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5G+工业互联网”的迷雾

百家号
大东时代
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万物互联的工业互联网时代,经历产业数字化革命的实体经济,其“终极命运”一定是走向“数字化大陆”。

11.jpeg

过去,我们习惯将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称为“颠覆”,仿佛魔法一样,世界从此变幻一新,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于是,高喊着“颠覆一切”的企业家们,总是把酒言欢,描摹着另一个世界的模样,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然而,当互联网等技术与产业融合,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突然慢了下来,先行者已然静默,变得小心翼翼,但跨界者还未踢到石头,于是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制造业企业集体保守的情绪下,互联网企业却一路高歌猛进,举着颠覆的旗帜,一股脑冲了进来。

节奏不同,误解就产生了:工业从业人员认为互联网企业不敬畏现场,对know-how一无所知,互联网从业人员认为工业企业墨守成规,对新生事物包容度不够。还有一群看热闹的人,认为这事情暂时和我没有关系,因为光是生存已经不容易了!

迷茫

每个人都很迷茫。

过去近半年的时间里,5G产业时代走访和采访了一些企业,这是我们触摸行业脉搏的方式,但接触了越多的人,了解了越多,就越觉得迷茫,这种迷茫也许跟从业者的迷茫是息息相关的,是的,大家都像在迷雾中前行,没有清晰的方向。

前几天,又见了一位企业高管,他很坦诚问我们:“你们觉得5G+工业互联网的商机在哪?从现在来看,好像有5G,跟没有5G,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事实上,迷茫的不只是他,类似的声音总是不断:

“都是奔着补贴来的。”

“5G+工业互联网,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有诸多无奈。”

“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上工业互联网是找死,不上工业互联网是等死。”

扒开热闹的表象,当赤裸裸的现实摆在面前的时候,说实在的,我们也不由得产生了迷茫的焦虑,至少有那么一些时候,会觉得,是不是还不到时候?但隐隐又觉得,正是因为大家都还没有摸索到方向,所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前段时间看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边提到了“洞穴理论”,历史的发展让我们从一个“洞穴”进入了另一个“洞穴”。现在的5G和工业互联网,也只是我们从洞穴中看到的影子,而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趋势大过一切

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万物互联的工业互联网时代,经历产业数字化革命的实体经济,其“终极命运”一定是走向“数字化大陆”。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节点。5G商用的普及以及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成了工业互联网走下“神坛”,走向深处的催化剂。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无疑对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

有人发出声音:“2021年将是中国制造业求变的一年。”可能更准确地说,这些年,已经看到人口红利天花板的制造业一直在求变。

而另一方面,伴随着5G的商用,工业互联网正式在大众面前“C位出道”。这让三年前就开始火起来的工业互联网概念从角落里一群人的狂欢走到了聚光灯下,接受更多人的审视,掌声和鲜花自然是不少。

为其摇旗呐喊和站台的也不少。

2021年1月13日,工信部发布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5项发展目标,明确11项重点工作任务,为工业互联网这场数字化变革“吹响号角”。

2021年1月27日,工信部正式公布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备受瞩目的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从2019年的10家大幅扩展到15家。

2021年,一定是5G+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一年。

正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所说:“2021年将是5G与垂直行业融合探索走向深入的一年。2021年至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她表示,这期间5G将提速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度发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让5G带来的信息技术提升更好与垂直行业融合。

破冰和整合

5G+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端,就像站立在河两岸的两个群体。河的这边,是着急的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

比起应用端的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增长乏力困境的运营商和已经处于消费互联网尾声的互联网企业更热衷于讲好“5G+工业互联网”的故事。

各种由运营商主导的产业大会、生态大会、行业论坛接踵而至、眼花缭乱;而互联网企业巨头们在各大论坛演讲的主题也转移到了数字化转型,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纷纷开启TO B之路。

而另一边,数字化蕴藏的巨大力量将推动制造业穿越新的周期。

第一批“启程”的企业已然尝到了“甜头”。

以三一集团为例,2008年开始,三一集团逐步实现了从产品到生产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到2018年,三一集团以相当于2010年42%的生产人员,创造了1.8倍的收入,2.1倍的利润。

根据麦肯锡对世界范围内各类制造业“灯塔工厂”的综合测算,“灯塔工厂”改造完成后,产能将提升50%,人力需求减少60%,场地压缩30%。三一重工也定下了“3000亿销售收入,3000名工人,30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这一具有“三一”特色的“数字化”战略2025年阶段目标。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三一重工用了10年的时间才创造了2.1倍的利润,这也说明了,数字化过程的艰难。

美的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了重构数字化转型基础的工作,统一流程、IT系统、数据标准,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前段时间在公开场合表示,最艰难、最焦虑的决策就是转型的数字化投入。“当年搞632投20亿元,数字化每年都要投几十亿,每到这个时候,这种抉择很迷茫。”

方洪波甚至直言:数字化都是隐形的东西,看不见。但事实上也是能看见的,但是无法以肉眼去判断,以经验去判断甚至有时候你不知道这个方向在哪里,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

此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企业在这场数字革命来临时,不知道应该如何抵达“彼岸”。

前段时间,华为心声社区刊出任正非签发的电邮讲话,曝光了2020年6月19日任正非以《星光不问赶路人》为题目的讲话,在朋友圈刷屏。对于5G和工业互联网,任正非也提到,Know How在行业里、在企业手里,是他们数十年的摸索积累与千万次验证,反复建模,留下的理论与经验结晶,这是华为最不熟悉的,因此需要依靠行业专家。

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当前5G+工业互联网在应用端的价值,还十分有限。

“目前好像没有看到哪个应用是因为5G而导致生产效率等方面有很大提升,我们也做了一些5G项目,这个项目能做,客户有需求,当然就是有价值的,但可能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对于我们来说,国家有补贴,客户也能通过补贴将现场网络建起来,这是好事,但是5G具体能够用到什么程度,这个还需要产业界共同开发和努力。”业内人士说。

“在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为行业的需求千差万别。”在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也指出。

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与产业融合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突破两个群体的不信任和不对等,完成破冰和整合,才能真正走进所谓的产业升级时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迷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是继续迷茫不知所措,还是躬身去摸索?我们选择后者。

对,这就是我们启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端全国行”的初心,比起清醒地发现行业的问题,比起直面热闹背后的真相,我们希望能够为行业提供再深一步的分析洞见和落于实处的产业服务。

中国正在经历的产业升级具有一系列全新的特征——从引进型替代进入到自主型替代,从应用型研发到基础研发,从数量型扩张到质量型增长。这一次的难度是之前任何一次产业升级都无可比拟的。

当然也应该看到,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赛的又一主战场,因为深厚的产业基础,以及大量拥有前瞻眼光的企业,中国在这个战场上真正拥有了“落子”和“布局”的能力。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