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智慧城市应是科技型、管理型和人文型有机结合

新华网
王俊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几乎全国各省市都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融入“一带一路”,但是很多省市还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大家都知道高铁走出去,最成功的就是中欧班列,重庆、义乌,还有很多地方的班列把货物运出去。“
       6月3日至7日,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举行,本届丝博会还同期举办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峰论坛。在丝博会上,新华网思客专访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他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年增大、信息技术研发成果层出不穷、智慧产业公司遍地开花,但并没有使城市运转“智慧”起来。一个理想的智慧城市应该是科技型、管理型和人文型互相协调,有机结合。以下为访谈实录:

  思客:

  在本届丝博会期间举办新型城镇化的论坛,本身就蕴含深意。当城镇化建设遇到“一带一路”倡议,您觉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带一路”倡议又将给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怎样的机遇?

  刘士林: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几乎全国各省市都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融入“一带一路”,但是很多省市还没有想好要做什么。大家都知道高铁走出去,最成功的就是中欧班列,重庆、义乌,还有很多地方的班列把货物运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目标是非常高远的,但是具体国内的城市怎么做?比如国企,有大的品牌、有雄厚的资金就很好做,但是一般的省市怎么做?“一带一路”沿线在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城市,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如果外部想做好,首先内部要先做好,把“一带一路”沿线的城市建设好,人民富裕,人才集聚,资金雄厚,产品多,这样会为“一带一路”走出去提供强大的后盾和支持。

  我们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和城市结合起来需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一,和城市结合不光是经济活动那么简单,也不是简单地去产能、投融资、搞基建,这是不全面的。如何与当地融合,产品如何符合当地人民的需要,都要研究城市化的发展。 第二,城市发展包含很多方面,比如环境,做基建搞投资要看自然条件如何。 现在发展经济对生态方面要求很高,环境如果不好,未来障碍会很大。以前很多走出去的企业吃亏,就是没有做这方面的功课,不知道人家的法律、政治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很盲目。第三就是了解社会和当地的风俗。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一定要了解本地人民的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光有热情和钱是不够的,还要有文化,因为文化是持久的。

  “一带一路”和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的空间非常大,都是以城市为载体,为支撑体系,城市做好了,其他也都好了。只有对自己研究得透彻,才能提升实施的质量,降低实施的成本。

  思客:

  您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并认为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也应该体现“中国智慧”。为什么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突出强调人文主题?我们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品质转变,助力人的城镇化的推进?

  刘士林:

  我们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从2012年开始,大家发现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把智慧城市想得很简单。智慧城市前身叫城市的信息化工程,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出台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为何提健康发展?至少说明以前的发展不是太健康,原因主要是建设由公司主导,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逐年增大、信息技术研发成果层出不穷、智慧产业公司遍地开花,但并没有使城市运转“智慧”起来。从理论上讲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这是一个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

  真正的智慧城市应该什么样的? 第一个智慧城市是科技 型,把硬件做到最高的水平。第二个是管理型 ,把政府应该办的事情效率最大化。第三个是人文型 ,针对城市中人的个体,你会碰到什么问题,我帮你想到,这个叫人文关怀。只有智慧城市做到这个程度,才真正是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集体的,而是个体的、感性的以人为本。科技型智慧城市有很多公司在做,技术水平没有问题,管理型智慧城市也都在做,但是人文型智慧城市是短板,所以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应该补这个短板。一个理想的智慧城市应该是科技型、管理型和人文型互相协调,有机结合。

  思客:

  您觉得现在国内有哪些智慧城市的发展比较偏向人文型?有哪些好的案例?

  刘士林:

  我认为国外还没有好的试点,国外有很多大城市,城市信息化服务也还不够完善。我们到英国去采访,电梯里就没有WIFI,而且有很多西方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老旧化程度很严重,所以在硬件方面中国绝不输于西方,在理念上也不输于西方,主要是落实的情况。

  国内也还没有完整的人文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涵盖的内容非常多,但是有些城市局部很有亮点。 比如城市交通,宁波最早在国内做了绿波系统,根据测算,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车辆赶上第一个绿灯,那么在下面若干里程里,可以全部保障车辆绿灯过去,效率就非常高。比如上海做的公交APP,可以知道下一辆车来的时间,人们可以选择是等公交还是坐出租车。上海还有一个智能停车引导系统,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必须要拿出一部分给公共用,这都是比较好的案例。现在有些城市规划做得很好,局部也实施了,但是未来做到什么程度还不知道。所以智慧城市要做得好肯定是后台系统服务的指标体系无限的庞大,好好研究不同城市的居民,不同年龄阶层的需求,再去做城市的规划,我觉得这是一个目标。

  思客:

  研究经济发展常见的问题是就经济论经济,如何破除这种常规惯性的思维,用城市的方式思考经济发展和治理的问题?

  刘士林: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惯性,总是思考怎么样发展经济。一个城市的发展绝对不仅仅是看经济,我们看到任何问题都在就经济论经济,在哲学上叫做独断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会解决系统的问题。仅有经济是不够的,没有经济是不行的,所以我们提倡要从城市的眼光,城市的框架来看问题。

  首先是环境,发展经济要看环境,环境如果受不了,即使投资了也要停下来,成本会很高。第二是社会,要研究人,要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第三是文化,要做的人们是否接受。还有就是人口和政治因素,法律法规方面是否冲突。一旦利用系统的眼光来看待经济问题,顾虑的因素就比较多,这样才安全、可靠、可持续。暴利时代、疯狂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多,法律法规文件越来越多,人们对经济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所以必须要精明增长,少走弯路,少付出代价。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