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陈栋/王丽明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审视媒体的本质内涵。媒体不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人体功能的延伸,更是价值传递的介质。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媒体的一个重要属性便是信任中介和信任传播载体。基于此,传统媒体创新转型既有必要性,更有紧迫性。

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发掘数据价值、征服数据海洋的“动力”就是云计算。正是借用云计算技术和平台为自身发展所用,新媒体领域才诞生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千亿企业的发展奇迹。正如《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所言:“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看到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

与之对应的是,传统媒体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荣光,有的甚至迎来空前的生存危机。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和现实难题。

一、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审视媒体的本质内涵。媒体不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人体功能的延伸,更是价值传递的介质。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媒体的一个重要属性便是信任中介和信任传播载体。基于此,传统媒体创新转型既有必要性,更有紧迫性。

第一,从受众变化视角分析,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媒体受众的多元化趋势。中产阶级群体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媒体,而是更亲睐于新媒体。如何抢占中产阶级这个庞大受众群体的心智,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最大实际。这无疑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第二,从市场竞争视角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行发展的时代正在过去,面对面、硬碰硬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媒体市场正在被新媒体抢占和分割。为此,传统媒体迫切需要探索一条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齐头并进、合作共赢,并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第三,从现实需求视角分析,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热点舆情不断涌现,传播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受到挑战,为此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同行。

第四,从行业形势视角分析,全球媒体的观念都在不断创新,传媒行业竞争风起云涌。作为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的重要堡垒,不少地市党报党台与行业形势严重脱节,市场化运营理念严重滞后,改革创新步履维艰。可以说,构建现代传媒企业管理制度,走市场化道路,是媒体行业的必然选择和终极选择。传统媒体首当其中,迫在眉睫。

二、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盛,正在给传播形态和维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从单向、扁平向互动、立体跨越。面对新媒体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传统媒体惟有创新转型,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一)坚持“内容为王”,推进内容创新。

大数据时代,没有读者,只有用户。媒体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以及交易价值的实现。只有建立与用户的强关系,媒体才能产生差异化的内容;只有与用户相关的内容,才会是最有个性、最具价值的内容。

在内容创新过程中,传统媒体需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其一,实现“内容产品化、产品平台化、平台实体化”,把用户圈进来,把服务好用户放在首位。比如,平面媒体就应该把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栏目当作产品来打造,通过产品构建信息和广告发布平台,最后依靠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实体运作,从而不断延伸平面媒体的市场空间,放大平面媒体的品牌价值。

其二,思考“好内容如何产生,好内容如何经济地产生,好内容如何变现”,把好内容的产生机制建立起来。相对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获取好内容特别是独家新闻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较高,并且在内容“二次销售”、“多次销售”方面做得不够深入,因此难以构建起好内容变为现实市场价值的长效机制和稳定模式。建立好内容的产生机制和变现机制,是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当务之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更要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推进内容创新,以最有个性、最具价值的内容,与读者和客户建立强关系,为内容变现创造有利条件。

(二)坚持“产业为先”,推进产业转型。

在传媒产业群雄逐鹿的今天,平面媒体越来越衰微,但平台价值越来越重要;经营信息越来越弱化,但经营信任越来越重要。只有“内容-用户-关系-交易”的产业链条实现有效衔接时,媒体才能实现内容及时变现。传媒产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将会倒逼传统媒体加速创新转型步伐。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改革的核心不是路径问题,而是选择问题。

传统媒体在创新转型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转变;二是从信息发布平台到资源整合平台转变;三是从媒体单位到传媒财团转变。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还要努力做好产业转型的“加减乘除”法:在市场增量上勇做加法,在产业选择上敢做减法,在谋划布局上会做乘法,在处理包袱上善做除法。只有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和新媒体在同一舆论格局中、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合作,实现携手并进。

(三)坚持“素质为本”,推进素质提升。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带来的可能性风险是――职业不保,但行业永存。换言之,不论新媒体如何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可能会消失,但传媒行业将会永远存在。

相比新媒体而言,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传统媒体具有三大比较竞争优势:一是品牌影响力优势;二是专业传媒运作团队优势;三是信息资源优势。

若要发挥好“三大优势”,传统媒体就需要在观点信息、新闻策划、舆论引导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这也要求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努力提升写作素质、沟通素质、策划素质、创新素质,以素质提升应对传媒变革。

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关键词

结合当下传统媒体生存现状与发展困境,传统媒体从业人员顺应形势、提升素质时不我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词:

一是“敬畏文字”。文字是思想的皮肤,思想是文字的最佳护肤品。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敬畏文字就是敬畏思想、敬畏历史。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大多与文字打交道,更需要敬畏文字,以敬畏之心去采编新闻、传播信息、传递思想、书写历史。

二是“少留遗憾”。人们常说“新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换言之,当每一条新闻发布之后,作者或读者总能从中发现其不足之处。即便如此,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更要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价值目标,用追求完美的境界去做有思想的新闻,办受人尊敬的媒体。

三是“新闻之外”。人与人的差距往往在八小时之外。如果说八小时之内是在挑水,那么说八小时之外是在挖井。只有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才会永远有水喝。对于传媒从业者而言,功夫总是在新闻之外。要想做出有价值的新闻,就必须加强学习、增强储备、提升能力,把功夫多用在新闻之外。

四是“贵在坚持”。人与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好新闻、好媒体都是坚持创新、坚守价值的结果。坚持做好新闻,才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做大产业,才能持续提升比较竞争优势。在这个经济持续下行的“寒冬季”,传统媒体坚持一步、往前一步便会迎来柳暗花明。

五是“激情梦想”。人最先衰老的往往不是容颜,而是在干事创业中一往无前的激情与斗志。传媒行业是一个道德标准较高的行业,也是一个民众关注度、期待值较高的行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并且深度融入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现实主义者。倘若没有激情梦想,新闻职业和传媒产业终将难以为继。

有一个现实难题时刻困扰着传统媒体的从业者,那就是:成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在哪里?若要找到成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最根本的路径是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大数据时代,客户需求=买平台+买思想+买服务。基于此,对于传媒产业而言,成功商业模式=好内容生产+最大化传播+高素质团队。简言之,便是:信息变现=内容为王+产业为先+素质为本。因此,传媒机构特别是传统媒体必须做好内容生产、产业发展、人才建设这三篇大文章。

对于千千万万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而言,相信未来,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相信自己,才会做更好的自己。传统媒体的未来与传统媒体的创新转型紧密相连。而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前提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理念与思维的创新转型。人才强则传媒强,人才兴则事业旺。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要努力做懂采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做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高手,做策划咨询领域的专家。

这是一个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的大时代,却是一个平面媒体价值彰显的小时代。即便如此,创意无限,创新无敌。传统媒体的未来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相反,传统媒体创新转型的道路依然宽广。因为,传统媒体的命运将永远与创新同步,与用户同行。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