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制造业将面临哪些生死考验?

2020-02-19 11:16:09
高工机器人网
智能制造
如何迈过这个“坎”,将成为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生死考验。在疫情加剧“用工难”的情况下,一些完全靠吃人工红利生存的传统制造业和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将面临着被出局的危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判断:在未来的3个月至6个月内,中国民营企业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倒闭、歇业、裁员景象。

对于制造业来说,因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许多工人无法回到工厂,所以在过去的两周里,一线产业工人的工资已经上涨了15%~30%,招工难也会成为今年4月至6月的大坎。

而如何迈过这个“坎”,将成为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生死考验。在疫情加剧“用工难”的情况下,一些完全靠吃人工红利生存的传统制造业和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将面临着被出局的危机。

更为严峻的“用工难”

对于一些完全依靠劳动力盈利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这次的“用工荒”将更为严峻。

全国防控工作全面开启后,让制造业面临着复工延迟、人工到岗率低、物流受限、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大考,这也使整个产业链开工率不高,释放的效率有限,短期内经营压力加剧。

尽管很多企业都在2月10日和2月17日这两个节点宣布复工,但人工到岗率依然很低。多地的地铁客运量数据显示,复工之后的早晚高峰通勤量依然处于低位。

以车企为例,根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至2月12日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比仅为32.2%。疫情当前,车企复工复产仍面临挑战。

“我们10号终于拿到了复工许可,但是很多员工被隔离或者被封锁在老家来不了,远远无法实现满产。”苏州某汽车零部件的管理人员在社交平台上无奈地表示。

为了让员工尽快返工,温州甚至推出了对返工人员的“包邮”政策。

2月11日,温州市发布的“28条惠企措施”中明确指出,企业复工后,为鼓励更多外地务工人员来温就业,企业出资包车接员工返温的,以“你来温州,我出路费”的模式按政府、企业2:1比例共同分担解决。

不容忽视的现金流“瓶颈”

企业的停摆期对于一些现金流不充足的的企业来说,可能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订单急剧下滑,人员流动受限间接导致全国物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国外一些国家因疫情传播开始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企业的外贸出口和投资融资也受到影响,生产成本无形中加剧上升。一些“资本不足”的企业或因承受短期冲击,导致“现金流”出现问题。

此前在接受高工机器人的采访时,多家创业公司创始人表示,现金储备不足的中小企业,刚刚经历了春节发奖金等,疫情的影响,可能会给这部分企业带来生死问题,而且这部分企业比例不小。

近日,清华、北大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的现状,其中一项是——如果不开工,企业还能维持多久?数据显示,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17.91%的企业能维持3个月,仅9.96%的企业能维持 6 个月以上。

自2月初,北京、江苏、重庆、广东、山东等多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通过减税减租、延迟缴纳社保、降低贷款门槛等方式为中小企业节流。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现金流的把控至关重要。面对危机,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很可能就撑不下去,在现金流的把控上,一定要把预警安全期拉长一点。

智能工厂成为自救“亮点”

当前,广大制造业企业正积极自救,在这些自救措施中,需要员工较少、便于疫情防控的智能化工厂成为一大亮点。

复工复产人员聚集风险是防控难点,而依托智能化升级建设的智能工厂以机器人作为主力,避免了工人扎堆,意外显出了复工复产的另一优势。

2月2日,尽管还未到山东省要求的复工时间,浪潮集团位于济南的高端装备智能工厂却紧急复工了,以生产用于防疫的服务器等信息化产品。

同样的生产场景也发生桐昆集团的生产车间。在其功能性聚酯纤维新材料智能工厂中,机器人已经基本代替人工,成为了企业生产的“主力军”,自动完成涤纶长丝落筒、输送、检验、套袋、码层、捆带、缠绕、贴标签等一系列工序,用工人数由相较之前约减少37.5%,极大的降低了防疫物资、人员等的压力。

2月10日,巨轮智能采取“机器换人”策略,在做好员工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发挥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的作用,实现复工复产。

巨轮智能高级工程师洪福表示,目前巨轮智能轮胎模具制造车间基本实现主要工序单人操作,避免人员交叉,减少人员聚集,实现了少人化生产制造。

2月13日,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渝北工厂复工,在繁忙的生产车间里却只见到零星的戴口罩的工人,生产主力是700余台机器人。汽车在生产线上自动地根据工序传输,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有序地工作着,物流小车按照规定线路准确地往返运输,宽敞繁忙地厂房内只有零星的佩戴着口罩的工人进行操作、巡检。

“传统工业企业生产工序多、流程长,流水线上工人密集,但在这里不会有密集的人员。”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工厂自动化率达90%以上,比传统汽车制造工厂减少操作工人56%。

收藏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xiali@infoo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