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的本质

有趣的卡卡伦
互联网平台模式的好处就是轻,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丰富的品类,缺点主要就是消费体验不佳。

如今社会,似乎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旅游行业亦是如此。目前,市面上的旅行APP如雨后村笋般崛起,例如携程、去哪儿、艺龙、同程、驴妈妈、途牛等。互联网旅游行业的兴起对传统旅行社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其生存空间受到强烈挤压。

在线旅游市场从模式上去区分主要就是OTA模式和平台模式两类。所谓OTA(Online Travel Agent)模式,也就是代理模式,一边连接酒店、航空公司、景区等内容提供商,一边连接旅游消费者,靠从中抽取佣金获利,也可以理解为价差。其实就是旅游领域的京东、沃尔玛,虽然自身不生产内容,但是介入到交易环节,直接和消费者发生关系,OTA模式的好处是牢牢掌握上游客户,继而形成对下游供应商的压价。携程、艺龙、途牛、驴妈妈都属于这一类,去哪儿基本上也在往OTA模式靠拢。但去哪儿是靠平台模式起家的,平台模式很好理解,就像淘宝和天猫,自己充当平台,让商家人驻,旅游行业也是一样的,将各类中小型OTA放到平台上,然后任消费者自行挑选,只不过去哪儿把平台做成了垂直类搜索比价,既降低信息选择成本也提供同类项中的最优价格。相比于携程的提早布局,2005年才成立的去哪儿在短短的四五年间就吸引了大批流量,而同时它也向OTA模式转型,因为平台模式在用户体验上是不如OTA模式的,如同淘宝,各类产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最后造成了很差的体验以至于用户的批量流失。所以在形成流量优势之后,去哪儿也在引入终端供应商开展自营业务。

而一旦去哪儿自身变成OTA后,将会对平台上其他的中小OTA造成空间挤压。去哪儿正在和携程趋同,随着最终两家的合并,整体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旅游领域纯平台模式其实没有太大机会,相比于去哪儿,去啊儿倒是更像平台,只是在携程和去哪儿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后,虽然有阿里巴巴流量和资本的支撑,但事实上日子会很难过。在一个特别强调体验的领域里,平台模式如果没有先发优势,追赶起来会非常吃力。

平台模式的好处就是轻,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丰富的品类,缺点主要就是消费体验不佳。

从内容来区分,目前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全品类服务,一类是垂直类服务。前者最典型如携程,现在还包括去哪儿和去啊。后者像途牛、驴妈妈、艺龙、蚂蜂窝等,就是深耕自己的重点区块,途牛主要在旅游路线,驴妈妈主打景点门票,艺龙把精力放在酒店预订,蚂蜂窝注重旅游过程的分享。在一个本身已经是细分领域的行业里再做更细的划分,缺点是品类少单一,优点是单点做得足够深,偏向小面美的路线。但事实的情况是在强大巨头的挤压下,这一类旅游平台的生存空间在不断收缩,如果不能控制成本规模,很可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里核心有两点:一是在差异化领域形成自已独特的优势使得行业巨头无法实现有效覆盖。二是不断收缩规模战线,压成本。寡头的形成对中型企业的打击最大,小型企业依靠灵活、低成本和细分市场稳定的客户群,很难彻底灭绝。当前整个在线旅游行业的市场格局分布为主要有百度的携程和去哪儿,阿里巴巴的去啊,腾讯的同程。其中携程和去哪儿掌控了在线旅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

对于传统旅行社而言,生存空间受到强烈挤压,对于酒店业而言,压价整合的力度也在加大,虽然它们也搞出像铂涛会这样的酒店联盟平台,但似乎还看不出有什么前途,因为上游流量掌握在那些大平台手中,而流量越集中,对上游消费者和下游供应商也就越不利,好处则是对传统旅游业的整合力度加大,更加透明化、有序化和数据化。

(原标题:互联网+的本质之「互联网旅游」)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