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骗局借“互联网+”下乡 为何人群不断涌入?

小潘老师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一些县域城市、乡镇地区,如加密数字币、互联网消费返现等新型金融形态正借着“互联网+”渗透下乡,且呈现快速蔓延之势。

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民间资金基于乡村社会的人情关系而链接起来的流动从未止歇。

证券时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各类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新形态,比如加密数字币、互联网消费返现等,正侵袭中国乡村,折射出农村错综复杂的地下金融暗网。而交杂其中的部分非法金融活动无外乎通过庞氏骗局的方式进行,且借由熟人关系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传播,给中国乡村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一直以来,远离财务、审计、法律等更通行的契约形式,基于乡村社会的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信贷往来,是广大乡村金融体系里的一抹底色。由于村镇现代金融风险普及和制度建设不足,一些农村地区成了部分灰色金融、甚至非法金融活动的沃土。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2017年)发布,首次提出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然而,一年过去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一些县域城市、乡镇地区,如加密数字币、互联网消费返现等新型金融形态正借着“互联网+”渗透下乡,且呈现快速蔓延之势。

小镇的“数字币玩家”

小于是一个中部省份下辖小镇上的普通家庭主妇,但她由2017年1月开始接触“蒂克币”(DKcoin)及“挖矿”至今,自称是“数字币玩家”。

“区块链,去中心化,人人都能买,你知道吧?”“手机就能挖矿,坐着收钱……”春节期间,当小于兴致勃勃地介绍她玩数字币的心得时,记者很快发现“破绽”:她并不懂得什么是分布式记账、算力、哈希值、场外交易,甚至连矿机都没见过。

记者了解到,这款蒂克币采用“矿机租赁模式”,用户不需要买矿机,直接以当前蒂克币10枚或者900枚不等的价格,对应买到1号至4号不同的网络虚拟矿机,然后每个矿机不断通过算力挖出0.011~0.048个蒂克币/天,再返还给投资人(即用户)。

“例如,投资1万元(价值30枚蒂克币)租一台矿机,一天产币0.4个,那么3天就产1个,一个月就是10个币,3个月就是30个币,如果币不涨不跌,3个月就可回本。而矿机租用期是一年12个月,剩下9个月都是稳定盈利期。”小于向记者演示,打开蒂克币的手机钱包,注册并绑定账号,充值,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据DKcoin官网介绍,2015年11月,一直在欧洲和东南亚运作的蒂克币被中国玩家引进,单币价格70元/枚;2015年12月,蒂克币公开交易,当天该币上涨30%,周内上涨50%;2016年2月到7月,该币价格一度由240元跌到120元,后又再创新高,接近600元/枚;2016年8月,该币种开启“新微型矿机租赁模式”;2017年1月至3月,蒂克币价承压并下行,“市场同时出现恐抛与抢购抢租现象”。

也是在2017年初,小于加入并相继发动身边人加入了这一“抢购抢租”大军。她身后,有她的亲戚、所住小区邻居,每个人投入数万元。

在过去的2017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币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涨跌,部分加密数字币从一种数字资产变成了交易资产,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和数度风险提示。但像小于这样的乡镇“数字币玩家”对外界的这些“风雨”并没太在意,“你投入一万元,不到半年,你的账户就会变出两万元,就这么简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