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下一站:智能制造

华夏经纬网
佚名
上半年,人民论坛网解读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十大关键词,其中“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发展最令人瞩目的注脚。

喜迎十九大,勇闯新路子。

上半年,人民论坛网解读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十大关键词,其中“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成为经济发展最令人瞩目的注脚。

成绩辉煌,未来可期。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产业技术,有望在经济新常态下,引领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抢抓新机遇、抢登新风口。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长沙经开区围绕“率先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的目标,邀请国内水平顶尖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三大“智慧导师”,为园区未来五年智能制造发展描绘蓝图。

巨擘入园来,妙笔绘春秋。依靠专家智慧,结合园区实际,长沙经开区确立了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推进机制,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瞄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进行顶层设计。

预计到2025年,长沙经开区的“智慧园区”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

园区现状

智能制造基础和优势突出

此前,三大智囊团组成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和集中座谈,充分了解长沙经开区主导产业企业情况,了解智能制造实施主体的发展基础、核心动力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主要企业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对园区的核心诉求。

据了解,实地调研和集中座谈的企业分别为9家和15家,基本覆盖了供需两侧主要行业及领域,需求侧企业以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企业为主,供给侧企业包含机器人、数控机床、专用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四类企业。

经过一番调研和座谈,园区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动力”渐渐清晰:

智能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长沙经开区企业智能制造领域投入超过企业盈利30%达到33%,投入企业对智能制造研发、建设投入的回收期望均在五年以内,近60%的企业认为智能制造投资三年内即可收回,园区企业总体上对智能制造投资收益情况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良好。车间及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目前,园区超过80%的企业普遍实现了生产线自动化部分或全部覆盖;除部分对保密等级要求较高的企业外,区内企业基本实现了以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园区企业博世长沙拥有全省首条工业4.0生产线,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整条生产线34个工序仅需5台机器人和2个工人协同工作。每7.5秒便可生产一个产品,操作员减少5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质量损失减少30%,真正实现“智能生产”。

核心关键技术装备应用情况良好。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方面,分别有63%、56%、50%、45%的企业部署了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部分企业还实现了高档数控机床、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的全覆盖应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也开始局部应用。

发展智能制造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生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成为长沙经开区企业引入智能制造核心关键设备、工业软件及四类智能制造新模式的主要动力。未来,随着下游客户及终端用户对产品质量、性能、供货周期要求的不断提高,区域劳动力结构的趋势性改变,智能制造将在长沙经开区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智能制造人才支撑体系建立。目前,园区拥有人才约16.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占55%,35岁以下的占63.5%,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9.4%;拥有两院院士、专家10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2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2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博士后专家工作站10个,各类研发平台集聚创新创业团队72个。

路径打造

“三位一体”建设机制协同推进

近日,记者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看到,总装车间已实现了多样化混线生产,可实现4种车型的混线生产,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到2018年,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将引入两款新车型,实现五款车型共线生产。目前,上汽大众长沙工厂每1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合格整车,被称为“分钟工厂”。车间的整个生产流程全部实现智能化,主要由机械手来干活,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2017年上半年,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完成产量119183辆,同比增长67%,工业总产值124.9亿元,创造税收16.3亿元。预计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约300亿元,税收将达到约34亿元。

只有让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式的企业在园区遍地开花,才能真正实现“两个率先”。那么,园区要绘出怎样的“施工图”?

经过对园区智能制造现状进行全面调研,长沙经开区找到了“方法论”:一是加快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二是打造智慧园区;三是建设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也就是确立“三位一体”协同机制。三者之间,侧重不同,却互为犄角、相互作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希介绍,按照工作方案,2017-2021年,长沙经开区与信通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智能制造品牌创建工作和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作。

一是品牌创建。先创建、后宣传、再推广,成为长沙经开区智能制造品牌的创建路径。

二是应用示范。包括开展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应用,重点培育智能化特色产业应用、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集成两类主体,夯实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两大基础等。

“2021-2025年,将基于良好智能制造应用基础,开展智能制造创新产业培育工作。”杨希透露,未来将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发挥园区大规模先进制造业和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叠加区域的优势,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企业在园区的聚集。

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咨询总监田汶灵对智慧园区建设深有研究。她告诉记者,团队将按照建设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的标准,为长沙经开区提供咨询服务,助力长沙经开区建设政务云与工业云“两朵云”。通过聚焦产业、政务、服务三个方向,打造“产业智慧发展标杆区、政务协同治理先导区、‘互联网+公共服务’模范区、大数据开放应用领先区”四型园区,实现“网络通、数据通、管理通、服务通、供给通”五通效果。

“首先建设的是政务云。”田汶灵说,他们将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综合服务功能,推动政务上云,打造政务协同、科学治理先导区;推动服务上云,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模范区;推动产业上云,打造产业智慧发展标杆区;推动数据上云,打造大数据开放应用领先区;推动建章立制,确保智慧园区规划目标落实。

未来两年,长沙经开区将以信息提升产业为主,基于支撑平台重点推进园区治理类、政务管理类、产业服务类、产业发展类、综合数据决策类等相关应用建设,各领域智慧化建设全面展开。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水到渠成。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长沙经开区基础良好、优势显著,其主要支撑单位树根互联由三一集团孵化,是国内领先的自主工业互联网企业。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湖南政府事务经理戴勇超介绍,通过“根云”平台,长沙经开区将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企业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个自身产值百亿级、服务产业五千亿级的高科技新兴产业集群。

未来四年,借助“根云”,长沙经开区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智能化公共服务,接入4万台机器设备;围绕产业布局,支持30-50家重点企业开展基于“根云”平台的试点示范,打造湖南第一的智能制造企业示范方阵。

2021-2025年,长沙经开区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巩固打造全国先进智能制造示范区的平台优势;全面普及推广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连接10万台以上机器设备,企业覆盖率、机器设备智能互联数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相关链接

三大智囊团

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定位于“国家高端专业智库、行业创新发展平台”,是国家信息通信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支撑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综合政策领域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

近年来,围绕国家“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新战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强化电信业和互联网研究优势的同时,不断扩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在4G/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未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智能硬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前瞻布局。

2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

2017年6月,商务部发布《201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通知书》,苏州工业园从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能力第二名跃居第一名。苏州工业园基于“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了精简高效、科学规范的先进园区管理体系,是国内最先进的智慧化园区。其园区规划建设团队,多年来一直深度服务于工业园区的智慧园区的全过程建设,具备了顶层设计、项目方案咨询、项目管理、运维运营服务的相关能力,并具有智慧园区建设的友商生态圈,集成了云计算、支撑平台、应用开发、大数据建设、综合运营的智慧园区服务能力体系。

3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由三一集团投资孵化的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自主工业互联网企业。基于三一集团丰富的制造业经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了国内首个自主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根云”,实现了近30万台各类机器设备的智能互联。集成云存储、物联通信、工业应用软件、金融等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成功支持多个行业的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是“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等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者,承担多项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研究课题。

未来目标

逐步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

根据“三位一体”工作部署,长沙经开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将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17年至2021年,第二阶段为2021年至2025年。

记者了解到,第一阶段是在智能制造五年规划的指导下,到2021年,长沙经开区重点培育智能化特色产业应用、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集成两类主体,“智慧园区”初步形成规模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的双示范品牌园区。

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重点扶持智能技术与装备创新主体,形成产学研协同、产业协同、开放合作等多种创新机制,“智慧园区”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

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均离不开企业的砥砺奋进。

园区企业蓝思科技,一直致力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从第一款手机玻璃的尝试,到今天2.5D玻璃、3D玻璃及iPhone X、iPhone 8双面玻璃的广泛应用,蓝思科技一直走在自主创新、“智造”发展的前沿,是行业内技术高精化、业务多元化、生产自动化、服务标准化的高端消费“电子部品”供应商。

未来,要实现“两个率先”,长沙经开区将聚焦以下4个方面:

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点围绕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发挥园区大规模先进制造业和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叠加区域的优势,提升三大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水平,实现重点产业示范工厂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5%,不良品率降低35%,全面提升产业经济发展动力;到2021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801亿元,技工贸收入实现5008亿元,过百亿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达到10家),率先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

在重点培育智能制造企业方面,园区将着力培育60家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示范车间),培育3-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万元、1-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1-2个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湖南省第一智能制造企业示范方阵。

稳步提升智慧园区信息化水平。瞄准全国第一开发区苏州工业园的成功模式,打造智慧园区“2345”整体框架,建设政务云与工业云“两朵云”,聚焦产业、政务、服务三个方向,打造“产业智慧发展标杆区、政务协同治理先导区、‘互联网+公共服务’模范区、大数据开放应用领先区”四型园区,实现“网络通、数据通、管理通、服务通、供给通”五通效果,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处于湖南第一、全国前列。

加快创建工业互联网国家品牌。加快建成“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30-50家重点企业开展基于“根云”平台的试点示范,接入4万台机器设备,力争实现经济效益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引进100名智能制造核心人才,通过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