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斌峰:用规模化应用拉动区块链“新基建”

区块链是我国“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了区块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区块链依托于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并与这些基础设施相互融合、相互赋能,共同提供和完善我国社会、数字经济领域的信任与协作机制。

中国联通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严斌峰

区块链是我国“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了区块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区块链依托于5G、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并与这些基础设施相互融合、相互赋能,共同提供和完善我国社会、数字经济领域的信任与协作机制。

政企协同抢先布局

我国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建设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和建设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这些已建和在建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中,有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区域性的,比如贵州省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甘肃省的区块链信任基础设施平台等;也有以国有企业为主建设的全国性或全球性的,比如由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银联和国内三大运营商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还有互联网公司自主建设的,比如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区块链云服务平台。这些区块链基础设施,都在各自的区域和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已经有30多个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起的区域性区块链产业发展联盟。这些区块链产业发展联盟积极开展了区块链产业化的活动,推动着各地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

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完善和提升我国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信任与协作机制,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技术发展、治理模式、隐私保护、政策引导、信任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在技术发展方面,区块链的关键技术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如区块链的规模化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数据治理、与其它基础设施的融合问题等。同时,区块链基础设施所依赖的云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它的发展。

在治理模式方面,需要完善和提升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公共治理能力,不能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要把公益性和开放性放在第一位。但区块链基础设施是新鲜事务,业界还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隐私保护方面,还需要减轻或消除使用者的隐私泄露顾虑。数据通常具有私有性、行业性和区域性。区块链应用的分布式治理逻辑要求数据有一定的开放性,通常会打破行业性和区域性的限制。

在政策引导方面,针对区块链应用监管的政策和手段方面,也将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区块链应用有利于跨区域、跨行业,甚至是跨国的多主体之间的协作,这将对我们现有的以国家、区域和行业为监管对象的政策提出挑战。再如,区块链应用中的数据和应用处理方法,也对现有的安全与隐私相关的政策法规提出挑战。这要求我们在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时,考虑对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以支持对区块链应用的有效监管。

在信任机制方面,需要促进管理部门、企业、个人对区块链基础设施和应用的信任。在早期,培养各方的信任和习惯是关键也是难点,特别是要防止发生类似于前些年虚拟货币炒作带来的“恶币”驱“良币”的现象。

先投资还是先找规模化应用?

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将会为经济、产业上下游带来积极影响。区块链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区块链应用公共基础服务,避免重复建设,降低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有利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助力扩大区块链应用的市场空间,进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和协作效率。以农产品供应链提供基础服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为例,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都可以利用此类区块链基础设施建立自己的区块链应用,并通过此类区块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些上下游环节可以通过各自的区块链应用和此类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掌握相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物流和消费情况,从而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区块链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应用场景大都还比较分散,规模化普遍不足,因此成为了区块链基础设施的投资难点,这也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就难以明确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也难以筹措到足够资源去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没有可用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也难以培育规模化的应用市场。为克服这些问题,现在业界的普遍做法是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比如针对某些区域或行业先行建设、试点,然后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规模化应用能力。

谈到具体的举措,在当前阶段,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的区块链应用市场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投资。可以选择某个或某些技术较成熟的、有一定区块链应用市场规模的行业(例如供应链、科技金融等)作为突破点,吸引民间技术与资本,共同建设和运营全国性的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共同培育应用市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前面提到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建设,就是个很好的尝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