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占比逐步下滑,智能制造成转型重要路径

华夏时报
佚名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制造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国力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国与国之间制造业的竞争。 在今年的两会上(3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制造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国力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国与国之间制造业的竞争。

在今年的两会上(3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表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和保障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一段时期以来,通过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促进发展的牛鼻子,从蛟龙入海到嫦娥奔月,再到高铁出境,以高端设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增长,正为中国经济灌注强大的内驱动力,成为发展的新引擎。而这也印证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奠基之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兼参考新闻编辑部主任夏林在在新华社国家财经周刊、工信部、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市、深圳市经信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制造2025(深圳)高峰论坛上表示。

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现,各地工业在GDP中的占比均在不断下降。

“我去年对一些省市进行了调研,上海市2015年的工业占比为28.5%,他们计划到2020年守住25%的红线。广东2015年是28%,到2020年要控制在26%,天津是42.2%,到2020年要控制在40%。浙江2015年工业占比40.1%,2020年要控制在37%。重庆在2015年是35.4%,到2020年它要提高到40%。深圳2015年是38.3%,去年降到36.9%,一年降了1.4个百分点,我希望后面几年不要降那么多,能不能在2020年守住34%。因为如果工业占GDP比重是34%,那么其中制造业占92%,相当于制造业占GDP的31%,而业界公认的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的警戒线是30%,所以这个比例不能再低了。我国在2005—2008年,工业在GDP中的占比是一个高峰平台,达到了41.8%到41%,从2009年开始下降,降低到去年全国工业占GDP的占比只有33.3%,8年降低了7.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好在去年缓和了一点,只降低了0.5个百分点。”李毅中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制造业大国,一方面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竞争的压力,同时也有其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分工中重新定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因此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的压力。

“中国的工程机械没有国家的政策保护,完全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成为能使国人骄傲的一个产业,包括动车、核电,也包括工程机械。这个产业被逼到这个份上,不’+’不行。所以我们在研发、销售、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等等方面都要加进去。徐工的智能化制造已经全面开展,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市场开始,最终又到市场,形成一个闭环,在智能制造方面投入很大,效果也很好。”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表示。

这样的变革,沈阳机床(11.200, 0.00, 0.00%)厂也曾面临过。

“2011年,我们的规模在机床行业世界第一。到了2012年以后,随着国家的工业经济的转型,沈阳机床原有的面向客户和市场的能力,现在也显得有点能力过剩,这个能力的过剩主要是中低端的能力过剩。好在我们在2007年下定决心要攻克核心技术,由于有了这种自主的核心技术,目前我们在全国各个区域,在各个行业通过智能制造的技术,在进行智能制造的推广和应用,其中,主要以智能工厂的方式来进行落地。我们觉得真正的智能制造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由于有了这种智能技术,就使得我们大而全的生产方式可以变成单独的、分散的以业务单元形式解决的方式。智能制造要解决的是社会总效率提升的问题,同时又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想法或者是理念能够得到落地,能够得到开花和结果。我们现在一直在践行这个方向,尝试突破大而全的社会围墙,使得一个个体在大数据、大的信息环境下进行制造和生产。”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彪表示。

事实上,李毅中也注意到,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这两大战略正在融合为一体。

“现在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瞄准制造强国的第一步。我们的制造强国分三步走,每一步是10年,从2015到2025是第一个阶段,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制造强国之列,但是排位可能相对靠后一点,到2035我们处在制造强国中间的位置,到2045年处于世界制造强国的领先地位,那时候正好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时候,中国整体上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在解读时表示。

钟志华发现,近几年对中国制造2025做调研的时候,一个很深刻的结论是,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不管是制造业的企业还是高端服务业的企业,最终特点都归为一个企业类型,就是大数据企业,在大数据这个层面实现融合之后,中国制造2025才进入真正的破题。

在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吴思康看来,国内未来的制造体系可以概括为2+6。

“2是信息经济和生命经济。我们现在有很多产业,智能装备、可穿戴设备等等,这些都是细分的,实际上最后归纳起来都是到信息经济,实际我们工业里面的产值70%左右是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将会是将来的主战场。生命经济在我们的占比中是比较小的,但是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6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海洋装备、航空航天。同时,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有五大方向,包括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都市制造、服务型制造。高端制造里面包括航空电子、无人机、3D打印、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柔性显示、超材料等等。智能制造里面包括智能装备、无人驾驶、无人手表等等。绿色制造就包括新能源汽车、绿色包装等等。服务型制造包括产品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吴思康介绍。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