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p

会议概况

Summary of the session

4月18日,以“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在北京裕龙国际大酒店成功召开。 [详细]

本次大会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业内知名专家和学者、信息化领域一线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等10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与产品,全方位解读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赋能企业数字化升级。[详细]

help

演讲嘉宾

SPEAKERS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 何翠芹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中国信息协会一直以来密切关注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主动帮助中国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基础,海量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融合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战场,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 李颖
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2019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聚焦“赋能·数字化转型”主题,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汇聚思想,交流经验,共谋发展,为促进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常务副会长 傅伯岩
数字化转型正在席卷全球,这也成为传统企业必须思考和付诸实施的必选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企业由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搭建阶梯,为我们打开通往数字化世界的大门。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主管大会如约而至,今天大会主题是赋能数字化转型,我们期待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在政产学研用各界代表通过深度探讨与交流,利用创新技术与产品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广乾
主题:轻装信息化是理解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
2008年以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的技术正在对传统的信息化七个要素带来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技术对于不同的要素带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以前的信息化认识体系反倒没有得到坚持,信息化对于我们的作用,对于在社会中的作用好像很弱,很多人说信息化是一个老词过时的,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具有中国特色信息化认知体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仍然具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
AWS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化转型官 张侠
主题:亚马逊云计算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Gartner提到数字化转型对于未来有多大影响?提到短短可能两三年的时间之内,75%的数字化领先企业会在一个原来可能还不太明显的子的行业,一个字领域里面成为一个颠覆者,说明什么呢?通过数字化转型,其实所有的企业都要经历一个新一轮洗牌,在这里面会有一些老的企业,原来非常飞黄腾达的企业衰败,一些新的企业重新成为行业领导者。
凌锐蓝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 顾玮
主题:企业数字化的新型网络架构
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在上层应用的这些很复杂软件,ERP、CRM,企业自己很独特的一些软件,这一切离不开高效的网络,SD-WAN就是提供高效网络的一个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优秀的网络运维能力的支撑,SD-WAN具有许多优秀的特性,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网络敏捷性,还能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是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条捷径。
浙江微动联合创始人 毛磊
主题:传统企业微信社交电商生态下增长法则
依托于微信的生态关系社交电商,有很多的企业,里面举了两家比较头部的企业,首先是拼多多,拼多多2014、2015年推出,2018年上市了,市值基本上跟京东等值的,大家知道京东做了很多年。其次就是云集,已经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了,云集去年交易额突破两三百个亿。
深圳市蓝凌副总裁 张建光
主题:企业数字化转型之管理中台思考
在运营商级别的网络上实现网络安全,采用边缘计算的新理念。网络安全和效率一定是一个矛盾体,我们主要是解决了工程上的问题,工程上怎么在运营商的大网里把低成本,高效率把网络安全实现起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难题。不仅是咱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包括全球最大的运营商,所有的运营商网络只解决了连通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安全问题,我们上网是裸奔的,为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不愿意,从成本和效率上不合算。
金蝶云之家副总经理 郝登胜
主题: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
每一次都有技术的重大变化,把技术带来的变化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带来的变化,市场带来的变化,以及各种“黑天鹅”事件,拥有的心态是什么是忧虑不安,还是一个成熟的心态来面对,所有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朝向为企业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向不改变。为企业创造价值刚才司长特别提到要以市场为主体,市场的主体在哪里呢?
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 李红
主题: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核心能力重构
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因为任何国家到产能过剩或者经济发展高峰以后都面临转型问题,但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就是我们在新时代过程中,遇到一个好的技术进步时期,对央企来说问题是什么?
华云数据集团售前方案中心高级总监 张劲
主题:数字化时代借助混合云实现业务转型
前几年时候大家都在讲公有云、私有云、AWS、谷歌,国内的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公司纷纷帮助客户上云。其实到了今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组数据大家可以去参看,选取了8个非常典型的行业,包括制造业、电信、零售、保险、政府、金融等这些行业,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王建辉
主题: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物业企业转型升级洞见与实践
它有一定的准公共服务性质。企业因为物业管理权是短期行为,一个企业只有三年的时间,所以在投入上是非常小心的,我们叫它量入微出,经营管理非常困难,而且竞争很激烈。在业主这一层,抑制型消费,在座都是业主,大家都希望物业费越便宜越好,我们叫以致型消费,需求很多样,全天在社区生活,很多需求很难被满足,大企业愁的是管理。几万人上百个城市,上亿平米管理规模怎么来管。中企愁的是发展,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么激烈竞争环境怎么做,小企业愁的就是生存。
中国电力建设管理部技术总监 张志刚
主题:中国电建数字化转型之路
全球可再生能源数据库与规划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海外市场营销第二流域智能管理系统,服务流域梯级调度与安全,第三城市信息模型的数字化协同应用,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最后一个基于EIM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于设计施工一体化。
苏州瑞泰信息联合创始人 孙海东
主题:数字化赋能营销服务转型
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民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从1978年不到4000个亿,发展到去年接近80万个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非常大的快速变化。我们作为IT从业者,其实整个企业的新的技术,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这里面我们经常会讲说企业的整个链路的打通,端到端流程打通,研产制销服,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跟服务,原来企业里面标准化的这种流水线的生产已经不适应了。
腾讯云智慧零售商务总经理 母小海
主题:数字智慧赋能 驱动连接式增长
在过去的跟零售其实合作过程中,过去的这两年时间吧,其实也发现数字化升级过程中,有三个挑战,一个就是流量,一个数据,一个运营。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 牛振东
主题:智能数字图书馆发展及其在企业创新服务中应用探索
数字图书馆产生背景,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随着所谓的互联网或者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网络化的网页出现了,对这些所谓的海量数字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进行相关的查询、访问和使用,这个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help

图片集

ASSEMBLY PHOTO SET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主题演讲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视频专访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签到处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企业展位区
  • 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大会现场
  • 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常务副会长傅伯岩为获奖企业颁奖并合影留念
  • 信息化观察网副总裁邓诚为获奖企业颁奖并合影留念
  • 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常务副会长傅伯岩与获奖企业代表合影留念
help

合作单位

COOPERATION

媒体合作伙伴

MEDIA PARTNERS

help

大会速记

(未整理版)

时间:2019年4月18日上午

地点:裕龙国际大酒店一层宴会厅

主题: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主持人 傅博岩: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莅临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我是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常务副会长傅伯岩,非常荣幸受邀担任本次大会的主持人。

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 AWS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化转型官张侠; 凌锐蓝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顾玮; 浙江微动天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毛磊; 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光; 金蝶云之家副总经理郝登胜; 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

本次大会有来自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平台机构、行业重点企业和媒体界的朋友,可谓是高朋满座、集聚一堂,由此也能看出大家对本次大会的关注。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各位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有请中国信息协会会长何翠芹为大会致开幕辞,大家欢迎。

何翠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信息化观察网、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国润互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的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今天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众多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信息化领域一线的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代表,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信息协会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给予会议大力支持的各方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数字经济已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智慧化融合发展新阶段,成为我国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重要聚焦。汹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正深刻影响商业革命,数字化颠覆几乎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常态,为此许多企业和行业都在寻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让以往不能实现的新业务能力变为现实。希望借助最佳实践构建创新基础,帮助企业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新变化。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中国信息协会一直以来密切关注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响应数字中国战略,主动帮助中国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础,海量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融合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主战场,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制造和流通领域。金融科技业务景交易环节的深度融合,以及数字经济平台范式智能商业的崛起,为推进经营变革、财务转型和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平台、数据、架构等关键要素的联动,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及平台认知型企业的完整链条。我国在过去五年几乎每年IT的支出增长都是全球第一,大概每年都在10%左右,数字经济一日千里,魅力生态,自由万能或将重新定义产业未来。

在这一大背景下,如果说之前信息技术主管是交付型的高管,通过开发一个软件,或者是其他的方法去满足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现在的信息技术主管更像是将IT和业务相结合的高管,数字化是一个创新的工作,而创新的工作需要企业有创新的基因。很多企业可能在其他的方面很强,例如执行力或者是成本控制,但是在创新这一块,如果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文化基因,信息技术主管的工作就会受到极大的障碍,同时在带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安全的威胁将会越来越大。

一方面本来信息是在企业内部,供内部的员工来使用,而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部用户来访问公司的信息,外部的安全管理会比内部的更加有挑战。

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扩张越来越多的物连到了网上,物联网这个物的生产商、厂商可能在安全意识上面还没有提高,把买来的物连到网上,可能对整个网造成影响。原先考核信息技术主管的标准有没有成功实施一个SAP项目,或者是考核网络的可用性等指标。现在将会着重考核是不是帮助企业来增长销售收入,是不是帮助企业来增长利润,是不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不是帮助企业来设定预算,而这些就成为了信息技术主管的新职责。

职责转变后,信息技术主管的工作不单单是传统的IT工作,可能会兼做首席数字化官,参与制定企业业务的战略,参与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主管工作还会涉及企业的变革,数字化营销创新等等。

总之在数据驱动的智能未来,信息技术主管承担着重要使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所有企业都逃不开企业价值重塑与数字化转型核心命题,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主管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不断更新自己的武器库,着力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突破,紧跟新技术发展方向,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确保企业数字化流程畅通无阻。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经济和以数据为驱动的商业变革,我们希望借助信息技术主管大会这个平台,与众多行业专家通过深入交流,深度对话,深刻思考,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中的焦虑和痛点,总结出顺应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体系标准、方法、路径,打破传统企业边界,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给企业带来更切实有价值的帮助。共同照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最后预祝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非常感谢何会长的精彩致辞,因为部里面临时有会,李颖司长可能会稍候到我们的会,到会以后他再发表讲话。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博士带来题为“轻装信息化是理解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主题演讲。

李广乾:尊敬的何会长,傅会长,以及在座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上一次我也参加了,第二次参加感触非常多,见到很多老朋友,认识很多新朋友,都是人生的快事。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跟当前的舆论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数字经济。怎么理解数字经济,当前人们的认识很不一致,我作为一个研究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专业研究人员,我从我的个人理解角度,对于数字经济以及相关的新的各种说法和概念做一个理念上的个人的探讨。

我从四个方面去谈,第一介绍为什么谈这个问题,第二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认认识框架,第三为什么要这么弄,应该从轻装信息化的角度去认识,怎么认识轻装信息化,对于传统信息化解构和重构,第四围绕轻装信息化给当前各种理论说法概念建议。

现在看背景,我们都是信息技术主管,对于当前我们国家与信息经济相关的说法应该都很熟悉,我这边稍微做了一点工作,从四个方面列了一些说法,第一类是以数字城市为主题,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城市大脑。第二类以信息经济开头,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产业、智慧产业、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以技术为主体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深度学习、区块链、比特币。以“互联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可能觉得太多了,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一样的还是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应该怎么样去区分,对于基层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他们对这些真的搞不懂,有的时候接触到地方干部,对这一块尤其感到困惑。对很多专职从事这块的人来说,特别搞技术的人员来说,面对不断冒出来的概念都会感到困惑,这块是大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用一个说法你未唱罢他登场,各种概念满天飞。

以数字经济为典型,当然数字经济现在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主题,中外之间围绕数字经济的概念和说法有很大差异的,数字经济最初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人用的多,特别是美国,在1998年以来商务部一直出版关于美国数字经济的白皮书,一直到现在都在弄。美国数字经济使用时间已经有足足20年,欧洲包括OECD经常发关于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报告,在欧美国家数字经济这个概念是一个很普遍使用的说法。但是我们中国对于数字经济概念,大家可能觉得都明白,我们在G20峰会上开始使用的,在此之前中国人对于数字经济概念是很少使用的,官方在这之前是没有数字经济的说法的。我们有我们相应的政策理念体系。

怎么认识中国对于数字经济认识也好,信息化认识也好,来追溯一下历史。信息化这个词最早是1963年日本的学者提出来的,提出来之后受到学界高度认同,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对于信息化的说法大家是感到很新鲜的,尽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概念了,但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这个说法是特别具有震撼性的。西方的工业化正处于高速发展,还没到完成的阶段,但是也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人们就在思考工业化之后再怎么走呢?这种传统工业化路径肯定是不可行的,下一步人类的工业化应该是什么样,所以学界提出来很多。信息化这个词出来之后就有了信息社会的这么一个说法,替代后工业社会。所以信息化成了后工业化的一个代名词。

从信息化流传来看,我从两个阶段去认识,一个是形而上,第二是形而下,形而上概念跟大的主题连起来,跟后工业社会,跟人类工业化之后的社会形态相联系。第二就是与工业企业应用软件技术改造提升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ERP,数据库软件这些东西出来之后,还是信息化。现在很多人说信息化是一个很老的词,我们经常见到,信息化已经过时了,要用数字化或者“互联网+”,这里面都跟这个词已经有半个世纪有密切关系。

还有一个词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1956年出来了,人工智能跟信息化又是什么关系,谈谈我的一些理解。但是信息化这个词传入中国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我们最初对信息化不理解,我们的工业化还没起来呢,没有走上大规模的繁荣的景象,我们以前主要是以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计划的理念去做的。改革开放之后,慢慢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比如说燃料加工、工业园区建设,乡镇企业这些新的概念出来,慢慢形成今天的工业化。这个信息化以前在工业化刚起步的时候,对信息化这个词理解不了,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层面要跟国外对接,EDI,还有一些教育领域的科研的交流,这里面互联网的传入对信息化技术,对经济社会,特别是政府管理大家作用很大,在1997年我们国家层面特别重视,召开了首届信息化工作大会,为了召开这次信息化工作大会,官方就从理论上构建了关于信息化认知的体系,把它分为六个方面。

我这边有这张图,包括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两边是人才和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这里面缺了一个信息网络安全,现在来看我们觉得信息网络安全太重要了,中央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委员会,1997年那个时候信息网络安全大家没有这个意识,想象不到现在这么普遍。完整的说应该是七个要素,我们的七要素跟西方在认识信息化是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是从国家的信息化体系的层面去认识的,从这七个方面统筹推进。

我们中国的认识是很科学的,后来中国这40年突飞猛进,其实跟我们对于信息化科学合理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使得我们的信息化能够非常有效的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进程,推进我们的工业化发展,这是我们理解在整个过程当中的,中国信息化认知框架已经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自成体系的,而且行之有效的信息化认识体系,这套体系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对我们中国经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电子商务远远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我们一些重点的领域也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里面跟整个信息化认知体系有密切关系。

2008年以来,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的技术正在对传统的信息化七个要素带来重大的影响,不同的技术对于不同的要素带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以前的信息化认识体系反倒没有得到坚持,信息化对于我们的作用,对于在社会中的作用好像很弱,很多人说信息化是一个老词过时的,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具有中国特色信息化认知体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仍然具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这些年来之所以这个体系没有得到一以贯之的坚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2008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让人们眼花缭乱,大家对它的认知各不相同,以至于造成了整个全社会的认知混乱,当然这个混乱不单单是在中国,在国外也是一样的,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概念,相互之间有矛盾和冲突说不清楚,这是一个普遍的认知现象。

第二就是理论创新不足,我们的信息化理论,如果说按传统的且十不了现在的东西,解释不了现在的发展,刚才讲到的7要素认知框架体系必须进行调整。这个调整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方面对于7要素的影响和结构。我这边用一张图具体的解释了一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7要素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重构的作用我从四个方面去谈,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重构信息化建设模式。我们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这些作用,现在大家都很熟悉了,这些技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怎么是作用于统一的信息化的过程,所以我这边就用一个信息化语言模型对我们的认识做了一个新的梳理,物联网围绕信息产生而来的,云计算是存储和计算,大数据是决策、利用、分析。这些技术之间还是有内在逻辑关系,在整个信息化过程当中发挥各自作用,并不是独立的,工业物联网自成体系,不是自成体系,它是工业信息化的一个部分,仍然是一个需要有语言模型的内在认识的和,信息化原模型在各行各业里面都存在这么一个过程,不可分割,就我们个人来看也存在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谈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我就改我自己的东西,不是,当前信息化是一个大的链条上的,具有诸多环节的系统过程,每个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都只是发挥它的局部的作用。

从信息化角度讲,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下,信息化建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把信息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重装,一个是轻装,在传统的信息化条件底下,重装跟轻装是合二为一,而且都由信息化建设部门自己去承担。比如说他要建机房,他要建自己的数据库,他要开发自己的业务系统,他要建自己的内部网络,以及其他的具备相应的人才队伍,还有一些管理的制度,这个工作特别的繁杂,沉重。中小企业根本做不了,只有政府机构只有大型的企业,特别是我们之前只有跨国企业才能做,我们国内企业做的都很少。我把以前我们那种信息化建设叫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使得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重装部分有专门企业机构分工建设。应用层面,特别是数据跟应用层面就很简单,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很简单的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去改造自己的业务,这里面轻装部分重点是指数据和业务的简单的数字化过程。这里面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来说,云的方式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发生了重大的解构,这里面重装部分越来越重,轻装部分越来越轻,应用上来讲,社会成了重资产轻应用的趋势特别显著。

各行各业应用信息化技术难度在不断的降低,信息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数字鸿沟大幅度降低。我们作为一个资深研究人员也参与很多信息化文件论证起草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研究起草信息化文件过程中,一定要有政策的安排,应用推广,让基层的老百姓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的手段,在2008年之前,但是现在已经不用谈了,不用官方去推,去拉,去拽,他们自己就会用,信息化应用推广工作可以说完完全全通过市场化自己就能解决,以前是由政府去强推,而且我觉得在初期政府的拉动作用必不可少,对于整个当前信息化我觉得是一个重大的作用,以前有知名老板说信息化是某个企业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政府在这之前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工作了,政府从各个层面对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发挥了重大的基础性的推动作用。我把一个强渗透性和跨界融合作为轻装信息化的一个核心组装。

怎么认识它的核心问题,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之后,阿里研究院曾经很快就发布了“互联网+”的白皮书,他把“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分为云、网、端三个方面,现在这个概念很多人在用。就我个人理解来看,这种认识很偏颇的,无法全面的科学的认识当前的无论是数字经济也好,把它“互联网+”也好,基础东西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包括平台的事情,平台虽然不是技术,但是它是由各种技术构成的,而且平台更大的作用是一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使得整个社会多数的企业、行业都走到一起来,在大的平台里实现各种的业务。这里面平台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我们要完整认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互联网+”基础设施,应该从四个方面去系统的认识,云、网、台、端,这样更科学合理。

在轻装信息化的作用条件下,整个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类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通用的基础设施,铁路,大家都要用铁路,坐人,运物,后来还有了通讯,但是轻装信息化做了之后,随着整个社会日益普及渗透,全社会都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以前工业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是老死不相往来,72行行行出状元,将来在新的条件下,72行有的大家都得有,轻装信息化相关的基础设施。把新兴的产业基础设施分为几个方面,高端芯片、物联网操作系统、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分析系统、电商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东西是遏制整个社会咽喉的基础部分。

用这张图对刚才介绍东西做一个总结,轻装信息化基本架构,左边这张图传统的信息化7要素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底下对于传统信息化进行改造和颠覆,出现了新兴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应用层面来看信息化应用成本大为降低,门槛降到最少,所以各行各业应用它来改造各自的业务发展的战略、模式。我们说它跨界融合,才有O2O,各种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产业。在我们中国人对于互联网经济的理解过程当中,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东西,除了刚才说的“互联网+”之外,还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完完全全是中国人摆脱与美国长期以来世界各国追随美国的格局,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互联网思维。从我的理解来看,2011年开始,互联网企业的老总开始使用这个概念,但是在传统的企业里面,这些老板对它并不认同,董明珠女士对这个互联网思维有一些不同看法,认为忽悠。

但是就我个人理解互联网思维是我们对于信息经济,以互联网来重整,轻装信息化从业务应用来看一种先的思维理念模式。习总书记最近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一次互联网思维的问题,我觉得互联网思维得到了最高领导的认同,这是一个科学的认识,一个合理的认识。基于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必要的思维方式。

谈一谈关于相关的政策建议,国家社会层面应该怎么样推进数字经济也好,提高认识也好,特别是围绕当前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这里面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第一坚持信息化的理论基础,当前我们对于信息化认识刚才也谈到了,传统的认识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更新我们对于信息化传统认知的架构,以轻装信息化为理论,更新我们传统的各种说法和概念。仍然离不开轻装信息化这个和,我们认识这个基础是轻装信息化,在这个轻装信息化过程当中,作为中小企业,我们说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说数字化各个方面都是你一家去做的,其实就我们个人来看,中小企业来看,数字化转型只是在轻装部分,用信息化轻装部分改造业务,原来那些重装的,你没有做,并不等于说这方面不存在,而是说有人给你做了。你怎么办呢?你是用云的方式,租用的方式去使用而已,你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根本没有说什么转型,转不了,没有根基,我们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些东西,冰山下有一个大山,有一个更大的库在那里面,为你提供服务。我们觉得这里面一定要认识的,我们谈的数字化转型,不同的企业都是一个转型的,不是。传统企业跟互联网企业谈数字化转型一样吗?不一样,差别特别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轻装信息化内核,但是这里面对于政策也有很大的含义,我们要求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特别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加强个人隐私保护。

第三轻装信息化我们这边要掌握关键的那些瓶颈,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了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把科学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我们的命门,这一块局面必须改变,不改变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大国出现,这几年来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实现,特别是信息领域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并且采取很多重大的政策措施,这几年来取得很多的成就,有目共睹。我想这也是理解当前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人抓孟晚舟的一个重大背景。

对政策也带来很多启示,第四规范、整合信息化政策体系,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能够得到有序发展的清晰的信息化的发展政策框架,去年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更名为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委员会,这里边也预示着中央层面对于整个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数字化转型轻装信息化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的进展。我就介绍这些,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 主持人 傅伯岩:非常感谢李广乾博士的精彩报告,李广乾博士是来自于国家最高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年来应该说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的研究我们国家的信息化领域一些重大问题,对于国家的有关方针正政策制定,也许重要文件撰写都有建树,特别提出很多他独特的概念,比如说今天在报告里面谈到的轻装信息化,如何看待我们最近10年以来信息化领域的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提法。如何去梳理它,认识它,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对于我们今后认识和推进信息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感谢李广乾博士。

全球数字技术呈指数级的增长,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呈现出大爆炸的形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必须要通过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如何快速的构建其支撑业务的数字化平台,如何利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加速自身的业务创新,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有请AWS大中华区首席数字化转型官张侠带来题为“亚马逊云计算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

张侠:尊敬的何会长,尊敬的李研究员,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来为大家介绍云计算在新一代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接着刚才李博士来讲非常高兴,李博士可以说非常全面对信息化做了一个总结,轻装信息化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我个人认为轻装信息化我们看到实现最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云计算,云计算里面重资产这部分内容由云计算厂商来支付,从使用者角度我们能够使用很多最新型的技术,接下来时间我会从两个角度为大家做介绍,第一跟大家报告一下看到的全球数字化创新和企业转型的一些发展趋势,第二为大家介绍一下亚马逊的云计算在推进信息化里面的一些新的做法,这个也代表全球发展最新趋势。我本人在亚马逊企业战略团队,这个团队有十几位专家,这些人多数都是全球的一些大型企业的前任CIO,可口可乐的CIO,这些CIO领导他们企业在全球完成了上云和做了很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

大家知道数字化转型现在对整个企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全方面的,使能这个企业带来很多新作用,看到一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里面做的不错,很多写成了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也有一些企业在努力过程中遇到一点点困难,在这方面作很多工作。大家看到比如说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耐克、GE等等这些企业。

从数字化角度来说,非常快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企业追求的是什么内容?追求是一个更好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我们看到客户化、定制化、客户全程服务,更多全渠道服务,随时有新的产品等这么一个过程。

Gartner提到数字化转型对于未来有多大影响?提到短短可能两三年的时间之内,75%的数字化领先企业会在一个原来可能还不太明显的子的行业,一个字领域里面成为一个颠覆者,说明什么呢?通过数字化转型,其实所有的企业都要经历一个新一轮洗牌,在这里面会有一些老的企业,原来非常飞黄腾达的企业衰败,一些新的企业重新成为行业领导者。

顺便跟大家说一下,前两天有一些朋友在微信圈看到,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提到我们国家要抓住信息化一个新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整个国家整个企业各方面都有新的机遇。

从亚马逊来说,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在全球是一个新型的,从电商开始拓展到全方位的公司,市值曾达到万亿美元,目前仍是全球市值前两三名的位置。在中国AWS云计算我们已经做了五年多时间,业务发展非常顺利,昨天晚上开了一个公司的内部动员大会,公司目前也还在大量的招聘新的员工,如果您看到一些其他的消息,我这等于已经替大家给了一个答案。从AWS云计算角度讲,我们正在全力的推进有关的工作。

亚马逊成立一个数字化创新典型,利用互联网做了很多内容,从电商到物流到各种送货,甚至数字化视频的内容,拍一个电影,无人值守的商店等等一系列内容。后面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内容,一个是他整个一套新的创新文化,公司组织方法,但是其实体现在很多方面,架构是云原生最新架构,采用微服务。从组织结构上组成一个8-10个人的团队,基本上独立负责所有业务,从软件的开发到测试到部署,都由一个综合小团队来执行,文化上讲讲创新必须是企业的基因,创新就得允许试错,怎么样来创新,必须让企业试错,而且一切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亚马逊所有创新项目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从先准备一个产品和服务,如果将来推出新闻发布稿是什么样的,这里面来推出。

云计算现在发展到一个什么程度?可能大家知道云计算在全球范围内是从2006年亚马逊推出一款S3的服务,整个开启了全球范围内云服务的时代,三四年之后陆陆续续有其他一些企业跟进。目前我们在全球还是有几乎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处在绝对领先地位。目前看到国内比较新的分析报告,国内的市场也几乎排在第三位的位置,不断有很大增长。先是从互联网公司新创公司开始,但是在过去几年各种各样的企业,传统企业客户已经开始全方位的使用云计算。这里面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你能想象的一些企业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实现的和刚才李博士讲的完全合在一起,通过云计算完全实现了一个重资产由云计算公司承担,企业可以轻装,完全关注在创新,而且云计算提供了一个敏捷性,这个敏捷性是第一位的,第一位不是云计算省了点钱,云计算模式允许一个企业快速试错,我会讲到新的技术,使得创新的速度极其的快,而成本又极其的低,这个是最关键的。

在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客户,这其中授权我们可以宣传的一部分企业,美的、三一重工等等,还有很多企业在跟我们合作。

第二部分分享一下云计算最新发展趋势,亚马逊目前一共提供165个大类的这些服务,我会选几个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服务第一覆盖了信息化的所有方面,从基础设施到计算、网络、数据库、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各种管理各种应用几乎覆盖所有方面。很多方面基于云计算信息化创新是目前完全信息化的前沿,数据库方面,最好最新数据库技术都是由云计算提供的,传统厂商还在使用90年代20多年前的那个信息数据库的技术,非常大的区别。

亚马逊还有一个特点,推出新产品服务速度非常快的,过去十几年里面推出新的产品速度,前年是推出1430多项服务和主要的功能,去年推出1957项主要产品和功能,去年的整个收入是297亿美金,还有一个45%的增长率。这是一什么概念呢?在此之前任何一家大的做这个企业IT的公司,成长到100亿美金,最快的记录大概是花了21年,亚马逊用了10年不到就先突破了100亿美金,到今天大概13年,现在我们是一个300亿美金的规模,还在有一个45%的同比增长率,一个巨大的成长。这些是整个趋势还有客户创新的这么一个结果,就包括这种持续的创新。

这是什么概念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个企业一年推出几个产品可能就不错了,亚马逊靠他的独特文化,整个创新的文化,里面有大量的团队在那儿并行的为客户带来全部最新的内容,等于说这个里面要看大的产品推出几百个新的产品和服务这么一个概念。

选其中三个方向给大家稍微做一个介绍,这三个方向一个是计算的大的方向,又叫做微服务器,具体牵扯到两个技术,一个叫容器一个叫无服务器。第二在数据方向里面数据湖和大数据分析新趋势。第三大家比较关注的,也听了很多的人工智能方面,看看云计算带来一些什么。我们是工业互联网全球联盟发起的会员,参加了他们活动,应邀在那些活动做过报告。

现在来看看云计算时代信息化有一些什么样新的发展,首先从最基本的计算方面,其实由于云的推进,过去这几年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说上云,网上开了一些虚机,实例,这个方面虽然有很多进展,比如说现在在云上可以采用180多种各种不同的机型,有计算型的,内存型的,内存型现在可以直接云上有机器,比如说处理有12T的内存,所以现在SAP一些计算很多是放在亚马逊云上的,如果12T直接多开几个机器,可以做成一个有48个T内存的,不是硬盘,完全内存处理数据的一些方法,当然最新的这些比如说GPU的芯片,英伟达的这些我们叫P3,这个是最新全球最快的能够做图形计算,可以为人工智能计算的。现在我们推出P3DN的机型,后面设置带宽是10个G的带宽,这是目前做GPU里面最先进的计算,云上都可以使用。

云上可以使用什么概念呢?此刻你开一个帐户,马上就可以使用那个机器,而且英伟达和亚马逊有一个协议,优先供货,基本上宣布推出那个芯片的当天,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当天就可以在云上就使用这个芯片,你想想如果你不使用这个云计算你去买,整个下单到进口,一般有几个月的时间差,是这么一个状况。

两个在计算方面比较新的事情,一个就是容器,一个就是无服务器计算,现在其实主要的信息化海外的信息化的工作都在使用这些技术,在国内我们处在有些人谈有些人听到,但是还是属于在一个开始的阶段。容器是什么概念呢?容器就是在虚拟化的基础之上,现在进一步的做这个封装,从硬件到操作系统,都把它封装成像一个集装箱一样,一个应用直接在里面快速部署,应用往里一放立刻启动这么一套技术,这套技术从开源开始,现在已经推广很多了,亚马逊四五年前推出ECS的技术,弹性容器服务。之后又把这个开源的这套也帮着大家建立了,因为我们发现85%都在AWS云上跑这个东西,简称EKS,还有一个综合管理。给大家介绍一些概念,欢迎大家到我们网站了解细节,这是非常重要趋势。麦当劳快销的这么一个卖食品的公司,你想象的可能不是那么先进,但是他现在信息化系统是用容器来做的,为什么用容器来做呢?他用容器之后,应用随时启动,随时关掉,他的点餐系统,支持系统,根据他吃饭的点,这个需要的时候起很多容器,不需要时候关掉。全球旅行支票这家公司,实现信息的安全,所有的应用系统大家想一下,这个概念估计对在座搞信息化的有一定筹集和震惊性,他的系统每天24小时这条系统就关掉杀死了,24小时之后容器重新启动一个新的系统。其中一个原因是什么呢?信息化的安全,如果传统的有黑客,管理人员搞点什么东西,往里面布点什么东西,他能成功吗?有作用只有那几个小时的作用,因为24小时之后我整个系统杀死,开启一个新的。

无服务器计算,大概五年前亚马逊推出AWS这个服务,现在也成为信息化最主力的一个应用。他把信息化核心看的非常清楚,信息化本质是什么,跑一段代码,需要一个时间或者一个事件来触发,什么时间什么事件跑这段代码,剩下的都不是我们关心的。亚马逊有40多个各种各样服务,这些服务都是托管的,有没有计算机,有没有服务器?有,但是从客户角度讲完全不要管理它,看不见它,调用API之间都是接口,你写了代码之后你就告诉云计算我要使用这代码,所以简单的说无服务器到什么地步呢?你今天有一个客户干一件事你的系统就工作,没有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不光容器内已经可缩放,现在已经到只有使用的那一分钟里那个机器是开着的,后面的可能是开着,但是对于你来说没有费用什么都没有,来一个人用那一分钟,用的都不是按时间,而是用那一个事件,这个人来做一件事,你就负这一个事和相关的费用,这个是整个目前一些关键的服务。数据分析等等,这些都是无服务器的服务,之间全部都是调用的。现在还在考虑机房什么,已经轻到不光没有服务器,连容器都没有,现在的IT管理人员直接用这种方式来调用。所以跟大家报告一下,目前海外最先进的开发实践是什么样的?简单的说是这么一个意思,做POC,做原型测试的时候无服务器快速一连接调用,建立一个业务流程和模型,这个模型如果工作了,我就推进,可以根据需要再考虑是虚机,甚至多数是用容器来部署,如果不行了就结束,整个过程中极低的费用没有任何硬件的采购,所以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对于你创新尝试它的好处。

再来看看数据方面,首先从村塾来说,现在很多云上的存储,对象存储,任何一个文件都可以放在上面,不管是MP3、MP4还是图象,这个也是全世界第一款云服务,这个是所有的云服务的鼻祖。这个服务叫对象存储,目前有很多方法,还有很多查询的方法,有一个雅典娜的服务,直接在那里面来存储。我举一个例子,这就相当于原来存储,要么放在磁盘上,要么放在一个书架上,各种方式存储,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的信息化到了什么程度?这儿有一间仓库,任何东西是磁盘磁带,任何东西全仍在里面,因为我有信息化工具,从那里面所有东西都能拿出来,这个变成现在数据存储的一个核心,后面我会讲到这个也帮着实现了数据湖,是这么一个概念。当然我们也支持各种各样的比如说微软式的格式存储,其他的存储,放在文件上面云上支持。

数据库层面,关系型数据库在云上实现以后,推出纯的关系型数据库,不仅仅是关系型的数据库。现在绝大多数交易互联网的这些数是存在Key value数据库的,也能处理一点简单的关系型,不擅长处理特别复杂的好多图表关系,现在都用这种数据库。绝大多数的游戏,这一个人玩家有多少血多少生命多少武器多少装备,这都存在Key value数据库里。还有专门存文件的,几个数据库推的比较火,专门处理图形的数据库,专门处理时间序列的数据库。因为物联网里面和工业互联网上的数据,绝大多数是传感器,传感器来的数就是一个值加上一个时间标签,工业物联网的数据库绝大多数最佳存储方式用Time-Senies,最后一个是用区块链建的专门记帐的,量子分帐式数据库,基于物联网,既有中心的认证,又有分布式的存储,记了帐以后改不了了。

怎么处理呢?传统数据库干的对历史数据批处理,历史干的事搞清楚分析分析已经不错了。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第一要处理实时数据,第二最好要处理有预测性的前瞻的未来得分析的数据,这就引入了数据湖的概念。数据湖利用刚才讲的S3的概念,任何一个信息还不清楚他的架构,不清楚他的维度,不清楚颗粒度情况下,可以先把它存在那儿。为什么叫数据湖呢?数据是一条条小河,对河掌握不清楚情况,量是什么样,可能有时候会发大水,没有关系,现在有一个大的湖,有一大片的空地,可以把这些数据像水一样蓄积在里面。我有新的工具,直接从这里面分析它处理它,当然这个效果非常重要的,原来梦寐以求想做的事情,原来设计一个数据立方体,做一些交易型数据查询,刚做完发现忘了一个维度,颗粒度不对了,从头再来,甚至半年一年都得再调。现在这些事分分秒秒都可以做,而且这样才能真正的处理最新的迎接业务的挑战。从数字化的角度,在数据方面的使能最先进的技术靠这一类的技术,刚才讲的容器微服务,主要从整个建设的能力,从数据能力靠这个,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技术,把实时数据导进来的,加上新的工具,一起可以往前做实时的和预测性的,很多用人工智能方法做的工具。

我们去年推出一个新的服务,可以把整个数据湖建立的过程又有一个自动化的工具,帮着你自动建立,这个就是最先进的,直接引导你建立数据湖。数据湖代表未来方向。

最后讲一下机器学习话题,机器学习非常重要,亚马逊20多年时间里从一开始使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大概有几千个专职机器学习人员,云时代帮他做的事把机器学习能力交给大众,交给普通的人员来用,这个非常概括介绍一下,有这么一个框架,从底层支持一些最基本的算法,Mxnet主要贡献者都是华人,排名第一贡献者叫李沐,沐神和他的老板现在都在我们旗下。其他就从底层可以直接用这些虚机,中层有大的框架,推出以后影响力非常大,SageMaker,魔法生成器,帮助你自动全程处理,把这个数据整理好,直接在里面先调框架,调算法,选择你要测试的优化的模型,做一个调配,调好了以后一键式部署整个这套过程,不光支持一般的机器学习,现在除了深度学习以外,还支持强化学习,这是我们新推出的。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直接现成的功能,图象、视频全都能直接处理。

语音记录成文字,12种主要的语言,直接翻译,语义的理解,机器人的对话等等,去年年底推出两个,一个是对时间序列机器人的算法做一个预测性的分析,一个是网站那种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这是把一些亚马逊做网站20多年沉箱底模型免费提供出来供大家使用。整个这一套流程刚才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就不展开细讲了。

总结一下云计算真正的意义就在于提供最先进的基于云时代的可以说是在资产方面不需要投入的新的模式,带来的不光是技术变革,就是今天大会的主题,使得整个企业在数字化方面,在几个关键的方面,比如说沉浸式的客户体验,怎么样让企业改变文化实现一个实验的文化,不断创新,企业让他充满活力,可以随时尝试新的商业模式。云里面起的一个很关键作用,迁移到云上帮助企业获得需要的敏捷性,创新成为他的实质,企业人员就不再忙于找这些技术,在数字化这一轮创新中占一个优势的地位,刚才前面讲到将来成为75%新出来的成功者,这里面可能是老牌的转型成功了,也可能是你老的没人转型,他自己从里面发展出来成功了。

最后感谢大家,贴了一个链接,我个人全球统一的网站,为什么贴这个呢?网站上有20多讲关于这些东西的每一个小时的录像,我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给大家介绍刚才那些题目的更加详细内容,大数据方面讲过六个主题,有一个数据湖,新型大数据架构什么样的,稍微比今天技术一点。谢谢大家!亚马逊中国在北京和宁夏有两个数据中心,分别和合作伙伴按照中国要求,全面的合作,手里拿着IDC所有的这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的战略是全球战略最重要一部分,我们一定会长久在中国做业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非常感谢张总的精彩报告,张总在报告当中为我们介绍了云计算发展趋势,作为AWS在这个领域里面最新的理念、技术、服务和产品,再次感谢。下面有请凌锐蓝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顾玮先生带来题为“企业数字化的新型网络架构”主题演讲。

顾玮:首先非常感谢中国信息协会给我们这次机会给各位领导专家汇报一下我们公司情况,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新型网络架构,SD-WAN这个词在2014年最早出现于硅谷,但是其实这个技术已经是更早出现了,我们公司从2014年专注在这个领域,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SD-WAN用改革开放初期讲的话,要想富先修路,SD-WAN做什么的呢?其实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数字化的高速公路,李博士信息协会领导张老师都讲了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其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在上层应用的这些很复杂软件,ERP、CRM,企业自己很独特的一些软件,这一切离不开高效的网络,SD-WAN就是提供高效网络的一个解决方案。

我先给大家做一下公司的简介,给大家介绍一下SD-WAN是怎么回事,最后再稍微介绍一下业务板块。我们把自己定位一个中国SD-WAN的精品公司。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累计了服务373家中大型企业公司,都是一些垂直行业,制造业、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互联网公司,可能制造业最多的。我们跟这些顶级公司有合作,包括Microsoft我们是他们的伙伴,Capgemini是我们的客户,跟三大运营商合作,我们是互为客户,互为合作伙伴。中国化工集团,海南航空,他们总裁被美国非法扣留的那家阿尔斯通。这个也是法国公司,专门做机场设施的,机场设备,去机场上栈桥,加油车全是他们的设备,全球的。这个是新加坡的,世界工具专家,欧普照明,大疆,汉能,中国移动的中移在线,中欧商学院,途牛网。

以上都是我们一些重点客户,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公司的一些情况,我们是2014年也算是中国第一家做SD-WAN的,现在已经拿到了中关村高新验证国家高新验证,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得到一些认可,现在跟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是他们的理事会员,跟互联网协会,包括信息协会等等,都是有合作。这儿有一些认证和证书,这个是去年年初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协会有一份SD-WAN研究报告,其中特意提到我们公司,算是一个认可吧。我们的企业文化,因为我本人在国外公司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外企的这种专业高效愉快开放文化带到自己公司。因为什么呢?专业高效面对的就是客户和合作伙伴,愉快开放是我们内部的一个工作环境,一个气氛。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介绍,我也是70后,1999年参加工作,最早在中国网通,后来在IBM、Red Hat,英国留过学,硅谷工作过。说来说去我们还是回到SD-WAN这个概念,讲了那么多的好客户,那么多的中大型企业,SD-WAN大到底能做什么。

SD-WAN最终给企业客户带来的就是四点重要价值,业务导向,首次能够支持业务层和应用层高可靠网络解决方案,能够带来价值第一提高企业业务连续性,第二业务敏捷性,第三用户体验,最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跟李博士讲的企业的信息化要轻装前进,轻装化,非常契合。

怎么来做成这一点呢?首先这个SD-WAN跟普通的网络架构是有一些区别的,大家可以看五层的区别,最上一层是我们自己的创新,我们叫业务梳理层,垂直行业的场景适配,为什么要有这个模块呢?大家往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整体解决方案包含很多模块,这些模块绝大部分都是软模块,很少涉及硬件,软件定义广域网的意思。应用识别这一层,我们会对应用进行特殊的识别,同时会有一些优化的功能,那也会有大数据分析在里面伯优化整个工作流。在网络功能层大家很熟悉的一些网络功能,防火墙、智能路由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全部用这个软件来替代,网络协议优化层,网络最终作用还是要传输数据,在协议层我们做一些优化,面对常用的网络协议都进行一个兼容适配。特别针对TCP和UDP进行优化。

网络接入层这也有点特殊,什么叫接入层呢?你接入什么样的信号源?接入什么样的线?现在网络上有专线,有互联网,ADSL,4G网,3G以前的,将来的5G,这个对SD-WAN来说,都叫接入层,都算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信号。把他们全部接入以后通过以上的这些软件优化,把它并为一个大的带宽资源池,一个虚拟的逻辑资源池,在这个资源池里可以随时调用任何一种线路。

有了这些功能以后还要有很强的管控,在右边的管控功能,针对SaaS层,针对SDN,针对SD-WAN包括认证这些都有一个很强的管控。这边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定义,SD-WAN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什么东西?都有哪些特点优势,我就不一一念了。我往下走,因为时间原因。

很多人也是做SDN的,我们也会S听到市场上经常说SD-WAN跟SDN非常有渊源,我更认为SDN算是SD-WAN的启蒙吧,启蒙老师也不为过。但是他们现在的技术还是多少有些区别的,这是有一个简单的差异化给大家做一个区别的描述。

现在的一些板块,主要是做国内的SD-WAN服务和国际的SD-WAN服务,国际跟翻墙一点关系没有,不仅不能翻墙,还能控制你的翻墙,我们也做一些数字化咨询服务。这是国际的,国际这一块在拓扑图上跟正常国际专线没有多大区别,区别主要在软件上,有很多软件的功能,很多软件来做整个的性能的提升,区别就是主要在这儿,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智能路由,数据优化,包括动态的实时的优化,QoS的跳动。

这一块是实际的一个案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这个客户总部是在美国,在北京中国其他地方都会有业务,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说美国总部和悉尼亚太总部两个IDC和北京业务中心会有一个灾备,他们的最终客户是咱们的一些著名医院。大家知道做医院的时候,有很多比如说实时的会诊,还有一些数据,都是需要经常备份,不能乱丢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很实时灾备状态,用海外的SD-WAN方案做的部署。

这边轻量版的专门针对国内的部署,当然也会有国际的部署,但是我们主要用轻量版做国内,所谓的轻量版就是我们整个解决方案只有两个组件,第一个组件就是中央策略控制器,上面这一层。有三个模块,第一就是管理模块,中间还有一个控制器,还有一个大数据分析模块。再底下就是一个终端宝,多功能路由器,这个路由器放在你的机房或者放在你的办公室,如果你要上云,终端宝是一个虚机的形式,直接部署在云上,就这么两个组件,对客户来说看到一个设备,即插即用,在你的办公室,插上电源插上网线什么不用管了,可以使了,很多配置都在后台。

大家可以看到拓扑图里面,有两种不同的颜色的虚线,粉色的虚线主要是策略控制器,针对不同的终端宝进行调度控制,这就是一个指令的传输。绿色的就是企业客户自己的数据传输,数据的传输是终端对终端的,不经过控制器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一个高效性,第二他也省掉你的网络炮点。还有一个安全性考虑,万一中央控制器有什么原因,现在不敢说是100%的,但是我们已经有做备份,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要考虑这一点,底层的业务是继续进行的,你的数据传输是不间断的。你该怎么工作怎么工作,只不过采取的策略是瘫掉之前的策略。如果接上以后重新改换策略的时候,会给你修改策略。

这是内部工作流,为什么它可以实时修改你的策略,它是针对应用层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左边有应用的数据优化,有传输的协议,有垂直行业的适配器在里面,跟中央策略器是实时交互。中央策略器下面是SD-WAN控制器,SD-WAN控制器跟SaaS部署,跟网络部署,跟SDN的部署有一个实时交互。因为在右边还有一个大数据的分析模块,上层和下层的数据服务器也好,或者网络,或者什么应用层的这些数据,传过来的数据经过实时分析,走到中央策略控制器那边,会有一些微小变化,这些微小变化策略控制器起作用,你会发现性能变的更好一些。我们现在跟国际的一些知名机构都有认证。

给大家一个概念,到底能帮企业节省多少成本,如果你新建的一个网络结点,三个节点的话,你用传统的方案,比如说专线和互联网做备份,双备份的时候,你要花240多万,你还得确保所有其他设备非常便宜,用SD-WAN可以节省70%的预算,200兆和100兆有什么区别呢?给大家提到了可以把不同的线路捆绑成一个虚拟的带宽资源池,这个时候是怎么运作的呢?大家也看到我们之前一些结构图,实际上这两条线或者这三条线都是实时的一个灾备的状态,在前一毫秒监测到这条线很顺畅的,他这个数据包走这一条线的,后一毫秒监测到另外一条线顺畅的,数据包走另外一条线,实时切换。如果主带宽和备用带宽各100兆,绑成200兆。

行业部署是一个全景部署图,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在SD-WAN里面,我们也有安全的考虑,会针对你的整个部署,除了传输安全,还会对你比如说反病毒反黑客,包括你的上网行为管理,都有关注,都会有特殊的模块来帮你做,我们也支持第三方的防火墙,第三方的安全策略,都没问题。

这一张图是典型的云部署,现在大家知道跨云连接或者上云或者上云下云备份,这种场景是非常普遍,而且很时髦,我们上云部署是怎么做的部署呢?大家可以看这一块,黄色这块是一个vCPE,上云没有硬件部署到云的数据中心的,大家可以问一下张倒是进AWS数据中心得有多年,直接在云上部署一个虚机,这个虚机接受中央策略控制器控制的,它跟你的数据中心,或者是你的办公室硬件是连在一起的,这个时候就组成了一个全网状态的SD-WAN控制。这个时候所有的策略,所有的优化,在所有的终端都是起作用的。你如果说是有互联网,都会利用起来,直接调用底层的专线,直接调用底层互联网做一个绑定,策略就在这两条线之间来回来去切换

绿色的这个小框框就是给大家做一个明显的明示,我们会用SLA设置的负载均衡,让这两条线做一个实时的灾备状态,可以实时调用。这张图主要是给制造型企业看的,这张图本身我是借用SAP的智能工业网他们的流程图,但是这个里面红点是我们的SD-WAN解决方案,为什么加这个红点,就是因为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里你有很多地方是实时交互的,给客户线上线下下单,在线的交答,还有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出货,计划的发布等等这些东西,很多都是需要实时数据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性能不够强,整个的工业互联网是搭建不起来的。SD-WAN可以帮你做这件事,SD-WAN还有一个很特殊的优势是在于大家看吧,刚才架构图,SD-WAN有一个非常强的管控能力,在整个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里面,实际上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你自己企业的一个私有工业互联网,别人进不去的,而且你是实时管控的。我们管控可以管控到什么程度呢?任何一个终端,我们都可以看到谁在线上,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事,但是看不到你内容,只能看到你有人在那儿用专门下载电影的软件,他不在工作,他在干那个事。我们通过IP地址,通过应用两层,这么两种方式来确定有人在干这个事,某一个区域你的策略完全不一样的,要跟其他区域是区别开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区域单独做一个部署,单独做一个整个策略,比如说你的带宽限制程度,要多少兆,在什么时间段你需要一个弹性带宽,都可以提前设置。

在这个区域他的应用优先级,比如说ERP,还有工业的互联网这种软件是第一优先级,其他的策略实时视频会议是优先级,可以通过内部,图形界面可以实时改变,现在操作下一分钟就起作用了,完全改变了,直接关闭某一个节点都可以,直接操作就可以。

这个给大家做一个安全的说明,SD-WAN可以做全网的安全管控,这是我们自带的一个模块,自带的一个安全模块,我们也是支持第三方的安全软件的。做一个简单的分享,这是一个央企呼叫中心,需要在华东和华南区域建立大约30个呼叫职场,呼叫职场时候跟数据中心联网的,以前靠专线,MPLS或者什么东西直接连到数据专线,数据专线有一些弊端,最大一个问题就是部署周期太长了,导致它的成本各方面都会加大,他也不能做精细化的管理,他也没有针对应用层有一个优化,有一个识别。我们直接用互联网部署,你在当地有互联网,你通过互联网,通过SD-WAN直接连到江苏省的一个数据中心,他的职场在哪儿呢?比如说河南鹤壁,驻马店,还有其他城市,相隔一千公里,给他建议配两条互联网,为什么呢?超过一千公里大家知道这个互联网的性能就会下降很多,我们即使在有这种优化,也不是非常确定语音传输是不是特别好,让他配两条互联网,有两条在实时的调动,这个时候语音性能,包括CRM的数据传输性能非常强。

整体下来客户成本下降了73%,敏捷力和管理效率提升87%,整体性能提升38%。这边还有一些我们的主要客户,给大家做一个展现。我今天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感谢顾总的精彩演讲,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优秀的网络运维能力的支撑,SD-WAN具有许多优秀的特性,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网络敏捷性,还能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是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一条捷径。

下面有请浙江微动天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毛磊,带来题为“传统企业微信社交电商生态下增长法则”主题演讲。

毛磊: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在整个信息协会组织下,共同探讨针对企业,特别是针对企业信息化这块的转型服务。我是微动天下的毛磊,就企业在整个微信社交电商下增长法则。2014年开始社交电商成为电商行业,特别交易行业非常大的增长点,我们可以看一下。

我们都知道在电商从2008年开始,已经慢慢成为整个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助力,电商在发展过程之中,其实整个社交电商,特别是整个基于微信生态下的社交电商在近年爆发特别大的增长点,我们可以看一下数据。基本上在2011-2015年社交电商每年保持200%的增长,2015年开始,到2018年每年保持70%的增长,一般行业里面,或者说传统行业里面,每年这个行业保持10%-20增长,已经了不起了。截止到现在为止,我们知道整个电商行业增长率20%,社交电商增长率去年达到50%。预计在未来的3-5年社交电商每年增长率在40%。CIIC发布的一个报告,预计2022年社交电商成为整个实体交易交易额里面占20%的空间,社交电商为什么保持凶猛增长,到底有什么诀窍,到底怎么做的?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

这里举几个例子,依托于微信的生态关系社交电商,有很多的企业,里面举了两家比较头部的企业,首先是拼多多,拼多多2014、2015年推出,2018年上市了,市值基本上跟京东等值的,大家知道京东做了很多年。其次就是云集,已经向纳斯达克提交上市了,云集去年交易额突破两三百个亿。这几家公司成功是怎么成功的?他们到底依托什么平台?到底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保持这么高速增长?短短3-4年间走了很多企业10年甚至20年的道路。

我这边列了一个公式,希望按照整个逻辑来表达社交电商跟传统电商的运营法则。传统电商整个运营公式大家都知道,在线下做生意一样,做生意来源于三点,首先是流量,线下开一个店,开一个商场,开一个早点铺,本质上销售额来源于三点,首先是流量,其次是我的客单价,最终是我的转化率。我知道大概每天有多少人来,每个人消费多少钱,来了多少人,最终转化多少单,大概就知道一个月收益额是多少,减掉我的成本,减掉我的房租,算出来每个月的利润,每个月的毛利多少。社交电商跟传统电商最大区别在哪儿呢?整个算法,整个逻辑完全是不一样的。

首先社交电商销售额最关键点来源于会员人数,其次社交电商锁定你的长期消费额,整个做传统电商,举个例子来说,在淘宝也好,或者说在某些电商平台也好,买了一次东西之后,后续就不在店里面买东西了。但是社交电商锁定终身消费,在我这里买了牙膏,锁定你长期买牙膏。会员人数代表触达人数会员加粉率成交转化率乘以会员转化率,代表他的会员人数。终身消费代表着你的购买频次乘以平均生命周期乘以平均客单价。裂变人数推荐人数乘以裂变级数,可能在群里面发了一个简单的拼团,拼一个水果,我转发给你,你转发给我,一个小群里裂变到10个群,100个群,传统电商,经常上的一些电商网站,在上面买一个东西,买完这个东西之后,你是很难把它分享到你的朋友的。我在某某网站买了一个西装,我买完这个西装结束之后,我的整个购物周期就结束了,但是在拼多多里面有各种各样营销性玩法,用10%的价格购买这一个西装,但是你帮我分享,帮我裂变,我以50%的成本购买这个西装,但是我只是把这个西装转发到群里面了。我做互联网的,身边绝大多数人做互联网的,某些人做实体行业的,身边大多数同事朋友做实体行业的,你的消费水平,购买的商品其实绝大部分跟你身边人类似的,分享到群里面商品很容易形成高速裂变,最终把消费成本转化到获客成本。

依托于社交关系的社交电商,2011年开始萌芽,开始增长在2013年,2011年整个行业里面有一款重量级影响每个人生活的软件推出了,它是什么?它是微信,我们都知道微信2011年推出的,微信其实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整个社交关系的裂变,我们之前的社交关系更多通过什么呢?更多其实通过手机里面的短信,通过手机里面电话维持线上社交关系,但是自从微信诞生了,它把我们之前很多的打电话方式,发短信一些方式,跟亲戚朋友跟同事交流的方式,全部从手机里面,从通讯录里面,从我们整个电话短信里面全部移植到微信里面,甚至改变了看信息的方式,之前看信息可能是通过一些传统媒体,或者说通过一些互联网媒体,搜狐,新浪,订阅的一些报刊。但是其实我们现在发现获取信息方式绝大部分是什么样的?来源于你的朋友圈,来源你的公众帐号,甚至来源于某些群里面,每天在群里面有大量非常新的一些信息,基本上各个行业里面最热,各个行业里面最垂直的信息,彻底改变了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其实就是我们说到的流量。

大家都知道2013年时候社交电商开始萌芽,之前各种各样的规范,2014、2015年社交电商慢慢涌现做的比较好的电商。2016、2017相关的一些规范出台之下,社交电商慢慢走向了正轨,里面诞生了像拼多多做的比较好的电商,2018年社交电商普及成新常态。大家知道2019年在3月份开两会,董明珠在接受中外记者问的时候,她在里面插播一段广告,她在说她自己开了一个电商,她自己开了一个微商,希望大家去她的平台上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这本质上就是董明珠利用她的影响力,利用个人得社交关系跟大家在售卖他们平台上的商品,本质就是社交电商。

大家可以想一下,为什么董明珠在这么重要的平台,在这么重要场所插播一台不是非常重要信息,原由在这一块已经成为中国大量企业,大量传统企业一个非常重要新的增长点,因为在线下的整个零售渠道,在传统线上的电商渠道,其实已经很难增长了。只有靠新型的传播方式,靠一种低成本的引流方式,才能真正的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也就是董明珠在如此重要的场合给大家讲这一段话的原因。

是不是社交电商我只要去做,或者怎么去做,才能拥抱社交电商,才能当成一个增长的亮点,把它当做一个工具呢?因为接触很多企业,自身在里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我觉得需要去做这件事情,可能需要解决以下几点:

社交电商跟传统电商最大一个区别,怎么解决选品的问题,之前把店铺开在这儿,等顾客上门,里面可以卖足够多的商品。社交电商上这一块选品,其实有很大区别的,群里或多或少被拼多多洗过脑,拼多多跟你分享一个商品,不会让你打开首页,不会让你在里面搜索,不会让你在里面自己找,每次别人分享给你的就是一款商品,他在选品上做的非常精细,他一定是要瞄准某些特殊的人群,瞄准某些特殊的圈层,主打非常刚需的一个商品,把这款产品形成一个裂变。上面某些产品整个销量其实是极其大的,一般的电商平台上可能卖几千很不错了,卖几百很不错了,社交电商这个平台上他的商品很可能形成卖数万或者十几万,这是很正常的数据。选择的商品一定是个社交电商。

第二引流问题,做电商也好,做实体也好,怎么低成本获取客户,低成本打广告,低成本宣传。社交电商整个增长逻辑,整个推广逻辑其实跟传统一些线下是一样样的,最核心的是如何低成本获取精准用户,社交电商非常重要一点。

第三团队结构和能力问题,其实有很多公司也好,企业也好,他们花了大量的力气做社交电商,之前跟一些做仁和药业,或者电器公司聊过,他们非常愿意拥抱社交电商,但是他们整个团队结构,之前所有的人员都是在做线下的,甚至说都是在做淘宝京东里面开店的,他们其实很困惑。怎么样去改变,怎么样去补充,怎么样去增长。

第四销售转化问题,传统就是做生意,到店之后跟他卖就行了。但是社交电商上,他的逻辑不一样了,其实更多是在不同的交流之中,挖掘到他的痛点,怎么样再把他从一个低客单价产品,转化成高客单价产品,最终转化成高客单价体系,销售思路和销售闭环和传统电商不一样的。其实就是我们说到的在裂变和分销体系,拼多多最核心就是裂变,他的商品并不是比淘宝或者京东好多少,他的价格可能比其他平台稍微便宜一些,最核心在他的裂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京东或者其他大平台逻辑,获取100万客户,这100万客户怎么挖掘它的剩余价值,怎么让100万客户消费足够多。怎么把客单价从100做到1000,传统电商逻辑,拼多多逻辑正好跟他们相反,我获取100万客户,怎么通过100万客户带来1000万客户,每个人怎么样帮我转发到他的三个群里面,每个人怎么给我带来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大的整个逻辑跟之前逻辑有一些区别的。在这里面针对分享,针对裂变是他的整个核心环节之一。

期涉及到一些选品,就举两个例子,选品上做社交电商做的成功的基本上有以下特性,首先要解决痛点,这个产品比较大众化的,每个人都需要。减肥类的,减肥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中国针对大量人来说是一个痛点,或者生发类。第二客户喜欢类,这个产品不一定自己用可以送出去,茶叶,大家知道茶叶就很适合做礼品。总结几个特性,客户基数大,痛点相对一致,成交更容易,引流要非常精准,我知道要找哪一部分人。客户喜欢类,成交难度更大一些,但是客户喜好其实也会不一样的。前期企业做社交电商,需要优先选择这种比较容易形成裂变或者形成分享的爆品,同时客单价保持低一些,高客单价我们分析的数据这里面不太好去裂变的。之前我们这边看过一份数据,低于19块钱产品,大概100人里面有25%的人购买,19-39块钱产品25购买概率已经降到15%了。59块钱产品购买率已经降低10%了,前期形成裂变,形成购买,核心让一个低客单价的产品完成购买之后快速让他进行分享裂变,这样触达用户更多,很容易做成一个爆品,针对已经买过19块钱的商品用户,怎么让他再去消费更高客单价的产品。建议做高客单价,口服类等产品。产品品质超越客户期望,一分钱一分货,但是在做社交电商这款产品,本质上做口碑,只有口碑好才能被分享,只有口碑好才能裂变,在前期做这一块产品过程之中,一定要去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让他形成一个更加高速的裂变,在这一块非常关键的,打造一个痛点的能力,差异化写出来,怎么做广告,产品利润怎么样的,渠道这一块是否还存在空白。

其次就是引流,做社交电商有一个最难的问题怎么启动,代表就是引流的问题。我跟很多企业或者跟很多人深度聊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沟通过程中,大家不是没有流量,只是不知道怎么把流量做转换,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企业已经在各个电商平台,或者说就在各个大的平台上已经生意做的很不错了,但是在这一平台上做生意大家发现可能有两个问题,两个什么问题呢?第一在这个平台上获取流量,需要投入大量营销成本,是在某宝上做生意需要去买直通车,直通车成本占到整个利润非常多的。在这一块就是你的整个引流成本非常高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在某些平台上要去押款,或者押货,款项卖了之后并不是你的,过一段时间才能用,这里面包含两点,第一从你的整个销售额里面抽取一部分提成,第二会对你这一块形成一个资金上的压力。怎么引流呢?你的客户已经是在某一平台上了,买你的东西,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就是你非常精准的用户,都已经到你店里面来了,跟你产生交易关系,把把他的手机号,甚至把家庭住址告诉你了,肯定是你的精准用户。怎么样避免淘宝在中间收割一层,把他转化成你的整个流量,加到整个社交关系链里面来,通过社交工具管理它。通过一些大平台的电商,或者垂直类电商,通过交易或者营销获取到与用户信息交易机会,现在慢慢见过这些方法了,淘宝也好京东也好,买一个产品,一定有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上面说你给我好评给你返评三块钱,本质做一些什么事情?本质是通过两三块钱一个红包,把你从大平台导到他的私有流量里面去,从而避免中间在整个销售额的损失。

第二线下服务引流,餐饮等等企业,他们非常好的社交电商机会,去下下享受服务,服务场景中最容易获取到用户的信任,把它转化到自己社交体系里面来,完成精准流量倒流。还有一些其他方式就是短视频引流,这两年短视频,直播平台其实很火的,让他充分建立一对一的沟通机会也好,或者展示机会也好,整个社交电商也可以完成一定精准的引流,大家已经对你的整个产品感兴趣了,或者大家对你的直播感兴趣了看你的直播,本质上就是潜在购买用户,这就是非常精准流量。这些流量都是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难道不是非常好的流量嘛,这就是非常精准的营销渠道。社交媒体引流,双微,双微里面其实更多的对你的内容感兴趣,对你的整个输出感兴趣,前期并不对你的产品感兴趣,打造好的内容,通过好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形成二次传播,完成精准流量导入。大家知道前段时间有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网红公司,创始人叫张大奕,通过社交好的内容输出,给淘宝自己的店引流。

运营团队,刚刚说到的,现在选品好了,引流也有了,怎么建立我的团队,怎么去运营,围绕五个点。团队有社交引流能力,打造社交圈层成交能力,每个客户纳入数据库跟进,做好复购的能力,销售环节怎么引导成交,物控,整个环节里面把整个产品供应链做好,超出希望产品和供应链,形成社交电商持续性。在做社交电商过程中,整个产品和供应链,远远高于传统电商。

如何达成成交,大概几个环节,专业塑造,整个产品塑造足够专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扩大问题,打破认知,重新认知,而不是传统那种方式。情感共鸣,怎么样让它不单单要认识到你,还要认可你,认识到认可是很重要程度,认可到信任很重要。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交法则,埋下伏笔。

裂变和分销这一块,首先是招募,哪些用户分析他存在裂变的可能性,哪些用户愿意帮你传播的,哪些用户愿意帮你分享裂变的,怎么样扶持他,把他从一个用户转为一个会员,转化为分享裂变的合伙人,愿意帮你分享,首先认可你的产品,觉得你的产品好,愿意帮你分享,里面还有一些利益是什么,为什么愿意帮你分享,拼多多,他分享完之后可以获取到利益,愿意帮你分享。

做好社交电商增长法则,有九个总结出来的法则,从各渠道获取精准流量。社交关系是客户来源,信任关系是社交电商前提,没有信任谈不了电商,没有信任谈不了转化,会员产品是客户转化为会员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会员产品,很难转化成会员的,这一块怎么样研究用户心理,通过什么产品让用户首次下单,形成会员。选品一定要考虑会员复购,在淘宝或者京东上买一款产品不复购,他是不挣钱的,获取流量的成本可能远远大于卖货的成本,在这一块怎么做复购非常关键,但是在京东或者淘宝很难跟你发生直接联系,很难做复购的,加到社交关系链里面简单轻松很多。第六微信个人号做前台沟通和客服,有些企业在这么做了,微信个人号现在并不是单单一个个人号了,沟通和客服的一个渠道。小程序和社交商城做前后台管理,建立会员系统,支持高效运营,需要为分享裂变建立完善的体系。

建立渠道,怎么加微信,怎么下单转化,怎么做复购,怎么做分销。我们公司其实是垂直做社交电商,垂直做微信生态整个产品以及运营的服务商,大家有社交电商的一些想法,或者大家想寻求新的增长点非常欢迎大家加入公司微信帐号,直接搜索我们公司进行深度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感谢毛总的报告,下面有请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光,带来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之管理中台思考”主题分享。

张建光:大家上午好!我这次过来代表蓝凌公司,做了管理信息化以后,其实我们发现企业都在管数字化转型,无论大型央企还是中型企业,还是新成立的新组织,甚至协会都在考虑数字化如何做转型,数字化转型的背后,其实我们在做管理信息化里面,我们在看怎么配套这些做业务数字化转型之后,这些组织如何变。我今天更多分享,很多的CIO里面都在想业务中台如何做,数据中台怎么做,可不可以企业内部还有一个管理中台,很多业务转型之后你的组织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蓝凌公司成立了19年,有很多新的朋友和老的朋友,主要做数字化办公,管理信息化,在这个领域里面,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百强企业将近有40%都在持续和蓝凌服务,去年和阿里钉钉做了合作之后,陆续在服务700多万家企业,成长的企业来提供相关的服务,这是这几年这些CIO里面搞数字化转型很多的方法论,如何来解决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一般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去找,业务如何来进行转型,随之我们的配套如何来做一些转型。

你在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赋能主题,最重要一点企业内部组织如何转型,这是当下很多CIO、CEO和相关领导应该要考虑应该关注的一些事情,很多企业里面,企业业务应该做的转型,企业发展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去看这些问题可能是我们内部管理组织没有起到很多配套,有了先进的生产力,但是生产关系是什么。一个是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之后,生产智能企业,做了工业互联网之后,其实你的管理变革有没有,你对人是不是做了激活,企业对人的激活非常重要的,构建平台里面,企业里面已经构建一个智慧型企业,有四个内容,一个是我们的业务需要做共享化,第二管理智能化,第三组织在线化,第四运营数字化,做了这么多年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简单总结一下你的管理是不是在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今天主题叫赋能,各个业务口知识怎么转化为组织知识,如何赋能到某一个个体某一个团队。有了很多指标之后,管理信息化其实我在看的话,你的指标如何能洞察,通过一些数据手段洞察管理的一些问题。最后一个就是你怎么做自己的人机交互,数字化办公,人机的交互,激活身边的硬件,为你办公协同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个是在做企业数字化转型里面请大家考虑企业内部组织问题,如何激活人的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其实我就提到了,你企业内部除了要建业务中台和数字中台之外,我认为企业内部大型组织里面应该还会有一个管理的中台,因为管理中台是最难做的,它是最个性化的,随着企业家的思想来进行落地的,大家我们在座的这些技术专家,这些领导,其实没办法回避这个问题,每一个领导进来之后其实我们内部的组织可能都需要来变。搭建了几年基础设施IT架构,这些架构怎么随着组织变化而变化,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尤其我们这几年在做数字化转型,其中我们会看企业内部组织业务转型非常快,所以说我们在做管理中台,我就在思考企业内部管理如何变,从企业家思想落地到共性管理怎么做复用的平台,再到后面的管理在线,做企业业务在线化同时管理需要做在线化的。你的组织是不是在线化,你的沟通是不是在线化,你的协同是不是在线化,你的业务是不是在线化,你的上下游生态。这些在线化之后态度支撑整个企业是赋能化的,是数字化转型的。

提了整体的解决方案,蓝凌十几年里面我们做管理信息化里面,把这些压箱底的解决方案整合到大型组织里面去,从门户的协同,职能的共享,知识的赋能的,企业的社交,数据的智能,知识赋能,企业社交,如何通过知识来进行赋能,内部人机交互如何去做的,业务如何来做一些协同。做了一些图,在线化其实就会有APP,这些APP如何做融合,今天开会的同时相信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通过APP全部解决掉,我觉得内部的组织和沟通一定是在线化的,一定是触达到某一定高度的数字化转型的状态,这个就是一个具体的协同里面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企业越大,组织越庞大,数字化转型越难,无论上什么样的平台和云,其实最主要你的组织要求你的在线化,你只要拥有一个很庞大的自己所属的上下游组织架构,这是你的基础。从组织到后面的协同,到后面的群组,到后面的开会,到后面的具体业务一些触达和办理等等,这是在一个移动端所看到问题。

当下如果激活人的角度来讲,需要组织对人进行赋能,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对于人的赋能远远不够的,企业内部有很多的一些经验资产知识但是他没有办法整体管理起来,整体形成自己知识的资产,向组织向人来进行赋能,这是具体对人的一些赋能。还有一些业务在线,把我们所有业务如何来进行在线化。你的生态,你的上下游,甚至你的招聘等等,甚至你对离职员工一些管理等等,对于一些生态的在线,后面网络预留好,很多的激活身边的设备,数字化办公里面周边有办公不断做激活,人机之间可以交互的。这是我们今年做的广州有一家央企,越秀集团,企业家思想落地的时候,希望通过一个越秀之家把企业内部所有业务全部能办理,来进行触达,这是我们通过越秀一家做的,从智能办公、数字化运营、轻松群协作、管理层、数字化相关的洞察,整个的逻辑去讲的话会有一个大目标,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所有企业家考虑的,我们的管理战略如何来进行落地,有几个有,有智慧,有温度,全链接的智慧组织,建立两大中心,一个以客户为中心,一个以员工为中心,抓手是什么,在一个企业里面很难看到的。

三个支撑,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管理中台。四化核心,业务共享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数字化,组织生态化。5项在线组织、沟通、协同、业务、生态。6组服务,7步实施。赋能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我认为一个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最重要的,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内部赋能最佳的手段,这几年看到很多的央企大学都在探讨激活人的过程中赋能如何来做,这个里面最重要都是通过探讨知识管理如何能发挥赋能的作用,所以这里面也做了很多,做了一些案例的分享。激活个人的,很多的商业银行里如何来激活个人,通过知识管理赋能做的,举的是招商银行例子。通过团队协同的,做了华为全球的,如何通过协同解决企业内部项目知识收割问题,也是通过知识管理做的,把知识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针对很多密集型的企业,研究院所类的,勘探院类的,研究院类的等等,这些里面更多通过业务场景,智能化的手段去做,比如说有一些主题的知识模板,主题的知识库,一些场景类的知识助手和一些主题去做。

还有一个具体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实现智能制造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指引,很多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如何能把它非结构化知识结构化,碎片化,嵌入到某些业务场景里面去,所以这个就是要实现我们的文档类的,简单去讲这些文档类几个百万页几千页碎片化,结合具体业务场景里面去,针对生产制造型里面如何对它进行一些碎片化,进而来实现,比如说企业内部引入很多机器人,怎么训练机器人,这也是一个碎片化的非常好的案例,把这些知识碎片化了之后,不停进行训练它,这些应用里面都会给用户构建一个机器人的场景,把这些标准化的问答,标准化的人机交互,这些希望解放人力,机器人解决。场景服务里面基本会有很多的场景的套件训练相关机器人,最终通过一个智能化的场景,给它展现出来。

针对新员工培训的,新员工培训里面企业做了很多年,成立自己的培训学院,上各种的平台,但是往往效果里面更多在基础类培训,这些内容非常多的,基础类通过一个课堂形式给大家做一个培训。但是真正没有把这些培训怎么转化成企业员工的一个技能,这些技能做到一定程度怎么转化为组织技能,整个闭环没有达到,招商银行通过几个维度做,通过本身有的培训学习平台,更多做一些集中类的培训。知识管理赋能里面培训之后,我们要把它转化成你的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培训的痕迹,碎片化,每日一学,每日一考,转化为工作技能,进而在上面做一些转化,这是针对员工的。

这是针对项目协同类的,五也是一个知识管理里面很大的一个场景,烟草类的,钢铁类的,还有一些研发体系类的,项目体系类的,驱动都是以项目制为主的,项目协同这些知识收割是每一个企业里面最大的问题,最头疼的问题,因为去过很多的企业,甚至我去过一个互联网企业,去过华为等等,一线里面干的活,另一个项目同样有一帮人解决类似问题,之间数据知识交互没有的,仅凭项目经理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项目的一些问题,这是我去年在做华为,可不可以把我们每一个项目里面这些出现的问题,这些典型的问题,我们把它做知识收割,把这些知识收割的问题转化成组织的能力,培训给大家,能让项目组在一线里面做项目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公司给到你一个技能包,技能包有解决这些问题最佳方法,以项目驱动这些组织里面,知识管理的需求就非常迫切,所以我们这几年很多的订单都是来自类似于这方面的。这里面最重要希望把这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标准化,组织内部知识赋能给更多一些项目。

具体的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这个里面我们更多是想的把智能制造这些很繁杂的说明书,把这些内容碎片化,结构化,把它原子化,我们通过知识图谱的技术,通过另一个业务场景,把它连接起来。这个都是具体场景类似,包括图谱展现,所以你会看到给百度搜索一样,刘德华夫人是谁,百度搜索先刘德华再夫人,很难给到你精准答案。如果有这么一套体系之后,刘德华夫人应该马上会给你一个答案,知识碎片化以后,文档碎片化以后,勾勒出一个逻辑关系,最终呈现出最佳答案。也是我们这几年做的非常多的工作,在企业里面去看,如果你数字化转型一定会有数据中台,把原数据全部结构化了,我们就要把你的客户你的员工你的合同你的项目你的公司你的物料等等这些数据,通过另一个维度连接起来,统一展现出来。针对特定技术做的,航天体系的做了很多,三大科工集团,我们有大量这方面的应用案例。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认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数字化转型可能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业务数字化转型之后,企业照样遇到很多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仔细去看,内部的管理是有问题,你的组织架构没有变,有了先进的生产力,你没有先进的生产关系来做匹配,你的效率其实也是很低的,更关注企业内部的组织如何通过一个平台,通过一个抓手来进行构建,构建企业内部智慧组织,还有一个赋能的问题,我做了这么多年,我们发现赋能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企业内部通过知识管理方式,为我们组织提供赋能。谢谢。

主持人 傅伯岩: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在百忙之中赶到会场,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颖司长讲话。

李颖:尊敬的何会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中午好!今天因为时早晨部长有一个专题会我要汇报,今天来晚了。首先我代表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对于会议的举办,刚才听了报告还是感觉报告质量很高,很受启发,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国家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发展付出的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衷心的感谢!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为我们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必然选择,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进升级的重要机会,是促进制造业发展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为质的飞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里面想跟大家简单报告一下我们这里面谈到的关键词,大家谈的数字化转型,当前信息化工作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无论你是在1.0、2.0、3.0、4.0,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行业,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我们今天对各行各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其实现在一个主要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咱们再简单点讲如果不实现数字化转型,你不上网,不上云就out了,没有任何机会了,你只有上来你才能参与到这个新的,咱们再说的通俗点,你就等于是进入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如果不进来你自己属于自废了,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我谈到我们现在习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最近有一个高频词,工业互联网,在这次两会代表和委员提案,到目前收到55份,作为的热词我们说的跟新一代技术相关热词,无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很多在个位数,最多就是十几个提案。针对工业互联网这个词就有50多份,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

主持人 傅伯岩: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在百忙之中赶到会场,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颖司长讲话。

跟大家报告一下这个背景,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乃至数字中国应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责任。工业互联网为什么会成为高频词呢,网络强国战略里面六大工程之一,整个网络强国战略里面最核心内容。

与此同时在制造强国战略里面,大家都知道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或者说是我们整个制造强国发展的一个目标。实现这个制造强国目标主线,就是两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现在的主旋律或者主要内容,信息化主要内容我们要数字化,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具体到落的就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我们讲工业互联网之所以成为高频词,只是当前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是他的发展主线,也是他现在当前的核心工作或者重要的切入点。

在整个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大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说工业互联网有这样重要的作用呢?一个是从国家整个大的战略布局,或者说整个世界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共同战略选择,我们国家在2017年年底,我们部牵头,也是我们司推动国务院出台了50号文,专门从国家层面对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国务院的指导性文件发布。这个指导性文件里面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整个的目标、定位,整个战略对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做一个战略性的具体部署,这是讲的工业互联网从国家整个战略部署的角度。

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角度,我们知道消费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开始是科研,到整个商用,再到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互联网真正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的整个发展,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消费的层面,特别是我们国家,我们大家知道电子商务像支付、社交最有代表性的消费互联网,我们国家整个这些年,不仅自身发展非常快,在世界上应该说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这个互联网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像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使得互联网发展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转型,或者说发展并重的状态发展成为可能。现在我们整个在消费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怎么样真正让我们互联网为整个产业发展,特别是作为制造业产业主场,怎么样让他为整个产业发展赋能,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

针对这项工作我们部里非常重视,有三个司局来共同牵头来推动这项工作。按照50号文的整体对工业互联网到目前阶段功能框架分了三个层次,网络是基础,由信管局牵头。平台是核心,这个是由我们司来牵头。安全是保障,这个由网安局牵头,这里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和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总理提到工业互联网,直接点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这里面也有几点原因,一个就是真正的工业互联网最终服务实施的载体是平台,对于我们用户来讲,像网络安全的保障,都是一个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真正的我们要推动这个发展,把原来传统的工业的体系,就以原子为基因的这个工业体系,把他和比特为基因的信息技术体系要进行融合,要把这个融合所有解决方案,这些工具,这些基础设施都要最终集结到我们这个平台上来,所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整个工业互联网发展核心。

智能制造,从最简单的自动化到网络化,到智能化的整个解决方案,再到从生产到整个设计,整个供应链到营销,整个企业体系的闭环,从智能的产品,智能的系统到智能的车间,到智能的工厂,再到整个CPS系统,新的工业体系构建,最终都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化的解决方案,把这些方案整合到平台上,通过平台为真正的企业来服务。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简单报告一下,为什么我们现在从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化发展目前的主旋律,从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现在都聚焦到了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上。

下一步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再结合真正的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刚才跟何会长还讲,每次都特别想来,今天遗憾部长专题会没办法,像我们搞行业管理这个部门,因为原来我是做具体工作出身的,我觉得必须接地气,我们这些大的战略的部署规划和实施,最关键的包括标准的制定,必须源于市场最基础需求,不仅为市场服务,要以市场为主体推动这些服务的落地,所以说我们这样的平台,这样的一些发展,就是这些交流活动对我来讲非常宝贵的机会。而且每一次我我们何会长这个平台做的很实,每次在这个会上都能汲取很多的营养,确实很接地气,而且我觉得从行业主管部门,这些年的工作我特别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些第三方的NGO联盟、协会,这些作用随着整个经济发展在管理层面会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非常感谢中国信息协会,何会长给我这样的学习机会。

下一步一如既往按照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党中央的部署和行业需求,产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导,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要部署,研究制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政策文件,实施制造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也是有具体依据的,十九大的任务落实,深改委牵头的,我们是落实一项重点任务,也是今年工作要点,随后要上到总书记审定的,这是今年我们要继续做的一项工作。

二、打造平台的体系,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关键支撑,推动数字化转型重点要培育一批具有真正生态把握引导能力的平台企业,我们将从供给侧入手,去年就开始针对工业互联网财政给了一个专门的,因为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平台这儿现在是一个战略方向,但他还是一个非常初期的探索过程,针对市场失灵或者说市场还不太能够完全把握的,从商业模式来讲,现在还都是在探索的过程,国家还是要在这些方面政府要补位,我们也是推动财政一起去年拿了30个亿,今年肯定还会更多,搞了一个创新工程,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工程,推动大家的探索,去年已经推动支持一批40家左右的企业一起,还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探索。今年会在地方普遍建设平台基础之上继续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一批行业级的企业级的平台,打造平台为支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三、深入开展试点示范,继续围绕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应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制造业双创等开展试点示范,因为工业场景非常丰富,流程制造,每一个行业还非常不同,场景非常丰富,所以我们想还是针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需求,我们去打造相应的解决方案,找到真正的一些好的,有实际效果成果应用的试点,帮助他推广,找到更具有普适合4性的有推广价值的,让大家来分享,共同来推动,加大工作探索力度。推动试点示范由点发力转向面上,今年还要搞一些示范的园区和示范的基地。

四、坚持标准引领,现在已经推动成立一个以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为核心的,搞了一个新的两化融合标委会,从国家层面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研究发布标准建设指南,更加体系化的推动标准制修订工作。

五、强化公共支撑,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准、质量、数据、监测、分析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平台供需对接,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信息协会,公共服务很好的一个平台,今后更好支持这些平台把自己能力更好建设起来,更好为会员服务。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专家,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也必须讲话大有作为。本次大会聚焦赋能数字化转型主题,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汇聚思想,交流经验,共谋发展,为促进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做出更大的贡献。利用这个会议的机会,感谢广大的用户和业内的伙伴,大家长期以来对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工作支持,包括对我自己个人得支持和大家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跟大家来一起交流,共同为我们国家整个信息化的发展,产业的升级,数字化转型,互联网转型发展共同努力,为我们国家的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非常感谢李司长重要讲话,李司长在讲话当中给我们带来主管部门声音,传达了工信部在下一步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工作部署和重点工作,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认真的领会,加以落实。

下面有请金蝶云之家副总经理郝登胜带来题为“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主题演讲。

郝登胜:尊敬的李司长、何会长,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代表金蝶给大家分享一下金蝶对于数字化时代怎么样为企业客户提供转型和管理重构方案。刚才李司长特别提到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给我们提供了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企业制造,特别是制造业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方向,方针和基本的发展战略。

2018年7月份我们看到了工信部这份行动的计划,2018年的8月份我们在深圳发布了我们的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集设备连接、协议解析、计算能力为一体的边缘计算数据核。第二部分就是PaaS平台,是构建工业APP的云原生的PaaS平台,包括容器、微架构、微服务的技术。还有一层就是SaaS和APP的应用,包括设备云、采购云、销售云等等。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金蝶集团下云之家这个业务助力于工业互联网如何让我们的企业数字化应用更加网络化,更加社交化和更加智能化的一种解决方案。

中国或者说我们所到处的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信息技术发展三个阶段,财务信息化到管理信息化到今天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阶段,金蝶有幸走过了这几个阶段,并且陪伴将近600多万家中国企业推动了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

每一次都有技术的重大变化,把技术带来的变化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带来的变化,市场带来的变化,以及各种“黑天鹅”事件,拥有的心态是什么是忧虑不安,还是一个成熟的心态来面对,所有的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朝向为企业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向不改变。为企业创造价值刚才司长特别提到要以市场为主体,市场的主体在哪里呢?很重要是今天参会的在企业从事IT工作的CIO们,技术主管们。今天的CIO或者技术主管们所面对最大挑战,不是在上一个系统,不是在构建一个应用,不是在优化一个流程,而是要想到如何为企业的业务提供助力和支持,想到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思路和方向,想到如何通过数据为一线为客户能够创造连接和有价值有感知的服务。我理解其实就是两个层面,第一个CIO要顺应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新的技术新的环境,新的消费群体,你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就要提升自己和组织的IT和数字化的能力。第二个达人,怎么样帮助你的内部的客户,你的业务单位,你的主管领导,甚至你的客户,包括你的经销商和供应商来怎么样帮助他们创造。

我们关注到金蝶云之家一个客户海尔,有一个第四张报表叫供应增值表,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你绝对不能够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想到你的经销商,你的供应商共同的利益,有没有把共同的利益变成一种考核方式,在内部的组织团队里层层的分解和下达,以至于完成。所以说今天CIO所面对的挑战不是完成一件事情,而是真正的找到你的客户,洞察到客户内心的焦虑,连接客户并直达客户。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93.8%企业,未来3-5年基于云原生架构PaaS平台,给中大型企业带来真正的技术变革和升级。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此需求非常的旺盛,同时从事这些企业IT工作者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你要对原有的投资如何看待,你面对新的系统,有哪些不确定性,是否有思想的准备,包括创新业务你怎么样得到有效的管理,都是我们今天的CIO所面临的内外的挑战和焦虑。

另外一个事实是将近七成的CIO或者中大型企业将移动化应用作为主要手段,客户、经销商和你的内部业务集成商。但是所有的改变归根结底以金蝶过去几年加速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路径来看,我们的创始人从2012年开始坚定的把公司的战略调整到向云端走,连接云端,一个基本逻辑是什么呢?你想改变我们或者服务好我们的客户,首先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平津,我们要砸电脑,砸办公室,砸办公隔断,目的不是砸的外面有形的电脑,不是有形的办公隔断,不是有形的办公场景,砸掉自己的思维瓶颈。我们觉得软件是过去,云才是现在和未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IDC过去几年给我们数据追踪,整个市场SaaS应用追踪方面,金蝶云已经取得了在超越了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成为SaaS领域的第一名。同时金蝶的云之家在中大型企业移动办公市场上,我们也注意到IDC给我们的数据,也是处在第一位,我们客户包括了海尔、万科等等,包括像北方工业集团,包括运通集团很多中大型企业500强客户。

这些客户或者说我们面对智能+这样一个时代,他主要的焦虑在什么?就像大家最近在网上关注的黑洞一样,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态建设面对着流程的黑洞,数据的黑洞和信息的黑洞。很多时候流程可能往往以往的逻辑跟领导看的,流程无比的多,节点无比的多,有的时候是只看到小部门的利益,没有看到大生态大环境合作伙伴的利益,所以说往往被小我的短期私利所驱动。

这些客户或者说我们面对智能+这样一个时代,他主要的焦虑在什么?就像大家最近在网上关注的黑洞一样,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态建设面对着流程的黑洞,数据的黑洞和信息的黑洞。很多时候流程可能往往以往的逻辑跟领导看的,流程无比的多,节点无比的多,有的时候是只看到小部门的利益,没有看到大生态大环境合作伙伴的利益,所以说往往被小我的短期私利所驱动。

还有一个就是数据没有对合作伙伴,没有对基层员工进行开放和赋能,所以说导致权利的黑洞。今天很大程度上权利表现为对于数据和信息的掌握上,我们觉得破除这三个黑洞,对于我们推动智能+,创造真正的顾客价值非常重要。

金蝶云之家定位新一代生态智能协平台,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协作落地。希望能够通过云之家改变一万人的工作方式,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到以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中心,客户为中心的角度。以流程角度逐渐转变到社交驱动和时间驱动激活组织模式,我们希望让每一个企业的每个工作者都能变的卓有成效,每个组织都能够变的富有活力和战斗力。

基本思考框架是什么呢?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不是独立个体,我们跟海尔合作云之家生态建设的时候,吸收了或者学习参考了海尔的人人都是CEO的经营理念,如何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每一个团队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一个CEO那样的思考模式变的非常重要。第二我们今天的组织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小利益,而是应该关注生态的价值的创造,关注经销商和供应商他们利益是不是得到了保障发展效率优化。第三运用新技术重新思考我们和客户连接的方式,我们和供应商连接的方式,我们和经销商甚至整个相关利益者的连接方式,用新的技术,数据的技术,社交的技术,流程的技术重新定义和构造。

云之家希望本质上企业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本质上是建立了组织是一种虚无的概念,归根结底你是怎么样连接到你的用户,归根结底能不能你所创造的价值,为你的用户内心能够感知到照顾到他的焦虑和挑战。所以说云之家希望通过连接、协作、赋能的方式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产品架构最上层希望构建人人都是CEO角色,不仅是对于管理者,而是每一个员工,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而且是生态的每一个合作伙伴。生态协同方面包括了消息的互通,知识的管理,业务的协同和数据的运营。在底层的PaaS方面,金蝶云之家和ERP集合在一起,助力于HR这样的SaaS平台具有OA、平台和ERP连接的能力。当然我想云之家这个能力除了这种连接的能力,更重要赋予他数字化平台的能力,能够支撑有一个敏捷的前端,让它能够很快的响应客户的变化,同时减少对于后台的多次的重复性的访问和存取的支持,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我刚才讲到是一个数字化变革和升级的时代,更重要企业CIO,企业自己的,不是任何原厂商的中台战略需要。

我们希望云之家能够做一个生态智能的平台,智能的驱动建立开放的模式,有高的性价比,能够比较容易的实施,保证安全,就像刚才司长特别提到了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网络是基础,PaaS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对于我们的云之家也是遵循了这样一个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

给大家简单看一下数字化智能的协作方式体验,构建跨企业协同门户,跨越供应商和经销商甚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一个协作门户。为经销商构建沟通的协作,原来我们和一个企业的合作,似乎是一个企业的合作,但是本质上人和人之间的合作。我们让每一个原厂商的或者说核心企业的政策、措施、市场、支持、培训、活动都能够有效的连接到合作伙伴每一个具体的执行者。

当然也可以实现企业间知识共享,因为在一线做这样的士兵,今天的企业竞争是班长的战争,班长如何有效的呼唤后台的炮火,智能的技术知识的分享就变的特别重要。与合作伙伴实现移动端业务链接,给他赋予IM,也就是即时消息的功能。建设生态合作共同体,联盟单位,协会,其实也完全可以构建这么一套平台,甚至赋予他基本的各种活动的分析,人群的分析,成本的分析,参会情况的分析等等生态共同体建设。实心移动端经销商业务的协同,他的订单,他的交易,过往的订货情况,他的库存情况,今天希望云之家带给核心企业或者大型企业输出的能力不仅仅是关注他企业自己,而是关注他的合作伙伴,他是不是能够给你的一年的合作,一个季度合作,是盈利,还是利润,还是现金流,这样的分析。

包括供应商的高效协同,包括我们也跨越了金蝶本身的体系,比如说和微信生态的打通,构建小程序链接更多的消费者和相关利益者。受到司长的启发,我们金蝶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一些合作实际情况,今年年初和广东一家集团合资成立新农互联网,技术+农业这种方式让每一个农户每一个基地都是按照标准的工业化去养鸡,去养猪,去连接他的消费者,连接他的门店。

第二个金蝶自己也用了金蝶生态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对于生态伙伴的赋能,刚才提到的公告,伙伴的促销的申请,销售知识的问答,伙伴连接客户的能力,伙伴帮助客户怎么样申请贷款等等,金融衍生服务。

我们和安踏合作,助力安踏每个门店的每个团队,甚至每个人让他知道当天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怎么样去调货,怎么样达到KPI,数据对一线赋能服务。云之家具有一个天然的作用,连接了金蝶生态的ERP,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自建系统,我们的目的实际上是能够连接伙伴,连接员工,连接客户,实现这三个连接更重要帮助指导并成就这些客户。概括起来云之家其实是统一的工作门户,统一的信息渠道,统一的流程中心,统一的应用平台,今天统一的应用平台,比如说在协同应用场景上智能办公,数据赋能,组织激活和生态互联,今天的审批往往说一个流程过来了,但是作为决策者的困境是什么呢?如果有问题怎么办,打回去还是重新打个电话,我们提供了社交化审批的功能,流程上各个节点的人链接起来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集体决策和参考。往往说数据可以做成报表的方式,今天的报表方式对于CIO而言,你不知道你设计了几百个报表,哪些报表对于用户,特别是管理层有用的,通过社交化方式,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可以看到各个业务部门报表被管理层查询多少次,管理层什么时候查询的,对于信息团队创新,洞察管理团队的内心诉求是很有帮助的。今天我们云之家也是基于四个驱动来推动企业工作或者内部管理有效性,消息的驱动,流程的驱动,数据的驱动,包括自我时间管理的驱动。今天上午有一个会议,马上生成日程,排到整个月度计划工作当中去,如果别人在这个时间上有冲突了,提醒别人这个时间是冲突的。

今年我们的创始人徐总发布了他的个人号,这是他的二维码,可以直接联系到徐总,如果大家对于金蝶任何产品和服务有问题,可以直接在微信号上进行互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够直达并连接客户,帮助客户成功,从金蝶的角度来说,像刚才各位专家,特别是李司长提到的,工业互联网,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未来已来,只待大家携起手来,云之家愿意推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生态协同,谢谢各位。

主持人 傅伯岩:谢谢,根据议程今天上午还有一个重要级的专家,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把李总报告挪到下午第一个,上午的大会到此结束,下午两点钟请大家回到这个会场。

时间:2019年4月18日下午

地点:裕龙国际大酒店一层宴会厅

主题: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

会议内容: 主持人 傅伯岩: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回到2019第二届中国信息技术主管大会会场,今天上午大家汇聚一堂,围绕着赋能数字化转型共论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在思想交流智力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利用创新技术论道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减负前行。今天下午来自信息化应用领域的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将围绕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共同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让我们共同期待。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下午大会的几位主要嘉宾: 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牛振东; 华云数据集团售前方案中心高级总监张劲;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建辉;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处长朱晨; 苏州瑞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海东; 腾讯云智慧零售商务总经理母小海;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演讲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有请中钢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李红做报告。

李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两年前讲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讲我们如何认识数字化转型,今天我们讲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化转型没有疑问,我们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单纯说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什么作用?非常重要的,十多年前搞信息化的时候也是这样,搞不清信息化为了什么动力是不足的。

根据这两天的体会,我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作为传统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中的动力在哪里,第二数字化转型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因为没有目标动力也产生不了。第三信息化工作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有用还是没用。 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好处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因为任何国家到产能过剩或者经济发展高峰以后都面临转型问题,但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时代,就是我们在新时代过程中,遇到一个好的技术进步时期,对央企来说问题是什么?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在十年范围内世界一流企业定义发生了重大变革,遥想十年前央企去美国考察,什么叫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企业是怎么搞信息化的,但是现在我们在重新回顾什么叫一流企业,我们当年像神一样崇拜的一流企业,他们现在的光芒已经没有那么明亮了,但是它依然光芒四射,很高兴我们和他们基本上并驾齐驱了,因为技术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第一个问题我们央企现在怎么改,现在面临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产能过剩的变化,在这两个叠加情况下,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动能变化。

周期的变化是中国核心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大和强之间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我们都知道这次百年不遇变革,它的动力来自IT技术,在座是IT技术人员,我从事信息化最少30多年,在90年代我在行业统计信息化,20年前到企业来,搞企业信息化,也搞企业管理,在信息化管理经常游离,相对广一点。这一流新的信息技术到现在已经不是IT人员很简单信息化,它已经从技术上升到最高层面,影响了整个时代的经济,搞信息化的人有时候不一定能感觉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我们过去搞信息化,搞个流程。

现在问题是我们传统企业对产业转型很明白,动能转型不是很明白。因为这次是一个大的变革,这次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战略业务管理各个层面都有影响,我列举三个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所有层面发生影响,但是遗憾的是根据我在央企工作这么多年体会,包括2019年网上公布的央企所制定的新的战略,中国电建会讲他企业怎么搞的。没有几个大企业懂什么叫新动能,企业家们依然还在传统思维来做,不管是一三五,二六七,都很老套。但是我们在这个地方可以这么说,你要具体哪个企业就不能说了,没有资格这么。国家电网就是这种企业,跟踪了十多年,五包括五年前,他率先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我们理解什么叫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是一个迭代的战略,还是一个并行的战略,还是一个颠覆的战略。所以大家要像国家电网这种战略是真正的新动能战略,将来对他自己的业务,对他自己的形态,对他自己的战略发生根本性变化,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而现在很多进入一流企业候选人队伍的人未必是一流企业,将来有可能变成二流企业,一流企业不是规模大,也不是实力强,你现在规模500强,很多央企过了几年都没有了。用十年五年一周期来看,当年500强企业过几年没了,500强之外了,不是从500强上去了。

现在根据我最近在央企和一些地方企业交流,包括参与很深度的内部的规划转型,咨询,坦率的说中国业1.0、2.0、3.0都有,上午李司长说的,还有好多专家说的,不同企业都要做好转型,1.0企业怎么转,2.0企业怎么转,3.0企业怎么转,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说新动能如果企业什么都没有信息化,搞一个信息技术,动是对你企业的生存发展发生重大变革,对业务绩效直接效益那叫动能,但是我们不纠结这个问题,谁都有资格搞数字化转型,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不知道什么叫动能,他就不可能有效的科学的推动数字化转型,这是我深刻体会,企业战略不知道,决策者不知道,业务模式不知道,怎么搞数字化转型,不是多少的问题,对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数字价值不懂,这是IT人员的事。

第二个问题,每年组织很多次央企CIO讨论,很多人不知道数字驱动干什么,刚开始非常生气,说你们都越干越抽抽,我们都叫做从技术驱动到业务驱动,你们搞成数字驱动了,他们不知道数字是什么,这很麻烦。数字化转型,因为这个概念没有统一,我的意思是说要用新技术,数字孪生,重构化。宏观层面,现在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最高目标就是给国家的经济结构产生影响,在数字化转型未来5-10年国际上会重构,国内的各个省市也会重构,为什么那么多省都在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都是为了改变它的产业结构。未来5-10年,各个省市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要重新变化。浙江省是零资源发展,浙江是一个非常小的省,在20年前我们发现浙江它的国有企业只有2%,民营经济98%,一个地方的经济靠什么发展。

产业,现在是数字经济覆盖什么地方就会产生新的产业,一二三产业都有变化,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载体,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它是数字的载体,中国最有可能搞成自己的互联网,对企业来说,过去企业竞争力靠传统的战略五要素,现在管理各种各样的双因素,那么多管理理论,如果将来没有数字这些都是落后的,数字会决定你的竞争力。

国家各个层面都在围绕这个方面,发改委这么说,工信部这么说,不光企业,为什么说有的企业不懂动能,你的战略部,你的投资部门,你的科技部,你的运营部,谁在研究这三个问题,如果没有人研究还是你们在研究,那就没有动能。恨不得一夜间跑到智能化,如果数字化不认识你是假智能化,现在人工智能都是数字式的智能,中国现在什么形式都有,3.0企业和2.0企业和1.0企业说同样的问题吗?肯定不会,美国遇到的挑战和你遇到的挑战不一样。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已经是真正的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化领域不是太落后,不管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用。数字化企业邮两个问题,决定数字企业的是企业家,你们说的都是工具,都是皮毛,能不能成为数字企业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才有资源和条件。一个小小的服装厂,通过变革实现了一个全国的示范企业。但是有的企业是可以的,美的可以搞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有的企业从营销开始有的企业从质量开始,有的企业从成本开始,中钢有一个企业我敢说百分之百数字化企业,因为这10多年来一直是数字化信息化工程,去年搞智能工厂,八年前用数字来改造成本,从成本打通了所有上下游,数字流通了。

数字转型有很多路径,这个不展开说了,用数字分析企业的机会在哪里,举这个例子,传统企业还在讲上云不上云的问题,如何上云,人家阿里巴巴也在云上面用了六年,在云的架构上如何推动企业信息化,我们谈的不是一个问题嘛。传统企业也跟他不一样,所以我们在跟阿里巴巴交流信息化的时候,系统功能是不一样的,进入3.0阶段,我们还在云上1.0,搞工业互联网难度比消费互联网大很多很多倍。现在双创基本都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不可能那么快见效,BAT也很难。第二个我们消费互联网面对的是人,工业互联网面对的是人、组织、社会、机器。消费互联网面对什么?面对是一个个体,产业互联网面对什么?面对的传统法律经济社会规则,还有一些几百年来形成的工业,工业互联网绝对不会像互联网那么简单。

每年在工信部考评好几百个两化融合申报企业,中国为什么能够最容易实现工业互联网,因为有举国体制,有很好的两化融合的贯标体系,两化融合最好的价值就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面临一个问题,IT技术和业务之间两层皮怎么解决,我们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还是企业的战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姓工还是姓网,我们认为是姓工,因为最终要解决工业的发展,进入新的工业时代。两化融合规则,有一个企业从战略梳理到最终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干什么。实际上我觉得现在中国有一批好的企业,现在网上看的都是喜欢宣传的企业,还有一批企业你们是不知道的,很大,他不愿意宣传,所以我说我们现在在工业互联网的积累基础,不是我们网上那些简单的。现在有十二万家企业,一千家企业是真正的两化融合。

数字化转型大家都谈挑战,传统企业的挑战,第一个是企业对数字作为战略资源不了解,什么叫战略资源?企业组织结构职能不适应,大数据、云计算都是IT人员的事,企业搞不定。第三个信息机构都是一帮技术人员,不懂业务,人家互联网企业已经融入,我前面说的国家电网已经融了,国家电网那么大的集团,他把业务和IT合并,要改善业务,重塑电网,不是电网信息化,层次不一样。说信息化说数字化不一样。

第三个使命,现在看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机构,我们正在变革中,央企现在信息技术很难受,有的就萎缩了,有的就拆分了,到底是什么呢?第一个问题信息化重新定位,如果企业信息化还像十年前那么定位,搞管理上系统,怎么去数字化,是不可能的,在座的很多企业都不可能。第二业务怎么融合,调整组织,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信息化机构要主动的变革。10年前是ERP,同样一个词,在ERP来说我们IT人员说的是ERP吗?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到管理角度来说ERP帮我解决管理,是一个管理平台,业务人员说ERP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了,领导认为通过ERP已经实现了集中管控了,很多央企还在崇尚ERP,因为摆脱不了ERP,不能这么管,甚至国资委最近在推国资监管信息化,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基层管控手段,没法推。数字化也是这样,我们用什么层面来理解数字化,是不一样的,跟ERP一样的问题,一个概念满足这几个产品的认识是很难的。谢谢。

主持人 傅伯岩:非常感谢李总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软件智能与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牛振东带来题为“智能数字图书馆发展及其在企业创新服务中应用探索”主题分享。

牛振东: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很荣幸有机会来跟大家分享对智能数字图书馆一些看法,包括在这种所谓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时代对我们企业创新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跟大家分享一下长期对这个方向的一些理解。

向大家汇报四个方面内容,一个数字图书馆产生的背景,大家都比较清楚。第二数字图书馆基本特征和在过去20年发展趋势,所谓的大数据或者是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对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服务的影响,智能图书馆是什么概念,智能数字图书馆对现在能起到什么样支撑价值。

数字图书馆产生背景,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随着所谓的互联网或者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量的网络化的网页出现了,对这些所谓的海量数字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进行相关的查询、访问和使用,这个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当时我印象中是在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1993年启动数字图书馆项目,其中一个在斯坦福大学做的,海量数字大学组织与管理,另外三个项目大家比较清楚,包括数字图书馆体系框架等。紧接着在1998年启动了第二期项目,数字图书馆二期,一期研讨相关技术之后,紧接着出现了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来构建一些所谓的数字图书馆项目,数字地球,加州数字图书馆项目等。我们国家在1996年启动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我也很荣幸2001年左右从他那边回来,也是一直有机会来参与见证我们国家数字图书馆的这种发展。

有了互联网之后我们需要构建一些框架或者一些技术来对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知识化的管理,互联网用户面对海量数据资源的时间,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查询。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也就是在数字数管刚刚兴起的时候,内容为王,紧接着大家说不对,是服务为王,现在又回过了数据为王。为什么大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看法,今天又认为数字为王,实际上我们知道在现代所谓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核心的东西,所有的东西被数字化。个体个人的一些运动特征,习惯的特征,包括很多交通各行各业所有数据基本上全部被数字化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大家认为数字经济十分重要,我们国家提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的提出,信息时代跨入了知识时代,跨入数字时代,我们面临新的转型,数据和知识在这么一个时代面临价值无比重要。数字图书馆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除了传统数字图书馆概念之外,数字图书馆支撑作用,最基础的支撑,在1995、1994、1996、1997年在美国白皮书和蓝皮书把数字图书馆作为最核心关键技术,基本上排在第一位,作为最主重要支撑技术。2003年在匹斯堡大学举行一次研讨会,做了两期了,下一步要干什么,走向何方。这时候大家在这个会上并没有达成相关的协议,并没有形成共识,而是认为数字图书馆将来比较成熟,技术成熟了,构成了一个共识,未来数字图书馆将在这种知识服务时代,在国家的决策里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那时起在美国基本上不大提数字图书馆研究什么什么,但是他的角色和他的地位已经形成了,这就是下面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在2003年出现的一张图片。

在这个轴上讲的是区域的概念,本地区域,在横轴上讲的是时间的生命周期概念,包括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放了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大家看到这个方块形的有一个对象绿色是本地决策网络,在一个更远的所谓局域化的或者城市的应急局域网络,有一个全球的局域网络。前两天在巴黎圣母院发生了火灾,网上评论很有意思,怎么做这件事,怎么救火,怎么把文物保护起来,快速形成一种响应,形成策略,如何最大限度的来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有一定的策略。更远一点的所谓的应急的,比如说对一个城市在过去几十年对他的道路、交通、人口等等,是几十年的一个判定,做一个区域化的应急网。更长远的就是一个所谓的综合性的,比如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大家知道全球变暖,最早政府说全球变暖是别人忽悠我们,德国科学家喝啤酒的时候把冰块放进去冒泡,做了一个实验,就发现含有二氧化碳,然后就到南极转冰,发现不同时期冰层二氧化碳含量不一样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大家如果去国家气象局能看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成果介绍,能看到二氧化碳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期,人类在冰层里面二氧化碳含量,过去有波动,最近呈直线型的上升。刚才讲这么一个概念,实际上这种决策怎么来的,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取决于我们的数据,取决于对事情判断,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数字图书馆决策作用支撑的作用在今天这么一个时代,是更重要,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拥有了先机。

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基本的背景,包括在今天尽管大家不大说了,认为相对成熟了,但是实际上我个人认为除了传统的经典的没有解决的长期保存问题之外,数字图书馆在今天对我们国家,对一个单位,对一个企业,对一个学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核心支撑平台。

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特征,呈现的数字化,不是把一个图书馆简单数字化,各类的资源,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来自互联网的,来自图书的,来自于文化保护的,来自于读者的,所有的信息都会被纳入到数字图书馆里面管理范畴。存储是网络化,正是因为网络化开始的信息资源的存取,就呈现自由化、共享化、网络化。最终极的目标就是24小时7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语言来分享使用人类任何资源,任何知识。这个时候强调是一种高效的分布式的跨语言的随时随地按需的资源。

前面十年主要关注技术和实际项目建设,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它的一个概念,一开始就提它的目标是可变的,并不是固定的。第一就是技术本身的变化,第二人们对信息化,包括信息化对生活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和别的学科密不可分,融合交互发展。这种动态性对数字图书馆体现两个最根本的特征,知识化、智能化,在今天为什么我们在谈论的时候智慧图书馆,或者这种智能图书馆,这是它根本的原因。

正是因为如此,在服务上表现特征第一知识化,第二个性化,我们知道在信息时代,那个时候就是在最早出现互联网的时候,强调的是信息组织与检索,如何对信息进行有序化,进行归纳,来形成知识,把数据变成知识,2004年在一个报告里提出来基于知识数字图书馆,那时候目标不是简单做信息原数据基本查询,而是做融合的服务。今天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时代,更多的强调是深度的知识融合和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并且可以为创新学习,为我们的创新社会提供支撑,我觉得在未来或者在今天这么一个时代,智能化和深度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最重要驱动力,也是一个最重要方向。

下面我想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数字图书馆发展,看看它的基本技术体系,包括在智能数字图书馆基本特征,关键的技术。这个图大家都知道,所谓在工业互联网,或者在新的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软件信息化体系基本特征,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最上面可能会有一些比较前沿的新兴的一些技术,包括机器人、3D打印、感知、虚拟仿真、大数据等等最基本前沿数据作为一个支撑。同时它在中间这一层强调的是这种智能的融合的架构和协同的管理和一些面向制造的服务,一些辅助决策,同时配以相关的标准。在上面构建所谓“互联网+”,比如说“互联网+”企业+教育,和业务相互融合的智能服务,整体的特征。所谓的智能图书馆,我个人认为它是与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核心目标建设一个信息物理系统网络,融合数字资源加工,发现智能服务,实现各类信息资源融合,发现个性化的服务。我这里面提出来是提供一个智能的科研学习环境,企业的决策支持环境,这是为什么我想在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么一个概念。

它的前提是除了传统图书馆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信息源的融合,个性化的服务,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一个智能的科研学习环境,2001年还在美国的时候,我当时就感觉到经过一定时期发展,数字图书馆将走向主流。实际上现在在国际上最前沿大学里,物理图书馆越来越看不到了。在今天为什么这样,他那个环境已经变成了大家在那儿讨论,在那儿交流,在那儿分享,提供一个科研的环境,仅仅是一个科研环境是不够的,智能的科研环境,原因就是它拥有了海量的大量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而且被知识化了。对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了解竞争对手,相关产品,你在投入一个新的,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时候,做竞争情报的调研分析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数字图书馆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方。我觉得在这里面它需要突破感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瓶颈,既然是一个环境,就要调人机交互的这种能力,形成人机与环境之间多重的协同和协作。所以它的基本特征我认为就是说要具备这种,辅助决策和丰富的工具集,是一个学习决策的平台,智能只是发现学习工具辅助决策是数字图书馆构成最核心部分。另外一个特征它的持续动态发展,今天谈论的功能在未来可以发挥你的想象,20年后今天所说的东西100%会被实现。它未来得形态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最近跟我的几个博士探讨的时候,要给互联网赋予灵魂,给互联网赋予道德。

我讲一个例子,有些公司做一些智能工具,孩子们使用完之后短期内有提高,两三天有下降,因为违背了常识。不能简单强调技术,同时要研究技术对我们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放在一个真的从人成长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里面就背后隐藏着大量的伦理,一些新的问题值得们去做研究,这也就是为什么讲它会持续动态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它的交叉将会是一个永恒的特征。

当然它的相关技术就涉及到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数字出版、智能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实验、安全、竞争情报分析、标准化等等,这个大家很直观理解的,在这个地方不再赘述。

下面我想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所谓的智能数字图书馆为什么对企业创新很重要,我个人认为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基于网络协同数字生产管理和智能服务平台,是数字图书馆在企业应用里面的一个具体体现。第二个企业要发展也需要考虑如何运用这种新的技术来给企业本身向用户提供智能的服务。

这里面谈两个概念,3.1讲的所谓工业4.0时代一些新技术,软件应用的特征,所有的企业面临这种技术的冲击,对技术支撑的研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如何利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数字图书馆信心和情报协同生产管理,我觉得所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新兴企业值得关注的,企业构建自己的发展情报,协同管理,资源管理的一个平台。同时企业需要在所谓大数据时代,要满足自身创新的知识管理服务的需求。这样的话可以满足不同的这种知识服务的需求,实现基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利用智能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相关的产品,相关的竞争信息舆情等资讯服务,同时可以提供精准的客户分析,精准的营销,智能的推荐策略。更重要一点数字图书馆可以为员工培训和职业教育提供终生的发展平台,我们知道现在国际上大的企业,英特尔包括国内的,很多企业学习都会有自己的所谓比如说华为大学等等,原因是什么?就是他认为对企业发展,所谓企业大学我想百分之七八十的情况下都会利用网络化学习,利用图书馆对他本身的发展做一个支撑。

新技术对企业的作用,更不用讲了,比如说利用数字图书馆,我可以定制化对资源按需按部门,同样都是做舆情做技能分析,做技能情报,不同的部门不一样,可以按需进行汇集,进行出版,把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资源共商,利用网络化工具来构建协作的一个服务的能力。同时依据海量数字资源,所谓数字资源管理为基础研究相关的支撑技术,实现这种辅助的工具,智能化的工具,为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企业的客户提供有特色的这种智能服务,比如说智能客服等等。

我想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里面数字图书馆发展还存在很多挑战,数字图书馆对辅助共聚合个性化需求在相当长时间内得到持续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辅助决策,具有情感因素的学习生活助手,个性化、知识化定植推荐感知相关功能的研制,评价排序,深度索引,情报服务,在这里面都是这种技术本身的变革和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是数字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

在大数据时代研究善于使用智能数字图书馆给企业所提供的,我刚才提到的数字资源的支撑,一种竞争情报的支撑,一种学习的支撑,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基于这种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开放学习和情报服务体系,将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商业价值,在这里面就是我们构建了一个所谓的基于数字图书馆,基于虚拟实验室,我在很多场合分享过的圆圈里面的图,核心是基于数字图书馆和虚拟世界网络化的一个智能数字图书馆或者智能学习平台,有时候又称之为虚拟大学。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谢谢牛院长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华云数据集团售前方案中心高级总监张劲带来题为“数字化时代借助混合云实现业务转型”主题演讲。

张劲: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华云数据的张劲,今天下午有机会和各位分享一下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混合云来实现业务转型。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于华云数据的,我们是一家专门致力于进行云计算业务的一家公司。其实刚才前面包括一些行业的领导,包括一些企业领导都讲了大家现在都在非常关心数字化时代如何实现业务转型,而云计算在整个业务转型大家其实也看到,云计算不是过往行业领导所讲的研究了,今天云计算在各个场景有非常多的落地。今天更多从混合云角度来看,云计算走到现在,企业为什么用云计算,云计算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下面先来看一组数据,前几年时候大家都在讲公有云、私有云、AWS、谷歌,国内的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公司纷纷帮助客户上云。其实到了今天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组数据大家可以去参看,选取了8个非常典型的行业,包括制造业、电信、零售、保险、政府、金融等这些行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个云不是单一客户只能选择私有云,或者客户只能选择公有云,一定是一个混合的环境,而且在这里面发现非常有意思的比重,整个企业过程中,尤其大型企业私有云比公有云占比更高,这个比例未来有调整,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原有的大型企业,政府也好,经历了整整20年甚至30年的信息化,原有的这些系统,原有这些流程,甚至说原有的生意模式从原有的技术架构转向新的私有云环境,原有的公有云弹性,这样一些敏捷的方式其实也在影响到今天私有云发展,我们认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一个混合的方式,一定是一个混合云的方式。

可以看到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其实带来的IT挑战非常之多的,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块是说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快,这时候带来一个挑战就是一个敏捷,记得我在十年前某国有大型银行,2008、2007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业务迭代非常的谨慎的,行业内说法叫维护日,银行每个月只有一次维护日的窗口,这个维护日窗口其实排很多应用的变更,这种变更其实基本上我们看到的是凌晨两点到凌晨六点,短短四个小时做非常多变更,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业务敏捷就有非常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互联网业务,包括新兴的业务要求我们非常快的开发、测试、部署、上线这个功能。

第二高效,现在业务量的不断加剧,虽然ofo被大家垢病,但是刚刚上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摩拜上面线的时候因为量不够,马化腾派了上百人人肉去做。

第三安全,数据安全包括业务安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提出非常多挑战,大家都了解有一个组织,非常大的一个组织,我们国家安委会,习大大亲自担任安委会一把手,信息安全变成国家层面战略。

最后一块就是成本,IT方面投入其实加强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IT的投入能获得的回报也会更多的加强,刚才李总提到了一点,过去我们是做信息化的,做信息化是干吗呢?我们是支撑业务的,现在做的不仅仅是信息化,我们做的是数字化,数字化不仅仅是业务支撑,推动承载业务的,新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有很多的要求,混合云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私有云优势,公有云优势形成叠加。

在今天可以看到谈云计算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新的非常热的概念,我们讲的边缘计算,大家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云边的协同,这里讲的概念是什么?云计算并不是一个包治百病的事,云更多是说部署中央的云服务,而且不对边缘进行分发,但是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场景,比如说现在跟一些能源行业的,包括一些电力行业可以看到,比如我们在电力行业那种风力发电,每个风力发电大风车上面可能未来就是我们的一个边缘计算的节点,这里面其实有大量一些数据,这些数据通过他自己的风力发电的大风车上面,部署我们的边缘计算节点,自己本身做大量的简单数据处理,并且把边缘计算能力跟云端的能力进行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云边的协同,又能够把整个云计算应用场景推到一个新的领域。因为过去场景都是做信息化,做业务流程,而今天的云边协同有大量的非信息化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都是一些非结构化的数据,或者其他类型的数据,一定会对现有的生产模式,包括制造模式或者商业模式产生一些新的变化,这里面包括一些统一的控制管理,包括整个的管控通道的稳定性,还包括大数据的处理,还包括一些云边的安全协同,我们会认为在未来得3年里面,其实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这样一个紧密的结合,一定会发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而且这里面提到一点,为什么边缘计算技术会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有非常大的突破呢?其实跟5G息息相关。

大家都知道中国5G商用马上已经进入关键里程碑了,我们相信在2019年,甚至说在2020年随着5G技术更多推动云边协同,会把整个对云计算的场景有了更多的一些体现。

可以看到其实大家都知道今天都在讲云,包括去年8月份的时候,工信部颁布了关于企业上云的指南,我在过去半年时间内参加很多行业的研讨,大家今天对于上云还有很多困惑,大企业上云好一点,那些银行,大的政府其实因为信息化程度水平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些中大型的或者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今天上云的时候其实也会面临一些困惑。比如说他讲的我们的整个过往很多系统都部署在vmware上,和云使用习惯不一致,怎么做V2V,怎么做P2V,这里面有很多风险,比如说我们业务在线,上云不能中断呢,整个数据放在云上是否安全,再比如说如何有效利用云的能力规避风险,这些都是我们在过去半年里面其实跟很多客户进行做项目,包括做访谈的时候客户对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我怎么能够又安全又快速又有效的把现有的业务能够上到云上,并且私有云跟公有云有效协同。

华云在整个过程中提出一个理念,本身我们这个云一定要求三个词,自主、安全、可控,这里面其实更多是说我们现在来看的话,我们把原有的公有云能力和原有私有云能力,最后抽取三个字就叫敏捷低成本和弹性,这样是我们构建一个云的平台来承载整个混合云架构。这里面会在去年的时候,包括今年提出一个理念,大家都在讲混合云,给大家抛出一个观点,混合云其实有两种路径,第一种路径就是说正向混合云,以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为辅的模式,这也符合今天绝大部分企业和政府的客户,重要是说以企业IT治理为核心,提供创新资源优化平台与产品,更多适合于工业制造、能源电力,另外反向混合云,公有云为主,私有云为辅,更强调业务创新,更强调以开发为主导的一个业务迭代,更多是互联网的架构,甚至一些“互联网+”的业务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今天要去讲上云,我们要去做混合云,其实要看清楚这样一个混合云的路径究竟采用什么样路径,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过往特点做这些事。

整个一站式正向混合云目标是什么呢?让客户自主选择究竟是用公有云还是究竟用私有云,之间的比例到底是几何,提到四个统一,统一纳管、统一运维、统一编排、统一认证,公有云和私有云技术不一样,放在整个混合云环境里面,首先实现对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统一管理,而不是要割裂开很多云平台。因为我们是把整个云放在一个大的环境里,有一套行之有效统一的平台。第三通过编排方式,非常灵活为之所用。第四把整个身份用户帐号打通,对于企业来讲不管公有还是私有都是资源之一。第五对于云来讲实现高可用,实现灾备迁移能力。。

对于一站式混合云来讲的话,整体架构最下面是整个混合云的架构,混合云管客户关注度非常高的,在混合云管里面包括整个的计量计费,云里面一定有计量计费概念,包括应用管理,包括应用目录,包括CICD,再往上就是我们提供整个应用迁移的一个服务,我们会把整个的这样一个云的东西按照裸机应用,虚机应用,大数据应用,用应用方式提供上面更多场景。生产场景,物联网场景,办公场景,把这些场景进行相关的融合,这个来实现整体的混合云的架构去实现客户的应用的迭代和实现客户未来往数字化转型的一个过程。

功能架构因为模块比较多,就不赘述了,可以看到其中几个比较有亮点或者是更符合现在客户的未来要求会有哪几个呢?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云管平台,这么多的不同的架构,不同技术站这些技术进行统一的纳管,包括智能运维平台这里面一些监控管理,作业管理,日志管理,我们也认为还谈不上真正的智能,但是已经实现了非常大程度的一些自动化了,越来越多把以前人工所做的工作通过智能化方式取代,这里面还有一些相关的平台安全,今天绝大多数云计算厂商,其实在安全领域里面都有更多的一些生态的合作伙伴去做融合,去做结合。最后一块是服务包,能够提供除了产品之外有相关的这样一些认证,包括应用迁移支持相关工作。

这个是一个典型的一站式混合云架构,图比较复杂,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我们有自己的私有云核心的一个生产区,有公有云的一些弹性服务区,公有云灾备和测试环境,在一个复杂企业信息架构里面,一定要合理应用私有云和公有云资源实现不同场景应用,最核心生产系统一般情况下放在私有云里面。公有云有很多弹性应用,面向CDN,面向互联网用户时候用弹性公有云,公有云可以承载远程灾备一些工作,现在一些呼叫中心场景里面,有大量的电话录音的文件,这个都是要归档做追溯的,可能会采用S3接口本地留一份以后,通过公有云方式做一些数据保护,同时进行加密。我们认为未来得这种混合云架构一定要合理结合客户情况,做公有云和私有云合理选择,并且有一点非常重要把它统一的纳管在一个大环境里面,并且之间相关资源可以进行编排和调度,这样的话能够实现一个真正的大云,而不是说我们今天看到客户说有三朵云,或者四朵云,但是云跟云之间不互通,变成过往的造烟囱,造一个一个烟囱,烟囱之间没有被打通的。

整个混合云管角度来说的话,希望实现多云管理,实现云间互联,实现混合编排,灵活扩展,统计分析,自助服务,权限管理,希望新一代混合云管平台能够给客户带来的相关收益。

安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华云来讲的话,华云这样一个产品遵循自主、安全、可控,不管是在自主方面基于开源的产品做了大量定制化开发,安全方面我们也是进入了安可联盟,获得相关的甲级的资质,参与国家核高基项目,中国在做自己芯片,我们跟中国本土的众多的芯片厂商来实现中国芯片的一些适配,未来一定会有不是英特尔的芯片在各行各业有相关使用,作为中国的云平台厂商一定要适配中国人自己的芯片。虽然说现在性能上可能离国外芯片有差距,这个路线一定坚持不懈往下走。华云在全国有20个节点的公有云运转超过10年。

本身做混合云做云计算遵循相关的标准,基于工信部的这样一个云计算综合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底下的资源标准,服务标准,基础标准和安全标准,完全遵循工信部的这样一套云的建设和运行的标准来构建整个的混合云管的平台。

第三块安全体系,大家都知道等保2.0已经正式颁布了,对于我们来讲的话,过往的等保1.0一级二级三级和今天等保2.0非常大差距,就是因为云计算技术引进。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等保2.0要求里面其实云平台安全,包括云上的租户安全,其实都对于原则有关的等保提出来新的挑战,这一块来讲的话我们从产品侧来讲的话,不管是从代码审计,包括可用性,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包括360,亚信,这样国内外安全厂商进行大量适配和联动,满足国家对于安全方面众多要求。

完整的运维体系,上云是短期的,在云上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过程,从我们角度来讲的话,不管是私有云客户,还是公有云客户,甚至现在行业里面还有专有云客户,结合了最新的V4版本,把相关的不管是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包括服务请求,加的自动化管理,对云上运维完全支持。

一个云平台,大家都说云好麻烦,我们云也在强一个词叫敏捷交付,整个的混合云管平台其实就是三步定义数据中心,GUI图形界面支持,灵活部署模型支持,智能自检,自动化部署和交付,过去在搭一套复杂技术环境可能短则三五天,甚至长达半个月,对于今天来讲更快速更便捷敏捷交付方式,更利于企业更好使用云和管理云。

运也是一家非常新的企业,成立到现在短短10年时间,从最初去做公有云到2016年开始去私有云,最近有一个咨询机构颁发关于中国私有云的象限,我们在第一象限,更多做跟云相关的投入。这里面也有一个情况跟各位领导汇报,今年3月份其实是中国的IT企业并购了一家海外非常知名云相关的公司,这个也是去年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大家知道中美贸易战,并购非常艰难的,通过美国商务部的认可,并购一家在国际上非常领先的一家做软件定义存储的这样一家公司,叫Maxta,最近半年把国外技术拿到中国来,华云作为一家中国本土云计算公司,把国外先进技术拿到中国来,把它转化成国内的自主安全可控的一些云计算能力,更多为各行各业客户提供更多的一些跟云相关的产品乃至于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时候整个华云能够给到客户的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用场景驱动,一站式企业云资源,基于数据应用创新实现应用数据打通,拓展行业客户价值,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这是我们华云的未来10年的饼图,从产品到方案到给客户提供全面服务,离想要达到的愿景有一定差距,我们始终用客户来去提升整个产品,为客户进行相关的服务。第一个是云平台,第二个是企业级超融合,第三个是公有云的产品,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面能够有机会跟各位专家包括我们的用户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一起通过混合云的力量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我今天的汇报到这里,谢谢各位。

第二高效,现在业务量的不断加剧,虽然ofo被大家垢病,但是刚刚上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摩拜上面线的时候因为量不够,马化腾派了上百人人肉去做。

第二高效,现在业务量的不断加剧,虽然ofo被大家垢病,但是刚刚上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个故事,摩拜上面线的时候因为量不够,马化腾派了上百人人肉去做。

主持人 傅伯岩:谢谢张劲总监的演讲,下面有请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建辉,带来题为“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物业企业转型升级洞见与实践”的主题分享。

王建辉:在座的诸位都是技术大咖,到这样一个点来交流其实蛮有挑战的,我和大家视角不一样,因为在过去一直在企业管理一线,今天用了一个词洞见和实践。千丁互联这个名字来自于很多人的意思,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的一个简单介绍,过去一直是地产学生兵,没毕业加入龙湖,离开地产的时候,是龙湖地产苏南公司总经理,我是来自于传统行业。2015年2月份调到整个集团分管全国30几个城市,一万人左右的大企业,当时正是个物业+互联网,互联网+传统行业,我带领我的企业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在数字化上的重新探索,给自己定义物业探路者。2017年作为创业者来跨界,把我在行业得到的想法跨行业做输出。有这样一个身份,对于我们今天来讲,包括今天我讲的很多内容可能和我们前面很多嘉宾讲的不一样,我更多的是站在怎么看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怎么样在用数字化转型真正的赋能,把整个行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一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到底路在何方?大家可能聊到物业很多人第一反应保安、保洁,花了很多钱没享受到服务,好像还和业主关系不太好。这个行业有它特别强的特点,第一非常愁,一个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千万的从业人口,但是一直是处在发展的非常困难的时候,它有一定的准公共服务性质。企业因为物业管理权是短期行为,一个企业只有三年的时间,所以在投入上是非常小心的,我们叫它量入微出,经营管理非常困难,而且竞争很激烈。在业主这一层,抑制型消费,在座都是业主,大家都希望物业费越便宜越好,我们叫以致型消费,需求很多样,全天在社区生活,很多需求很难被满足,大企业愁的是管理。几万人上百个城市,上亿平米管理规模怎么来管。中企愁的是发展,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么激烈竞争环境怎么做,小企业愁的就是生存。

但是很好的是说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转型升级的方向,第一个转型方向如何让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到知识密集型,升级如何把自己单纯的简单的物业管理到生活服务。用岳飞的这个词特别贴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很多路要走。

到底怎么转型?我的观点是说成长之路要回归到企业管理的核心,在这个核心里面刚好有四个和很多人不同的洞见,和在座各位很相关,基于这样的洞见,我们到了实践。我画了一个三角形,成本、效率、用户体验。房地产企业看这三个指标,物业企业看这三个指标,今天我在的科技行业也看这三个指标,基于三个三角形,每个企业得有自己不平衡的大概构成,中间是企业战略、组织、文化、人员,在这四个维度刚好有四个和行业完全不同洞见,接下来讲一讲。

一个企业怎么降低成本?在过去讲到物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占比在龙湖差不多75%的人工成本,怎么降低成本?常规的看法是说OK,少一个人,但是我们的观点不一样,你把它细分到工单视角,一个服务比如说我们打电话到前台,前台小姑娘做记录,转给工程部的经理,工程部经理转给维修的师傅,维修的师傅再打电话给要服务的业主,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工单。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工单的成本,我们做过一笔测算一个工单的成本远超过常规看过来的简单人工成本,能不能把工单成本进一步降低,降低信息流浏览成本,能不能让信息流零成本运转是降低成本关键,而不是简单的去砍人。

第二这个行业怎么提升效率,这是我们在行业最先提出来的总结,这个行业如何提升效率,第一个效率人工贵,我们就用机器替代人工,用低耗代替高耗。随着科技发展提升管控的效率,用物联网把所有设备管起来,用移动互联把所有的服务管起来,提升管控的效率,提升的是中层的效率,降低的是中层成本。第三个阶段一定要变革驱动,提升运营效率,有四个关键词,流程再造,共享服务,组织扁平,集中管控。我在龙湖物业的时候,做了整个企业流程再造,我们做转型的时候把管家流程从127个优化到63个,优化到的一半就是效率提升,只是举的一个例子,变革驱动是提升效率的根本性东西。

第三个洞见通过数字化体验提升用户的体验,关注数字触点。数字化转型我觉得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数字化转型全球领先的。引领期的这几个行业,消费买买买被重新定义,今天不是警察消灭了小偷,是移动支付消灭了小偷。看到这样一个大势回归到这个行业,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因为业主已经数字化,所以你和他的服务交付过程要关注他的数字触点,这里用一个词叫服务设计,怎么样让业主在需要的时候围绕他生活场景转化为工作的场景,让员工出现在业主希望他出现的位置上,是这个问题关键,关注数字触点,哪怕界面更漂亮一点,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行业里面需要在数字化上关注数字触点,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中间的话简单一说就明白了,企业战略,往上物业管理条件一片红海,一千万人,今天这个行业可以做很多围绕生活服务的程度万亿增值,把基础服务做好,今天很多非常有服务意识的企业像龙湖提供7×24小时服务,快速上门。信做了大量工作,暴雨暴雪做了很多,都在朝着科学转型。正在被数字化转型改变的行业,第一个例子千丁云怎么样帮助龙湖物业做了智慧化转型,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业主满意,上面曲线是第三方机构做的电话全集团测评,这个数据在整个中国物业管理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业主满意度在2018、2017年到了历史最高值。第二员工满意,员工离职率降到50%,经验度大幅度提升。

除了帮龙湖之外,帮大型国企,中小的物业企业以及地方的民企在做数字化转型,千丁互联做的业务非常简单,建立一个五云平台,通过万物互联把所有设备连起来。这些设备一旦超过设定的阈值,自动生成工单。业主端和员工端连起来,关注两个问题,物业管理对物的管理,人的服务,让服务信息流零成本运转。

今天为止我们整个云里面总共有10个云构成,中间是IOT,服务四类客户,物业、周边商家、政府、社区里的小业主,外围有十个完整的产品,今天应该是物业规模最大,740万户家庭,1600家合物业,42家百强客户和我们在合作,107项专利,我们有自己独立软件硬件一整套产品。通过企业+互联网,再到另外一个平台把这些经验提取出来转化给行业的转型一个例子。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呼叫中心,过去每一个项目有电话,现在全部在后台接,300多个项目90多个人接,不光在接龙湖地产,还帮另外12家企业在做,集中共享。物联网,我们有自己独立的硬件团队,专门研发针对社区物业场景下的物联网设备,后面接18种标准工业化探头,温度、湿度、压力、电流等等这些,一超过阈值自动在平台上报警,生成工单,员工抢单。帮物业省钱的,物业云和丁管家,帮物业赚钱的运营云和丁老板,业主用的APP,有广告、传媒、学院,我们在学院里面有一个产品,包括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婆媳关系处理,免费给到平台企业去用。支持微信和小程序的应用,我不是技术出身,没有一个特别详细的技术东西来讲,我用这个云把整个千丁的产品做了一个介绍。到目前为止肯定也是行业里投资最大的,到现在为止算是一家创业公司,我们已经投了10个亿,希望中局投30亿美金,把行业垂直赛道进一步打穿,行业发生本质变化。

一直推三个方向,第一坚定认为万物互联会是未来这个行业变化根本,第二SaaS化软件即租即用一直主力推的,物业企业可以低成本的用更好的软件。第三在行业里面做的,第一个做成功陪伴,数字化转型相当于换心脏手术,我们是90天的成功陪伴,19个节点,帮他们一步一步完成整个从过去的人拉肩扛纯纸化工单,完全数字化的过度。不做物业公司能做的,只做物业公司想做又做不到的,对自己定位就是一家科技公司,107项专利,12项都是我们自己在做的。

第一点数字化转型不是传统业务线上化,必须做流程再造。这句话听着有点刺耳,企业管理视角不是过去做什么就上线,以终为始来看要什么。为什么在物业行业,因为物业行业从1981年进入中国,管理基本没变过,企业做了ISO9000贯标,管理非常严的,38年没变的行业,但是今天科技的进步让过去很多流程一点意义没有了,必须做流程再造,不能简单的传统业务线上化,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一定要有一个原生的系统,其实今天千丁在做的就是原生的系统,不能够像插烟囱一样插了很多系统,这些系统不原生不但没有提效还在降效,因为信息之间有壁垒有孤岛,单纯靠接口来对接,降低的一定是效率。有一家企业,也是非常知名的一家在行业里知名的公司,8家今天在座的同行,帮他开发了11个系统,通过接口来连接造成内部数据不原生,转不起来,相反在降效。

第三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上来讲的话,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建立一个北极星的愿景,做组织变革,这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只有总经理亲自推动,才能完成数字化转型,否则根本做不到,这是我在过去企业管理的这么多年经验中得到的一些小马过河的体会。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深,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浅,在这个企业有这些体会。这是我微信二维码,大家可以来交流,特别喜欢这张图,我们有幸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见证了物业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我们特别开心,我们正在改变一个传统的行业,欢迎大家随时够和交流,如果大家有志于投身到改变一个行业中的事欢迎联系我,谢谢。

主持人 傅伯岩:感谢王总的报告,下面有请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技术总监张志刚带来题为“中国电建数字化转型之路”的主题演讲。

张志刚: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中国电建数字化转型案例分享,我们目前在世界500强排名182位。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懂水熟电,善规划设计,长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业务领域是能源电力、水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这三个是我们核心领域。

二、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与挑战。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性。新挑战在全球顶尖的品牌咨询公司铂慧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排名前五的分明是员工和管理者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认识不足;转型投资成本过高;与原有企业文化相冲突;缺乏数字化转型人才;数字化转型预算缺乏。

在中国电建2011年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信息化问题,因为我们是一个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单位。我们的信息化总结了八个字,分别是缺、薄、浅、估、重、繁、少、弱,针对这种情况从2012-2018年每一年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2012年时候建了311工程,满足总部的综合办公需求。2013年发布了“十三五”规划,3521蓝图。2014年提出了GRP、ERP、PRP信息化管理体系,什么叫GRP呢?集团总部的管控信息化,ERP大家都很熟悉了,PRP就是项目现场工程管理信息化。2015年时候提出了顶天立地强身健体三项重点工作,顶天是全球电力能源数据库与规划平台。立地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强身健体是招标与采购平台。2016年时候32家施工企业PRP建设完成,2017年制定公司“十三五”信息化规划。第一个3以市场项目和协同为核心,说的通俗一点拿到市场干好项目,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18年是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一年,分别从资源数字化、流域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和工程数字化四方面进行转型升级。

三、数字化转型升级战略,首先是服务国家战略,尽好一个央企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第二服务客户需求,面向客户价值为工程公司本源,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实现服务模式转型。三营销模式创新,4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建造行业。

这是几个案例,首先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数据库与规划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海外市场营销第二流域智能管理系统,服务流域梯级调度与安全,第三城市信息模型的数字化协同应用,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最后一个基于EIM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于设计施工一体化。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全球城市化水平已经非常高了,电量需求也在日益增加,2016年全球共消费电量21万亿度,面对这么大的全球市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们如何快速获得储量数据,如何快速开发项目前期规划,如何快速获得市资讯信息,中国电建在数字化能源开发方面给出了新的答案。经过四年探索与建设,我们建立了以能源数据规划平台市场资讯为核心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数据库与规划平台,简称一库一平台。

平台融合了水文、地质、地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风资源、光资源、各国GDP等25层数据可以叠加,25个不同维度共同进行规划。在高端切入规划引领的平台建设思路下,我们不再单打独斗,对一个国家一个流域整体规划带动产业链后端的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企业共同走出去。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中国电建与俄罗斯水电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又在中非、中俄、中巴国家能源战略合作中有突出的表现。

平台归集五大数据库,分别是全球基础地理和地质水文数据库,IREN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数据库,经合组织发布的全球经济指标数据库,全球现有电力设施数据库,千年以内自然灾害数据库。

互联网时代谁掌握了数据谁就可以掌握主动,这个是一库一平台的成果,依托此平台承办了20国集团G20能源部长会议,在2016年时候获得发改委的“互联网+”百佳实践案例。2017年获得第届世界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中国电建在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利用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也代表了大会对我们平台的普适价值认可。

流域数字化,左边这张图红色的就是待建的水电资源,图上可以看出红色的这种待建资源已经远远少于已建的,国家水电“十三五”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到2020年水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实这几年水电市场已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深耕主业,服务延伸拓展市场信息化思路,面向企业和政府,把这个产业链从规划设计往运维端去延伸。

搭建了流域数字管理平台,重点面向水文预报、流域调度、安全应急、多能互补等业务,它是一个综合的协同平台,包括一个数据的标准,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与多系统的集成。它可以及时取流域气象等自然环境过程,工程设施运行过程,人力社会经济以及生产管理过程数据,实现全流域一体化集成管理,应用的六个方面,分别是水电的规划设计,流域工程管理,水资源资产的高效利用,防汛抗旱,水质监测,以及地震灾害的评估及处置等。

第三城市数字化,中国城市高速发展已经有30年了,中间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缺乏共享的城市信息模型作为智慧城市的统一载体,是各类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表现的现象就是我们举个例子,有好多的卡,水卡、电卡、公交卡、银行卡等,一个卡就是一个信息孤岛。中国电建是在城市全信息模型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协同应用平台,用来支撑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及管理,先设施后社会,先设施数字化建设,后社会就是智慧化运营。我们要把后期集成的东西必须在建设阶段考虑进去,后社会就是智慧化运营必须以人为本。城市信息模型几个应用案例,包括城市天际线的设计与展现,地标建筑方案对比,施工过程回溯,智慧楼宇,景观模拟等等。这是一个应用案例,我们的城市数字化模型在前海深圳自贸区进行了应用,在2017年的时候前海市政项目与全球50多个国家进行同台竞技,获得了市政领域创新桂冠,目前这个平台还应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

流域数字化,左边这张图红色的就是待建的水电资源,图上可以看出红色的这种待建资源已经远远少于已建的,国家水电“十三五”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到2020年水电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其实这几年水电市场已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深耕主业,服务延伸拓展市场信息化思路,面向企业和政府,把这个产业链从规划设计往运维端去延伸。

第四工程数字化,涵盖的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链一体化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以EIM为核心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阶段实现的是可行性评估与规划实施方案的笔选,以资源分布人口等因素为基础,结合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展现,实现不同的方案笔选。设计阶段我们实现的是全专业、全流程的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可以提升设计质量,优化项目建造成本。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就是PRP项目管理系统建设,2016年底的时候32家施工单位已经全部上线,2018年底我们新开工项目覆盖率达到99.47%,同行业央企中很少见的。入选的题目基于物联网总承包全过程监管技术,这就是应用的一个界面。通过我们这个物资部系统,我们就可以在项目现场,海外项目现场可以随时知道我的这个设备装在哪个箱子里面,什么时候到岗,什么时候运输,装在哪个船舱里面,在哪个货架上,现场可根据到货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工期。

最后一个就是运营阶段,建立生产运营管理系统,这个生产运营管理系统和传统的电场的这种区别,不仅实现了厂级生产运营管理,实现区域公司的疾控管理,二级单位总部运行监管和集团总部的决策支持,相当于它是满足不同的层级管理要求。

以上就是中国电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几个探索,他们其实都是围绕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服务的,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再重复一遍是懂水熟电、善规划设计、常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下面有请苏州瑞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海东带来题为“数字赋能营销服务转型”主题分享,大家欢迎。

孙海东:各位领导、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大家听了将近一天了,听到这个时候大家有点累了,刚才坐在位置上在看今天演讲嘉宾的主题,我觉得今天至少这个大会的所有议题有一个共同关键字,都有数字化,所以我觉得今天可能更多的是大家都在谈怎么样去做数字化,数字化怎么帮助大家去转型。今天的主题也跟数字化有关,数字化赋能企业营销服务转型,今天这个会是信息主管大会,上个月有一个客户叫华为,跟华为IT领导者聊的时候,有一句话讲的很深,今天分享给各位,未来的下一代的整个IT人其实更多的不是站在IT技术角度来思考我的IT问题,更多站在IT角度思考业务的问题。他讲了一个很有趣的话,他说CIO未来操的不是CIO的心,操的CEO的心,听了很受启发,I从业人员今天主题不仅仅是关注到底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方向趋势,更多还是要去看一下未来在业务层次,大家作为IT主管层帮助企业做赋能。

今天重点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在整个业务转型方面做的一些工作,我来自瑞泰信息,在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赋能做了将近20年了,主要服务于前端的一线市场,经常跟市场上的客户在打交道,希望通过今天的实践跟各位分享一下前沿的行业怎么做这件事,今天重点谈几个案例,跟各位做一个分享。

在讲几个案例之前,跟各位回顾一下,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民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从1978年不到4000个亿,发展到去年接近80万个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非常大的快速变化。我们作为IT从业者,其实整个企业的新的技术,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这里面我们经常会讲说企业的整个链路的打通,端到端流程打通,研产制销服,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跟服务,原来企业里面标准化的这种流水线的生产已经不适应了。

昨天正好在福建,有一个客户,福耀玻璃,整个在汽车玻璃行业占到全球25%份额,汽车工业玻璃占了80%份额,他们老板是一个网红,叫曹德旺,很多人经常看到他的一些视频。他讲了一件事其实对整个在制造行业里面去做数字化转型有一个非常大的启发。福耀玻璃从玻璃企业发展到占全球80%汽车工业玻璃份额,他们老板最引以自豪一件事,他服务于大客户不断在客户耕耘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大客户的附加值,不断把这些大客户服务好。这跟今天数字化经济谈的一件事情非常相关的,怎么样以客户为中心,不断的提升你的产品跟服务价值,不断的把整个价值发挥最大。当然这个过程中其实数字化各位嘉宾讲的非常多,包括数据化,整个的新技术应用。但是在我们来看其实未来整个在业务模式上,以及整个管理业务运营上,一定脱离不开几件事。第一你对客户的了解是不是足够,所以行话经常讲的非常专业,叫客户洞察,这件事情是一个前提,你对客户的了解足够了,才能真正发挥出你的产品附加价值。

第二件事情你未来一定是怎么样把你的客户服务好,服务好的前提靠老板去忽悠是不行的,一定有创新服务让你的体验更好。这个过程里面这三件事情在企业业务转型过程中,包括刚才提到华为、福耀,听到他们业务部门谈到最多不断去了解你的客户,让你的客户了解更深,数字化转型起到什么作用呢?落地角度讲几件事跟各位分享一下,一数据洞察,以往信息化时代你的客户跟你之前的接触是非常的片面跟单渠道的,现在没办法追踪。未来数字化阶段里面,大家所有人都在谈未来的方向,但是真正落地是一件事,你跟你的业务人员,我们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跟客户接触过程中,客户接触能被数字化追踪的,这件事情是未来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我们认为整个数字化转型方向来讲,我们觉得有四件,这个平台的搭建当然是最息息相关的。过去经常讲数字化平台,但是实际上现在发现数字化平台最终落实到业务管理层,核心几个方面,跟客户的接触点上,其实无外乎是你的营销体系,你的售后服务体系。营销服务体系里面按照几个思路,高效的客户连接,当然这里面还有一句话没讲清,数字化的客户连接,今天你的销售员在外面拜访客户,跟客户抽烟谈了几句话这件事情不被追踪的,高效的可被数字化追踪才是数字转型一个抓手。

第三所有的整个企业不管做制造业,快速消费品,还是零售业,你会发现其实企业越做越大,规模越来越大,你的人数会越来越多,怎么样若我的营销体服务体系赋能,整个体系高效运作更快。今天我看在暖场有一个视频在讲我们一个案例,AO史密斯,后面跟各位介绍这个案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让我的团队让我的营销团队让我的服务团队他的能效最高。

最后一件事情到客户,怎么让他体验更好。这里面有绿色几个标签,不一一跟各位展开了。怎么做更好的客户连接洞察,优化未来业务管理体系,整个体系变成一体化,创新改善产品与服务,这个一定是未来营销服务领域做数字化大家最终能落地的四个方面。

过去20多年里营销服务数字化平台这件事情是2014年出来的,今天我们所有的嘉宾都在谈数字化,其实数字化这三个字是2014年提出来的,2014年到现在区区不到五年,在各种展会各种论坛各种行业的峰会上都听到都是数字化声音,但是我必须站在从业者的角度来讲,跟各位今天在甲方的从业者一句实践的一些经验,整个数字化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2014年定义数字化的时候,提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情往往被很多学术专家,包括很多同行忽略了,我们经常在前线跟一线的客户在落地整个营销平台,我觉得这件事情反而比这件事更重要,讲的数字化的双模式,今天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具备一下子跨到数字化这个阶段,一定会经历一个双模式的转变,不断的从你可提升的领域,我们叫信息化的改造,到不断的未来可预测的,不断能提升的整个数字化的经营。

这个过程里面回到今天讲的主题,营销服务数字化整个平台搭建,又回到落手的抓手点,有什么样的平台来支撑未来企业的营销底细改造,我的服务体系改造,CRM。很多人都听过,但是很不幸的是说我们在十年前谈CRM的时候,在行业里面十年前谈CRM的时候,很多人对CRM理解需要大家去宣导,最近五年很少去谈CRM,因为CRM三件事情是一个舶来品,讲的是国外的,对客户关系管理改造中国以后怎么样应用。目前谈的更多是几个中国人,或者是容易被企业的一线营销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理解的几个词,叫营销服务数字化平台。这个平台怎么做好客户洞察,客户洞察是基础,你对客户的了解不够,跟客户的接触没办法数字化追踪,我们今天谈营销赋能,谈服务体验,其实都是空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在以这个平台为基础,不断去打造数字化链接的能力,这个是未来,包括我们自己在从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过去这么多年里面我们非常有幸在整个大中华区,我们在整个传统行业,包括一些传统制造,消费品,家具行业,非常荣幸的是说经过过去10多年发展在整个大中华区积累了超过380多家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里面基本上自己去看,都是行业的前五名。比如说刚刚提到的像在整个中国制造名片华为,ICT全球的前三名。包括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像海尔,AO史密斯等等,我们在整个落地中国做数字化转型里面,积累了大量的前进的经验。我们也发现一件事情,每个行业,因为我知道今天在座各位来宾不是今天同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有做制造的,今天也有做零售的,还有做服务的,甚至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每个行业今天一家公司在选择做营销服务平台,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其实它的关注点或者说它未来真正落地实现整个转型的着力点不太一样的,定义成三大类型的服务。

第一大类叫什么呢,传统的B2B服务,传统的B2B这种销售模式的服务,其实它面临行业非常多,比如说传统的制造行业,它典型销售人员做销售,服务人员做服务。B2B服务里面非常强调的是我的销售人员的效率,以及我的服务人员现场服务能力,所以这个环节变的很重。刚才看到有中建中电等大的央企客户,他们更关注项目式的管理,这是大客户服务里面项目式的销售,这个环节又不太一样。整个环节过程中,怎么样去做好B2B的服务,这个传统的在面向2B的生意里面,大家最关注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今天在座的应该有来自消费品领域,面向直接消费品的,我们的客户像海尔,像奥克斯等等家电品牌。它也有渠道,最终面向消费者。这个环节里面关注点更多体现在于客户的互动跟客户体验,整个建设目标跟方向不太一样的。

整个过程中里面,今天因为时间关系,重点跟各位分享三个案例,在一线经常跟客户做辅导他们的数字化应用的落地,不跟各位讲太多理论,跟各位传递一下我们几个在行业里面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数字化转型案例。第一个是一个典型的过去经常讲传统的制造产业,化工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目前整个中国在精细化工领域里面,最大的一家化工集团。老板在启动营销服务数字化转型项目里面,动因在我们现在来看,其实有点让我们啼笑皆非,但是我觉得代表了很多产生产业往数字化转型里面非常多的一部分人的一个想法。他们老板今天上这个项目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所有的销售人员平均年龄是52岁,制造行业里面很难看到。

第二件事情所有的客户跟他合作每年大概两三百个亿的营业额里面,客户群体不超过200家,客户群体非常少。

第三件事情他们老板启动这个项目启动会时讲了一个故事,我准备把我们最大的一个销售已经58岁的一个老头,希望让他退休,让他把这个客户转到另外一个销售的时候这个老头据理力争,我干不动还有我的儿子,他儿子说我没兴趣,可以让我儿媳妇来干,这件事情对董事长触动非常大。很多传统行业今天我们大家都在谈说做数字化转型,但是你会发现我们在1.0信息化时代的时候,我的客户触角甚至我的客户资源往往其实并不掌握在企业的管理,还在传统的销售人员手里。这件事情对三四百亿规模公司来讲,在我看来其实非常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在一个传统企业发生了。我们今天在谈信息化转型,谈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企业走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的有不同痛点挖掘出来,但是最终回到一件事情,怎么样来提升对客户洞察,客户资料不在你的手里面,谈何洞察,所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触动。

第二件事情52岁平均年龄的销售群体,怎么样提升作战能力,提升对客户数字化能力,这是最大的挑战,过程中里面不断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你跟客户之间的交流,跟客户之间的互动,怎么才能被数字化追踪,非常大的考验。经过项目搭建,中国目前仅次于中化集团的,全国第二大,精细化工里面排第一的化工集团,整个数字化跟客户所有触点,其实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所有的企业跟我的客户之间交互的过程,把它触点进行全面改造,有一个最终途径。官网,今天你的消费者在官网上停留多长时间,访问哪个页面,对哪个产品有兴趣,被数字化追踪。在这个过程中里面还有其他一些故事。

通过整个平台的打造,最终董事长在整个结案会上,站在整个全集团的管理层EMT的会议室里面,非常的清楚知道,我们200家客户群体,有多少整个的销售业务,有多少拜访业务,有多少开发业务,所有信息客户管控风险,以及他的营销服务目前做的不到位事情可以被洞察到,这是最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里面怎么样助力销售人员,助力服务人员也是非常大的环节。这是我刚才讲的传统制造行业案例。

第二个案例我们来讲一下服务超过10年的整个目前全球在工程机械行业里面排前五名,徐工集团案例,大家都或多或少,在路上跑的起重机挖掘机都是他的产品,2010年营业额超过1800个亿大型集团,我的整个营销业务其实不一样的,有传统的B2B直销,也有通过渠道代理商,面向渠道的销售。最庞大的一件事情每年在整个全球卖出的工程机械设备超过35万台,这是每一年的销售量,在全球保修期内的,在保量的设备超过180万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整个系统打开的时候,每时每刻有180万台大型设备在网上来连着网,这些设备有没有一些服务的异常,有没有发动机的异常,有没有服务的调度,有没有配件的一些管控,对于这么一个大的集团来讲变的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跟整个徐工集团合作,经过2年到3年时间里面把整个集团全营销服务平台打造起来。

在这个环节里面我们通过IOT的,当然今天有很多嘉宾提到了,这是目前整个徐工拿到工信部2014年唯一一个中国制造业里面大奖的,工信部一个大奖,把整个全球180万的设备,全部联网,每一台设备整个参数,附近最近服务人员有哪些,人机互建。用了非常多的技术,IOT的技术,还有AI的一些技术,人机互联等等。今天有180万台设备,其中哪怕只有1%的报修率,比例非常高,有一个设备发生报修,设备如果停工,对大型工程机械来讲非常惨重,因为什么呢?每停工一个小时,对售后服务来讲的话每一台设备几万块钱赔偿,你要知道及时性要求非常高。

通过整个平台的打造,我们能实现今天用户只要有报修,五分钟之内全球服务人员可以及时调度,25分钟内告诉你备件从哪个仓库出,这个效率远远在传统1.0-2.0设备很难实现的。

第三个案例面向2C市场的,视频上放到的有一个国内的高端市场里面排名第一的AO史密斯案例,AO史密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面向C端市场的客户案例,所以它非常关注我的消费者的一些互动,怎么样把整个中国超过800家的线下门店去把它实现做整个调度,我的引流,以及整个会员管控。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实现了整个线下800家门店跟我的线上的一些互通,把整个订单派送以及整个配送全部集成在一起。

最后一个重点强调这件事,这个是目前我们在AO史密斯做完,在第二家客户海尔集团,整个海尔得到进一步发挥得,我们叫整个家电行业里面唯一一家做到双向标签化,举个最简单例子,今天你作为一个消费者家里买了一个空调,今天坏掉了,你可以发出这样一个请求,你可以看到你周围有哪些服务技师是五星好评,他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今天服务工程师完成维修以后,看到你这个消费者今天是高端的还是低端还是中端,真正实现双向标签化。这件事情在海尔做到非常大的推广,中国号称有12亿消费者的数据在中国有20万服务工程师,中国到处跑的数据集成起来做数据化应用。

最后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特别谈的,经常在外面比较自豪的谈我们所服务的客户,我们也是一家创立不久的公司,在信息化领域,或者说IT领域来讲比较长的公司,超过10年,团队接近400人,大中华区服务将近400家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希望用技术化的手段来实现更好的跟客户之间的连接,让我们的销售团队跟我们服务团队效率更高。我们是依托于微软体系里面做的非常多应用,大家有兴趣这个产品会后可以跟我们销售人员联系,不一一展开了,目前这个产品全球在CRM来讲第一位的产品。大概报告这么多,大家有什么兴趣,包括我们在中国制造业里面先锋案例大家都可以扫二维码关注一下,谢谢各位。

主持人 傅伯岩:感谢孙总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腾讯云智慧零售商务总经理母小海带来题为“数字智慧赋能 驱动连接式增长”的主题分享,大家欢迎。

母小海:大家下午好!因为时间的关系,又是最后一个给大家分享环节了。今天听了几个,今天主题就是数字化转型,我看每个行业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人上来做了分享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主题,我下面的分享可能从做零售这个角度,零售行业或者说腾讯在智慧零售行业,我们帮助大家做数字化升级和转型,腾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去年有些人关注互联网了,IT跟互联网差不多,关注互联网知道腾讯在过去,特别是在去年9月30号公布一次组织架构的调整,从我们原先的7个BG调整到6个BG,几个BG能力成立云和智慧产业的一个BG,这个BG主要就是负责对于整体的企业服务能力的一个输出。

公司现在分成六大BG,其中云和智慧产业事业群,包括现在做的腾讯云业务,腾讯云核心的业务主要是在互联网、视频、政府、工业的领域。其中智慧零售是一条事业线,在CSIG里面,为什么这么设置呢?大家知道智慧零售是一个过去两年多时间,开始在布局做这样一个转变,也是我们公司核心的一个战略。其实大家也可以理解到,因为腾讯过去20多年的一些经验,大部分积累还是在C端的,我们在C端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里面,腾讯自身的最大优势和最大的能力,其实就是两个核心的能力,一个就是我们连接的能力,我们可能有最强大的社交平台,QQ、微信,基本趋上覆盖所有网民的连接。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跟社交和相关的C端消费者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同时也能够赋能到企业在做,特别B2C这个领域企业做一些辅助。其实这两件事情在整个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当然我们在各个行业都会有帮助各个行业做一些真正数字化升级,但是在零售这个领域又是我们在转型产业互联网核心的一个能力集中体现。所以在这个里面公司也对于这块非常重视,整体是一个战略投入。

目前来讲CSIG不同的大的方向和行业不一一介绍了,我代表智慧零售这个行业跟大家分享一下智慧零售这个领域里面投入。从布局上来讲,腾讯在零售这个领域其实我们通过主要是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就是刚才讲的连接能力,从营销传播到IP的打造,其实真正符合到零售行业的一些标准,同时我们会利用技术能力和科技能力打造一些科技化工具,一些工具通过云的能力,AI能力帮着真正实现一些效率或者运营的技术一些提升。同时在另外一方面腾讯还有一些其他能力,我们不是单纯的一家做技术的公司,可能还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自己布局,无论真正线下零售的实体业务的参与,还是说在整个零售的行业解决方案各方面的参与来讲做了非常多的布局,整个组合起来有一个战略合作生态。

在过去的跟零售其实合作过程中,过去的这两年时间吧,其实也发现数字化升级过程中,有三个挑战,一个就是流量,一个数据,一个运营,下面分别从三个角度挑战和我们应对的一些工具,或者说我们一些想法上面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流量上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线路下面的特别是零售线下数据升级,以前我们都有一个标准的比方说从广告到底下拉客线下的推广,到实体店转化这样一个路径。通过社交的手段有太多的社交的一些裂变的方式,其实最核心的成功的案例之前就是拼多多,大家也知道。但是七十从腾讯自己智慧零售角度我们看起来,消费者整体消费行为习惯发生巨大改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很少有人因为买一件衣服逛街逛一个商店,还有人这样子的吗?基本上很少了,为了买某一样东西专门到一个商场里面,或者进行这样的购物消费。大部分时间做体验式消费,我们去线下店做一些体验,可能看看电影,吃个饭,顺便购物,或者是说即使我去购物的时候,购物这些信息已经得到,在网上查过了,到线下店里面,线下店里面看到某一些东西之后,到线上查一些信息,征求朋友意见,认识某一个品牌的导购。所以这些交易不一定到店面里实现,有可能就直接在线上的商城,或者导购那里,某一个平台把单下了。消费行为习惯其实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我们认为说现在从一个传统的流量的思维,现在转化到一个立体化的触点管理。

刚才正好上一个分享嘉宾也提到,怎么定义这个触点?企业跟消费者沟通的渠道,在这一方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沟通和渠道呢?线上有自有的流量,线下的自有流量,有自己导购人员,扫码购,社区运营的一个流量。还有一些商业的流量,所有的这些流量其实整合起来我们把它应该当成一个立体化管理的手段,不应该说是我们都是仅仅变成一个商业流量的运营,我们也提出来在零售商这儿帮着大家做一个整体的流量的这样一个规划,帮着大家做,特别是在自己有关的流量运营上面,帮大家提升自己的运营效率,这些流量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流量,不是花钱买的,电商平台上面,其实流量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ROI投入已经非常的高了,对于企业来讲,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流量运营效率,其实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一个话题。

从这个角度来讲,微信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的生态,这个过程中,特别从线上到线下,线上线下打通一个过程中,微信是一个平台,在微信平台里面核心就是小程序连接能力,过去一两年中多多少少接触到小程序,小程序入口非常轻,可以连接到线下线上所有交易的工具。我们认为整体打造的这样一个立体化流量方法,以小程序为核心,经营好自有流量,利用好商业流量。

在这个整体过程中,我们有一套运营的方法论帮着商家,你要运营数据,要有自己的数据资产,你要养鱼,鱼塘怎么养,小程序活跃度怎么做,这些没有详细时间分享。我们稍微讲一个场景吧,帮着商家做自有流量运营过程中,打造一些工具,简单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其实在去年底的时候推出一个产品,珠玑,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拿公众号举例,很多企业自己都有公众号,我们公众号在座的很多朋友也都关注了很多,打开率很低的,作为企业运营者来讲,运营公众号就会知道大概发一条公众号,不但是打开率低,有可能还会掉粉,本身100万粉,发一条掉两万,基本上这样状况。因为我们的公众号素材或者我们的文章或者是我们对于客户的针对性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现在做的珠玑这个产品帮助大家做什么呢?首先在前端,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品牌的,你可以给我你的素材、调性所有你需要的,跟你的企业相关的素材。

我们会通过这种AI的自动学习能力帮你生成大量文章和素材,以前我们可能一些小编一个人,或者是一天写几篇文章,几个人,这个人写的文章效率有限的,机器写文章效率无限的。很多新闻平台上面很多文章现在已经是机器人写的了,更多这个能力其实帮助我们在我们的行业里面深度挖掘行业和品牌相结合的,结合到我们的季节、实证、假日所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帮你生成很多素材类型不同的一些切入点不同的,或者兴趣点不同的一些素材和文章。

同时在后端其实我们可以把你公众号的这种粉丝或者你的数据,腾讯有巨大的数据,把你的公众号数据,公众号人群按照某一些标签,给你做一些分类,当然不会给你个体的一些信息敏感数据,会给你做一些分类。你有100万粉丝分成10个包,这10个包里面不同的,比方说这是一个什么旅游达人,这个就是喜欢体育,那个就是妈妈,这种不同的群体,其实在里面按照他的平时兴趣爱好,和他在社交上活跃程度进行分类。前端会有不同的文章,无穷的文章可以讲,但是也不会太多,这个对你们讲没有必要分的太细,如果分的太细可以生成很多,进行千人千面触达,推公众号的时候不同的人同样在公众号里看到不同东西,这样提高了很多的真正的公众号阅读率和打开率,甚至在公众号里面交易的一个数据。

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其实跟大的品牌商零售商做了合作,我们做的产品比较严谨,同样的这种数据和同样的素材,给同样的这样一些人群,有的按照数据分类,有的没有按照数据分类,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打开率和阅读率提升20%以上,可能在某一个行业刚刚开始学习的,AI这种东西越用越精的,自我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同时在交易过程中提升了巨大,3倍以上的交易量,我不但说打开率高了,真正精准客户越来越多,会因为推这样一篇文章去下单买东西。现在这个是一个我们在尝试的帮着大家做自有的流量的运营带货的一个工具吧。

挑战2关于数据方面的很多嘉宾分享数据,我们简单讲一下怎么看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数字化升级,核心我们数据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资产,但是实际上很多企业数据和资产都是完全用不同的货币存在的,互相之间是不能通对的,互相之间很割裂的,比方说线上的数据,线上交易数据和线下交易数据,线长会员数据和线下会员数据仓储数据,很多都是割裂的。企业一方数据我们认为肯定存在,另外一个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所有的投放数据会员的变化数据存在很多割裂情况。

当然现在大家也在提数据中台的概念,数据中台其实更多的让企业内部数据讲同样的话,我们也会利用腾讯自己能力,生态伙伴能力梳理业务流程,梳理数据规范,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台,这也是我们在数据中台里面做的一个方向,这是一个数据整合的方面。

这个是我们在帮着海澜之家做数据中台项目,帮他解决了一下根据讲到的线上会员打通,全渠道营销的管理。最简单的讲以前我们在线上做一些促销,我在线下做一个大促,可能某一款卖的特别好,但是卖断货了,下了订单发现附近没货,很远,从总仓来配。这个是打不通的情况下,可能那边的货要很长时间,或者是说要有周期。实际上我们不知道,我在线下的某一个店里面,实体店里面,就离他家可能很近的地方这个店里面有这样的货,但是他不可能从最近的地方调货给他,这就是以前造成的数据的割裂。现在就可以达成说统仓统配,大家一盘棋,可以看到在线上下的订单用最近的店面,或者最近的仓帮他发货,对他的效率有巨大提升。

刚才讲到的数据这个方面,数据的挑战,其实统一企业内部数据只是其中一个方向,我企业的数据无论再怎么样,更多其实是去把它做更好的梳理,更好的挖掘,提升企业的效率,但是企业还有另外一个诉求,我希望用到类似于腾讯这样的第三方数据,找到跟我的会员,跟我客户相似的潜客,一个是自己的数据,我自己的鱼塘里面怎么更好的挖掘鱼塘的价值,另外一个希望更多拉到跟潜客的资源,腾讯提供了一个业务,腾讯智库,这样一个产品其实更多的就是说把客户的一方亿数据作为一个总资包,按照腾讯的一些标准,可以通过整合到腾讯云上面,腾讯其实通过我们的大数据对比,帮你把你自己的一方数据进行标签具像类的分类,给你找到跟你的会员,跟你的这些数据,跟你种子相似的一些潜在消费者,同时通过社交广告进行触达,帮助拟稿真正获客,这个是对于数据的另外一个利用。

挑战3刚才我们讲的全渠道的数字运营,如何提高运营能力,现在讲到说所谓的智慧零售或者新零售也好,讲全渠道运营,讲数据中台。怎么做全渠道运营,首先就要有线上渠道,不是说在上面建一个线上商城,不是把线下店搬到线上去。建立了线上商城,建立了线上体系之后,同时怎么去运营,包括数据,跟生态的一些合作能力,同时我在线下的数字资产怎么数字化,会员怎么数字化,货怎么数字化,厂怎么数字化,没有数字化上面这个流程打不通的。整体的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非常大的概念,今天没有办法展开讲,做数据化全渠道运营,简单的场景跟方案的结合给大家稍微做一个分享。

第一个打造了一个跟线下的,其实门店的数字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门店的数字化其实有很多,有我们已经做的,比如说像摄象头的,我的那些数据采集的,甚至一些Poss机的,互动屏相关的,线下的门店屏基本上是标配,有的门店多,可能老板们装修的时候放很多屏,屏的利用效率,能不能达到跟我的消费者提高转化,现在做的这件事情一个帮大家把线下的评论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进行一些流量的广告,甚至接到腾讯广告联盟里帮你做一些变现。同时在这种店内的转化上面,可以利用互动屏模式,双屏互动,每个人有一个屏在自己手里面,那边有一个屏在商家的,腾讯有非常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可以做,真正能够在帮助商家在店内进行转化,或者利用数据能力,分析周边人群变化,结合这样能力可以给大家决策提高很多依据。

货的数字化上面,很多消费品品类,快销或者消费品企业,大家很痛的一点,因为我们传统消费品领域,其实更多都是通过经销商,渠道商,怎么铺货到下面,这个货到底被谁用了,最终消费者是谁,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什么买了我产品,因为什么不买我的产品,很多这样品牌没有自己一手数据的,更多数据掌握在经销商手里面,很多经销商不愿意分享,失去了跟品牌之间的这种谈判的筹码。为什么小程序是连接线上线下的,现在做的一个方案通过给商品做小程序的码这样一个方式,他愿意其扫我这个码,通过营销手段可以获取到数据,这些数据沉淀品牌类企业里面去,建立起来一个跟消费者最短距离沟通,这个沟通有很多种玩法,很多种方式,一个是营销类的,红包发券,奖品,我们现在在其他的一些行业,3C家电家具这样大宗行业里面,这些产品里面,我们最简单的买一个所有的3C产品都有一个说明书,但是修的时候说明书基本找不到。可以在产品上直接付一个码,想用的时候直接一扫,可以是这个客户的商城,也可以是客户的服务中心,所有信息其实都在里面,让你的商家跟你的消费者建起沟通手段。

这个是我们跟蒙牛合作的案例,我们跟他做了一个合作案例,拧开之后盖里面有一个码,通过发红包营销方式吸引大家扫码。总体参与人数大概发了14亿的码,被扫到有2个亿,七分之一,扫码率非常高了。沉淀七千万的一些粉丝,小程序扫商家就会有,七千万真正消费者微信相关的一些信息其实我们就得到了,但是这个当然不是得到你的微信号,通过这样一个手段反推回来跟他的会员对比,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你推跟蒙牛相关的或者这样一些产品。数据资产沉淀到自己品牌手中,极大的提高了刚才讲的痛点,蒙牛为代表的,对于一线消费者洞察的还是比较弱的,更多在消费策略,靠经销商铺货。

刚才整体讲了几个点,分享了一下我们几个点上面的一些想法和解决方案,远远没有讲到整体能力,这是我们做智慧零售在做的能力图谱,大家可以看到无论从上面应用层,跟腾讯数据和连接能力相结合的,PaaS层面更多跟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底层利用腾讯云和大数据能力,帮我们整理,所有上面东西都是需要一些基础能力去支撑的。整体是我们能力的体现。

因为做智慧零售这件事情,大家更多是在做一个探索,还在创新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企业,一起在这个领域里面共创,帮助大家提升一些业绩,谢谢大家。

主持人 傅伯岩:感谢母小海先生的精彩分享。到此为止今天下午的主题报告环节就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下午我们一共有七位专家就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跟我们分享了非常精彩的实践经验,以及给信息化行业带来的变化和惊喜。在座的各位一定是受益匪浅。

在全球进入数字化转型时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了传统企业必须面对的绕不过去的课题,希望我们这次会议的成果能够对大家有所裨益,中国信息协会非常愿意继续关注和打造好这样一个平台,继续帮助所有的企业更快更好的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大会的颁奖环节,有请中国信息协会传媒中心主任中国信息化网的总编辑张柯主持下面的环节。

张柯: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们颁奖环节之前,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一下今天大会的主持人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常务副会长傅伯岩先生。下面就进行颁奖环节,首先颁发的是人物类和企业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