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

山西日报
佚名
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就是要大力推进能源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发挥电力系统覆盖面宽、能量和信息一起传输的独特网络优势,构建骨干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结合、主干网与微网协调、多种能源优化互补...

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力系统,就是要大力推进能源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发挥电力系统覆盖面宽、能量和信息一起传输的独特网络优势,构建骨干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结合、主干网与微网协调、多种能源优化互补、供需互动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和生态体系。坚强智能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主干网络,提供各类能源供需协调互动的基础平台。

横向多源互补,是指电力系统、石油系统、供热系统、天然气供应系统等多种能源资源之间的互补协调,突出强调各类能源之间的可替代性,用户不仅可以在其中任意选择不同能源,也可自由选择能源资源的取用方式。体现在,第一是细分能源品种多,化石能源、风电、光伏、地热等多种能源品种;第二是提供的产品多样化,电、热、气等综合供应;第三是供需模式多样化,以用户服务为中心、定制、供需互动的耦合集成方式。

纵向“源-网-荷-储”协调,是指能源系统生产、输送、消费和储备这个纵向链条。协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多种能量转换技术及信息流、能量流交互技术,实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运输网络、能量传输网络之间的相互协调;二是将用户的多种用能需求统一为一个整体,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扩大成为全能源领域的综合用能管理,保证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能源系统实现两个平衡:集中式的整体平衡和分散式的微平衡。集中式的整体平衡侧重于全系统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解决系统广域性带来的区域网络之间多能调度问题;分散式的微平衡侧重于区域系统的能源内部均衡,解决系统包容性带来的单元网络内部多能源协同调度问题。

集中和分布互补。能源互联网是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高度开放式的能源系统。各个区域各种形式可再生能源都能够通过能源互联网柔性接入,从而进一步推动广域内电力资源的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依托于能源互联网,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也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微电网凭借其灵活的运行方式、能量梯级利用、提供可定制电源等特性,能够协调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与需求侧资源,从而保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需求。

再电气化。从能源生产环节看,再电气化体现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山西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利用基础上,加快煤层气、地热等新能源品种市场化推广。从能源消费环节看,再电气化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发展电动汽车,“以电代油”发展是交通运输系统电气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建设以电力网络为核心,涵盖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多层耦合网络系统。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