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农,农村电商应该怎么做?

二十四风studio
整个区域的互联网+农业一定要秉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策略,而不是之前全部是政府主导,市场领补贴不干活的现状。市场主导的核心是突出农业公司在县域农业的发展中要突出主导地位,而不是政府,政府的过多政策和补贴反而扭曲了市场,导致补贴的寻租空间和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对于农村的反思也出现在社会中。“三农”问题,农村和农业现在人们关注较多,对于农民这个群体关注较少,而作为工业与农业的结合“农民工”这个群体关注的更是较少,“农民工”这个群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更多的是“某某农民工心酸讨薪路”等诸如此类。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村作为中国的大后方,农民和农民工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从供给侧改革真正的调研分析当地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原产地农特产和土地规模、种植优势等等,以三农产业链升级为核心,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展开本地的互联网+农业。

整个区域的互联网+农业一定要秉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策略,而不是之前全部是政府主导,市场领补贴不干活的现状。市场主导的核心是突出农业公司在县域农业的发展中要突出主导地位,而不是政府,政府的过多政策和补贴反而扭曲了市场,导致补贴的寻租空间和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农业公司主导+政府引导的建设模式

三农问题从大方向说,解决方向就是“进一步城镇化和农村产业化”,这没有争议,但严肃行政问题和键盘政治的最大区别,不能以一个拍脑子的宏大叙事去自我想像,而需要细节上的探讨。细节上的主要争议点实际上包含三个:

1,城乡二元体系中,乡村是作为有自治能力的半独立体存在,还是完全融入到新一阶段城市化成为新区规划的一部分。

2,乡村系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态。

3,土地的产权性质和土地经济的模式。

一,以原产地的农特产品为核心,打造三农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农业公司,并围绕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规划农产品发展策略,建设样板农业基地;

二,改造农民的组织结构,打破原来的单个农户或者家庭的模式,而是以基地+合作社的模式整合当地农户,组织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并有效引入农资、饲料等上游核心企业入驻,为合作社的社员提供优厚的福利;

三,打造县乡村的服务网络体系,以农业公司+当地文化建设为基础,整合或者整编原来农资服务等体系的县-乡-村的三级网点体系,逐步建立县运营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网点的网络体系,并与村的合作社的社长/理事形成闭环网络体系。

关注农村,发展农业

四、政府与农业公司一起建设三农产业园,提供为合作社、农户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及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并引入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节点入驻,比如农资厂家、农机、农技服务、农科院种苗研究、电商平台、加工仓储物流配送、B2B交易中心等统一入驻产业园,实现一站式解决农民需求。

五、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引入农商行、中信、宜信等农村金融机构,结合村级网点或小超市实现金融业务入村,并进一步合作开发贷款、保险、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引导政府补贴资金投入;

六、以农业公司为基础,政府引导资金和配套政策引导,整合当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等资源或引入外部资源,打造具有初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及交易的B2B线上线下平台、土地确权交易中心等。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