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医院CIO这样选择新系统

任连仲
全面深入考察,无论是哪一类系统、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都十分必要。选好新系统,对效能价值、经济利益,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这样做,对信息化主管个人能力也是个极有价值的挑战。认真学一学“系统学”的知识,做一番准备,十分值得。

为满足国家卫健委相关评级要求,是否需要更换医院核心业务系统,能否征询有关专家的看法?近来,HIT专家网编辑部经常收到一些地区医院CIO咨询这一问题。原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主任任连仲先生为此专门撰稿,回应业界关切。

在HIT专家网上已见多人提出: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支持医院新的业务发展要求,以什么样的路线改造升级?如果弃旧换新,应该如何选出适合的系统?近来,国家卫健委又提出今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要分别达到三级、四级等具体进度要求,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医院要达到这一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凡此种种,医院CIO应该怎么办?很多医院信息化建设,似乎又走到了多条岔路口。

对于这类问题,在此提出个人一点见解,抛砖引玉,供医院信息化同行们讨论、参考。

第一种情况,该换坚决换。如果现在的信息系统要想达到电子病历应用等级3级还有较大困难,建议果断作出决定,弃旧换新。

第二种情况,定制化升级。如果医院有能力做出完整的发展规划,且具有足够的技术力量与商家一起共同参与各项业务的技术实现,实际上就是信息系统的设计由甲方主导,可以选择目前比较盛行的“定制化”的实现路线。这种实现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你提要求,我来做”,你要什么我都能做到。

其实,这种“定制化”模式,就是以足够多的“功能构件”来实现甲方提出的要求。以医院的优势,采用这种路线,完全可以达到医院要求和期望。而且,系统开发完成之后,医院可以驾驭自如,可以自主实现继续扩展,自主实现不断的功能“涌现”。如果能与乙方达成协议,甚至还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知识产权。

第三种情况,依赖供应商。如果医院自身不具备前述条件——没有能力制定既满足当前需要又能支持长远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又没有足够技术实力全程参与“系统搭建”,那就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遇到问题时需请供应商帮助;要做功能扩展时,涉及如何扩展、如何连接,更必须系统供应商支持。总之,医院将摆脱不了供应商的“保驾护航”。为此,医院必须做好长期承担系统运维保障费用的准备,一般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这种费用会逐年增加。因为医院自己不掌握系统的架构,不熟悉系统的脉络,对技术细节更是摸不着头脑。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医院还是希望直接从市场上选购产品。就目前的反映,很多医院又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选出最好的系统?依据什么标准选择?这确实是一大问题。

靠商家的宣传材料?显然不行。因为,就目前来看,各家的介绍材料都不够细;靠销售人员的说词?也不行,因为,不少企业的销售前台与技术实现的后台尚未完全达到一致;靠甲方的详细要求与乙方的承诺做一一对照?就大多数情况来说,也不一定达到预想目标。

到底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到系统供应商研发基地或样板医院应用现场做实地考察。考察什么?在此冒昧地提出如下十个方面考察重点,可能有失偏颇,供借鉴参考:

第一,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必须追求对医院长久发展的支持能力。这是一个根本性要求,是医院的最大利益所在。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四大要素:

(1)系统的层级结构和应用架构设计;

(2)良好的基础数据结构及完整规范的数据字典设计;

(3)符合业务实际的系统集成策略和集成手段;

(4)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

第二,全面考察系统集成策略的合理性及集成规范设计。

第三,全面考察系统中数据链的完整性和数据提取的方便性。

第四,认真考察系统对运行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

第五,认真考察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等级达到何种程度。

第六,全面体验各项业务操作的简捷、方便以及较快的响应。

第七,考察医疗质量的保障和监督措施。

第八,对医学研究的支持。

第九,有完整的安装和使用说明,有系统调整维护手册。

第十,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这些考核,暂时给不出能被广泛认可的量化指标,但确可用于考察指引。

考察时,只凭一般的介绍不行,靠给定菜单操作也远不够。我认为,选择新系统如同谈恋爱,只看颜值不深知品德就“领证结婚”,风险太大。对欲购系统必须实地考察、测试和比较才能做出选择。

我建议,系统选型,要做好两类测试:第一类,查阅各种设计文档,考察设计的合理性和严谨性;第二类,就上述方方面面考察内容,设计若干测试用例,实地测试(不要忘记,测试环境中必须具有足以说明问题的数据)。这里举出一些测试用例,以供参考。

【例1】考察价格或诊疗项目调整。观察调整操作流程的简明性及合理性,与其类似的还有医保项目及其分摊比例的调整。一般来说,对于这类调整,医院的业务人员可以按照操作规程自己执行,而不需改动程序。

【例2】考察病人相关数据的查询调阅。如:给定条件的医嘱、物品消耗、费用消耗等,要重点考察调阅过程的简捷程度及数据的完整程度。

【例3】考察电子病历系统应用评级。按照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在不加任何补充措施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等级。我认为,至少要达到4级。实际上,一套好的架构和基础数据,加上高水平的功能设计,不需增加其他措施系统,就能够达到更高等级。

【例4】考察常用业务。以常用的业务(如:医嘱下达、医嘱执行、门诊就诊等)考察其执行过程、数据记录、智能程度,数据链有无断点。在不加额外手段(如HRP之类)情况下,考察系统能否实现人财物的精细化管理。

【例5】考察医生工作站。拟定一个或几个病情比较复杂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考察信息调阅的方便快捷、信息的展示、必要的提示、处置的记录、病历的记录等。

【例6】考察常规报表。选择常规报表,考察其自动生成的程度。

【例7】考察一个专业系统的连接。有可能的话,带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专业应用系统,当场连接,考察其系统集成规范、操作过程、数据存储、数据融合、调阅速度等。

【例8】考察系统纠错能力。设置“违规操作”,检验系统的纠错能力及报警信息。

以上只是部分举例,不代表考察一个系统的全面性。我认为,全面深入考察,无论是哪一类系统、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都十分必要。选好新系统,对效能价值、经济利益,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这样做,对信息化主管个人能力也是个极有价值的挑战。认真学一学“系统学”的知识,做一番准备,十分值得。

其实,做这样的案例准备和实地考察并非难事,对于已经熟悉医院业务、已经具有一定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的信息主管,都有能力胜任,就看对待此事的认真程度。

这样的挑选策略和方法,于人于己都有重大好处。对行业的发展也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会让那些滥竽充数的产品无处藏躲,也让那些凑合、马虎的作风得以纠正,更让那些对用户全面负责、设计工作严谨的医疗IT企业和个人能够脱颖而出。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