯他人隐私,都不会违反伦理道德,让数据向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数据文化。(参见《数据洪流中,管理者应成为谁》)

那么,一家公司如何营造数据文化呢?下面,仅就我的观察和了解,做一点分享。

从管理者自己开始

营造文化一直都是管理者的关键工作,管理者亲自推动,才能实现文化变革。如果管理者只是发布一个文件,只是吆喝几句,那是没用的。员工不一定相信管理者说了什么,但是他们会相信管理者做了什么。

管理者的一个基本做法是首先自己用数据说话,并要求员工与自己用数据对话。我就知道这么一家企业,希望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管理,已经四年了,但是管理者还是不习惯看数据图表。对于这家公司,特别重要的是每日的定价,但是当开发了定价的算法模型之后,总经理从未参与过一次定价会议。定价部门依然完全基于经验定价,只是在敲定价格之后,问一下模型算出来的价格是多少。这只是走一个过场,根本没有因为算法模型,对定价做过任何调整。

我们知道,亚马逊的数字化管理是很厉害的,为什么呢?离不开贝佐斯的关注与推动。在亚马逊,当你提建议的时候,如果不用数据说话,是得不到认可和尊重的。开会时,如果有人绕来绕去,贝佐斯就会愤然打断,告诉他们别废话,直接说数。大数据公司RichRelevance联合创始人及CEO大卫·塞林格回忆说,当他提议显示广告这项业务时,贝佐斯认为那是他听过的最愚蠢的想法,但是当大卫·塞林格亮出数据的时候,贝佐斯接受了,并要求他进行实况测试,于是有了这项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在亚马逊,人人皆知的一条规则是:凡事都必须有数据的支撑。亚马逊建立了一套能够跨越部门、层级以及端与端之间界限的数据指标体系,并借助AI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管理工具系统。对数据指标要求极高,需要满足五点:极为细致、极为全面、聚焦于因、实时追踪、核实求证。系统会自动将数据推送给相关的人,以至于一些员工养成起床后拿起手机看数的习惯。

管理者营造数据文化的基本方式是,从每日到周、月、年度的会议上、从运营到战略的各种会议上,报告中必须嵌入数据分析,每个人发表观点时,必须有数据支撑。这样才能做到用数据说话与决策。

营造数据文化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管理者自己身上,因为管理者过去的成功靠的是经验、直觉和判断力,这导致对数据分析的不信任。而且,用数据决策,也会降低管理者的自我价值感,因为数据挑战了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以及相应成就感、不可替代感。

事实上,管理者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数据不是万能的,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问题,不可能仅仅通过数据分析就可以搞定,依然需要管理者独特的经验、直觉、判断力、以及价值判断。

推动亚马逊建立数据文化的贝佐斯就曾说:“我在商业和生活中做出的最好的决定都是靠心、直觉、勇气做出的,而不是分心。如果你能通过分析做出决定,你当然应该这么做,但事实证明,你最重要的决定总是凭直觉、品味、心灵做出,这就是我们做事情的基础,是初步要建立的心态。”

看见数据的价值

管理者也好,员工也好,何以喜欢利用数据、认同利用数据工作的方式?首先要能够看到数据的价值,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例如,某公司只是利用客户数据做了一点儿基本的分析,就发现前三十位的客户的采购量都在下降,但这一点公司中无人知道。总经理看了数据分析之后感慨,我以为我已经很懂客户了,看了数据才知道,其实还不懂客户。

眼见为实,当管理者及员工看到数据的价值时,就会认同数据的重要性,就会认同数据文化。为了让管理者与员工看到数据的价值,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启动一些数据应用项目。对于数据基础好、数据能力强的企业,可以针对重大业务问题,设计一个相对大型的数据应用项目,以其震撼性的效果,赢得员工的认同。而对于一些小公司,或不具备条件的公司,可以发起一些小型的数据应用项目,也可以让员工感受到数据的价值。具体来说,可以参考如下做法:

第一步,定义问题。可以以部门或团队为单位,找到一些大家共同认同和关心的问题——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解决的问题,是大家有动力解决的问题。这样形成一个备选的待分析问题集。

第二步,确定项目。在备选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立项。为了找到合适的项目,需要对备选问题进行分类,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数据成熟度,即解决这个问题的数据有没有、有多少、质量如何;另一个是分析的难度,即做这个问题的数据分析难度有多大、需要多少的精力有多少。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形成一个矩阵、四类问题。那么,就可以知道,最适合解决的问题是数据成熟度高且分析难度小的问题。

在营造数据文化的早期,为了快速形成可见成果,有些问题要尽量避免。第一类是具有特殊性的问题,例如采购、财务场景中的问题,解决起来阻力可能会很大,会有人试图阻止数据带来的透明化;第二类是需要多部门协同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某公司的周转箱项目,需要商务部、生产部、销售部与IT部门的协调;第三类是解决后会打破他人饭碗的问题,例如某公司构建系统、全面的数据指标体系,各个部门均可以进入系统下载自己需要的图表,软件的活跃度已经比较高了,但是还是经常听到一些否定的声音,因为这打破了分散在各部门的一些制作数据图表的员工的饭碗,甚至有人从系统中现成的图表中获取数据,自己再改头换面重新做一张图表,以表明自己工作量及价值。

如果数据成熟度高、分析难度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可以对问题进一步分类。一个分类的维度是: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创造的价值的多少;另一个维度是:由此形成的决策和方案,测试的成本有多少、实施后见效的速度的快慢程度。由此,问题进一步得到框定,即优先选择价值大、见效快的问题,进行立项。

第三步,管理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方法,推进项目的进行,完成相应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第四步,实施方案。保证方案的实施,保证如果方案效果不佳,不是因为执行原因导致的。

第五步,项目评价。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发布项目成果,并给予奖励。

第六步,成果推广。组织项目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将成果写成案例,并纳入数据应用成果案例集,让更多的人看见数据的价值。

为了呈现数据的价值,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将数据分析与业务上、管理上当下需要解决的真问题相结合,如果仅仅是为分析而分析,那是无法创造可见价值的。例如,某公司开发了一个高管离职预测模型,也许这个模型很牛,但是花大力气开发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家公司五年来都极少有高管离职,自然也无呈现它的价值。

第二,基于数据分析形成解决方案之后,需从管理上保证方案的执行。例如,开发了一套数据指标看板后,如果不推动它落地,无论指标选择多么准确、看板多么漂亮,都不会呈现任何价值。

接下来,可以鼓励每一位员工设计自己的数据应用项目,自己尝试利用数据决策与解决问题,如果数据应用的价值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体验过的,那么更利于数据文化的认同和建立。

赋权、赋能与赋利

员工自行利用数据,需要一定的支持性环境,这也是数据文化可以存在的基础。支持性环境的创造,至少包括三项工作:

首先,是赋权。建立数据治理规则,明确数据的访问权限及相关规则、流程,保证每个人都有权看到和使用自己需要的数据。亚马逊鼓励员工分析数据,如果需要,就可以拿到实时的数据——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的数据。一位著名互联网公司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曾请麦肯锡做项目,当向相关部门申请数据时,却被拒绝,对方很直截了当地说,给你们数据,事情做成了,那是你们的功劳,但是如果出了问题,我们还要承担责任。

其次,是赋能。包括两部分的工作,其一是提供易用的数据应用产品。拿数据指标看板来说,有些图表很是复杂,这对于一些员工来说,要么没耐心解读,要么没能力解读。我的一位朋友以产品思维做这件事,从优化使用体检的角度不断优化数据指标体系,他们降低了业务人员解读数据的难度,图标简单清晰,而且尽可能直接给出结论。业务人员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撰写报告,当分析某个问题时,比如离职,那么离职相关的数据图表与结论即可通过搜索直接插入报告中来,或者查看数据的时候,直接可以把相应的图表和结论订阅到报告模板中。其二是建立数据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例如数据思维、常见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工具等,员工可以根据需要学习相应的课程。

最后是赋利。对于在数据应用上,取得成果的个人或部门,要通过仪式给予相应的即时激励、奖项,鼓励他们的探索和创新。如果具有专门的数据中心、部门,则可以鼓励他们开展数据业务,他们可以通过像其他部门售卖数据分析报告、提供数据应用咨询服务等方式获利。这样数据部门也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了。

多一些边界思维

营造健康的数据文化,需要边界思维。一个是解决问题上的边界,就是说数据不是万能的,例如在洞察客户需求上,数据分析可以带来一些洞见,但依然需要走近客户,去观察,去感受。如果以为看看数据,就不需要走进现场了,那就天真了。唯数据,那是畸形的数据文化。(参见《数字技术的反思录1:数字技术的边界:万能的,还是有限的》)

另一个边界涉及隐私、伦理道理、基本价值观。例如,有些公司耍小聪明,模仿商业上的做法,由法务起草一个数据搜集的授权书,请员工授权。第一,又长又臭、密密麻麻的文件没人有耐心仔细看;第二,在公司中,员工一般也不会因为这个与公司正面对抗。但是,这样公司虽然规避了风险,但却破坏了公司与员工的合作关系,会影响到其他工作。

再如,很多公司都会建立数据指标体系,这本身没问题。但是,员工会抵触这种做法。这是管理者错误使用数据指标导致的。数据指标针对的是问题,而不是人,不能用来监控员工。我知道一家公司,干脆以预算不足为由不上信息系统,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有了信息系统,就会像其他兄弟公司一样,制作出一张张的数据指标看板,纳入集团的监控体系。

再如,前文提到的定价的算法模型,那家公司的定价部门分化出两派人,一个是经验派,年纪大一些,他们基于过去的经验定价;另一个是算法派,名校毕业的硕士,他们推动算法模型的建立。部门长是经验派,很快把算法派边缘化了,通过安排各种繁杂的工作,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处理数据收集、算法迭代等工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与数据、算法的关系,首先,数据和算法是用来辅助人的,而不是用来取代人的;其次,如果真的出现取代关系,那么必须事先准备好相关人员的新的人事安排。

所以,在营造数据文化上,一方面是用数据解决它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用数据解决它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不但会浪费时间,还会导致人们认为数据没用,影响数据文化的营造。另一方面是注意处理数据利用与人的关系,只有数据得到员工的认同,服务和帮助员工更好地工作,才能建立持续的、健康的数据文化。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