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网民个人信息安全何在?

今日头条
佚名
大数据时代,数据泄露已是常态。近年来,国际上揭露的数据泄露事件可谓一波比一波严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一边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红利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惊喜,一边也不免担忧,隐私泄露事件频现,大数据挖掘个人隐...

大数据时代,数据泄露已是常态。近年来,国际上揭露的数据泄露事件可谓一波比一波严重。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一边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红利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惊喜,一边也不免担忧,隐私泄露事件频现,大数据挖掘个人隐私的边界在哪?

今日凌晨,有微博网友爬丝的万事屋发微博称,今日凌晨2点左右,有大量的B站用户发现,可以直接使用B站的账号、密码登录360快视频。截止4点39分,已经发现有不下几十例,受影响的用户多为B站UID为1500000之后的ID。

各大平台都有可能出现数据泄露,网民个人信息安全何在?

2015年大麦网600多万用户账号密码泄露 数据已被售卖

2016年全球数据服务集团益百利 (Experian)公司电脑遭到黑客入侵

2016年五千万名Uber优步客户个人信息泄露

2017年“半个世界”被盗——雅虎30亿用户账号信息泄露 涉及几千万中国用户

还有很多案件不断发生!!

几个地方不经意把信息透露出去!

网名:作为网络用户首要的识别符号,由于网民们本身就讨厌网名跟人重复,往往会想一些具有特别性和唯一性的名字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反复使用。这样就导致很容易通过搜索引擎将使用相同网名的网络用户在各个不同平台上所留下的不同线索关联起来。因此在一些不太重要的网络平台上,可以考虑使用一个或两个便于记忆又没有太多相似性的网名进行活动。

注册ID:基本上与网名的意义近似,但由于现在的网络产品设计中很多都将注册ID默认作为网络邮箱的用户名,这也给垃圾邮件泛滥或者猜测注册邮箱的行为提供了方便。另外,注册ID很多都使用了字母+数字的命名方式,数字方面有很多人使用生日或者QQ号,这也是很错误的行为。

注册邮箱:随着我国整体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单纯通过搜索引擎就能查到用户注册邮箱的方式基本上不太多见了。但由于垃圾邮件的自动性和批量性,在网络安全界的“背阳面”已经存在了海量的用户名库和密码库的情况下,使用一个用户名,然后自动往各大邮件服务提供商的相应邮件地址发送垃圾邮件的方式也是理所当然的。

QQ号:QQ号是中国网民泄露个人信息最常见的渠道。首先是在各种论坛与社交网络中,个人资料中往往会要求或建议填写QQ号,这便为潜伏于社区中的不怀好意者提供了信息。

真实姓名(手机号码)与社交网络:这东西其实是社工最终变成“人肉搜索”的一个突破点。

面对如此环境,也许能做的,只能是在网络里小心翼翼做人,而不去招惹麻烦了吧?

(原标题:B站数据库疑似泄露,网民个人信息安全何在?这几点很重要!)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