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生态文明:为美丽中国装上“智慧大脑”

快资讯
网信内蒙古
打开天气APP查看空气质量指数;通过地图APP查看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这样的场景是否已经深深地融入你的生活?随着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不断加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了新理念、新模式--&ldquo...

打开天气APP查看空气质量指数;通过地图APP查看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这样的场景是否已经深深地融入你的生活?随着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不断加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了新理念、新模式--“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逐渐演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污染,后治理”的治理模式被“提前监测”所取代。互联网以其跨界连接、创新驱动的独特魅力,为生态环境装上“智慧大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根基更加牢固、措施更加有效、理念更加科学。

近年来,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勾勒出“互联网+生态文明”的发展格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协同推进信息化与绿色化,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深度融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等三大任务……互联网正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资源环境监测--摸清家底

通过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遥感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构建起覆盖能源、矿产、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的动态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同时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这就好比为环境监管部门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预警应急等信息可轻松获取,为管理者制定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着眼全局、摸清家底,预先了解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状况与承载能力,有计划、有节制地开展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对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平台上,覆盖12个盟市、564家污染企业的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更新,污染源监管、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统计图表清晰明了;黑龙江省构建的卫星遥感与地面监测一体化森防气象服务体系,在前不久的一场森林火灾中密切跟踪火势发展和火点生命周期,实现每10分钟间隔的火点监测作业,为政府决策及快速灭火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由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等组成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已建成使用,建成部、省、市三级监控中心350多个,在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部署130余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对10000多家企业、16000多个监控点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初步形成了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和用数据决策的创新管理模式。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监管不断完善:建成并完善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形成覆盖全国、贯穿四级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信息体系,网络化监管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对全国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事前、事中、事后常态化跟踪和全程监管。

资源环境保护--智慧治污

互联网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为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诸多“利器”,在解决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问题中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作用:一方面,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帮助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在污染物种类和分布地域上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实时发布。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启污染源自动监控,逐步完善全省数据联网,在对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测仪的基础上,推行“提标改造”工作,加设IC卡排污总量控制系统,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全过程监控,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全维度监管。

此外,“互联网+”让环保执法工作更便捷高效。“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累计关注人数已超50万,以今年5月数据为例,该公号共接到全国举报21124件,同比增长106.7%;同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多个省(市)都设有污染举报新媒体平台,随手拍张现场照片,定位污染企业就能完成举报,通过手机可以随时查看案件办理进度,受到群众广泛欢迎。人人能当环保监督员的模式,也为环保执法工作带来了更多线索,为破解环境监管难题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绿色生产生活--科学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需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引。互联网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扮演着“解说员”和“扩音器”的角色,各类新闻网站和移动平台用丰富新颖的形式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生态环境理念,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邃内涵,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

粗放生产方式与传统产业结构是造成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根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经济与产业的绿色化水平。“互联网+”正是改变生产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题中之义,“互联网+”绿色制造融合发展,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强大推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即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目前,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消费方式,APP导航和叫车软件帮助我们科学规划行程、调度车辆,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垃圾分类智能设施在多地投入使用,促进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互联网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各环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构建出一幅绿色生活新图景。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