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指尖上的安全隐患 公共场所上网该如何躲避陷阱

2020-02-14 13:32:55
信息化观察网
信息安全
当前移动上网日益普及,无线上网已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提供无线上网的公共场所众多、主体多元,安全机制不健全、用户认证和日志留存等安全审计措施不落实的情况突出,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案件侦办和溯源打击。

基于目前审计阵地系统与无线上网场所来补充当前网络审计的应用,用于解决未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手段空缺,解决当前移动终端与真实身份无法关联、整合关联分析的问题,实现通过海量数据的联合关联提供更多线索扩线和分析来源,同时可通过该系统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碰撞、共享、研判等,为主管部门提供更多的破案、抓捕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业务分析支持。

随着移动上网的发展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跨区域作案的事件屡屡发生,同时犯罪份子逃避抓捕的手段也层出不穷,躲避于各类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或甚至出现跨区域逃窜,这给公安破案抓捕等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形成了随时随地上网的习惯,或接入运营商建设的无线热点,或接入某些场所自建的无线热点却无法形成长期有效监管。

为此,我司结合公安业务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对公共无线上线场所、非经营场所、MAC地址嗅探需求定制研发了公共场所无线上网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基于目前审计阵地系统与无线上网场所来补充当前网络审计的应用,用于解决未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的手段空缺,解决当前移动终端与真实身份无法关联、整合关联分析的问题,实现通过海量数据的联合关联提供更多线索扩线和分析来源,同时可通过该系统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碰撞、共享、研判等,为主管部门提供更多的破案、抓捕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的业务分析支持。

平台的总体架构以外网各类业务数据的采集、汇集、接收、应用为基础,不断扩展平台数据来源,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网警部门各项业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此平台,将网警部门现有的业务系统资源充分整合,最终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全面开展公共场所无线上网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实时记录采集网民身份和网上活动信息,确保公共场所无线上网网民的身份溯源及轨迹刻画。针对数据资源实现分析应用以及共享互通,提高公安机关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网络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前端移动特征数据采集网络,通过前端大量无线特征采集设备部署,对接入网络或未接入网络的终端的数据进行被动采集,形成完整的数据关联的数据基础

●建立WIFI阵地管理体系,形成WIFI数据采集、采集设备部署管理

●通过利用前端移动数据采集技术手段,抓取已经连接热点的移动终端的更多设备特征信息,如:IMEI、IMSI、系统版本、设备型号等。在无感知的情况下,获取当前连接热点的设备使用的虚拟身份信息, 如:QQ号,微信ID,微博帐号,手机号码等

●参照公安制定的接口规范建立,统一的接口规范,将各阵地系统、业务中心进行规范对接互通以便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数据碰撞,进行相关移动终端对应的人员的数据分析、研判、情报提取等工作,为实际办案提供业务支撑

●建立数据模型,如场所定位、区域分类、热点管理、人口管理、轨迹回放管理模型等,有助于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查询,提高监测、预警、关联、分析办案效率

●通过电子地图形象直观的展示前端采集数设备的部署情况和人员轨迹情况,提高系统的可展示性

收藏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邮箱:xiali@infoo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