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能力进化与需求

Jade大话数字营销
朱晶裕
数字化人才绝对不是单一,不是某一专业,而是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集合,而不同人格特质的人才通过一定的培训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施展空间。

如今,数字化已经渗入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已经不是企业的核心命题,随着整体社会的全面数字化,我们步入了全方位数字经济时代。

你是不是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所有的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网上点餐,购物,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数字化货币,数字化医疗诊断,数字博物馆,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万物」数字化的年代,似乎每一个行动,甚至每一个精神需求,思想观点,都可以被数字化表达。

随着今年政府首次提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基建」概念,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高度发展中的数字化创新技术赋予了社会形态全面数字化的可能性,进而也就提出了一系列核心问题,为了满足数字化高速发展的需求,数字化的人才从哪儿来?如何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合格优秀的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对企业来讲,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而是唯一出路。

数字化转型大浪潮下,人才培养和管理需要「进化」。

陈春花教授指出,数字化时代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时间轴大大缩短,企业寿命,产品生命周期,争夺用户时间窗口都在以前所未有的缩短,各个行业被重新定义。

二是断点,突破,不连续性,不确定性,使得商业环境和商业竞争从可预测和不可预测,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因此人才管理也必须做出改变。

基于以上数字化时代体现的显著特征,企业需要何种类型的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人才绝对不是单一,不是某一专业,而是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集合,而不同人格特质的人才通过一定的培训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施展空间。

数字变革者

数字变革者承担的任务是数字化领导力资源整合。

战略伙伴

战略伙伴需要有极强的观察力和数据表达力,制定目标和战略方向。

创新预言家

创新预言家拥有灵活敏捷的跨界思维,以客户为导向,对未来有前瞻性。

问题协作者

问题协作者可以敏锐感知风险,进行安全性管理,避免数据和技术漏洞对业务产生危险。

而BCG认为,在未来有6个领域的核心数字化人才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和贡献。

市场营销专家

未来的市场营销专家就是指数字营销专家,他们精通如何建立数字化营销生态,运用多样化的数字渠道建立直面客户的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专家

熟知各电商平台的属性,运营,交易特点,对未来电子商务趋势和模式有创新想法.

工业4.0专家

智能化时代制造业专家,他们肩负着利用新兴信息技术系统和生产研发部门一起合作开发新产品的使命.

数据科学家

数据科学家通过搭建整合数据搭建数据中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进行消费模式,销售数据,产品选型,营销效率等多方面的预测。

渠道开发专家

数字化转型过程也伴随着渠道的数字化,渠道开发专家负责数字化渠道开发,拓展和管理。

新工作方式专家

由于工作方式也将引来变革,新工作方式专家着眼于利用创新方式提升整体团队合作效率并改造企业文化。

以上,对于数字化人才的定义是非常广泛而多元的。但目前仍然缺乏一套标准的人才培养,供应,输送和评估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导致数字化人才市场面临的挑战是:

●数字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

●合格的数字化人才紧缺

●数字化知识和科技更新迭代太快,人才技能发展计划赶不上变化

●数字领域尤其是数字营销从业人员流动性较高,知识资产无法积淀

而导致人才紧缺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些新兴的数字化人才因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择业时或会放弃

●仅依靠单纯的学校培养模式也受到缺少实战场景的约束,校企联动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部分领域的专才不缺,但整个社会缺少具有跨界思维和拥有综合业务能力的通才,社会对通用型,应有型的数字化人才的总需求要大于研发型的专业数字化人才需求。

我们看到的是新旧技术更迭交替的特殊社会发展期,呈现出的特有的人才结构化问题,也是必然现象。

我们需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如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和企业文化,数字化人才标准体系的建立,完成人才结构的转型。

在国家层面,把人才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加大社会投入,提高数字化人才薪资待遇,税收优惠等,提升相应汇报水平。

在企业层面,完成数字化人才组织的转型首要条件是至上而下,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不光是市场部,IT部,而应该认识到关系到全公司上下未来的发展,其他部门如销售,财务,供应链,人事,产品研发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数字化文化和工作的建设中。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投资,增加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培训,培养储备人才,避免人才流动大造成青黄不接的局面,影响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