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 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

          8月25日,由国家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观察网、赛迪网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信息驱动升级,数字催生觉醒为主题,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专家、企业领袖来共同探讨中国信息化行业发展所遇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信息化行业的高速发展建言献策。信息技术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刘怡女士就信息化时代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表了重要看法。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 [更多]

—○现场图片○—

—○合作媒体○—

—○大会速记○—

  • 时间:2017年8月25日上午

    地点: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三层世纪厅

    主题: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暨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奖项评选

    内容:

    白云(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的现场,我是赛迪集团互联网经济杂志社副主编白云,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为大家主持这次大会。今天的大会以信息驱动升级,数字催生觉醒为主题,邀请主管部门领导、业界专家、企业领袖来共同探讨中国信息化行业发展所遇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及相应的应对举措,希望今天的大会能使各位不虚此行,获益匪浅。

    下面,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亲临现场指导和支持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刘怡女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院士;赛迪网副总裁梁媛女士;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信息中心主任蔡伟主任;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曹东;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电商事业部总经理周志军;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信息管理室主任李华;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增瑞。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欢迎大家。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网络的迅速普及,给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带来了深刻和复杂的变化,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错过信息化班车,不仅会导致市场竞争力缺失,更会在可持续发展中丧失先机,在未来下半场当中输在起跑线上。面对信息化变革释放的产业红利,以及时代潮流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借立巧妙转型,是每个行业都需要共同思考的话题。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各位产学研嘉宾精彩分享,首先让我们欢迎来自主办方之一的赛迪网副总裁兼常务副总编梁媛女士致欢迎辞。

    梁媛:尊敬的刘怡巡视员、尊敬的倪光南院士、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主办方赛迪网和信息化观察网对今天到来的领导、嘉宾、专家以及媒体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提供的交流对接机会,为关注信息化行业前沿热点的各位嘉宾答疑解惑,共同为信息化行业的高速发展建言献策。最近在乌镇,2017中国企业互联网大会刚刚落幕,为企业企业化行业的下半场致胜关键提出了见解,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均认为,未来的企业一定是数字化丛生的企业,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作为重要基础来影响市场方向和商业模式,最终将决定市场主体的前途命运。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信息化意味着重构场景和服务,将打造业务+场景+数据三位一体的模式。从技术手段来说,诸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为加速信息化转型提供有利底层支撑。当然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迭代,信息化所涉及的场景、行业早已不再是IT界的专署,物流、新零售、教育、交通、智能制造等各个行业深入信息化的影子,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共享经济、无人超市等概念中,可明显感受到信息化对每个人生活方式的重塑。可以说,信息化转型早已来到,从市场需求到行业变革,都宣誓着信息化的大势所趋,跟进信息化变革的潮流和脚步将成为致胜下半场的关键。从现实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很多市场对信息化前沿趋势、技术驱动和商业模式、商业思维存在误区,盲目的追赶新技术趋势和忽视市场需求,资本投资过于追逐热点,忽视细分场景的服务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流通尚存在欠缺之处,对信息化未来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针对以上现实,此次大会邀请了信息化行业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行业的关注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产学多个角度输出深刻见解和独家解读,集思广益的为信息化行业指点迷津。观点的不断碰撞中定能形成优势成果并最终转化。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办方,赛迪网和信息化观察网十分荣幸能为与会者提供交流平台,作为长期持续关注发展信息化发展的专业媒体,定会竭尽所能将此次大会的重要成果和亮点向业界进行传播,对外输出专业解读,同时见证信息化产业的变革。我们期待此次大会上出现更多有关智力共享、案例探讨、直击痛点、研判未来的真知灼见,定会抓住亮点持续传播,举办一场不落幕的行业盛会,最后我谨代表主办方衷心预祝此次大会圆满召开,谢谢。

    白云(主持人):感谢梁总的致辞,刚才梁媛副总裁从信息化产业的技术场景、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了关于行业发展的自己的见解,再次表达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信息化行业的市场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中数量最多,群体最庞大的是中小企业,他们的信息化转型进度关系着中国信息化行业的整体发展进程。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巡视员刘怡女士为我们带来分享,欢迎。

    刘怡:尊敬的倪光南院士、梁媛副总裁、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秋高气爽的北京与大家相聚,共同探讨推动我国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在此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欢迎,同时对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和创新转型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前国际经济不稳定,不确切的因素依然较多,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改革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中小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更加便利的获取信息,有效的改变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就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工商登记企业数量超过两千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五千四百万户,中小企业所占企业比例占到99%以上,中小企业不但数量多,而且在推动技术创新、振兴实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参与公平竞争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中小企业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走差异化竞争,国际化经营和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一批在某一细分领域占据市场,并走上了产业链高端的优势企业,其产品和技术成为产业链和大企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中小企业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国的中小企业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创新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方面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比较大,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税负负担重等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仍集中在传统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创新难度都是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要在新形势下稳健经营,迫切需要培育新动能,打造新模式,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在降低成本、加速转型方面受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的配置优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共同构成了制造强国战略的政策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担负着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破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推动中小企业更好的发挥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推动智能制造。建设基于互联网资源开放共享的工业云平台,加强工业云平台的能力建设,促进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大力推动研发、生产、财务管理等各类软件,在中小企业的深化应用。开展面向小微企业的在线研究设计等应用服务,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定单生产等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合作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和创新链与大企业协同研发和协同制造,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的小巨人企业。

    二是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行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已经实施了12年,实践表明,信息化服务平台是信息化企业支持中小企业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模式与大企业互动合作的重要渠道。要继续发挥大型电器运营商信息化服务商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推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专项计划,降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提高小微企业应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能力,支持中小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信息化服务平台第三方专业服务等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应用电子商务拓展市场渠道,提高效力和效益。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完善社会服务,运用众创、众包、众筹等,促进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促进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和共同发展。

    三是落实“十三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年7月,工信部颁布实施“十三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为主要原则,以提升企业的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营造发展环境,培育新增量,发展新动能,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推动实施互联网+小微企业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工程,产业集训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中小企业国际化能力促进专项行动六大工程和专项行动。要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新型众创空间,鼓励大企业开放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营销推广等合作的机会,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创业兴业,要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优化生产流程。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与各类实验室创新中心、工程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转化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要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利用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总结和探索利用大数据通过供应链金融、信用融资等新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要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发展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到海外建设中国中小企业中心,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今天到会的有很多领导和嘉宾,还有专家,大家都非常关心和长期推动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和创新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能够听到更多专家、企业和媒体界的朋友们的真知灼见,也希望未来大家继续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平台和支撑服务,共同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作出积极的贡献,开拓新局面,创造新业绩。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白云(主持人):感谢刘局带来的精彩分享,相信听完刘局的介绍,我们对中小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得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信息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实现转型,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么下面有请倪光南院士为我们带来抓住发展机遇,营造双创生态环境的主题演讲,欢迎。

    倪光南: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有机会来参加此次大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全面创新,这是我的题目。第一个问题我们当前应该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机遇,国家在国务院七个战略性信息产业包含了信息技术,文件提到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我们一般讲云物移大智,还有大智移云,最热的是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和机器人,信息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特别快,我们觉得值得注意。看一下国际上的观点,这是2016年的预测,还有2017年的预测,我大概整理一下,比如人工智能有好多小的分支,归起来就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差不太多,说明中外情况信息是国际化的,大家觉得热门的和发展前途大的也差不多,无非是分类的方法或者说法有点不同。人工智能可能有很多五六个小的分子,大体上我们知道这些确实是当前业界来讲比较热的。

    比如互联网+,有些人认为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等整合起来,也是不同的说法,也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个图也是一样,把常见的合在一起。

    我们知道新一代信息技术,刚才这些分类都可以采用,但是从共性技术的角度来讲,比如最大的分类硬的、软的,我觉得还是软的为主,新一代信息技术肯定以软为主。至少70%、80%以上,研发人员肯定是软件人员,我调查华为,当前主要是做通信产品,70%是研发人员。我相信板上的企业,研发主要都是软件人员。中国历来有一种观点,叫重硬轻软,因为软件看不见,领导官员最关心硬件,看得见,其实不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的工作的人,至少我们这么说,工作者、研发者,主要是软件人员。可以套用习主席一段话,去年十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讲的话,讲到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技术较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市场空间很大,有条件,有能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我觉得这段话讲了哪些领域比较达到先进水平,我觉得软件行业比较符合要求,比如汽车设计,我相信人家可能一百多年,中国传统的汽车和外国搞的一样好,赶上人间比较困难,但是软件发展非常快,而且应该说大家彼此差不多。所以影响属于最有希望的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领域。

    这是软件定义安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数据,软件定义世纪。所以软件是新一代信息领域的很好的抓手。我们国家历来这方面非常注意,非常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这个图从2009年开始算的,一直算到2016年,四万九千亿,同一个统计口径,工信部发布的,还是有参考价值,现在说软件,包括销售额统计是有点争议,但是同业口径去比还是可以,17年增长了88倍,所以这种思路很难找到第二个产业,这个领域17年增长88倍,你去找吧,很难。软件产业发展非常快,什么原因?我觉得好多优势,但是其中是产业政策,我们知道2000年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所谓国发18号文件,把增值税从17%降到3%,我们当时算跟领导部门说,用17%,哪怕美国的公司都到中国来也没利润了,不要发展了。领导接受了我们的意见,所以把软件增值税调低了,最后我们觉得还是很满意,我们可以对社会部门说,我增加了88倍,哪怕少收了,比重少了,但是我产业增加了88倍,你要不减税,可能产业才增加了几倍,总的税数也是增加的。

    所以我们觉得产业政策还是很重要,我们看一下目前中国摆在前面的,在计算机通信领域,信息领域,BAT公司,包括华为这类公司,主体的研发人员还是软件为主,我们觉得软件企业的发展,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其实对这些企业的发展都起到很大作用。我想就中国人太多,中国大学生毕业最多,但是是不是我们的人才和国际上软件人才可比?确实非常强,我举一个案例,用永中office软件,这个项目2000年启动,国家投入1.34亿人民币,我们看结果,2009年有一个测评,当时把微软office2003作为对比对象来看,微软2752分,永中2373分,大致相当。我们从零开始,微软十多年了,投了几百亿美元,我们投了一亿多人民币,把三大块软件和他能基本相当,可以知道我们的性价比非常好。

    从这个个案算出来我们的效率,每个人员能够有300行源代码,我说的源代码是质量比较好的。现在来看,我们比发达国家几百块美元,一行源代码的效率大得多,我们中国的公司BAT的公司,华为公司能走到世界去,很重要的一条我们的研发投入,除了华为有所比,我们中国的研发水平比绝对水平或者相对水平有很大差异,我们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还相当影响,国际水平我们都起不来,现在我们觉得缺乏软件人员,一个个案,一个人一年可以贡献三千万行的代码,外国人做不到。我们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发展很重要的和我们人才的性价比其实是分不开的,我们的优秀程度。我们和印度比,似乎印度的软件非常强,我们看一下,实事求是中国还是比印度强不少。2013年数据,中国的软件产值比印度5倍左右,我们的软件总量比他多,产业是比较全面的,比较差的到现在是大兴软件,其他软件APP肯定中国世界第一,云计算方面也还可以,就是整体来讲软件水平、技术水平真的不错的。

    我们看看人才创造性来讲,我认为中国比印度要强,我可以举一些例子,这里一般来讲,看看软件著作权的数量,我们看初创公司的数量,创新活跃,APP的数量,软件大赛,远远都超过同类的印度的水平。我们不如印度的地方就是规范,总体来讲中国整个软件人才,规模人才数量,特别是创新能力,还是比印度要高,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我觉得可以有很多旁证来证明。

    下面我讲除了中国优势以外,开源软件容易发展,开源软件已经成为潮流,成为软件业的主流,2015年85%商业软件用开源,到2016年95%的主体IT,企业组织会使用开源软件,我们看中国,所谓BAT那些公司,主体都是开源软件的。APP的更新,应用的更新,可能是几天,这种情况下,软件升级假如买私有软件不一定买不起,而是你知道人家不给你打补丁,不给你升级,你就没法动,所以你的发展依靠人家支持你怎么可能,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那么快的情况下,一切都得靠自己,所以有开源软件可以随时发展,随时更新,跟上发展的路度。很明显,我们常说的隐性消化吸收再创新这种模式,在开源软件形势下是非常合适的,也是操作系统基于开源软件发展的主要考虑。

    我们认定开源软件中国企业做的发行版,可以作为国产软件,现在我们说开放发展,应该说开源软件非常符合这个思想。我们看中国企业,我想举两个企业比较突出,一个是华为,华为目前在世界开源企业中贡献也是很大的,曾经道路也是很清楚,从应用者变成参与者,变成贡献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位置,从中国企业开始,还是简单的应用使用,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介入开源社区的工作,也做了很多贡献。进球不排除某些开源计划,中国的人员也可以主导,本来开源就是全世界共同,把开源看成进口的外国的,那是没有尝试,开源不是哪个国家的,而是开源人士共同的贡献。所以中国企业的位置,话语权和你的贡献成正比,或者参与成正比。如果不参与,不贡献,当然是人家的,如果你参与贡献,也是我的。

    有些社区也是开源软件的指导,比如翼辉公司,依托自己社区研制的开源社区,开源社区谁主导,就看谁贡献大,谁参与多,所以并不要求全是中国主导,能主导当然显示我们的能力,显示我们的贡献。这块我简单讲几句关于网信事业安全发展同步推进,习主席提出没网络安全,就没国家安全,安全是国家发展前提,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认识到网信事业的本质,不能把安全发展分割,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这种思想应该树立起来,我们目前在落实这个思想,习主席的网络安全观很多人会背出来,但是你想想每个网信事业,推进、验收、评审,还是当传统产业一样,都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只是期望有些人,比如提出多维度测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我们在党政机关提出得多维度的测评,要求网信事业相关的测评,不仅进行性价比、性能、功能常规的基础性的测评,还要有多维度,这里提到的有三个维度,一个是自主可控,一个是质量,就是常规的传统产业,还有安全测评,比如说我们知道有一些特殊的评估。自主可控的评估是新提出来的,这种评估首先判断一下你采用的技术产品服务,有没有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因为自主可控不一定安全,但是不自主可控一定不安全,所以作为一个前提,作为一个必要条件,首先审查看你有没有满足自主可控,满足了再去研究性价比,这和传统产品不一样,我们知道传统一个汽车,你买来就是你的,安全性要考虑,这个安全性是传统的,寿命、损耗、时间,但是网信事业首先看你这个企业有没有被黑客控制,被人控制。作为网信事业寿命不是主要的,而是不是可控,所以自主可控对网信很重要,自主可控通不过,哪怕说的如何好,价格如何优惠,都没意义,用了这个产品带来的坏处比作用大得多。

    所以我们主张把自主可控的评估作为网信领域落实习主席网络安全管理重要的手段,很多情况可以有一票否决权。这项通不过,其他就免谈了。比如有些产品,我们要评估它知识产权,技术能力,是不是能真正掌握,还是假的,把外面东西贴个牌子。能不能自己发展,还有供应链是不是安全,人家是不是能卡你,你要用了最后不给你进口了,给你罚款了,这些东西评估就可以,不需要劳师动众做很多测评。假如云服务可能要问你你是不是在境内部署,敏感信息是不是出境,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评估手段。

    我刚才讲的希望我们在网络信息领域能够落实习主席的发展观,加多维度测评,首先满足自主可控的条件,再考虑其他的要求,更好落实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个思想,把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白云(主持人):感谢倪院士精彩分享,刚才倪院士从大智移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还有软件发展机遇和现状,以及开放创建的关键要素,还有关于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的体系,做了一些精彩的分享,那么相信台下各位企业代表对软件与信息化发展这个行业的趋势和机遇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信息化不是概念,而需要每个企业把技术优化贯彻到每个生产环节,每个部门,特别是对企业日常管理必须做到数据化、云化等等,那么了解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后,我们需要重点探讨一下落地执行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欢迎上海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电商事业部总经理周志军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讲,欢迎。

    周志军:大家好,我现在代表我们公司给大家做一个汇报,主要是关于互联网时代和工业4.0时代,管理软件开发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在说好的东西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为什么我们说当今软件开发背后有很多困境,首先看一下,其实这个时代对软件开发人员或者信息化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发现信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渗透到各个环节,以前大家可能是用电脑处理信息,现在我们发现通过网络,通过手机,我们可以不用电脑,随时处理各种信息。以前做的系统,是处理事务的,现在发现这个系统不仅处理我的帐务,还跟我生活各个方面联合在一起。以前我们系统是内部人员使用,现在一个系统,供应链上下游,社会上大众都会用到。

    数据,从有效的小的规模,已经变成一个大量的数据,大家都会考虑分布式怎么处理这个系统。同样,我们都在关注新的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整个改变了所有的面向2C行业很多做法,我们的技术人员关注云计算、容器化、微服务、区块链新的技术。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一个大规模的整个社会都参与的,数据实时互动的应用场景和形式,已经初见雏形了,我们看到风口上各种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很羡慕他们技术各种高新技术,多少多少流量使用它,但是回到我们从管理软件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这个背景下有很多痛点,大家只是忽略而已,并没有说就消失了。

    我们在淘宝上付款很快,指纹技术,整个过程从我付款扣款,银行帐户的修改,统统做完了。但是你发现各个企业内部应用,比如说一个ERP系统,一张定单还是可能有上千个字段,做一个定单不是简单的工作,可能对一个业务人员至少花半个小时。一个企业,内部可能有上百个这样的审批流程,流程随时在变,随着机构调整,随着人员增多,随着业务环境的变化经常在变,为了应付这个变化,会有一个团队做不是很有创造力的事情,就是今天改一个字段,明天改一个别的。作为开发人员来说,会发现一方面很感兴趣新技术在发展,我很喜欢新的技术,另一方面我每天工作都是老旧系统,对我来说我没有兴趣,但是我的企业就靠我这样辛苦的工作才能正常运作的。即使是互联网公司,你发现有很多业务需求,还很难以管理,比如我们碰到一些案例,比如知名的做旅游或者服务的公司,可能可以处理全世界几百万人的订房,但是HR系统还是很难管理,怎么管理这个部门级别的HR的需求。

    上面说的三点,我们可以称之为都是一个大的视角,大企业、大集团、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大的背景之下,还有很多小公司,还有很多初创公司,我觉得大家都在忽略他们的需求,这些企业要么只能拿标准化软件,自己凑合用,要么只拿很早以前定制的系统,一直不敢升级,因为我的业务全部依赖于它。我们开发中提到的个性,我们不同企业有不同需求,敏捷,完备,可靠,这些东西我认为目前仍然是痛点,这些大环境下,这些东西改善是有限的。

    后面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博科为什么做软件开发机器人,这是市场名词,大家听听就可以了。我们觉得是这样,博科做了很多年,有管理软件方面很多实践,我们是怎么去想解决管理软件行业问题的,下面就针对软件开发机器人跟大家做一个分享。首先介绍一下我们Yigo已经存在十几年,大型项目全国性央企级别的项目,做到上千个项目,做的系统也不是小的系统,至少是财务的,ERP的,或者供应链管理企业核心系统,通过这么多年的构造,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其实从2001年开始,到今年2017年,做了17年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历经两代技术架构变迁,早期大家看到,2000年左右com+的,现在手机,我们一路走过来,不断适应新的用户的需求,我们甚至在2010年做了系统,这个系统享受包括分布式的环境的支持。

    就像以前做开发,会发现说MVC当年是很深的概念,或者很高端的概念,我们有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有UI层,Yigo怎么帮助解决刚才软件开发的问题,怎么让大家能比较开心的去做一个系统,能维护一个系统,而不是每天都是很艰苦的做体力活,改改字段,还要死命把整个流程测完,是很痛苦的事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用一种脱离现在的用软件开发,代码开发角度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当计算机大规模进入商务领域的时候,很多人会从汇编到高级别的开发系统,我们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系统到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提供新的模式来定义这个系统,不再是编程语言开发,而是系统模型的定义。对一个业务系统来说,其实最重要是三方面的定义,一数据关系,这个很好理解,其实我们看到数据层面,有更多的结构,数据是活的,图是死的,这个数据怎么变化,我们会定义,我们通过工具可以定义数据静态模型以及数据怎么变化。

    有了数据以后,需要定义什么?整个业务环节怎么去运转,所以有业务蓝图,大家可以认为是工作流量的东西定义整个业务流程。第三有了数据,有了流程,我什么地方用户参与交互,我们需要提供它的界面,所以其实我们就用这样的模式,来保证一个可视化的设计方式,图表化建模,我提供这样的工具,帮你创建这个模型,excel是很伟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很多非技术人员,非编程人员解决数据处理的问题,很多时候某个企业财务,月结做完,财务说你不要给我报表,把以前数据给我一份出来,我excel自己分析,这个月成本情况你做不出来的,开发部门做不出来,你把数据给我,我用excel自己分析这个月成本情况。excel提供给非业务人员,我们通过Yigo的图表建模工具,我们提供的一样是针对非软件开发人员去操控这个系统的手段,比如我一个业务顾问,他在某个行业有很深的造诣,所以针对某个业务,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解决方案,但是现实世界当中,这个解决方案怎么做,得去找开发人员,先给他说半天,你要理解是这样做的,开发人员说你这个功能我觉得有点问题,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我觉得你换个方法,能不能这样做,会扭曲他的需求。

    通过我们的建模工具,我们希望提供给这样的顾问层面或者在客户的层面一个很好的手段,可以通过设计的方式,图表化设计的方式把系统搭建出来,这就是Yigo整体核心。下面介绍一下Yigo能做什么,大家可以说这个概念很清楚,挺好的概念,但是真的做到了吗?你们真的做过什么东西吗?我们其实已经做过了上千个大型的项目,我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是ERP产品,高端级ERP,以SAP作为标杆,这叫高端。这个系统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95%以上典型的制造业或者SAP提供的业务功能,让一个SAP的顾问,看到这个系统能理解,而且能够去做一个实施工作,而不是说只是我自己定的系统。基于我们公司Yigo的特点以及在供应链行业上的地位,我们在这两个方面超越了SAP,一个是二次开发,一个单据一千多个字段,你让我怎么输,我怎么培训员工,我们可以针对标准产品,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千多个字段,考虑到各种典型产品,比如采购,有耗材采购,零配件采购,固定资产采购,服务采购,各种采购。要做张采购定单确实有这么多字段,但是我们可以简化,得到一个简单的界面,方便客户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可以更个性化,更加可以自行配置管理的ERP,我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去定制他要的功能,这些东西除了在高端ERP领域,我们认为一直是比较大的难题,通过Yigo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这边有一个二维码,可以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可以直接扫疑问,访Yigo的信息,以及通过二维码可以进入展示性的ERP系统,刚才说高端ERP的展示系统,你可以用手机去体验一下完整的高端的ERP所有功能。

    当然PC网就是这样的,大家通过PC也可以访问一下,我们用Yigo做的不是玩具,就是完全标准化的,支持多个企业、多个组织架构集团化的ERP产品。同样,我再介绍一下,我们自己评估一下,我们ERP实现的耗时和SAP正式实现的耗时,我们用三年时间,不到一百个人员,就实现了刚才一个完整的高端的ERP系统。

    下面再介绍我们另外一个软件,物流供应链系统,这是博科在业界比较领先的产品,我们ERP是一个最近发力的产品,物流供应链连续16年在市场遥遥领先,我们物流供应链的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这样的一些大型的企业的全国业务,也多次获得过物流联合国采购一等奖,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过Yigo的模型配置做出来的ERP软件的首页。这两个产品做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一下,第一是制造业的ERP,是无锡柴油机场,这是定制以后的ERP首页,这个首页不仅可以通过外部访问,同样可以支持手机访问。这是我们定制过的一张生产用户单,同样这个也可以在手机上得到访问。所有这些功能都是靠我们的顾问,通过工具配置出来的,而不是用代码开发出来的。同样可以看一下物流系统的案例,这是智能物流调度平台,这个物流平台包括有典型的价格的维护,包括车型在手机上的访问,包括客户需求以及在手机上的定单,这个功能也是实用的系统,也是通过Yigo配置出来的已经上线实施的软件,可以同时提供手机端、PC端各种访问方式,而且不需要代码去实现,像手机端的软件,不需要做两次开发,只要做一次,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实现业务系统当中,整个在开发角度的工作量。

    那么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行业的应用,这里我不再多说,大家可以到我们公司网站上,包括外面的摊位上,展位上都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里列出我们很多大型的客户,从中石油、中国移动,像紫江集团,包括国土资源化都是我们的客户。

    最后这个环节我来总结一下,我们Yigo可以对业界带来什么东西,首先就是刚才介绍了Yigo,其实是一个模型的定义,其实Yigo是通过一种东西描述整个模型,模型用于软件实现以后得到各个应用的做法,这个模型本身是跨平台的或者平台无关的,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在com+上做,以后可能会在分布式,更多体系上做这件事情。有了这Yigo之后,首先改善工程技术的过程,有了Yigo我们可以更轻量化,很多时候我们和客户并不是基于文档沟通,不是写说明书让你确认,而是我直接拿软件,直接根据你要做的修改,帮你改好,比如你今天跟我说,录入系统给我用不太方便,我觉得缺少这么几个东西,可能第二天我告诉你你看一下我改过的效果可能就是你需要的。对客户来说,你去看到的需求,不是一个抽象的文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软件,你可以操控它,不是光看,可以操控它,可以体会这个东西和你需求有多大差别。通过这种方式你发现需求过程会很顺畅,不再是一个非常头大的写文档写的很痛苦,客户也很痛苦,因为他看不懂你写的文档,不是这样的过程。

    其次叫自主信息化,我们可能是提供平台,或者提供一个业务套件的,我们可能有合作伙伴,再往下有客户,这个层级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他的需求做一个自己的控制,这个软件背后不是供应商控制,想改什么东西,可能经过简单培训,客户自己就可以有一个人去修改它。目前提供15天左右的培训,针对的是刚入行的不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比如说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这样的管理软件专业的学生,他们经过15天的学习,就可以去使用这个东西,来创造他需要的系统。

    针对资深的顾问,更是有利的工具,顾问能自主性去做他想做的东西,而不是依赖我的开发人员,我写好说明书,和开发人员交代来交代去,迭代好几次才能搞好一个系统。通过Yigo实现软件的随需即变,去年做的系统今年可能不适用了,可能要调整了,通过Yigo通过模型可以简单调整系统,可以简单实现系统功能调整的功能,这样从客户角度来,我这个系统是弹性可变,根据业务发展可以很方便改变系统的工程需求,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对软件开发人员来说第一更智能,我做很多事情,尤其体力活,不要我写代码写出来了,对项目经理来说,既然不用写代码,也不用维护代码,项目团队可以大大缩小。第二更高效,当然我一直这样说,这个高效看怎么理解,如果找顶级开发人员做功能,肯定比Yigo设计出来高效,这是必然的,但实际情况你没有这么多开发人员,你的业务靠很多人一起做的,这些人可能层次不同。通过Yigo,我们保证我们的实现是一个比较高效的实现,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不能达到最高级的,最资深的开发水平,但是可以把团队水平拉到比较高的层面上,不会发生低级错误。

    同样关于安全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法达到特别高的安全等级,那个要求非常高。至少在安全层面是中上水平,我们的安全措施,大部分安全员查出的错误都是可以被解决掉的。还有自主,这个系统做出来谁都可以改,比如供应商客户都可以根据需求去更改。这里是刚才的总结,我不说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最后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未来怎么去发展Yigo,刚才说到了Yigo已经做到在管理或者事务性的软件方面比较深度的定制和设计的功能,后面我们想做的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说分析的需求,我们下一步想做分析层面的,我们希望通过模型的方式,去把分析层面的功能减轻各个层面的负担。第二是智能方面的应用,智能方面的利用,Yigo有一个先天优势,我的模型是人可以看,人可以识别,人可以阅读,同时又是我的计算机可以阅读的东西,所以我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本身,去扩展做一些智能化的应用。最后是我们在建模领域想做的事情,叫逻辑验证,你现在做的程序出来,这个程序对不对,没有人告诉你,可能不同的做程序,有不同的对错,可能有很多不好的用法,有很多错误的逻辑,我们希望在模型基础上做正确性的分析,也就是以后我设计出来的东西,不仅可以让你运营起来,还可以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不是有错误。这就是我们想在Yigo上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的介绍基本完了,这个介绍是针对业界目前在软件开发领域碰到的各种情况,我们针对方案的共享,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和我们继续探讨,我们在前面展厅上会有一个相关资料,大家可以去领取。谢谢。

    白云(主持人):感谢周总的精彩分享,相信刚才听了周总的演讲,对管理软件,对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有所调整,明确了信息化核心指标正是管理软件对大数据处理的高效与科学性,相信大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谈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大数据如何借助互联网时代新思维审视大数据,挖掘大数据,让大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就需要各个行业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开发与创新。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欢迎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信息管理室主任李华带来题为智能制造的推动力—工业大数据的演讲。

    李华: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突然被受邀赛迪网的演讲,突然通知我做一个分享,非常诚惶诚恐。我们只是在行业里,因为我们是中国自主的制造型企业,我们一直在制造的行业里苦苦的追寻着,今天我们在想一下,基于目前的大体的情况,我们做的一些小小的工作,给各位予以汇报。

    首先一点我们现在认为智能制造的推动力是工业大数据,这是我们的定调。我本人是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的DCS工程师,自己在这个企业里面,干这个行业已经干了20年以上,同时又参加了一些组织的验证。我们在讲不管是制造业也好,还是任何一个企业也好,我们在说我们发展战略的时候,都要考虑自己的四个问题,第一个我们有什么,第二个为什么这么做,第三个是怎么做,第四个是我们还要做什么。围绕这四个问题我们开始下面的论述。

    我们有什么,我们是国内第一条玻璃极板生产线,也是目前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玻璃生产线,也是国内唯一一条。我们集团的前身就是一直隶属在彩虹集团,彩虹集团最早在周总理过世前引进的中国第一条显象管生产线,我们这个企业已经转型,整体进行高端显示,平板显示行业。我们覆盖了光伏玻璃组件,覆盖了液晶显示行业里的面板、盖板、机板,三个突破国际难题的国际技术封锁的三样东西,我们一直在做。我们在彩虹显象管时代有全世界75%的显象管的产量,我们拥有全世界显象管,我不知道显象管大家有没有印象,你们家里面最早的大屁股电视机,不管是海信的,还是长虹的,还是海尔的,电视机75%显象管都是来自彩虹。

    现在彩虹拥有大量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在用数字化的方式,工业大数据和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了现在基本上无人的盖板生产线,技术去年已经拿过了两化融合最佳应用奖。同时已经拿到陕西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的名目,同时整个集团是国家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园区。刚才表述我们企业的前身,我们再次讲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大家众所周知,我想问问大家,很多企业都面临了财务预算与实际生产消耗不对等,传统工业化与信息化中间是有臂章的,有工业化的烟囱,也有信息化的烟囱,那只烟囱怎么产生的。生产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不对等,生产线及设备的异常不可知,生产的连贯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样没办法保证生产质量和产品质量。

    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跟其他的制造业稍微不同的是这个构架,整体的构架设计,包括我们从硬件基础层,运算层,包括到软件层,包括到应用层,包括到展示层,这个结构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其中采集报表这块,包括工业监控这块是我设计的,我们设计完委托第三方,交通大学底下的研发团队,帮我们做代码的实现。因为我们去购买成熟的软件,一个是资金成本过大,再一个其实回来做二次开发的时间和周期是相当大的,没有办法得到技术的保障。

    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上能达到的东西是我们的软件结构师可以基于生产线上,不管是西门子的,欧姆龙的,美日德的设备我们都有,我们要有大量接口,但是购买专门的程序对接口成本非常大,达到生产的可视化和质量的可视化。这是我们自己设计软件对PRC进行的仿真,所有数据库是和仿真系统进行对接,这样可以达到我们对设备端包括控制端,可以达到有效的数字化呈现,打通中间的黑管。我们是怎么做的?我大概给大家汇报一下,其实我们用的是一个工业信息化的技术。因为大家众所周知,国家站位讲中国制造2025,我们去分析一下,完全符合我们的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就是两化融合,简称工业信息化,把信息工业化了,把工业信息化了,两者融合以后可以达到工业信息化。基本上这是我们的层级,大家可以看到正三角的方向是传统的信息化的模式,通过PC对数据进行采集,有效的执行结果,达到BI呈现的目的或者报表管控的目的。

    旁边倒三角,其实一个很简单的,就是工业化层级,生产线上,生产企业和生产运营线上和设备上拥有大量的数据,我们工业控制只是对中间某些特定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然后按执行工艺和步骤达到加工生产的目的。其实,两者结合在一块的时候可以看到,其实BI的呈现和管控,和生产目的是可以做到有效的重合的。这个地方我们自己的阐述,不管是做智能制造2025也好,还是做智能制造4.0也好,我们做的第一是可视,第二是可控,第三是可预知,第四是才可制造,没有前三者的基础和手段,谈什么智能制造都是不落地,都是吹牛的。

    这是我们在生产数据管理系统里头,比如一次性取数,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信息化其实90%信息化手段是历史追求数据,工业化的手段,90%是实时数据,我们经常信息化的人要干工业化非常难,是拿历史的想法去考虑实时,手段是不均衡的,工业化的人考虑信息化的时候又有问题,我是秒级的为什么让我等几秒才能得到数据呢。所以我们就说干IT的人和干OT的人,说一件事的时候,两个人站在两个维度上的,一个人说的南山的猴子,另外一个说北边的猴子,都是一个事情,只是维度不同而已。

    我们生产线系统从2016年2到月份到现在有近十亿条数据,基本上每天的生产的数据量都是在千万级以上。很多年前,刚开始讲大数据的时候,很多人告诉你大数据达到多少量级,PP级,PT级,甚至BP,达到多大的体量才有大数据,我一直给他们回答是,但凡是那么说的,不管是政府的人,我给政府演讲的时候,我也跟他们说,但凡碰到一个跟你讲以体量级说大数据的人,不管是专家也好,还是乙方也好,不外乎是干三件事的,一是卖硬盘的,二是卖存储的,三是卖数据库的,为什么?只有他们是按体量级说话。真正的大数据是什么,真正的大数据说明是基于条目的反驳,并不是以你的条目的每个字节量的大小。

    我们的数据每一个条目基本就是1K左右,我们每天都在千万级条目的时候,这时候可以说我们是大数据。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数据,我们有实时的数据,有历史的数据,这时候才是大数据。这时候有人告诉我他是卖硬盘的,卖存储的,我说你来吧,正好我们要扩容。数据和数据之间的不对证,如果实时的数据和历史的数据,非要强加到一块进行有效的对等指标,这就是一个扯淡,所以如何实现工业与信息化的数据对等。

    这是我们的生产管理系统,我们能做的事情,比如对报表人工检验等等,我们一直遵循五个环节做事情,我们在前30年的时候,我在这个行业已经22年了,20年以前的时候,每个企业都讲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其中到五要素,就是人机料法环,不管是智能制造也好,不管是软件公司也好,还是制造企业也好,我们任何一家公司,包括一个财务公司也好,我们都逃脱不了这五环。怎么把这五环作为数字化的呈现,这样才能作为企业有效的支撑,包括有效的成本。我们一直说怎么打通整个生态链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

    这是我们做的东西,我们系统只叫数字化工程,这是我们可以在秒级对全部的生产线进行一个秒级的监控,这是冷端设备,我们是一个流程性企业,类似于像炼钢,传统玻璃行业,包括做石油加工等等,熔炉是不能停止的,我们对熔炉那一方面,我们通过DCS手段进行实现,我们在冷端,是用自己的系统进行监控,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因为准备的比较仓促,我刚才想的是给大家放一段视频,让大家看一下很多乙方没有接触过真正企业是什么样子的,我本来想给大家看视频,到最后这个片子讲完了,看有时间给大家看一个三分钟的视频。

    冷端每一个原点就是一个工序,这个工序是一个机器人,我们的工厂除了热端,冷端一天产量在近四千张产品,后面有将近19个自动机器人工位,我们的生产线可以不吹牛的说,我们应该是世界一流的无人机器人生产线,我们的机器人生产线和董明珠的机器人生产线、小米的机器人生产线是两回事,我们在80年代完成了机器人搬运的工作,机器人叫规定计划动作的单位,只是把它搬过来,然后翻过来,我们机器人是协同作业,三台机器人之间,是有传递的,玻璃的产品是0.7毫米,最薄的是0.3毫米。所以机器人在把板子拿下来的时候,递给机器人,我们通过工控的手段,控制是在微米级的,因为都是用空气吸盘来实现的吸附,每一个微米级的误差都有可能说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吸盘的张力,一个松了,一个吸盘有问题,没有松开,另外一个在用力拿走的时候会造成产品的损坏。所以说我们是实现机器人传递的问题。

    这是我们可以在系统上可以随时的弹出一个故障,黄的那快就是弹出来的信息,一般会告诉你这个地方有一个故障,最多告诉你故障代码是什么,你回去以后查机器人手册,或者工业手册,这是一般MES的传统。我们现在做的是,弹出来告诉你软件代码是多少,告诉你定位这个设备的是哪个关键部件出现了异常报警,同时会有等级实践,这个东西是不是影响到了你的生产主结构,就是设备主结构,还是一个连续出现的高发报警,回过头可以在整个系统的数据库里进行历史的查询,这样成立设备的运行档案,也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的。

    我们通过在用工业大数据实时手段,进行产品质量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控制,原来的产品质量控制是需要一个人去从进口设备检察机上,把数据拷走,三四小时才能做出迭代,产品质量不好的时候,不良可能有六七千个点,要看不良分布的密度和趋势是什么,我们做平板,平板把表面附着物和内部气泡,是一些致命的缺陷,就要做分布,这时候人工做都是两三个小时,但是用工业大数据手段,我们借鉴了分布式数据库的理论,基本实现了分钟级可以解决批量的报表呈现的问题,就是批量质量的图形的呈现,包括产品趋势。

    这是产品分析当中我们的一些图,左边的图是我们能呈现的打点图,设备采回来只是一个点,我们在坐标图上会产生点,成为我们自己的蝶图。这个工作做,一个人要两到四个小时,这边是对产品的分析,是饼状图。同样可以从其他设备数据库里抓取一些我们自己的设备,实现异构的系统集成。因为我们是多国家的生产设备,面临着我们有多种系统,还有内嵌式的,自己内嵌式开发系统,所以我们就要对多个设备的数据库进行采集,其实这是挺复杂的,挺庞大的工作量,幸好我们坚持下来也做好了。

    其实剩下的是我们还想做什么,我们其实在做生产系统,我们要考虑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未来到2019年开始,今年开始到2019年,全世界有50%的大型组织,未来都会以专业的数据模型,就是自己行业独有的数据模型来从中获利,这句话意味着告诉我们什么,未来如果说不管生产企业,还是软件研发企业,如果没有自己在自己行业的数据模型,对自己经营有模型的分析,就是工业大数据里面,没有大数据模型的建立,未来的迭代和未来的延伸都是非常渺茫的,你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因为我们也希望通过AI的技术,自主学习的技术,对自己的生产线的生产技术进行缺陷的认知和未来技术迭代的支撑。同样,可以用现有的技术为我们智能制造,同样同行业的企业来做一些有效的支撑,同时也做到我们作为民族企业和央企的职责,对社会对国家的职责。

    同时,把我们自己在智能制造行业的标杆更有效的推进。这是我的演讲,我节省出来了四分钟的时间,如果大家还想看这个视频的话,给大家看一下。通过视频告诉大家传统的工业里,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播放视频)

    通过工业大数据手段,我们做了这些事情,这是实时报道系统,这是机器人,这是生产状态的展现。生产线除了机器人就是自动化传输设备,这是质量方面做的实时的控制。这是工业大数据的展望,能有效降低工业成本,帮助企业高效生产,为企业提高良品率和生产率,同时可以用大数据的手段提高企业转型收益,将所有东西变成可视化的。不管是未来智能制造有多远,我们先走好可视化数字化这条路,我们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白云(主持人):感谢李华主任带来精彩分享,相信我们会更加期待工业大数据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从而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有一个更强的期待。接下来让我们换银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增瑞先生带来题为掌控数据,智造未来主题演讲,欢迎。

    周增瑞:大家上午好,李主任介绍完压力少很多,我可能更多讲一些框架性的内容。在座的很多都是制造业的,可以想象一百年前亨利福特说不管你要什么,我只做黑色T型车这样的理念,开创大规模生产的辉煌。一百年以后的今天,在座制造业的同行,我们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是什么样子的,要求我们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响应速度,甚至需要全程的监控,更多的个性化的需求,更及时的响应。这些不得不去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甚至单品的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整个技术面,包括一些云计算、大数据、工业4.0等等这些新的技术方法,也都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制造业有效的应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我想这可能是大家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我今天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制造的部分。大概谈三个方面内容,一个是智能制造议题现状与未来,二是智能制造框架与规划,三是作为企业如何去评估自身目前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水平和进展。

    我们看政策层面的状况,从2013年开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专项行动计划,我记得2013年5、6月份,清华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的庆典请我做一个演讲,今天的题目是我那天演讲的题目,虽然内容不一样。实际上在四五年前的时候,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已经在学界或者在研究机构,在从业者当中已经开始在推动,但不像以前很多的技术趋势,这些内容到今天为止,在实务端并没有非常好的有效的推动。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战略,2015年7月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互联网+的行动指导意见,2016年做了智能制造的工程指南,2016年12月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到2017年国家财政部和工信部联合推出一些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推动,并且配相关资金进行推动。纵观这些年,国内在这块有四个特点,一个是产业升级战略主轴相对清晰,尤其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创立为主要动力。二是体系标准,降低实施门槛,完成了较完善的智能制造理论体系。三是多元发展全面价值升级,职能制造推推动范畴,包含了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生产模式变革。前段时间我看中国智能制造研究院他们发布了一个东西,大家都很熟悉30年前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我们回过头看30年,那条微笑曲线逐渐变得越来越抖,这个抖从智能制造角度,从21世纪来看,主要抖在左段的智能产品的产品设计端,以及右段的产业模式变革段,在智能制造段实际上附加值会同传统的生产相比会越来越低。

    资源的引导,2017年推出直接的财政补贴,这期中让我们感到有很大改变的是这个,就是2015年的7月份,工信部智能制造评估标准出台,国家在这些推动上,更多讲概念讲标准讲规范,这次直接确定了如何去评估一个智能制造的示范达成智能制造的目标,不是以一个普世的水平,而是以我们企业现在的状况,被得到什么样的改善为你是否实现了智能制造的有效推动,所以在这个文件当中,明确提出来智能制造如果达成目标,你必须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你的生产效率是否有20%以上的提高,你的运营成本是否有20%以上的降低,产品周期是否有30%的缩短,产品不良率是否有30%的降低,以及利用率是否有10%以上的提高。

    因为我从2002年开始,不断的参加国内很多活动的参与,以往是我要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我要具备什么功能,很少有从应用的视角看这个事情,这应该是我们在智能制造方面或者产业方面非常大的进步。ERP也好,信息化也好,所有应用主体是制造业,我为什么要应用它,我为什么要投资去做它,因为我要通过它达成我的目标,这个目标如何被兑现,我想这次文件当中有非常好的标识。

    市场是什么样的?早些年,在智能制造实际上更多被渲染所谓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人,自动产业线,数控中心等等等等,一方面大家认识不清,第二方面政府对机器人是有补贴的。第三基于各自的利益点,各自不同的供应商,包括设备自动供应商,EPR厂商等等,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分别去描述什么是智能制造。

    最近这一两年,整个环境会有比较好的转变,一方面客户逐渐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程度在加大,但是如果看整个企业,如果说彩虹属于示范段,我想还有大部分的企业还在补课的阶段,还在实现从一线的设备自动化,或者设备间的互延,或者很多阶段在成长。这个问题就是我在这个阶段,我很难知道我下个阶段该怎么走,设备互联起来之后我该做什么,现场控制起来我又该做什么,先驱的制造厂商,学而优则仕,自己一线做的不错了,自己智能制造部分不错了,很多会以这个行业提供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帮助同样企业推动智能制造方面的应用。前段时间我们跟一个高铁配套行业当中,应该是那个新的行业当中国内做的最牛的,其他供应商所有产线控制设备都是他们提供的,都是照抄他们,很自然,他们既有自动产线的部分,又有控制的部分,又有车间管理的部分,于是他们会迅速形成一套智能车间的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的厂商当中去。这个逐渐会成为一支有效的力量,这个基本以车间+MES为主智能制造的方向。

    第三供应商对于整体智能制造的看法越来越清晰,大家都在寻求各方面的合作,大家基本开始不断找一些战略合作的资源,这是整个行业面的一些特点。对未来智能制造技术的趋势,我看所有资料当中,我觉得工业4.0研究院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的,未来智能制造会发展四个阶段,自动化工厂阶段,2015年之前基本是自动化的过程。2020年之前,很多时候大家在补这个课,数字化工厂的问题。这段主要以现场的管理,ERP、CRM这段为核心和特点,接下来可能CPS系统应该成为主要的工作的内容,希望能够应用信息系统对应设备产线以及工厂形成数字化,初步实现虚实应对。往下四五年左右,形成以自组织,自适应、自控制为特点的智慧化的最终的结论。

    事情很多时候很宿命,20多年前我进入这个行业,第一件事情做国内863工程,叫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当时叫无图纸生产,就是从设计、生产、车间、到最后的完工、发运,整个过程无图纸,无文档的生产过程,想想可能是最朴素的所谓虚实结合的信息物理系统。大体看了智能制造议题在国内的政策面,用户面和市场面的状况之后,我们看一下对智能制造的架构以及规划。

    在我们看来智能制造大约会涉及到四个领域的内容,一个是现场的设备自动化的问题,一个生产资源的管理智能化的问题,一个产品工程的开发虚实结合的问题,一个是供应体系运筹协同化的问题,每一段不同厂商都会有不同的概念和标准,现在还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内容。那么在制造现场设备自动化的过程中,基本上我们希望制成设备、检测设备、储运、对象识别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资源管理智能化,传统的ERP也好,还是应用系统也好,希望做到从产供销作业线等等自动化、智能化、实施化、一体化,产品工程开发希望实现产品协同化、模拟分析自动化、开发流程系统化、产品开发与制造工程信息整合化、产品信息一体化。智能制造信息系统整合运作体系下,我们给出参考架构是这样,我们分成五层,从设备的控制层到现场的管理层,到体系商务层,到互相消费层,设备控制层是目前大家急需要投入解决的问题,反而商务体系层这段目前看,大家说的比较多,但实际上真正应用的并不是那么多。这是设备控制层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机器人,机器人手臂,数据单元,数据控制等等这些东西,现场控制层可能包含相对比较多,而且不同行业差异也会比较大,包括设备的部分,设备能源的部分,刚才我讲到工信部给出了实现智能制造几个增加,几个降低,有明确数据的东西,跟那个是对应的,这段应该是现场控制层你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现场的设备间以及设备和上层的控制之间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等等。

    那对于整个智能制造的运行蓝图,我们做了一个模拟,我们认为未来的智能工程包括智能运营、智能排程、智能分析、智能现场,将是未来智能制造整个应用的蓝图。如果蓝图通过系统化的视角去重构去重建,对于制造业来讲要走到目前企业应用比较多的,包括核心的ERP系统,包括公共管理部分,包括APS系统,接下来要深入一线,到制造执行,制造工程,要在一线,设备监控、储运监控,质量监控的部分等等,要打通。实际上希望通过资料的整合,提高现场的效率,希望通过流程的整合,提升生产的绩效,希望通过信息的整合,提升企业营运的水平。通过整合整个平台,去改善企业整体的绩效。

    对智能制造来讲,分成一个是智能工厂的部分,一个是生产的部分。智能工厂主要是设备的自动化,包括生产,储运、对象识别等等,主要是智能化的问题,在智能生产的部分,主要是开发、生产、经营这段的问题。设备的智能化是三段,一段是运转的自动化,一段是管控的数字化和协作的网络化。这是我们针对运转自动化、管控数字化、协作网络化方面需要规划的内容。在设备运转的自动化方面,不管你是自动化设备,半自动化设备和传统设备,未来应该有一个成熟的数字的接口,同时跟你的设备管控的部分进行双向的传递控制。这段实际上是对目前的企业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叫所谓互联中台的平台,实现设备本身、设备间以及设备和控制部分的信息的有效交互。

    刚才大体介绍了整个我们在智能制造部分的蓝图和规划,对目前企业来讲,到底目前是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如何规划这件事情,我最开始讲工信部推出了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智能制造,或者达成智能制造目标的标准,所谓的几个降低,一个提升。那么对于我们目前的企业来讲,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估现状的状态,我们依据刚才的整个蓝图,我们做了一个工业4.0或者自动化程度评估的工具,这个工具当中,基本不是评估你的产业自动化的水平,而是我们把每一段分成不同的级别,然后你去看你对应的状况,根据这个对应的状况去判断你在各个环节的人工半自动、全自动、自动化的程度,这样看你的设备、设备间以及其他互联的可能,从而评估工业4.0到底属于哪个阶段。这个不光是设备层,包括营运的水平,比如计划的制定到底是全部的靠人工,还是以人工为主,辅于机器,以系统为主,辅于人工,还是全部通过系统,还是全部智慧化,比如我是否可以自感知,自分析,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如果达成这个状况的时候,那么你可能在我们的五个级别当中应该是最高的级别。如果感兴趣的通过二维码扫描之后,可以在线上去评估你们企业的状况,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是专业做制造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厂商,所以30多年下来之后会积累很多制造行业的模型,我们分成不同的行业,这十几个行业当中,我们都有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看你的企业在这个行业当中,所处的智能制造的水平。

    这个就是我说我们在不同的领域去评估智能化、自动化的程度,有实际值、理想值、评估值,通过理想值看这个行业的平均值,看理想值之间的差异,这是设备段的。通过这些维度的评估,我只截取几个画面,通过这个问卷调查,系统会自动帮你算出来,你现在的水平,你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你的理想水平大约是什么样子,最后生成一个雷达图。

    所以这是我们在整个智能制造方面的一些蓝图规划以及未来的为现实提供的工具,希望能够对在座的制造业的同行有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白云(主持人):感谢周总关于智能制造、架构规划和未来愿景带来的精彩分享,接下来有请赛迪智库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姚磊带来制造业双创发展特征及趋势的精彩演讲。

    姚磊:大家听了一上午,也非常辛苦,刚才各位企业家主要是围绕在企业的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一些认识。因为我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发展中心,我们主要从宏观方面对产业的发展,尤其制造业创新、信息化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我们的研究,本来今天上午应该是联盟秘书长杨春立杨主任会过来,但是临时有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今天就代表我们团队把我们研究的在理论方面的认识,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双创这个问题大家也不陌生,因为我们国家的政府,包括克强总理对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视,他也多次在各个场合表示我们国家要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工信部一直致力于在制造业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双创,做了一些政策,也给地方做了一些指导,尤其是今年在8月初的时候,工信部也发布了出台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的三年行动计划,另外也就是在昨天,工信部也发布了首批制造业双创平台的试点示范,也希望能够通过试点示范,挖掘出来一些典型的模式,在整个行业做一个推广。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双创平台,双创平台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们怎么样来建,谁来建,怎么用,主要围绕这五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在我们的研究中,首先也从问题出发,为什么我们需要从双创推整个产业载体的建设。首先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双创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引擎,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在双创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特征,就是集众智,汇众力,这个过程当中已经突破了原有生产力、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方式。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双创的过程中,雇佣关系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另外尤其是当前,我国也进入经济新常态,整个经济也寻求一些新的动能,国家也在强调我们怎么样推动经济新旧动能的接续转化,我们认为双创也是能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功能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在双创领域,我们不但可以提供一个相关的平台的建设,基于平台,还能够衍生出来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增长新的空间。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的双创实际上也是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必然的选择,大企业实际上在自己自身的研发生产的体系当中,如果仅仅借助自身的研发和制造资源的力量,很难能够有一个在现在互联网时代下,有一个大的突破,它需要借助外力,通过双创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研发体系。小企业,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现在在资源,在租金在各个方面处于劣势的状态,但是在双创的环境当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一些载体,与大企业共同配合。一方面完善它的产业链协作方式,另一方面使得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是我们认为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推动双创这个事情。

    总的来看我们对制造业双创的认识,还是认为制造企业还是整个制造业双创的主导力量,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现在包括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包括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实际上互联网企业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他们对产业的创新,业态的创新,积极性非常高。如何激发制造企业把自己的资源、技术、人才等等这些资源要素能共享给社会,激发全社会的力量,也是我们开展制造业双创的本质。另外现在在制造业双创的发展当中,最主要还是借助一个平台,就是我们提到双创平台,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从国际上来看,包括GE,西门子,SAP,他们也在建立一些平台,比如GE建的平台,实际上把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一些技术,一些资源,包括模型库都放到这个平台上,也希望能通过开放共享给社会,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社会来完善自己的创新体系。

    双创平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刚才提到的GE、西门子、SAP,他们其实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建设了这个平台,实际上也是抢占了整个产业的制高点。第二个方面主要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制造业双创平台,今年在7月份的时候,7月27、28号,我们研究团队发布了一个制造业双创发展白皮书,这个白皮书里面我们给出了一个我们认识的制造业双创的定义。这个定义说制造业双创平台是面向制造业和互联网全面融合的需求,以工业网络、工业软件、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为支撑,以人、设备、技术、资本等制造要素的在线化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化为基础,以交易为核心,以多方参与,高效协同合作共赢的融通发展的机制为扭动,推动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创新的开放式平台。每一句话后面有很多内涵,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说要提出是面向制造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的需求,我们也发现现在包括发改委提了互联网+,工信部提了人工制造2025,包括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都是在国务院层面发的一些文件,但是这些也是看到了现在互联网正在由传统的消费领域向制造业领域延伸,这样的情况下制造业双创平台是一个载体,这是我们认为为什么我们要面向制造业与互联网全面融合的需求。

    底下的不再细解释每一句话的意思,我在后面会把相应的意思带出来。现在我们提到制造业双创平台这个范畴,制造业双创还是比较陌生,但是有一些概念大家可能不是特别陌生,比如工业云、工业互联网,还有工业电子商务,实际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平台,都是制造业双创平台。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也从两个层面去看这个问题,一个是从系统的层面,实际企业现在在建制造业双创平台,是一个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由自身到全社会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层面,主要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分了三个层面,一个是企业自身的企业级,还有面向全产业链的产业链级,还有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级。从功能层面来看,制造业双创平本质上还是一个制造资源要素聚集的平台,制造成果、研发、制造、还有其他的产品的成果的交易的平台,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服务能力的共享的平台。另外这样的制造业双创平台的环境先,也构建了一个大的生态。

    制造业双创几个重要的功能,一是高效的汇聚整合资源。能把企业内部和全社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等一些资源能够汇聚到这个平台,汇聚到这个平台上需要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不是简简单单把信息放到这个平台上,很多技术需要在线化的,如果在线化以后我们能就使得这种资源要素能达到更高效的配置。另外很多企业在双创过程当中,对自身的组织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海尔提的人单合一,和咱们提的双创理念也是非常吻合。实际上就是在双创的环境下,没有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员工的本质的区别,大家都是整个平台的创科,都能为这个平台做贡献,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获取利益。这是第二个功能。

    第三个就是一些制造企业,实际上通过双创体系的建设,也使得自己的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我们提到的一些网络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这些模式实际上在双创的载体的建设当中,就自然而然的能够顺畅的运行。还有一个就是刚才也提到,通过这种双创平台的建设,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我们也理出制造业双创平台的特征,一个是业务系统要集成化,包括产业链之间协作的业务链系统,以及能为社会服务的业务系统,能在一个环境当中实现数据的共享,业务的协作,这是业务系统。另外一个是资源要素的池化,这个池化并不是简简单单把信息放到平台上,而是能够把一些制造资源和要素在线化的方式去体现,当然有一些比如专家资源,不可能把这个人给放到这个平台上,但是专家的经验,他的知识,可以通过模型化、代码化的方式,把他放到这个平台上。

    另外,服务能力开发确实也是整个双创的重点,双创之所以我们提到这个机制能够运行,实际上是建立在开放的基础上,大企业向小企业开放,小企业也得把他在这个平台上获得的再创新这种成果,也能够向其他企业进行开放。服务能力开放,是我们在整个双创中寻求的一个重点。另外因为制造业双创是一个新的东西,我们能不能在原有的企业的架构下,企业管理方式下能运行,目前来看可能会遇到很多壁垒和瓶颈,所以说参与机制也需要我们有突破,有创新。这点在民企实际上做的还是可以的,但是在央企可能由于,包括国资委的管理的规定和办法,实际上他们现在在这点的突破,他们在开展双创当中遇到最大的瓶颈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最终的阶段,我们在这样一个双创的环境当中,包括平台的建设,包括服务的提供商,包括用户,大家都是在这样一个生态的过程当中,实现利益共享,实现自我的再提升。我们也总结出来了制造业双创平台的几大模式,制造业双创平台,说是制造业,但是它的意思实际上是面向制造业,就是制造业领域的双创平台。制造业领域的双创平台,它的建设的主体就不仅仅是制造企业,当然还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在这里面,我们总结出来了各个企业主体在建设制造业双创平台当中,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典型模式。

    前三个模式,主要还是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去看,他们面向研发,面向管理,面向产业链的整合,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后面两个模式,主要还是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一个就是简简单单的通过双创平台能实现要素的配置,另外一种就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使得一些共性的软件,共性的模型,共性的专业的知识,尤其是面向特殊行业特殊的知识能实现在平台上的共享,当然是面向制造业领域。

    因为后面我会在怎么用当中对一些模式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就给大家简单提这样一个概念。第三个问题,主要还是讲一讲我们提了制造业双创,它是什么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建这么一个双创平台,我们也是通过大量的调研,我们有一个联盟,联盟有七八十家企业。通过联盟企业的调研,包括我们跟国资委合作,包括央企的调研,我们也发现实际上大家在建设制造业双创平台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技术来讲,主要是有几个层面,一个就是我底层要能支撑整个平台的运营环境能顺畅的运行,包括数据采集,包括平台建设,包括工业云,工业软件,这些技术都要能够实现集成化、池化的效果,是从最底层、技术层面。另外一个就是我在这个平台的技术层面之上,我要接入一些资源要素,使得这些资源要素能成为一个服务能力,这个层面,我们汇聚的资源要素有一些研发的,有一些制造的,还有创业孵化的,创业孵化的很多了,包括投融资,包括创业培训,品牌推广,市场,客户等等,这些资源能在底层平台之上形成一个开放的服务能力和要素的共享的池。

    第三我能带动相当业务环节的变革,因为双创不仅仅说我强调的要素的供应,实际还是要跟日常生产,日常企业的运行要结合起来,所以要能够在底下两层建立的架构上,我能实现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包括组织管理的变革,也是我们所说的这层叫业务执行层,也是整个双创的应用的层面。

    刚才也提到了制造业双创,实际上还是有一个层次体系,我们有一个领域内的专家,他就提到实际上制造业双创也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双创从小了看,实际上从一开始,比如创业创新的角度来看,是研发资源的聚集,在一个企业内部,可能研发部门最开始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实现协作共享。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进一步,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再延展,我们搭建了一些系统,比如研发和制造协同的系统,包括集团化管控的系统,这些系统搭建以后,我们就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不仅仅是研发人员我能够用平台上的东西,我其他的业务部门,我财务、其他的专业业务,市场,制造,这些都能跟我的研发部门能够协同创新。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就形成了我们最底下这一层的企业级的双创平台。

    有一些企业说了,我在企业内部实现了员工的能力和自身资源的最大化的应用,但是我还想用产业链的资源,那他这个平台进一步再向产业链推,进而向全社会去推。实际上制造业双创平台也是一个由内而外,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当中,我们一直强调一个理念就是生态这个理念,因为在整个双创的大环境下,所有人都去参与,所有人都去获利,所有人都受到相应的制约。我们可以看到有平台的建设者,刚才提到有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包括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还有一些服务的提供商,服务的提供商里有可能有政府部门,有科研院所,还有软硬件的服务商,包括一些供应商,其他的供应商。用户包括企业外部的员工,包括园区,包括社会化的创客。

    现在建双创,有几种模式,我们列的也不一定全,现在大家在建设双创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各显其能。大的企业,现在基本上都是自建,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资源,他们希望在整个平台建设过程当中能抢占制高点,所以他们希望自建。还有一些可能是由于某个环节的缺失,我就需要与产业链其他企业的配合,或者是我有技术,你有市场,就这种方式的配合,所以联合投资的方式也有。还有一种就是因为现在双创实际上它带动的是一个企业群体的活动,所以说地方政府对这个工作也非常重视,一些大的平台,实际上也跟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客户园区结合,由政府联合投资的方式,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整个制造业双创运营当中,基本的运营,网络平台估计都有这样的体系,就是技术的,数据分析的,交易的,推广合作的体系,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运营体系。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以服务收入为主,当然现在很多的双创平台,用户,现在是属于用户集散期,用户不是特别多,所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和制造能力服务,或资源服务的情况非常多。但是最终的目标,双创平台的建设者,肯定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的运营来获得技术服务的收入。其他的就是广告增值,其他的增值服务。当然在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当中我们要有重组的资金投入,要对整个项目要有一个考核评价,当然政府现在也在处在监督管理的机制,包括工信部他们这边就制造业双创,因为已经出了三年行动计划,下一步怎么样更好的去指导企业去做这件事情,可能还会出细化的指南。另外今年推出的制造业双创平台的试点示范当中,也希望能挖掘一些典型的经验,做一个推广。

    最后讲一讲我们建双创平台,大家都是怎么在双创平台上去运行的。主要几个层面,我用了几个+,一个就是双创平台+协同研发,里面也有几个模式,刚才提到了,现在我们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研发平台,它能够实现研发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并行协同。这样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有很多好处,一个就是研发的数据,我能实时反映到制造过程当中,另外制造和市场的需求我能够很快的反映到我的研发过程当中,实际上使得研发的效率、水平也得到一个大幅的提升。另外能精确的控制生产制造的质量和水平。

    还有一种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研发制造的协调,还有一个集团化的企业,我怎么实现异地的协同,包括和产业链配套企业的协同。在这个里面,上海的商飞就做的还不错,现在已经能够实现全球所有的参与飞机制造的设计者、供应商,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实现实时的共享。甚至做到比如说我在飞机上有某一个零件发生了改变,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所有与这个零件相关的一些部门包括企业都能够实时知道我的变化并进行确认,当然,这样一个过程也需要对整个产业链有一个非常大的把控。

    还有一种现在互联网企业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就是众包众设的研发方式,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就是猪八戒网,实际上是把一些企业的研发制造的需求,通过平台的方式发布出去,然后征集社会创业者创客的力量,来共同进行研发和制造,这也是目前互联网企业在研发领域所采用的一个主要的模式。

    面向制造环节,主要还是对制造方式的变革,现在因为由于双创平台的建设,当然还有底层制造技术的变革,包括刚才提到的智能制造的推进,实际上现在制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提到的就是分享制造,分享制造国内也有一家企业做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沈阳机床厂,他们现在生产了一种叫做I5机床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实时互联的机床产品,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通过建双创的机制,实现了自身商业模式的变革。怎么样去运行这个机制的呢?首先他现在不是卖机床了,而是你如果需要我这个产品,可以,拿去吧,你可以直接免费的把这个机床拿过去。但是你机床开机以后,我就要向你收费,实际上他是已经把从卖产品变成卖服务,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迈出一小步,他现在还在探索。如果基于沈机机床的I5系统,使得研发人员也能参与机床的运行过程当中,包括维护人员,包括我现在比如说一家企业,我有机床了,我的生产能力闲置了,我可不可以向社会贡献出来,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平台的方式共享出去。可以看出双创平台,通过分享的方式,也实现了机床的制造厂商的模式的巨大变革。

    另外就是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大家不是很陌生,这个词提了很多年,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大家也都在做,产品卖出去了,有可能会提供服务,当然以前线下更多,后来有了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去提供服务。但是基于双创平台的服务型制造,我们觉得它可能是要有一个更加升级的服务,因为现在很多的产品,由于互联网化,由于植入了一些传感器,处理器,实际上能够变成一个实时监控自身的产品。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再去提供增值的服务,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的,如果能把相应的零部件,比如维修这种服务,把维修的人员、包括维修的技术专家接入,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双创的生态。在这个方面,我们国家也有几家企业做的还可以,在工程机械领域的三一集团,还有徐工集团,他们都在探索,三一集团推出的平台叫耕耘平台,实际上也是双创平台的一种。

    还有一个就是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现在确实在当时提出,国务院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时候,我们当时总结了几个特征,几个特征里面,也提到了现在实际上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使得制造发生本质的变革,个性化定制这个东西也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才有的,实际上我们最初最初的生产制造,是一个个性化的生产方式。因为原来的生产制造厂商,都是在14、15世纪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小工业作坊的方式,我们面向客户需求可能都是几百米,几公里之内的,他们当时能够进行这种信息的快速的提供供给者和需求方的快速的沟通,当然那个时候可能对时间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但是为什么中间一段时间,个性化定制被规模化定制取代了?是因为我们机器的产生,包括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使得大规模生产越来越能够更快速满足市场,当然也抹杀了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

    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由于互联网能够使得信息快速的传递,也解决了我们之前在个性化向规模化发展当时规避的问题,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手段能解决了。中国也有一家企业叫红领,红领集团实际上他们现在在推他们个性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包括服装设计者,包括他自己的服装生产的资源,包括用户实际上都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参与,进行利益的分享。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组织管理层面,组织管理层面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制造企业在双创的过程当中,因为牵扯到一些人员的应用,资源要素的应用,首先要建立一种机制,就把机制先突破了,如果机制突破以后再寻求在双创上做更多的事情。这个里面也列了一些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里面,包括中信重工,荣事达,他们把公司和员工雇佣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能企业的员工,现在我就变成整个企业的创业者,给你充分的自由度,这是在体制方面的创新。

    另外一个就是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海尔原来按照全球化的结构,可能有五六级,现在整个企业下来,可能就两三级的结构。在最底层,是既参与生产,又参与决策,所以说已经给了员工最充分的生产的自主权。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最顶层到最高层的传达,也通过双创平台,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中层领导,还是企业员工,都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自身管理发生巨大的变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刚才也提到双创平台现在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双创是一个载体,类似于原来的园区。在这样一个载体上,实际上比原来的园区更广泛,因为它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且能整合很多资源。很多政府就希望能够跟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双创平台结合起来,把自己的产业发展起来。

    我们也看到航天云网,他们和当地政府签了战略协议,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平台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平台主要是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资源整合,包括供需能力的对接。还有一种模式就是跟园区合作,双创平台和园区合作,过程也提到实际上双创本身,是线上的在线的产业集群,园区是线下的,其实两者有很多共通点,所以双创平台跟园区的结合,是一个天然的,在这个结合过程当中,他能够为园区提供技术、培训、资源、资金方面的一些一体化的服务。这个方面的案例也非常多。

    以上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在制造业双创方面的研究,我们今年成立了中国制造业双创企业发展联盟,这个联盟是在工信部指导下成立的,苗部长是指导委员会成长,陈副部长是我们的副主任,包括人大、国资委相关的领导也都在我们这个机构里面,还有一些院士专家,也是我们的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我们这个联盟主要几个任务,一个就是去年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指导意见28号文以后,这个文件需要落实,因为我们前期是这个文件的制定者,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个载体把文件落实好,文件里面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前两个任务都是围绕双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联盟的方式,推动全国制造业双创很好的发展。

    另外一点考虑,现在我们确实也在做一些政府支撑的工作,但是我们在深入调研的过程当中,企业其实跟宏观层面的结合,可能想法各方面也不是特别的一致,但是有可能是一致的,但是怎么样找这样一个结合点,我们希望通过联盟的方式,在推双创的过程当中,把我们全国在各个领域的创业创新的资源能够进行一个整合,做成这样一个服务的平台,为企业、为地方政府、为各行各业进行服务。

    最后还是感谢大家,也是到中午了,耽误了十分钟,不好意思。

    白云(主持人):感谢姚主任关于制造业双创发展的精彩分享,那么今天上午用三个小时的时间,通过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的精彩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了解了信息化发展当前的政策红利,行业机遇,误区,挑战以及应对解决之道,特别是信息化行业的全新理念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最新技术、路径,都十分新颖,干货慢慢。那么今天下午还要有请一些专家和企业家继续精彩的分享,也欢迎大家在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回到现场,继续下午的会议。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时间:2017年8月25日下午

    地点: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3层世纪厅

    主题: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暨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奖项评选

    内容: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回到2017中国信息化创新发展大会,我是下午活动的主持人,来自赛迪网的贺燕,相信大家聆听过了上午场的各位嘉宾大咖的分享后,对当今信息化的趋势、国家宏观环境、行业需求和大数据意义的话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信息化的转型有更多新思路。来到下午场的分享,我们也为大家邀请了来自政府、企业的多位嘉宾代表,他们是: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小鱼易连董事长袁文辉、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经理唐波、深圳市祈飞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唐波、Datablau北京蓝图明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琤、深圳爱橙子科技有限公司报销吧创始人兼CEO付天学,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以上嘉宾及各位现场嘉宾的到来。

    上午场的嘉宾各位谈到信息化的政策和红利和宏观规划,让我们看到国家对信息化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也让我们看到政策把握的重要性,下午场的分享依然以此为主题,让我们有请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先生带来题为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政策取向,大家欢迎。

    单志广: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信息化创新发展论坛,我是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单志广,我们单位是国家发改委下属单位,现在也在承担国家信息智慧型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工作组的秘书处和国家大数据发展的会议的秘书处,2012年成立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我们做政策研究、做规划设计角度,谈一下对整个信息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主要从两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汇报,第一看一下现在人类迈进信息时代、智能时代节点上,如何审视信息化的概念。其实现在很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一些路径发生非常深刻的变革。第二个方面谈一下对信息化创业发展模式的考虑。首先我们看一下,现在正在迈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重新定义的信息化时代,15年前国家信息化那时候主要四梁八柱,大家非常熟悉有最开始的3G工程,到电子商务,到各个行业的信息化,今天看信息化,我们看到的整个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效果都有了非常深刻的变革,这里我举几个小的例子跟大家一起分享,在五年之前如果我问这个问题,打开自行车车锁有几种方式,可能就是一个答案,就是车钥匙。大家知道今天,可以用手机作为异想天开的手段,可以把一个自行车的车钥匙打开,这在以前是非常难以想象的方式。

    日本有一个专家到中国来看非常感慨,说中国的共享单车再过一百年在日本也实现不了,他说因为日本有很多道路安全非常严谨的、非常成套的法律法规,所以像中国这样到处可以随时取、随时放的共享单车,在日本的城市管理法里是不允许出现的。所以很多日本专家认为日本各种法规约束太多,推广新型事物很慢。我个人认为共享单车是在大的智慧城市概念下非常非常重要的创新,非常非常重要的成果。而且这种成果,是由市场机制来发展的,打败了过去很多城市用几千万的投资,进行的政府驱动的,一些固定企业运营的模式。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支付有几种方式,五年、十年之前大家出门忘带钱包非常紧张,但是今天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要有一个手机很多事情都解决了。过去支付主要方式用现金,后来有刷卡,现在特别多的主要是微信的支付,支付宝等等各种各样的移动支付。所以现在支付已经进入刷脸时代,马云在德国的电子展上用刷脸的方式帮德国的总理买了邮票。所以中国无现金快速走来,蚂蚁金服就在打造几个无现金的试点城市,包括杭州、武汉、抚州、天津、贵阳等等。手机支付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社会的进步,这里有几个数字,不完全一致,但是整个趋势是非常一样的。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数据认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的总额是209万亿人民币,超过美国2016年全年的GDP。那么2010年我们国家手机支付的规模是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120亿美元的将近50倍。所以英国金融时报发一篇文章,相比与中国,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看上去就像侏儒一样矮小。很多人讨论为什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那么快,这是信息化创新发展非常鲜明的标志,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缺乏像很多西方发展比较深厚的信用卡的文化,可以从现金时代直接跳过信用卡,直接到了移动支付时代,实现了信息化领域应用跨越式发展。所以这是在前几天8月20号,新加坡总理在国庆大会上讲一个例子,一个人力部部长,现在新加坡人到了上海,看很多路边摊,一个部长去买栗子,发现中国人不交现金,用手机晃了一下他以为有什么优惠,他说我不要优惠,我要付现金,结果被卖栗子的人嘲笑了一下。

    这是从一方面看中国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这个问题大家感觉比较离谱,要饭有几种必备工具,过去要饭主要有盒子,可以装别人给他的钱,但是在今年4月20号,英国泰晤士报专门有一个报道,山东师济南市乞讨者胸前挂着二维码进行乞讨,所以他非常感叹中国的信息化发展速度非常快,确实从一社会的底层角色信息化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我认为这个小的例子有很深刻的可以发掘的地方,也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比如过去说不想给别人乞讨者零钱时可以说兜里没有零钱,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现在对一个挂着二维码的乞讨者说我没有零钱,这个说辞再也站不住了。

    让我们过去非常习以为常的借口变得无路可逃,我想也折射出数字经济,很多行业大家知道我们做智慧城市,做大数据产业规划,很难区分哪些是传统的经济,哪些是新的数字经济,很难划分。大家看这个例子非常清楚,还是用过去的传统经济,扫描拿到的就是新经济,数字经济,这个例子有很深的含义,在中国现在不止是乞讨者,像买菜,包括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收份子钱,都是扫码。移动支付,新的信息化的方式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我们都司空见惯了,换一个视角来看,这个变化是非常非常快的。我看报纸,今年在5月份,美国的社交网站上,像微信一样类似的社交媒体,非常兴奋得发布新闻说我们已经可以在朋友圈开始进行朋友之间小额的支付了,他们感觉很兴奋,在中国来讲所有人都会玩微信的红包等等类似支付的方式。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应用的进展,代表了信息化创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进程。这个问题对今天所有人来讲非常简单,今天最厉害的围棋冠军不是李世石,而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AlphaGo,这都是改变今天生活,改变过去的认知的例子。

    还有未来世界上最好的司机是谁?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回答,有可能就是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没有人驾驶车的司机就是最好的司机,而且产业离我们也是越来越近,6月1号我也参加了江苏智能驾驶和智能交通产研院揭牌仪式,在很多领域,在过去是固定线路,固定区域做无人驾驶,比如T3航站楼小火车就是典型的无人驾驶,未来马路上无人驾驶车会越来越多。实验角度来讲,7月5号,百度AI大会上李彦宏专门演示他开无人驾驶车辆去现场的情景,按照现在交通法,应该被罚款200元和扣分3分。我们很多方面的规则可能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

    还有五年十年之后我们中国还会有几家运营商,有,可能不是传统的运营商,是新行的服务商,像微信的用户使用方式,直接打劫移动和联通传统的饭碗。我们思考智慧的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产品,我们是否和这个时代吻合。这个时代,出现信息时代四大发明,网购、微信、制动支付、共享单位,对整个中国包括全世界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是美国机器人公司做的仿真机器人,他的表情、认知跟人类交流的程度,我们看他跟真的人一样。他这个面容是美女机器人,按照奥黛丽赫本和老板夫人合在一起做的机器人,大家感兴趣,可以到网上去看一下,还会和别人开玩笑,会有各种各样的认知。还被请到了早安、英国的节目上做嘉宾,而且反映非常敏捷,对很多问题的回答非常非常棒,还会跟人开玩笑,主持人问他机器人未来会消灭人类吗,他说我希望你的答案是不,他说为什么不,我们机器人一定会消灭人类的。这些玩笑都是机器人口里说出来的,而且参加访谈节目,像很多明星一样,回答非常睿智。

    所以这都是给我们带来很多深刻的思考。我们说中国的信息化发展,我们的目光和角度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甚至是智能时代。现在信息化发展最大问题是我们的认知行动和思想的相互脱节,我们现在很多人在行动和执行力上,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还是尽可能用工业时代思维看信息时代很多变化。甚至很多人大脑和思维仍然是停留在农业时代,大家想想现在政府发很多文件推数据的开放共享,在整合我们的政府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等,这个事情为什么这么难做,本质上很多人的思维,特别是政府部门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时代。

    具体在哪些部门,整个执政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不愿意跟别人进行开放共享,不愿意跟别人进行业务的协同和交互。所以造成今天讲的智慧城市、大数据的发展,包括互联网+的应用,我们还是在制度的层面上,缺乏相应的配套的支持,所以技术能够解决问题仍然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说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创业发展的时代,固守过去的观念做法,是现在信息化发展最大的障碍。

    我们一起看一下新时期信息化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有哪些,首先看习大大怎么讲信息化的,2014年2月份习主席讲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变革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互相促进,互联网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影响越来越深。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而且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习主席还谈到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决定了信息化发展水平,要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的能力。而且非常重要的论断,习总书记讲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东莞特别强调信息化的作用,就是如虎添翼,这就是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最形象的比喻。

    中央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谈到关于智慧城市的核心问题,打破数据孤岛和信息分割。特别是去年10月9号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中非常深刻阐释了现代信息化发展最根本的任务,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云抓手,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那么我们看近几年来新时期以来,信息化发展的成效是怎么样的,应该说总体信息化发展速度非常快的,特别是信息化领域,以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宽带中国,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包括信息惠民工程,信息消费等等,以这些不同角度的信息化的文件作为推动力,我们国家信息化发展确实发展很快,有各种各样信息化的试点。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个是概念很多,新概念非常多,我们可以数出十个以上的信息化的新的名词,新的概念,而且很多概念之间是交叉重叠的,造成过去信息化是非常完整的体系,最开始有六要素,但是现在信息化的分支和不同的视角已经是非常非常多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从一定程度造成信息化的散光,“十三五”时候很多地方不做信息化的规划,做互联网+的规划,或者做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者做大数据的规划,事实上信息化是最核心的概念。其他任何的概念,我认为都是在信息化的概念下的延伸,不同视角的产出。另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出现技术很丰满,问题很骨干,创新很缺乏的局面。特别是大数据领域,出现理念超前,实际上技术和城市需求和问题的结合不够,所以很多地方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经不起反证,往往是三高两低,往往是城市信息化为典型特征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没有取得老百姓期盼的效果,很多地方老百姓搞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体会不到,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东西,对我有什么影响,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造成很多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名不副实,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虚假繁荣。

    我们未来信息化深化发展一定解决大城市,小智慧,大数据,小机制,新概念,老问题这些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看一下未来发展一趋势主要有哪些,第一坚持信息化改革创新性,新型智慧城市经过八九年在中国的发展,大家非常深刻认识到不止是一个技术的使用,而是跟城市发展的需求结合,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本质上是一种提升城市发展方式制约化而做的改革创新工程,要解决新型政策机制和创业发展模式问题。大数据本质来讲也是用新一代技术,倒逼很多经济社会固有秩序和利益进行变革,使得社会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方式,产业发展布局要在大数据的冲击下实现更加合理优化透明高效。所以信息化创业发展本质核心以人为本,本质是改革创新。

    我们看现在整个创业发展最大问题,就是整个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整个技术发展自由流通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包括城市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制有明显等级化和层级隶属关系,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一个地方的智慧办,或者经信委,有的是科级单位,有的是处级单位,还有一些厅级单位,对信息化统筹协调力度,资源配置能力,是分层的,是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能力。但是市场是不分层的,人口是流动的,公共服务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层级的管理和大数据信息化无孔不入的发展,存在一些根本的矛盾,在这个方面要解决,我们做改革创新就是必由之路。

    我认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有三个境界,最高境界就是以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本性的改革和创新,第二境界是要推动网络的互联互通,数据的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最差的是对整个社会的模式,管理机制,体制机制,不做任何的改变,只是说把一些技术直接铺在整个落后的需要改造的社会的管理模式和治理体系,这个我认为是最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效果很难值得期待的。

    第二就是融合的提升性,我们说新世纪以来,信息化的作用产生很大翻转,过去讲信息化只是支撑的作用,比如一般的信息中心只是一些主流业务部门的配套的单位,是一个弱势的边缘化的单位。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现代信息化作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讲四化的同步发展,要促进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上在四化里面信息化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要用信息化来带动和引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从过去单纯支撑和配合,转向了引领、控制、保障等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未来整个创新发展的核心,就是如何用信息技术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信息经济成为新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发展力的杠杆。

    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化融合提升的要求更加深刻了,一定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就像习总书记讲的,信息化领域也是一样的,好吃的肥肉都被别人吃掉了,未来真正要攻克的问题,解决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老大难和硬骨头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整合、融合、共享、协调、开放的问题。要构建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系统。

    第三是时代的变迁性,信息化发展我们看到整个信息化有了整个平台发生深刻的变化,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个信息平台为主的信息化阶段。第三阶段信息平台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IT架构,核心的特征就是端网云,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独领风骚,因为天生就是第三代信息平台的代表者。在座包括大家熟悉的过去的IT公司,CT公司,都是第二代信息平台的核心代表者。所以现在我们讲智慧城市大数据,到底哪些企业能成为最后的嬴者,我想一定是这两方面要进行融合,包括第三代平台天生基因的互联网和IT公司和CT公司,要进行紧密的融合,或者是非常低的竞争,来决定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应用模式。

    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信息化发展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一个五年前、十年前没有的真实的世界,也就是信息网络空间。我们讲新型智慧城市就是要在一个信息网络空间中对城市进行重塑和再造,现在提出很多像马上办,不见面办,一次办,都是在信息网络空间中提供新的服务。现在很多智慧城市系统里经常提到用户画像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把实体社会里的人,实体社会的设施和信息网络空间中的画像进行对接,在信息网络空间中更好的来刻划人的需求和整个社会的特征。

    所以其实大数据的发展,要在信息网络空间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数据显微镜,数据望远镜,数据透视镜作用,更好指导和分析看起来非常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现在信息化主要特征就是开放,我们要以开放的平台,开放的数据,开放应用和开放的系统,过去应用模式和软硬件中间模式已经在快速改变,已经形成新的开放运营系统,共享网络平台和新的软件服务的模式。包括平台核心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包括驱动整个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的定律,从过去大家非常熟悉的摩尔定律和贝尔定律,已经发生转变。信息时代的变化,我们说过去讲学计算机大家知道冯式架构,后来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实际上现在讲很多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城市应用场景,也是一种城市级计算机,而且是城市级技术服务大平台,从全球二大或者十大互联网公司里看到,前十就是中美的对抗,所以欧洲非常感叹,在整个既有大平台经济的竞争中,欧洲和其他国家已经远远没有机会了,前十大互联网公司里,美国七家,中国三家,这就是今天整个平台经济场景经济的体现。

    信息化发展四个趋势是现实的获得性,我们今天概念很多,我们以任何概念推信息化,一定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假大空的概念炒作,包括智慧城市的项目,经常容易提出技术指标,技术实施层面的指标,我们非常不善于提从业务层面的指标,比如智慧交通系统,我们给北京交通拥堵减少多少排队时间,这是国外很看中指标,但是国内经常容易提的就是技术指标,我们做了多少摄象头,有多少交通诱导系统。往往不善于告诉老百姓,我有智慧交通系统之后是不是从一个小时减少到40分钟,这是值得考虑的。

    这次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用支付宝蚂蚁金服的系统和腾讯QQ系统,对全国330个以上城市老百姓的口碑评价,做了190万数据的调查,大家发现排在前面很多城市,口碑最高的不一定是平时宣传最多的城市,所以老百姓真实的认知,用脚来投票的结果和很多官媒上宣传的不完全一样,信息化让老百姓真正认可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效,问卷十个方面来看,不同评价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卡通的服务有些地方是最低的,地铁上看有一个口号,手机就是一卡通,说的很好,现在很多地方费劲在做一卡通,为什么很难做,而且老百姓又不买账,整个技术发展其实一卡通都要进行更迭换代了。如果二代证早发十年,今天的医保卡也不用发了。

    第五就是发展阶段性,我们前面谈到四化融合,我们做的数据来看,全国分领域的四化同步的系数还是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分别处在不同阶段,意味着未来推进信息化一定要和其他三化进行有效的配合,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但是我们工业化的程度是什么样的,农业化什么水段,城镇化什么阶段,就像西游记一样,最厉害的信息技术像孙悟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唐僧,还有猪八戒和沙和尚。中国的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要和其他三化紧密融合,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考虑。

    我们就看到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一百分米平均分只有58分,没有集合,这是现实的国情。我们看信息化定位还是处在起步期和发展期。电子政务排名还是中下游,甚至落后很多发展中国家,我们有最好的技术不等于有最好的信息化水平,所以未来信息化发展,还是秉持科学发展观,不管未来有人工智能,有数字经济,再多新概念,我们都要知道信息化发展都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又对长远发展估计不足,既要解决体制机制上的不协调、不适应问题,同时要解决技术上的壁垒和信息孤岛问题,所以要遵从国际上公认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总则,要把信息化作为长期性、复杂性,持久战来推进,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所以未来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需要在座同志一起努力,我认为信息化发展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我们知道信息化转型不止要瞄准当下,更要把握未来,究竟未来意味着什么,未来给我们带来哪些崇敬,让我们欢迎小鱼易连董事长袁文辉先生带来题为云视频会议引领行业新变革的演讲。

    袁文辉:大家下午好,刚才单主任的分享非常精彩,我在过去的20天,实际一直都在全国巡展,巡展过程中特别感受到中国互联网无现金化的程度,除了在武汉买地铁票的时候用了现金,买火车票,住酒店,吃东西,根本不需要钱包,只需要你有一个手机彻底可以实现,而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时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每一个人工作的方式。刚才单主任讲从国家的层面,智慧城市的角度跟大家做了分享,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在具体某一个行业上面,互联网是怎么彻底的去颠覆传统,视频会议我相信在座有很多人已经很清楚,也了解过,非常好的东西,但传统的视频会议,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有三个痛点,第一个成本特别高,所以只有高大上的企业能够用得起。第二个痛点使用特别复杂,一个领导想开会是不可能自己开了这个会,他要打电话给IT经理,提前一天测试网络,测试设备,真正会议开起来的时候,IT经理还得在那祈祷千万别出事,网络出问题了,会议中断了还得吃不了兜着走。第三的痛点使用维护成本特别高,传统的视频会议都是基于专线专网,大家知道一根石造的专网一年需要多少钱吗?少说三四万块钱,也就是说不管用这不用这个设备,只要租了这个专线,每年这个费用必须付出。所以视频会议能很大的提高我们企业内部沟通的效率,但由于它的三个痛点,使用受到很大局限性,好消息是什么?因为有了互联网,因为有了云计算,新一代的云视频技术已经成为现实,能彻底的解决刚才我们提到的三个痛点。

    第一个云服务,大家非常熟悉,企业内部有私有云,互联网上有公有云,有了云服务之后,你不用采购非常昂贵的硬件设备,想用的时候随时阿里云、亚马逊云、电脑上按几个指令,瞬间可以获得服务。小鱼易连作为创业公司,我们提供了一个遍布全球的视频的云平台,今天不管是在北京,或者上海,纽约,甚至是在非洲,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过宽带,通过卫星链路,都可以接入到遍布全球的云平台,瞬间进入面对面的视频会议,或者面对面的远程指导。

    第二个趋势是互联网化,传统视频会议必须要靠专线,今天有了互联网,全国99%的村都已经通了宽带,加上4G的覆盖,可以说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你基本上都可以连入到互联网当中,我们有一个大客户,像中国石油,他们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上面没有网络,通过卫星的链路,同样也可以连接入互联网,同样也可以再面对面的沟通。

    第三个趋势是有了我们的智能视频会议终端,就像手机一样,在座的还有谁手上用的是功能机吗?我相信不会有了,所有的人都已经从老的功能机换成了苹果或者是换成了安卓,都是智能机。视频会议同样,传统的视频是功能机,而今天已经进入了智能视频终端,进入智能机的阶段,智能机有什么好处?使用门槛低,用户体验极大的优化,连老板都懂得怎么开视频会议了。正是因为云视频具有这样的优势,在过去的几年已经开始迅速的发展,根据IDC的资料表明,传统的视频会议每年的增长率只有5%左右,而云视频以数倍的速度,高速发展,到2021年,云视频将会超越传统视频的市场份额。

    小鱼易连去年推出了云视频解决方案之后,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长率是112%,作为对比,传统的视频会议只有5%。我们通过云视频能做到什么东西,能让用户体验变得更加极致的简单,到70岁的老人,到几岁的其他都能懂得去操作,只要你会用手机,你就懂得用智能视频会议终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个用户体验之后,再加上在互联网的技术,能够让视频会议走出了会议室,进入了各种各样的新的业务的流程当中。在以往,中石油的钻井的专家,他办公室是在北京的,但是他的油田遍布在全球各地,有近万亿油田,包括在大庆、新疆,甚至南美的委内瑞拉,专家要指导只能坐飞机,飞到附近城市,再坐越野车,翻山越岭才能到游艇上面,效率非常低。今天有了云视频,他坐在北京的办公室,就面对着云视频的大屏幕,可以看到非洲的钻井平台上面所发生的事情,他可以实时的进行指导。

    在以往一个县级医院,外科手术的水平,受的是什么限制?大家可能一般人会猜,肯定是跟外科医生抓刀的水平有关,实际上并不是那样的,中国现在县级医院的外科手术的水平,最大的短板是缺乏病理科的专家,当一个病人做诊断的时候,需要先开一刀,把里面组织样片取出来,把伤口缝上,把样片做成切片,寄到省医院,由专家做分析,两个星期之后,专家做出诊断,再发回到县医院通知这个病人,你得去省医院里做后续的诊断和后续的手术。这对于病人来说非常痛苦,耗费很多时间,而且折腾来折腾去。在今天有了云视频,我们能做到怎么样?一个全新的模式,病人在县医院里,开刀取样品的时候,马上可以把切片放到显微镜下面,通过云视频,省医院的专家实时的看到放大了一百倍的切片的样品,他可以当时就作出判断,这是一个良性的肿瘤,不要紧,没问题,或者这是恶性的肿瘤,马上需要手术。病人在病床上面,迅速就可以把整个流程做完。

    通过这种方式,病人减少了痛苦,医院他们的营收得到了增长,省医院帮助县医院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就是因为有了云视频的技术,省医院、县医院、病人、医生,每个人都得到了帮助。我们通过了云视频这么一步步的实现让医疗零距离的梦想,就是让我们中国非常有限的医生资源,能够最大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今天每一天到北京来的外地人,有70万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看病。这是一个对社会来说巨大的负担,所有的病人都得跑到北京来,为了得到更好的诊治,更好的治疗。而有了云视频的技术,我们能够做到怎么样?远程医学的诊断,成为了现实,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就在北京就可以给西藏、新疆的病人做会诊,而我们的医疗手术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全球的进行施教。

    接下来一起连接到安徽省人民医院以及县医院,看一看他们怎么样去实现远程的病理的诊断,请切到现场。你好。

    嘉宾男:你好。

    袁文辉:咱们那边是安徽省人民医院对吧。

    嘉宾男:我们是省级医院。

    袁文辉:你好。麻烦你们给我们演示一下做诊断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嘉宾男:可以。我现在手头有一个病例是61岁的老年女性病人,她是发现甲状腺结节,可以看到形态是这样。

    袁文辉:这是实时传过来的病理的切片,这是放大了多少倍的?

    嘉宾男:这个是一百倍的图象。

    嘉宾女:这是甲状腺的组织是吗。

    嘉宾男:对,是发生右侧甲状腺1.3厘米的肿块,这个病人是61岁的老年女性。

    袁文辉:诊断这个肿瘤有哪些特征。

    嘉宾女:可以先看一下全貌,首先是乳头状的生长,看健肢,是间断性的生长方式,然后可以放高倍,诊断最主要是看核形。看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你再调节一下视野,能看到这些细胞核,呈毛玻璃状,不是特别清楚。可以确认为甲状腺乳状癌了。

    袁文辉:这是一个恶性肿瘤是吧。

    嘉宾女:对。

    袁文辉:非常感谢你们给我们做的演示,我们切回现场。从刚才我们可以看到省医院的医生,这里可以有掌声。在中国医生的资源非常稀缺的情况下,通过了云视频的技术,我们就能让这些医生专家的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相当于是我们把一个医生原来能够诊治只到他医院看病的人,瞬间扩散到全国各地。医疗健康是我们每一位都非常关心的生活中的一方面,另外一个教育也是每一位家长非常在意的。

    北京最贵的学区房现在是多少钱一平米?我印象看到的报道,最贵的应该是30万一平米了,为什么?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去听到北京四中的老师的课,愿意付出一切的代价,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优秀的老师太少了,而且他能服务的,能教导的孩子数量太有限了。所以我们在琢磨的就是我们通过云视频的技术,能做些什么?能怎么帮助我们解决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最多一个课室很挤的情况下,可以教50个学生,现在我们通过云视频,可以让全国各地300个课室同时接入,实现双师课堂。

    这意味着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全国可能有一万五千名学生同时在听课,当然每一个课室都有另外一个老师在做辅导,维持着秩序,解决孩子的问题。有了双师课堂,瞬间我们就让这些名师作用放大了300倍。在现实当中,很多课堂可以做大规模的互动直播,我们可以做双师课堂,在这里可以看到在真正的课堂里,实际上是一个120寸的投影,老师出现在这个屏幕上面,他的大小和真人是非常相象的,对孩子来说这是直接跟老师面对面是一样的效果。

    解决了健康问题,解决了教育问题。我们再看一看刚才单主任提到的智慧城市政府方面的问题,同样有了云视频,我们可以让政务实现零距离。党建是习大大特别关心的一件大事情,在以往,党员的建设得通过什么方式,聚在一起开大会呗。现在由于公车的改革,开会实际上挺有挑战的,我们通过云视频的方式,让村干部、镇干部或者县委书记,他们只要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连接到小鱼易连的智慧终端上面,通过互联网直接就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也就是说不管你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云视频的方式,一起去开会,一起去讨论解决政府中的问题。

    这是广西省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他们实现的党建的系统,从县办公室到镇办公室甚至到了乡村里面,我们都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按照传统的视频会议,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你想想村里头会有专线吗?没有,即使有,一年花几万块钱,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意识你把传统视频会议布到村里,村干部会用吗?那是更不可能的,正是因为有了小鱼易连的云视频的服务,以及小鱼易连的智能终端,我们克服了传统的缺陷和痛点,让这些政务零距离都成为了现实。

    接着我们再讲讲可能在座每一位更加直接关心的,就是在自己的集团公司内部怎么实现零距离的,我们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企业都在高速的发展,可能在全国都有自己的分布,都有销售团队天天在外面跑。我们怎么样能确保在全国各地的团队都能够很好的沟通交流。在北京的总部,全国各地的人要开会,都得跑回到总部,或者到某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这个实际上就是中石油的专家为了去指导各地的钻井平台,需要全国各地的飞来飞去。而现在,公司的总部,通过云视频,通过小鱼易连的解决方案,他就可以实时的穿越到全国各地的油井去,甚至是全世界各地的油井。

    在钻井平台上面通过卫星的链路,通过小鱼易连的智能终端,专家穿越到现场。当然视频会议更不在话下了,不管你是一个几十人的初创企业,或者是几十万人的像中国平安、中国石油这种超大型企业,都可以采用云视频的技术,确保内部沟通的效率以及跟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我们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实际上要做一个颠覆性的技术,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技术能够对我们的企业,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往往给他们带来商业模式上的改变,就像刚才提到的教育机构,它原来最缺乏的资源就是好的老师,通过了双师课堂,瞬间名师资源放大了几百倍,像中石油的专家,或者说协和医院的名医,瞬间让他能覆盖的范围从北京市变成了全国各地,甚至我们能够让美国的医疗专家能够为中国的病人远程的看病会诊。

    我们作为一群创业者,我们就是抱着坚定的决心,一定要用最好的技术,帮助我们的企业,帮助我们的客户去实现,让世界零距离,让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袁董事长精彩分享,在他对未来的描述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大数据让我们进入了互通互联的时代,这一切对企业的转型都是意义重大的。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总经理唐波先生带来的高效协同,让企业更智慧的演讲,大家欢迎。

    唐波:非常荣幸能够受到主办方的邀请,做荣事达现有的信息化办公系统经验的分享。首先我说一个目录,一个是世界在变,然后就是企业IT建设的得与失问题分析,已经解决之道,以及我们公司新的蓝图。

    首先看商业环境的变化,在这样的互联网为主题时代的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的环境也在有一个大的变化,比如说成本的变化,全球化的变化,包括跨界的变化,去产能,包括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颠覆,市场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以及创新性的变化。首先看新技术的变化,新技术的变化主要有互联网,互联网的变化就是多种营销方式的变化,以及敏捷供应链企业间的数据互联,端与端的透明服务。第二点就是物联网的IOT的变化,然后智能工厂,包括自动采集,实时监控,智能处理,智能报警。第二点是智能物流,物料的识别、跟踪、实时监控。第三点是智能仓储,包括入库,盘点,出库等等。

    第三点工业4.0,第一点是产品个性化,聚定制,模块定制,深度定制以及横向集成,地点是设备智能化,就设备的控制。纵向集成,第三点是生产人性化,人员能力的柔性。第四大项是先进制造,柔性制造,组织的柔性,产品的柔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以及绿色制造,以及环保这块。第五点是移动应用,就是随时随地的高效的协同办公,碎片化、及时化。

    新技术带来的革新,主要是四大点,一个是软数据,一个是硬实力,物联网与互联网,软数据主要是获取用户的个性需求,硬实力主要是灵活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物联网就是缓向客户C2B的管理,互联网主要体现对客户的体验的管理,服务的管理等等,当然中心都是围绕智能制造,敏捷交付,精准营销这块。

    组织结构的变化,1.0是竖状的结构,发展到现在是3.0,是动态网状的多组织的结构,动态的结构。客户服务的变化,由传统的推导式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直到用户这样的变化,到现在是环状的组织层、业务层、战略层,这样的变化。传统信息化建设的功与过,虽说是现在各个企业都在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当然统一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也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也有进行过落地,也通过不同的业务系统解决了各部门之间的业务难题,有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业务系统等等。通过开发集成的方式,将多套系统进行数据的集成,一部分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以及准确性。

    那么环境变化过快带来的战略平衡调整,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很难满足平衡变动的战略要求,核心业务有B2B,2C核心板块业务的迅速崛起,企业业务管理从内部管理延伸到外部管理,传统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只解决了内部管理的问题,但是外部协同的问题,还需要有待加强。战略落地与核心业务IT支撑的差距,战略分析这块,企业环境责任与目标,资源与能力,战略实施这块职能战略,领导结构,组织结构,战略选择,国际化战略,竞争战略以及公司的整体战略。传统信息化面临的挑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面临着一个问题,一个是痛,一个是困惑,传统IT面临的痛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战略发展,业务管理,技术架构,成本核心业务,永远在IT部门在做信息统筹规划的时候,永远是计划赶不上业务部门的实际的变化。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商业与组织创新颠覆了整个IT部门的职能,但是也面临了很多困惑,就是各个资源之间的数据互通的问题,比如电子商务、移动、云计算、公有云、私有云、一体化、人工智能、VR等等,如何把一些新的概念如何能把它们融会贯通,这是在互联网+又面临一大困惑。

    统一平台的缺失,这是美伊战争,美伊战争的画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控制中心,旁边的图是有组织的战略中心。问题来了,就是你的ERP建设是这样的吗?ERP帮助企业完成了一个数据存储计算以及报表统计,但是缺乏了一个沟通的基因,还在通过纸张或者邮件完成一般业务审批授权,功能强大,但是ERP的功能虽说强大,但是易用性还是相对来说比较欠缺的,因为专业性太高,操作复杂,高层很难参与到整个系统的控制流程当中来。

    那么因此,我们荣事达集团在实施协调平台整体的信息化战略,就是协同平台与ERP平台的差异在哪里,一个是用户的范围,ERP的用户范围是企业业务的职能部门,然后会参与到整个ERP的应用中来,协同是从上而下的贯穿到企业内部与外部组织的协同。ERP的管理焦点是供应链、生产、制造、财务、物流等等,协同管理焦点是以流程为导向,跨部门协作,共享可控可变。ERP的结构特征是微观紧密集成,如ERP的制造策略,按定单介入时间点,生产面向MTO,面向ITO,面向ETO,面向业务交易作业层的管理。协同的结构特性是一个宏观敏捷协作,从提升企业整体的业务绩效,降低反馈周期和适应变化,调整为目标,比如围绕客户定单满意度的采购、设计、生产、配送、安装、售后等一系列过程流程化管理,面向战略决策、运营管理类的高层能够参与到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工作中来。

    ERP的控制点是一个库存指标,数据状态以及结构等等问题,协同的控制点,一个是响应速度,管理成本,速率。ERP策略强调物流与资金流,方向是业务岗位,协同强调业务流程以及信息流,方向是流程化组织结构,矩阵管理。ERP实施特点,从刚性上希望企业进行深入的变革,创造一个新的业务,组织模型等等,协同的实施特征是柔性的,因为在企业中树立的是一种理念,对现有业务进行的是一个全面梳理,确定重要流程持续化,根据流程场景来建模。

    然后协同与ERP的差异,就是一个全员与局部的差异,为了解决各部门业务上的问题,可能有些单位已经上线了很多业务系统,但是很多系统在应用过程当中,到底哪一个是跟员工,跟实际的使用者是有多深入的关系,该怎么用,这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ERP里有很多业务模块,比如经销存,仓储,物流,财务等等,但是业务模块不等于业务管理,因为我们在企业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管理的范围很大,但是ERP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

    看一个采购的案例,为什么说业务模块不等于业务管理。就是说ERP里面的业务流程,比如说有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采购到货单,付款申请单,目前有的ERP厂商能做到一些在线的审批的,但是他们在一些高效协同上面,是有一些不足。那么我们在协同办公OA这块,他们导入协同办公OA管理的流程上面,数据仓库到ERP海量数据的沉淀,实时ERP数据展示,再传递到协同办公系统里,让使用者领导以及各个协同部门能够轻松的查阅到各个报表,简单易用,不需要在ERP系统里做一些烦琐的操作。管理落地,做一些流程,流通驱动,财务管控,生成财务凭证,导入到ERP财务模块里。

    实施联动,用流程驱动催生业务管控,到ERP的基础档案模块里面。协同与ERP的差异,一个是结构化的差异,一个是非结构化的差异,从信息占比来说结构化的数据比例占到20%,非结构化数据占到80%,非结构数据是以任务或者组织为中心的信息化,规划方案、评估、结论决策主观意志的驱动,决定过程。结构化是以物料为中心的信息化,记录客观量化的信息结果,这是结构化的设计是ERP系统的统筹范围,非结构化的数据是我们纳入到协同管理系统的运用范畴。

    在此提出全新的建设思路,1.0时代可能在商业环境上面是简单的商业管理模式,组织上面就是金字塔的,IT可能就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协同就是内部的协同,2.0时代就是复杂商业环境,组织结构形成倒三角的组织结构,IT也是从局域网转到互联网,协同不仅仅是工作协同,有业务系统以及整合上的协同。到3.0时代,是互联网+商业,组织结构形成动态网状的组织结构,IT部门在技术的应用上面有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协同上面,不仅仅又多了一些产业链协同,还有社会化协同。

    然后就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愿景,我们的愿景是要实现全面的移动,全员全域跨界组织统一数据,人工职能以及企业社交。协同平台解决方案,这个不是完全是荣事达自己的,这也是协同第三方软件供应商,协同办公的系统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协同五环,工作协同,业务协同,集成协同,产业链协同以及社会化协同。工作协同模块就是知识管理,流程管理,计划管理,功能管理以及会议管理。业务协同就是合同管理,销售管理,科研项目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集成协同就是人事绩效管理,外勤,设备管理,以及品备件的管理。产业链协同,就是招投标管理,供应商管理,经销商管理,门店的管理以及促销方案的管理。社会化协同,比如患者服务,维修安装等等。这是社会化协同的案例,比如说企业协同平台构建好,需要有出差人员,需要订票,需要住房,完全是可以通过社会化协同平台,直接与第三方的APP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数据对接。

    创新的协同平台特性,有六大特性,数据交换平台,这是以人为本的组织,数据交换平台,集成整合平台,移动互联平台,流程管控平以及互联网平台。我们在协同新平台上面是互联网连接协同互联网+融合协同,互联网+协同协同。信息化新蓝图就是五环协同,管理应用这块标准模块这块,都是我们具体每一个协同的管理模块。内部协同有协同办公,公文管理,知识管理,计划管理,会议管理,文化建设以及即时沟通。业务协同有人力资源等,集成协同有市场调研,门店管理等,产业链协同与经销商、供应商的协同。荣事达目前的现状,业务管理需求来说一个是因为我们荣事达是国家双创的示范基地,这样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的几个需求问题一个是快速扩张的需求,一个是门店运营管理的需求,荣事达目前在全国有两万多个线下的销售网点,销售管理的需求,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需求以及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集团统一信息平台的需求。体制与业务现状,战略布局变化快随组织调整,业务变化,事业部做大,管理广度和深度加强。总分支公司决策权高度集中,统一经营决策活动,资本增减,下放投资,重要建设项目改造,年度预算。

    协同与ERP,ERP是作为我们的后端的数据仓储,为协同的前台提供数据支撑,这张图是有平台支撑的业务解决方案更完美,灰色的部分是ERP管理的内容,绿色的部分是协同办公的内容。比如销售计划的预测,合同管理,覆盖整个合同生命周期的管理。销售框架,质量管控,供应商的管理,预算编制,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报销流程,业务预算,业务计划,自动挂钩,财务凭证的自动生成,考勤与工资,门户自主服务。行政办公的管理就是构建企业的信息门户,协同工作,表单应用等等。

    高效协同让企业更智慧,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唐总带来的分享,大数据的高效协同让企业日常办公效率倍增,降低成本同时,让大数据的背后价值更加凸显。提起大数据,同时还联想到另一个热词人工智能,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大数据,积累海量数据通过深度数据挖掘,从而预判未来趋势。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是当今讨论的热点,医疗、金融、教育、通信等都成为风口,新零售成为当之无愧的热点,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欢迎深圳市祈飞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唐波先生带来人工智能与智慧零售的演讲。

    唐波: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说明一下,组委会没有打错,我也叫唐波,在同一场论坛当中遇到同名同姓的兄弟确实很少见。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议题是人工智能与智慧零售,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当下的热词,23号的时候刚刚在亦庄世界集权大会上过来,确实整个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研发方向,都出现了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包括在多维感知,语音语义,机器人的自主行走以及深度学习各个领域,现在进度非常快。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在相应的商业场景具体应用和开发,现在也是众说纷纭。这个题目可能讲一个下午讲不完,我会简要把人工智能和智慧零售的接触点简单的跟大家共享一下。

    祈飞是一家传统的工业控制企业,我们大概是在2014年的时候开始往人工智能方向上走,为什么走人工智能方向,一会儿跟大家解释一下,目前两项主要成就,一个是在2016年的时候研制一款机器人,另一个在2017年的时候在智慧零售领域,把智能零售终端,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改造成果汁机器人,结合具体项目跟大家分享一下。

    谈到人工智能和智慧零售的结合,我刚才讲了其实人工智能的研发领域是非常广的,祈飞目前现在做的主要研发方向有三个,第一个是图象视觉,这个也会很广的,有做人脸识别的,有做移动的,有做静态的,这个图象视觉实际上也是非常广的概念,目前主要做的是通过深度的3D视觉,对物体进行识别和数据采集。第二个重点方向是做多维感知,多维感知通过机器的本质,通过感知环境作出独立的决策和控制,这是一会儿具体应用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三块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会涉及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大数据的样本采集,会应用到刚才讲的视觉以及感知这个方面,另外机器要让它像人一样工作,需要对采集样本之外的其他数据进行实时的识别,以及对过往数据采集产生的经验,在新的样本数据上的应用。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三个研发方向。讲研发方向相应会比较枯燥一点,我们来具体的切入到一个具体的案例。

    刚刚在门口会有一台传统的果汁机,我不知道大家在地铁或者商场,或者在高铁站有没有见过这个橙汁机。这是机器人内部的构造,现在大家看到的果汁机是典型工业自动化的设备,现在多出一个机器人,大家会问为什么需要在这样的设备当中多出来这么一个机器人?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或者说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呢?我们对比一下,这是传统的果汁机,是典型的智慧零售的设备,这个果汁机可以看到对比,首先就是说这个果汁机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设计,两头在外会发现水果摆放位置这个地方是透明的,大家可以看见水果。另外出杯口也是透明的,可以看到。但是整个果汁的抓取和榨汁以及封杯的过程是看不见的,虽然这种机器称之为智慧零售,但是这种智慧零售建立在工业自动化上的智慧零售,这种智慧零售对消费者的体验和生产效率,还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体验方面,这块大家是看不到的,很多消费者就会感觉到这个信息不对称,因为我违法观察你的制作的过程,所以我会担心,会不会橙子不卫生,榨取过程中会不会有橙子皮,会不会有农药残留,或者有没有变质的情况,这是我没有办法看到的。有一部分消费者觉得无所谓,可以接受,但是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不再购买你的产品。这是第一个问题,消费的透明性会带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讲智慧零售起码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是一定会有天花板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效率的问题,我们看一下传统的果汁机,在效率方面因为榨取方式,是用半球压榨的榨取方式,切开之后,用榨汁头去榨取,这种榨取作为工业化的榨取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运用在智慧零售领域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在榨取的过程当中,虽然没有接触皮,但是这个参数的设计很重要。因为每个橙子的大和小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参数设计的榨取的,因为我们榨汁的模组参数是固定的,橙子如果比较大,这个时候可能会榨的少一点,橙子比较小,榨的多一点,这就会存在一个平衡问题,参数设计过紧,有一些小个的橙子,一定会榨到皮,参数设计的松一点,这么大的橙子,榨的比较少,又会形成浪费,没有完全榨取。这个情况一定会带来口感上的影响,以及榨汁效率上的影响。口感上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如果刚好这一批橙子比较小,恭喜你,你一定会喝到一股橙子皮淡淡酸涩的味道,如果橙子比较大,运营商会很心痛,他的橙子是按斤数装的,一百斤假设能榨出来70杯,大橙子会发现一百斤橙子装进去只榨出来65杯,少了5杯。

    这个问题一定会影响智慧零售设备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里面这个机器人实现自动的削皮,这个削皮技术就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技术了,具体怎么用,容我先卖一个关子,一会儿给大家解释。

    我们先把功能的对比过一遍。第三个部分在于传统的机器,我刚才讲整个榨汁模组,在这块是不会让大家看见的,我们知道家庭的榨汁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有榨汁工作都是老婆来做,但是所有洗榨汁机的过程是先生做,为什么?因为洗榨汁机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这种设备在市场上,消费者最担心的除了我刚才讲的食品安全卫生的问题,大家会比较担心以外,另外大家更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这个设备多长时间洗一次,有没有去清洗,会不会今天喝的橙汁,还是昨天没有洗过的设备在用。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祈祷我们的智慧零售运营商,他们职业道德或者他们良心非常好,确实会像对待家里人一样,每天把设备拿出来仔细清洗,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做不到那对不起,这个机器是不会识别的,传统的机器没有办法去识别。但是,新的机器我们会加自动清洁的功能,这个功能机器没法做,一定要智能的技术来实现这个功能。

    第四个方面就是橙子质量的检测,我们看原来的橙汁机虽然是说实现了部分的智慧零售的销售功能,在橙汁机里面,你会看到水果摆放里面确实是新鲜的水果,但是理论上来讲,这个机器里面如果你放一斤土豆在里面也会榨汁,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这个设备对所榨取的对象,是不是符合它的标准,是不是符合质量要求,是不会做判断的,为什么?它是一个机器,不会像人一样去感知去认知,去自己作出一个判断和决策。那么就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假定一个情况,如果说里面的橙子出现了霉变的情况或者是已经出现了变质,这个时候消费者买一杯橙汁的时候发现现在操作的橙子是坏的,你没有办法阻止他,你能做的是什么,你只能用脚投票,或者告诉客服换一杯,你没有办法阻止程序。

    果汁机器人通过3D视觉,解决橙子质量问题。下面看一看整个果汁机器人我们对它的设计,上面有两个摄象头,这是双摄象头的设计,双摄象头A摄象头是对橙子进行识别,B摄象头是对人脸进行识别。右边是削皮的动作,左边是高温杀菌的动作,后面的水箱是高温杀菌的水箱的备用。根据功能的设计,我们感受一下人工智能的果汁机器人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到这样一款智慧零售设备上去的。

    大家看这是一个橙子,首先图象识别的第一个检测,这个橙汁机果汁机器人在大家操作,购买这杯橙汁的时候,对马上抓取的橙子做第一次图象识别,这次图象识别主要判断相应的数据,包括完整程度,以及包括质量的程度进行判断,OK才会选择通过,选择通过才会抓取,才会有下一步动作,如果不OK,就会pass掉。第二次视觉识别,会通过双目的3D摄象头进行深度的信息获取,然后对橙子的3D模型循序进行建模,这是做什么?因为如果这个橙子已经识别通过了,下一步是马上需要用机器人的卡爪抓住他,进行削皮。需要为接下来的动作做数据预备,为什么做预备,因为我们知道橙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是经过实验,用了三万多个橙子,最终实现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达到每个橙子能达到0.2毫米的削皮的精确度,这是第二次视觉识别,用在深度视觉识别,用在抓取和削皮上的预备动作。

    第三次视觉识别,是对购买者的人脸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接下来会将人脸识别系统对接会员管理系统,以及支付的入口,就是所谓的刷脸的入口,这样的对接,就可以典型的去做大数据的抓取,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和消费频次,这个可以做一个深度的数据的采集挖掘以及大数据的分析的功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动作就是自己削皮的动作,自己削皮的动作,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主要的难点在于第一抓取的地方会有诸多的多维感知,就是我们说的传感器,对它在抓取过程当中,这个橙子相应的接下来抓取和削皮的动作进行一些数据预备,然后通过削皮的刀头,精确的自动去皮。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动作,这个需要延伸一下,我们现在所有上市场上大家看到的自助的果汁机,大家都只看到橙汁机,为什么只看到橙汁机,因为橙子这种水果皮刚好属于不太厚也不太软的,如果太软太厚没有办法通过半球压榨式的方法去榨取,只有橙子皮的软硬程度刚刚好。

    通过自助削皮的动作,把水果削皮之后,这个果汁机器人就逃离了或者说避免了单纯水果的限制,就不单单可以只榨橙汁了,包括苹果汁,梨汁,多种果蔬都可以实现。在智慧零售领域会有很大用处的,为什么这样说?首先是消费者体验的问题,我们知道任何消费体验一定是综合性的,如果只能提供单一口味的话,一定会影响你的消费的体验,进而影响你的消费的单机的收益。第二个问题在于下一个成本一定会增加,因为我们知道所有的水果一定是有季节性的,如果这个机器只能用一种水果,那么当这个水果处于淡季,价格上涨的时候,对零售商原材料成本的增加是非常要命的事情,如果选择多种水果,能解决原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口感多样性的问题,这样能真正在智慧零售领域,是真正的实现了智慧的特点。

    这个对个头相对比较大的水果,我们刚才看到自主削皮,会在抓取的部位,有一个大概在0.8公分左右的圩堤,会通过刀片,把留下来的彻底削干净,消费者看到的就是不带有任何皮的水果去榨取。这是另外一个部分的功能,就是我们的左手卡爪里面讲背后的水箱,这个水箱里面的水瞬间加入到350度左右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对整个榨汁机的两个部位进行及时的清洗,这个有什么好处?当机器长时间待机,或者是在每天,比如说晚上12点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自动的清洗,当然你也不用每次削完就清洗,因为这样会非常浪费,所以这次智能的设计,会根据消费的频次,就是待机时间,以及消费频次,可以根据这样的参数,自主的设计一个自动清洗的过程,这样的话消费者就会非常放心。因为整个过程,会是一个全透明的设计。

    那么最后一个功能,本身这台系统是后台的软件控制平台系统会设计一个大数据的监测,根据整个消费人群的密度以及消费喜好,原材料库存等关键数据,及时提醒供货以及备货的决策,实现以销定运,实现零库存的操作。所以大概整个果汁机器人,今天非常荣幸,果汁机器人23号我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人工智能商业论坛上,第一次对外公布,这个样机9月份就能投入市场,小批量的投入了,所以今天非常荣幸第一次给大家披露关于果汁机器人的构想。下一步我们会把这种果汁机器人实现家用化的设备,家用化的设备最简单的就是不用设置存储区了,我们刚才讲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刚才在用到果汁机器人的技术,首先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整体的研发方面是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是第一点。这个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第二点就是整个人工智能技术在运用方面,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来应用的过程,并不是说把所有最先进或者是最时髦的技术全部用进去,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刚才的果汁机器人,机械臂我们2016年研发已经到双臂七轴了,刚才用的是单臂,大概是五轴的概念。其实我们真正的设想,在未来的产品迭代过程当中,为了节省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内能操作,把设备做到尽量小,尽量周边化的解决方案,将来一定会把七轴的机械臂放进去,可以实现完全的自主抓取,自主削皮以及自主清洗的过程。这个是我们对智慧零售其中一个案例。

    智慧零售目前也是市场上推出很多新鲜的东西,包括现在的无人零售的商店,比如马云推出无人零售的商店,现在还有F5的未来商店,还有很多无人零售的自主零售的贩卖体,有很多设备出来。那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比如现在无人零售的商店里面,很多还是FRD的电子标签扫描的技术,包括很多的无人零售的综合体里面,比如卖水或者是卖饮料的盒子,也是用的传统的技术,这些技术我们认为实际上是更多的依赖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或者是其他的电子科技这样的技术在支撑整个商业逻辑,这种逻辑在整个的消费者体验以及设备的效率,以及真正的消费的透明性方面,是一定会收到一些影响的,如何去解决这些影响,怎么去把机器做到真正的智能化,真正配得上智慧零售这样几个字,我想人工智能可能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我们谈人工智能这么多年,真正在智慧零售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并不是非常接地气,或者说非常充分,可以说有很多前沿的技术,在智慧零售领域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应用,但是我们知道整个智慧零售的市场,又是非常巨大的市场,比如说刚才讲的消费品的快销品的市场,快销品的市场,绝对是一个万亿级以上的市场,比如说现在各大巨头都在进入风口,我们叫无人零售的便利店,这也是万亿级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如果真正能把解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能够真正树立一个宗旨就是让我们这些智慧零售的设备真正像人一样具备智能,具备智能的人一样去工作,那么我想这块市场实际上就是大有可为的市场。

    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唐总带来精彩分享,人工智能确实给企业信息化开启新的大门,也让大数据的潜能最大的限度的挖掘,大数据成为今后企业竞争力最核心要素,如何全面把握数据治理,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呢,下面我们掌声欢迎北京蓝图明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王琤带来题为数据治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题演讲。

    王琤:刚才其实我发现今天的演讲有点意思,有看病的,有喝果汁的,好象都特别贴近生活,所以我压力挺大的,讲数据治理这块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话题,所以开场我想先拿一个例子,今天中午跟朋友吃饭的时候聊,有人在吐槽说现在开发票要填税号,这件事大家都挺痛苦的,这个确实涉及到就是数据孤岛问题,其实就是工商局和税务局,两个大孤岛互相之间没法去拉通,这么一个事,其实不止是这么一个例子,我知道今天可能在座有很多都是企业来的,企业里面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十几年建立很多业务系统,信息系统,ERP,CRM,各种业务系统,系统都是用不同的厂商,有的是神州数码这样的企业做的信息系统,当年作为信息系统,满足了我的业务需求,我就把这个事交付了,但是信息系统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数据,过去两三年大家在聊大数据,把信息系统数据存上来,又不知道怎么玩数据了,存进来很多数据,但不能理解这个数据,这些数据业务含义是什么,销售屏障在哪,在哪个表哪个字段里,这个数据趋同,数据的口径怎么统一,这都是数据治理的范畴,今天下午讨论一下数据治理这件事,更多来讲这个事也挺落地的,不像喝果汁和看病,对企业对社会来说业务价值都是非常大的。

    这是简单的介绍,以前我在ERwin,在数据治理、数据管理领域蛮出名的产品。什么是数据,数据过去几年大家更多在讲数据的存储的能力和数据运算的能力,其实更多的这件事在欧美来讲,十几年以前大家把这个事认识的挺透彻的,数据是业务,数据本身表现的就是业务的价值。所以这里面更多的在强调的跟市场,跟大家聊的事是说我要玩这个数据,更多是说我要把业务人员和IT人员,大家一块玩这个数据,IT人员更多是辅助的角色,让业务人员能把这个事玩起来。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的概念是说业务人员和IT人员,大家其实是一个连通的作用,同时数据部门,有些企业我们看到已经有了,有些企业更多还是IT部门在兼着这个数据部门的工作,而其实我们看到有一些企业已经专门设立了数据部门,这些数据部门其实是既有IT人员,又有业务人员,大家把这件事有一个共同目标,我是服务于某一个业务含义,财务的还是采购的,还是什么样的价值。这样的话其实数据部门,它的目标并不是成本部门,其实是一个利润部门,帮企业做运营,同时帮企业做一些新的创新,新的利润点。

    这个其实是美国的数据管理协会,我们跟它以前合作很多年,可以看到是1988年成立了,这是非营利组织,就是拉着美国全世界,把全球各地企业的,CTO首席数据官大家一块讨论如何做数据治理,如何做数据管理,其实有很多数据管理的经验,自己也出了一套DM book,是一套指导方针。每年数据管理协会他们有一个年会,今年在4月份的时候在亚特兰大开的。数据治理这个领域,仍然是一个非常热衷讨论的领域,去年有178个演讲主题,有三十个涉及到数据治理的话题,是非常大的痛点。2018年4月份会开这个会,大家一块到世界舞台上聊一聊怎么做的数据治理,数据治理的实践,我每年都会去。

    前年阿里有去,分享他们的数据治理。这本书就是DMbook,有一套自己的指导方针,认为把这套指导方针堆进去,堆到企业里,数据成熟度就会比较成熟,这是本身这套管理成熟度的模型,可以看到中间是数据治理,有若干维度,有数据建模,数据架构,数据质量,云数据等等,涉及到相关内容的大家都不陌生。这块就是实际的知识域,数据治理讲的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数据治理,对数据管理的管理,也就是说我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些数据管理的事做的好不好,之后也涉及到数据架构,数据库的设计是不是足够符合企业的性能,有没有考虑足够完善,数据建模,数据存储运维。数据安全,很多企业开始慢慢讨论这块的事,要上数据系统,有统一客户编码,统一分公司编码,还有品类这些东西都是总数据的一部分,BI和商业智能,现在有很多企业上敏捷BI,这是在这个领域里面的数据,还有数据整合,数据集成,有一些ETL的产品,文档也是企业数据资产的一部分,元数据今天我会更重点讲元数据,是数据治理里最重要的基础。有数据标准,可以做数据质量。

    这是一些情景,第一是说我曾经做过一些数据清理的事,做完以后发现这个事做完了当时好使,很快这个又脏了,财务部门接受外部审计,审计时候说我这个数据,好象有,前几年有,但现在不知道已经在哪了,是不是删了,这是数据生命周期的问题,什么时候该无效,什么时候该管理。还有我知道五年的销售情况,但是别人告诉我这些数据已经归档了,但是没人知道这个数据在哪,怎么获取。我经常看到五千张表,七千张表,有OA系统,有ERP系统,各种业务系统,都是涉及到这样的东西,我怎么找到这些数据,我想取业务含义的数,我找不到这个数,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还有不同的系统,大家有不一致的问题,用不同公式算这个数据,算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到底谁是可信的,谁是正确的数据,这个怎么处理。这些其实都是数据治理领域来解决的问题,这张图可能给大家一看,大家心理应该会有很多同感,乐高积木是企业数据的现状,不同的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大家是不能关联的,为什么不能关联,因为没有数据标准,大家口径不一样。我们碰到国网电压器的型号,各个省都不一样,一个是A打头的,另外一个编码方式完全不一样,很多企业现在状况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的方案是什么?就是类似于现在盒子和标签,我们帮你把不同的零件,不同的积木做归类,做梳理,整个梳理和归类的方式是机器的方式,完全是自动化方式梳理。比如标签其实是业务的标签,销售屏障,销售数据,采购合同这样的东西,里面放着对应的数据,是这样一个抽象的感觉。用马云的头像,马云也是今年数博会的时候谈了谈过去是将人变成机器,用各种KPI,用各种管理方法把人变为更好衡量他,按我们企业的方式运作,更多未来应该是一个拐点,如何把机器变成人,如何让机器变得更像,让机器帮你做很繁复的事。这样最近在讲元数据这件事,这进事不算新鲜,五六年前有这概念,但是元数据以前还是在偏IT层面。我们现在讲的是说数据目录和自主服务这么一个概念。

    这是我们碰到一些案例以后,我们梳理出来一套方法论,第一期望帮企业先清家底,告诉企业你有什么样的存量数据,存量数据业务信息是什么样的,同时告诉他你这些业务信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后面会有一些例子,帮企业梳理的时候发现有什么样业务的点出来。之后,有了家底以后,清完家底以后,知道现在有些什么样的业务的关联,我们可以拉着业务的同学一块去聊一聊到底通过这些关联,我们能真正梳理出来什么样的业务价值,之后会根据这些梳理出来的业务价值报表,把它做成数据标准。

    之后,我们在讨论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应该用敏捷BI的方式,还是上一个大数据平台,把这个事处理掉,后面还涉及到比较脏比较累的和,比如数据质量,数据准备,之后变成现在大家经常接触的数据可视化,能展现出来是一个饼图,柱状图还是地图的方式。所以这个数据质量这件事儿,我们建议先从业务出发,因为数据反映的是业务信息,先看看你有什么样的业务,业务信息的数据,这些业务信息数据大家关联情况什么样,如果没有关联,要关联起来,之后再考虑说怎么上大数据平台,做什么样的数据清理,做一些什么样数据质量的改进,最终把数据呈现出来。

    这是我们在讲的企业数据目录的事,企业数据目录,其实在整个数据的处理的生命周期里面始终都存在,可以看到第一步是说你有很多业务的系统,业务系统有很多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业务含义,有ERP,还有很多新增业务系统,这些业务的信息,销售屏障,这些东西都应该记录在企业数据目录里面,企业数据目录应该包括技术元数据,数据库长什么样,哪些表,哪些字段,表和表之间关系什么样的。销售屏障,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样的,业务含义是什么样的,数据类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业务规则,比如性别,性别这件事有的企业用MF,有的企业用男和女,有的企业用零和一,怎么进行联合,需要有数据的标准和业务规则来表述它,性别这件事企业统一用MF,是这样一个概念。

    有这样一套东西来描述出你的业务系统,同时我们现在知道,我现在要跑出什么样的业务报表,做什么样的业务分析,这时候可以搭数据中心,这个时候可以做数据清洗,这些数据都应该在企业目录里面,知道这个数据的前世今生,最终才能把这个报表跑出来,这是相对来说很完善理性的方式来做这个大数据的数据分析。

    最终数据目录解决什么问题,数据定义,数据质量,还有数据利用率,知道哪些业务信息,报表上怎么跑出来的,这样才能盘活企业的存量数据。这是我们抽取出来一些东西,这个更多是反映数据库里面,一个矩形筐是一张表,里面是字段,字段数据类型,表和表之间的关系,直接反映出技术元数据。这是血缘关系,做了数据仓库,从不同业务系统把这个数据进行抽取,抽取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中间做了什么样的变换,这样才能知道碰到审计部门,这个数据怎么觉得不对,直接可以看出来,这个东西做了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数据和什么数据元进行拉同,做审计也涉及到数据影响力分析这方面的内容。

    这块是大部分的生产制造企业都上ERP了,不管是SAP的,还是用友企业的。这些数据库有时候经常是这样的情况,左边的情况,人是读不出来这些东西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拉通,跟别的业务系统做拉通,这件事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当时碰到很多企业有这方面的痛点,我们会把它的含义找出来,每个字段含义是什么样的。这是所谓业务元数据,相当于把数据库里面的实际的物理表的名字和实际含义对起来,这样下一步做数据分析。当然也支持非惯性数据库的抽取,这是我们给企业出的一些数据管理成熟度的驾驶舱,可以看到中间是有一个雷达图,一般会分成几个维度,技术元数据是不是有采集,数据标准是不是覆盖到这个表上,刚才说的性别,性别这个东西其实每个数据库对应的字段,字段含义就是性别,应该对应到性别当中,有没有应用这个东西,有没有落地这个东西。

    数据目录实施以后会告诉企业几个很关键的信息,一是业务信息,产生了什么样的数据在系统里,实际的物理数据库和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再一个业务信息和业务信息,ERP和另一个业务系统大家都有客户的名称,这个东西是不是能关联在一起,关联在一起以后相当于多了更多的维度,基于这么多维度是不是能发现新的业务价值出来。现在其实大家在讲的精准营销,就是用户画像,还有设备画像,企业画像,种种都是来自于发现了业务信息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有了数据标准,可以改进数据质量,刚才谈到性别,通常企业里面的数据什么样都有,有的是MF,还出现ABC这样的东西,还有空的时候,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能帮企业快速定位,怎么能帮他把数据质量快速做改进。

    最终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说如果把数据目录铺进去,帮助企业数据成熟度提高,我们看到基础已经打好了,后面的事相对来说是比较顺畅的状态。这个是我们的数据关联图,可以看到当前有一个屏障货币的东西,可以看到跟什么样的业务含义有关系,跟屏障类别,跟间接结算,跟突发条件消息这些有关系,右上角是在哪个数据源有销售屏障的概念,这样帮助企业很快能定位到我有什么样的业务信息,这个业务信息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实际数据源在哪。

    这是之前给一个企业做的例子,这个企业是一个多业态的企业,可以看到有资产,有中转站,有垃圾箱,有车辆,这是资产,车辆有更多的维度,有加油记录,作业路线,清运记录,GPS,我发现有这么多的数据,数据之间有这样一些关联,很快知道怎么做数据分析,下一步发现一些价值出来。我们帮企业做了梳理,这个企业有固废处理,垃圾回收,这些东西可以说基于当前数据,怎么做更多的互联网转型,因为当前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资产的业态。

    当然我们还有一套我们自己的语义库,我们帮企业把存量数据梳理的同时,会帮他找到业务信息,这些业务信息来自于我们这套语义库,有七万多条业务语义,对接他的存量数据。这块讲的合规的问题,刚才说了假如说扩充原理,梳理完数据,这件事就算完了吗,很快数据又脏了,这个事怎么干?这个事有点太技术了,我简单讲一讲,我们先要做设计,设计出一个业务系统,后面数据是什么样的,设置出来一个数据模型,同时有数据标准,这套东西实施进来,实施进来以后会有新的业务系统,会有新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会不断的监控它,看当前的数据的实际状态和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是不是一致的,如果有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会预警,同时告诉企业你需要看一看这件事了,是不是有人偷偷放进去新的数据,新的数据不符合企业的数据标准,有哪些更强制的办法要求他在模型数据设计的时候必须用企业的标准,用这样的方式不断监控数据足够干净。

    当然有一些数据质量的检测,可以定义数据质量的验收规则,跑出来一些数据质量的验收规则,发现有数据质量的问题。根据有问题的数据创建数据质量的修正的任务,把修正任务分配给一些人,让他不断做数据质量的改进。所以这样有一个数据质量的监控价值舱,可以看到当前数据质量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如何。还有数据质量修复状态的如何。这是数据的清洗,怎么修正这个数据质量,怎么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挖掘,在我们这边也是很方便的方式做,中间是样例数据,可以不断做生成,替换,抽取,分割,做这些操作,可以写一些比较简单的表达式。

    这个方案也是跟随数据协会的方法论,打勾的就是产品可以帮助企业做有数据架构的管理,数据质量的改进,数据建模,包括元数据的管理等等。最终是给企业的价值,告诉管理层,有什么样的业务价值的数据在这,清家底,更高层面是说数据可以驱动企业运营,帮忙做一些数据驱动的决策。各业务系统能统一口径,可拉通,可融合,对IT部门这是很有利的工具,可以做数据转换,做数据质量的改进,可以做数据模型的管理。右上面数据部门,企业有专职的数据部门,可以很容易查到我一个物理数据库对应业务含义什么样的,一个业务含义的东西可以很简单查到哪些物理的表里面,有业务的含义。还有实际标准,影响力分析,数据血缘,业务部门可以直接拿产品做自主分析。

    最终我们是这样一个企业,当前其实国内,这个会也是工信部下面来主办的,我们当前也是工信部大数据标准委员会的成员,我们也在参与书写,大家也在关注这件事儿,是不是企业能统一数据标准,行业能统一数据标准,国家能统一数据标准,这是我们的公众号,我的演讲就到这,有什么问题我们下来交流,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总,听完大数据、人工智能对企业的秘诀和法宝之后,接下来让我们欢迎深圳爱橙子科技有限公司报销吧创始人兼CEO付天学带来他互联网+世界500强的费用管理变革分享。

    付天学: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主持人把我演讲安排到整个下午演讲主题的最后,亚历山大,不敢说是押轴,但是我保证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东西一定句句是干货。我们要分享的东西,就是讲一讲世界500强的公司怎么样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它的费用管理的变革。大家知道,我们企业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事情,一个事情就是挣钱,另外一个事情就是花钱,那么花钱怎么管,在信息化的条件之下,怎么样用互联网的方法去管理它,它一定有一些东西可以来分享的。

    为什么谈费用管理变革?我们不谈一个简单的信息化的软件,大家知道历史上的变革,从改革,从商鞅到王莽,到王安石,改革没有好下场,我们企业做变革,怎么样保证变革的成功,有一些方法可循,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法。下面看一下整个企业里面如果讲费用是很大的话题,费用里面如果谈到可控费用,能挑出来的被企业自己所控制的费用,就不多了,首先第一大可控费用是什么?就是我们企业的人工费用,除了人工费用,工资,可以加,可以调整之外,第二大调控费用就是我们的企业的差旅费,差旅费用仅次于人工费用的第二大费用,我们中国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大家看一下。

    2016年连续三年整个中国企业的差旅费用在两位数的数字增长,而且到2016年的时候达到3220亿美金,合人民币两万两千亿,按五千家有效的活跃企业算,每一家企业是四万四千块钱,在座各位都是企业里面要么是CIO,要么是企业高管,你们算一算你们企业的费用是不是这样的收资,是不是超出这样的收资,我们成为全球第一大差旅费的大国,要对它进行管理,存在一些什么问题,我们就必须要清楚,这是关于企业管理费用的问题,你们是不是感同身受,比如在座诸位,不管是企业高管还是中层,首先是企业的员工,既然是员工,会涉及到费用报销,这里给出费用报销的问题,填单,贴派,还有做财务的费用归位不准带来的税务风险,还有做部门领导的,钱花多了,超预算了,还有做老板的,收入不涨,但是销售的费用,差旅费用年年增,这是不是问题,我归纳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员工来说耗时,对财务来说不可规的风险,对老板来说费用控制的问题。

    怎么样去改变它,这些机构给出了一些答案,其中一条就是要用第三方的移动报销软件,谈到移动报销软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公司里面还在用OA,也可以在手机端去做。另外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方式,像微信一样的轻应用在手机上完成的方式。其他之外的包括制度、效率、标准的问题,我在这里不一一展开讲。

    它的趋势,费用管理的趋势是什么样,有五个方面,第一个一定是移动化,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是移动化,第二是自动化,我刚才提到填单贴票很麻烦,能不能变成自动化方式解决,不需要填单贴票了,回到公司之后把票据交给机器人,让机器人帮你做这个事情,交给他,打印出来报销单。第三个就是一体化,大家知道过去,信息化第一个时代,用服务器的时代,部署一个系统,我们回去之后,在这一个系统上非常重,运行很多东西,比如ERP,尽管人力资源也要管财务,当然供应链是他本来要干的事情,那么在今天在云端服务的时候,应该走向专业化,专业化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孤立的工具,一定要和OA平台打通。

    第四就是降成本,我们是管花钱,我们一定要把花的钱降下来。最后是业务洞察,所有费用一定升为业务服务的,我们一定要做业务洞察工具。现在了解了企业在第二大可控费用里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下面就分享一下,我本身在华为公司工作了15年,做过研发也做过十几年销售,华为公司管理是很简单的,所有业务都归纳为两个大流程,一个是客户需求变成产品,叫做研发流程,另外一个叫把产品交付给客户,给客户创造价值,我正好经历这两大流程的变革。

    从销售人员、业务人员的角度,而不是从财务人员的角度,谈一下差旅费用管理怎么进行变革的。我刚才谈到变革就是变革的利益,变革的利益怎么变,在华为公司里面变革方法,是有一套方法,这套方法首先是分四个维度,叫变革的四象限,流程、组织、管控规则和IT系统,你们见到很多报销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仅仅是一个软件而已,如果软件没有进行业务管理的变革,那上这个软件价值是打折扣的,我今天讲的是业务管理的变革,在做这个变革的时候是在2004年,因为在2001年的时候海外市场大规模起来,海外市场起来的时候,费用非常大,这是当时面临一个问题。人均费用远远超过同类公司,所以在IBM帮助之下做了这么一个变革,这个变革首先是从业务流程开始的,为什么?因为流程是业务怎么做的,触动的不是变组织,第二部分会讲组织是怎么变革,每一个变革背后都有管理思想,直到今天,在他那里,你们都无法想象,他的所有的费用,差旅费用的报销只有走过这四步,业务部门是两步,直接主管,部门权签人。

    我原来在那工作的时候,花了一个小时审批下面人员的费用,每小时成本是两百到三百块钱,大家知道在这里,费用报销在任何一个公司里面是收敛性的业务,什么是收敛性的业务,收敛性的业务就是你越花少的时间,越给你省钱。在他那里销售是扩张性的业务,扩张性的业务就是你越花时间越给你挣钱,所以要求在收敛性的业务上花的时间越少越少,大领导成本那么高,做这些并不创造收入的审批活动,是不是一种浪费呢?所以说在这里看不到任何大领导在这里做审批,只有两个人,这里还有一些细致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只有业务部门,这两个人来审批,很简单,背后的思想就是因为有五级六级部门,一个项目经理下面还有项目组长,因为业务部门是对业务的费用发生的真实合理性负责,财务部门是对票据的规范性负责,直接主管就是普通员工,上面可能是项目组长,项目组长最清楚这个员工花费的费用该不该花,所以说就让直接主管来做审批。谁是部门权签人,权签人是代表公司有权利做这个费用确认签字的人,预算管理之下,部门的权签人对这个部门预算负责任的人,保证花的费用不能超过这个部门的预算。

    财务里就是会计和出纳,没了,所以背后是这样的管理思想。当然这里面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东西,有一个管理思维叫谁受益,谁承担,谁承担,谁审批,我在泰国工作的时候,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就是2004年的时候,现在泰国的美女总理所在的企业,当时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HLR的实验局,这个实验局出了问题,导致很多客户单子丢了,有问题就要处理,就派人去,研发人员的差旅费,都是由研发部门承担,所以我们活干完了,为了怕万一发生什么事情,就把研发人员压在当地不让他回家。到后来我们做的时候,对市场项目,销售项目,我们做了资源调度,我们把研发人员的出差当作一种资源,没错,研发人员出去出差,首先经过领导审批,活干完了你回去,因为差旅费他要承担,除了差旅费,还有资源的价格,也要他承担。

    在他的费用报告里,谁受益,谁承担,谁承担,谁审批。一线可以互换炮火,但是谁互换炮火,谁有承担炮火的成本,这是我讲的流程。流程代表的是部门权利的划分,你管控哪一代流程,代表这个流程的权利。很多公司是CIO所在的部门,负责公司的变革,往往变革很难成功的原因在于仅仅从流程的角度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到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大组织,我们做变革项目之后,把五个费用会计减成三个,剩下两个费用会计,到共享中心去,我们不说减人,我们只说提高了费用会计的费用力,可以少招一些人员。这就是组织的变革,所以如果差旅管理软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配套组织也要做一个变革,变革不是简单的裁人,你要做的不要与人为敌,才有可能成功。

    第三个方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制度,到报销的信用评价制度,让员工自管理。这个图片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嘉宾知不知道是哪的,是都江堰,任总去都江堰看完之后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这里面提出很多有意思的思想,在他们那里提倡的就是员工自管理,信用评价制度,我们在前面刚才见到的简化流程,四级审批都是基于对人的信用建立起来的,但是信任建立在不信任的基础之上,而不信任的东西靠什么?是要靠制度执行,这里的制度就是信用评价制度,里面任何一个员工,包括领导报销等级,信用等级分为ABC三类,如果A类等级,B类等级在电子流里面不见原始单据就可以做审批,但是如果是C级,不仅要看电子,还要把单据送过去审批。我们这里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2010年左右写过一篇检讨,作为领导他的信用等级被降到C,被公司剥夺了审批权,他下面都是高级领导,中层领导都同意,但是信用评价制度是内置在流程里面,结果出了问题,出了问题就被取消了审批权,做检讨了,然后向公司做承诺,才能恢复审批权。同样这套制度运行的时候,公司当年也发布一篇文章,任总自己出差之后,公司的制度规定洗衣费是不能报销的,但是把洗衣费报销了,最后自己做检讨。所以说用这种制度,信用评价制度让员工自管理,这就是后面的管理思想,让业务像水一样,在堤坝里自由流动。

    IT系统就是你回家要走的交通公路,IT系统就是固化报销流程、组织和管控规则的方式,系统是刚性的,必须得这样做,所以是这么一个思想,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固化就是用IT系统固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到费用管理的变革,这还没完,这是在2008年时候开始CRM-LTC,两大一小,其中一大讲的LTC,承载了销售,承载了公司80%的资金流,为什么资金流,收入是通过销售创造的,为什么是物流,货物要通过物流发到客户。大家可以看到,最上面就是销售流程,从销售线索到商机到合同的履行,这是为公司打单的,签单的,创造价值的。那么在下面是什么是财务的项目四算,销售项目一个商机叫做销售项目,销售项目的四算,算什么?在销售线索开始到商机开始,到我给客户提供建议,到最后,整个过程中让财务人员做业务人员的伙伴,四算清楚每一个项目概算、预算、核算和决算,财务人员起到业务人员助手的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最上面,让一线呼唤炮火,谁呼唤炮火,谁对炮火的成本负责任。

    我分享完了差旅费用管理的变革,报销吧做什么事情,我们借鉴他的系统,我们做成中小企业版本,给中小企业使用。我们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有这个财力做这种变革,我们把这个管理思想分享出来,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是华为认证的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我在这里参加这个会的时候,广州华为中国云的现场,正在给我们颁发解决方案合作伙伴的证书。我们报销吧要做的事情是消灭报销,我们怎么样消灭报销,这是我们做的一个今天下午单主任开场的时候讲的第三代信息系统的架构,基于云计算的产品,我们也是这样的产品,是一个非常轻量化的应用。这是报销吧的首页,这个首页基本把费用管理想做的事情,差旅费用想做的事情做完了,用这一页东西打通企业的整个消费报销到帐务,达到最终消灭报销的目的。

    怎么做,我们提出一个工具,三个平台,什么是一个工具,首先是一个费用报销的工具,作为费用报销的工具,我们报销吧能够从整个费用的记帐到移动的审批报销,到最后商业智能分析,都给你做完,在手机上。三个平台,第一个平台叫做企业的差旅订购平台,火车票、机票可以定。第二可以做行政采购的平台,桌子椅子凳子,行政采购费用,还提供费用贷,现在已经实现了,后面会讲。这就是报销吧想干的事情,通过我们的一个工具加三个平台来干。怎么达到报销的目的,我们对企业做了分类,最常见的需要报销的有这几类,差旅费和行政采购费,这类费用特点是大额低频,一个人不会天天出差,一个月就那么几次,但是每次都是上千块钱。大额低频的费用可以做集中采购,可以做集中采购的事情就可以做一个事情,原来需要员工自己买机票,回来凭机票报销,填单贴票很麻烦,很痛苦,现在我们和旅游公司进行月结,员工出差照样走,回来之后不用干这件事了,开一张发票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报销了。月结肯定有标准的,小微企业怎么办,小微企业上来充值,照样享受会员价。照样不需要报销,通过这样的办法,我们可以达到对差旅费用和行政采购费用报销的目的,稍微做一下业务模式的变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很简单,华为原来也是自己出差,回来报销,后来上一个东西,上了之后可以对接外面的TMC平台,就把个人的垫付变成公司月度结算。

    第二个费用是市内交通费和餐饮娱乐费,有很多递推人员,递推人员要跑上十家地方,最后月度结算发现企业有上千单的小额的费用,没法审,他说对不起我不用了,我们也提倡小额高频的费用,天天发生的费用,还是个人垫付,回来让直接主管审。这个问题麻烦了,怎么解决,我们用技术的手段,比如说现在增值税发表有二维码,我们扫二维码来自动化的填单的方式,还有OCR技术,ORC技术用在发票上,发票的识别,不仅因为种类多,还因为条件不一样,识别准确度50%达不到,我们达到准确识别发票的五要素,第一个事情就是自动化的填单,需要金额,需要消费类型,需要费用的发生日期。第二个作用就是验证发票的真假,财务人员一张假发票到税务局验证很麻烦,有了发票的代码和号码,一键就可以上税务局发票上填单,还有让机器人,人不愿意干的让机器人干。

    我们报销吧也是基于华为云,大家知道华为云是可信云,在前不久7月份的时候获得中国可信云的唯一一家,上不看数据,上不做应用,意味着我们的企业数据放到他上面,他不会去看,这是他的承诺,他不做应用,我们做应用,而且我们的应用一定做的很好。这是我们报销吧放在华为云上,放在华为云上,我们不做大数据运营,我们客户里面代表是一种承诺,我们还用技术的手段保证可信性,我们计算感知安全的概念,把企业分装在数据容器里面,装上摄象头,把信息传给企业,谁什么时候试图访问你的数据容器,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针对老板关心的问题,你想多挣钱,我们这上面刚才说了,在前面,我们是把花钱的系统,我们会和挣钱的系统打通,帮助销售人员节省时间,在华为衡量一个销售人员工作有没有效率的标准,有没有尽可能多的占客户的时间,我们把这个时间省出来多见客户,不就增加签单的可能性嘛。怎么样降成本,我们是在系统里面,供应的价格,航空公司的价格,还有TFC的价格,看谁的价格更优惠。员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快速把钱拿回来,第二不用填单贴票就可以拿回来。对财务,费用分摊,精准核算,支付作帐,领导有代报销的功能,非常贴心。

    这些功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企业创造价值,我们给企业创造什么价值,叫多快好省,就用报销吧。让老板多签单,让员工快报销,让财务好算帐,让领导省成本,这就是报销吧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如果报销吧仅仅给客户提供这个价值是不够的,只是一个软件,我们有能力为我们的客户不仅仅提供saas服务,还提供CRM,ITS变革管理咨询。不仅让一线呼唤炮火,还让财经帮助财务人员算清楚炮火的成本,所以归纳期来看,我们报销吧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要消灭报销,我们消灭报销通过12大功能实现,12大功能为客户带来多、快、好、省四大价值,这就是我的演讲,感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付总的分享,让我们用掌声对今天下午所有分享嘉宾表示感谢。下午场的嘉宾给我们分享有关信息化政策、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众多新鲜的话题,也从他们自身的视角结合多年从业经验,给我们行业内外参与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策略,让在场所有听众受益匪浅,同时今天的思想碰撞为产学研投资界各方搭建交流平台,从中将会产生相应的优秀成果核项目的落地,对此无限期待。

    接下来就是大家期待已久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颁奖仪式,首先颁出的是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杰出CIO奖项,请看大屏幕。

    有请以上获奖嘉宾上台领奖,有请颁奖嘉宾赛迪网副总裁兼常务副总编梁媛女士为获奖嘉宾颁奖。

    (获奖名单+颁奖仪式)

    下面颁发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人物类奖项。

    (获奖名单+颁奖仪式)

    接下来颁发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企业奖。

    (获奖名单+颁奖仪式)

    接下来颁发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服务、应用、解决方案类奖项。

    (获奖名单+颁奖仪式)

    下面颁发信息化影响中国·2017产品技术类奖项。

    (获奖名单+颁奖仪式)

    再次恭喜以上所有获奖企业,到此本次大会所有环节已进行完毕,感谢主办方为我们准备了高水平的大会,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