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新思路——数字孪生城市和智慧民生产业崛起

智慧中国
智慧中国
数字中国指数增量与新增就业人数呈显着正相关。2018年,指数每增加一个点,地区的新增就业人数大致上升0.66万人-2.39万人。在一些地区,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增就业占总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经达到40%甚至更高水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产业活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社会总体就业水平。

大数据技术系统本身很难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大数据一定要和某个相关产业融合起来或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能与大数据融合而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一个领域就是城市。城市并不是某一个或两个产业,而是多个产业的聚合体,同时有政府、居民、消费者、企业和工业等多种复杂与复合角色,城市既是巨大而复杂的经济体也蕴藏着超级机会。

而如今,“数字孪生城市”一词也正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公众眼中。

在刚刚过去的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以下简称“2019数博会”)上,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关键词出现在2019数博会“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与产业创新全球论坛”上,在这场论坛中,众多业内人士表达了对数字孪生城市的理解和看法。

这并不是第一次关于数字孪生城市的讨论。早在2018年4月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作出关于数字孪生城市的表述开始,数字孪生城市就在智慧城市、社区治理等领域不断被提起。

作为一个从工业领域衍生而来的新名词,数字孪生城市主要指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一种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在虚拟空间完成对实体世界的模拟过程),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孪生城市,它以数字为基础,对城市治理进行运营、决策。作为一项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移动通讯、物联网等新技术下提出的新名词,数字孪生城市虽然在场景应用上虽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它的提出,对当前城市治理存在的困局势必会带来一些破解思路。

智慧城市or“伪智能化”?

如今,提到智慧城市,很多人会想到2010年IBM正式提出的 “智慧的城市”愿景。在IBM的构想中,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IBM的“智慧的城市”构想指出了构成现代城市的六大基础设施(即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及实现它们之间协作关系的技术途径,为智慧城市的打造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智慧城市在各球兴起。

中国智慧城市的打造升温于2012年。2012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90个)公布。此后,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根据 2016 年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95%的副省级城市、76% 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 500座城市明确提出了构建智慧城市的相关方案。

一方面是智慧城市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却是城市治理问题的不断涌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一则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17个城市的市民平均每天在路上时间大约为 30 分钟,其中北京最长,为 52分钟,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拥堵产生的时间、燃油和环境污染等损失据估计已经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除了交通问题,雾霾、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成为城市发展的掣肘,也难怪有人对智慧城市提出质疑,甚至有人提出“智慧城市就是伪智能化”的说法。

数字孪生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起点

万物互联时代,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并不意外。海量数据时代,谁拥有了权利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政府治理同样不例外。而在海量数据基础之上提出的数字孪生城市,无疑是实事求是,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的。因此,在数字孪生城市提出之后,学界形成普遍认识: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数字孪生城市是作为数字城市的目标,是智慧城市的新起点,能够赋予城市智慧化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

我国的数字孪生城市探索虽然较晚,但从雄安新区的数字化城市规划、杭州的“城市大脑”、贵阳的-"一网通办"政府服务开放平台等,不难看到政府在打造智慧城市上的努力。

数据孤立、条块林立、系统分隔、交通堵塞……或许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数字孪生城市理念的出现能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新思路。

在2019年数博会上,除了“数字孪生城市”概念异军突起外,智慧民生产业也显现出了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众所周知,智慧民生产业是所有智慧产业中最碎片化、最难有抓手也是最难规模化但却对于城市中的民生来说最重要的产业。

城市是数字经济最主要的动能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能,没有之一,城镇化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能,没有之一。

在都市中心,人们可以连接当代社会所能带来的所有机会。城市让人们学习新的有价值的技能,让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可以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贡献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消费当代经济。因此城市赋予了当代人们最大的学习与消费的机会,由此拉动经济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实现新旧经济动能转型,需要消费;而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新旧经济模型转型,则需要学习知识以及具备消费数字服务的能力。在中国,城镇化为新型城市和乡镇提供了最大的机会。

数字经济激发各省经济新动能。广东、浙江、江苏领衔数字消费力大省,山西、湖南、河北则成为数字消费增长最快的省份。在数字城市建设上,公共服务数字化渗透率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杭州、郑州、三沙,广州、深圳、武汉则拥有最多的数字城市公共服务数量。上海、北京、广州的数字消费力最强。

2018年,全国数字城市建设明显提速,已有442个城市(含县级市和省直辖县)将社保、公积金、生活缴费等公共城市服务搬上了支付宝平台。2018年,在支付宝上搭载政务服务数量增幅排名前20的城市有9个来自西部省份,3个来自中部省份。截止2019年1月,已有江苏、福建、安徽、四川、浙江、江西、广州、武汉、海口等9省市的“一网通办”小程序入驻支付宝。2018年开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在逐步走向更深层次的区域互通。接下来,区域通会进一步升级成为全国通,更好地支撑数字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动能愈加澎湃。在中国主要城市群的数字消费力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分列前三位。其中长三角地区数字消费占全国总消费近40%,在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数字消费力则迅速增长。

而2019年5月腾讯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指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29.91万亿元,数字经济占比继续提升,2018年中国GDP总量的1/3借助数字技术实现,数字中国初具规模。数字中国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全国七大城市群中的城市,其数字中国指数数值、指数平均增速都快于其它城市。2018数字中国指数增长呈现“东快西慢”的态势,东部地区增速领跑,南部地区、北京地区指数增速无显着差异。在2018城市排名中,北京、深圳、上海和广州四个一线城市位居前四,西部双子星成都、重庆列5、6位,东莞、长沙、郑州和杭州等7到10位城市共同构成了数字城市第二梯队。

数字中国指数增量与新增就业人数呈显着正相关。2018年,指数每增加一个点,地区的新增就业人数大致上升0.66万人-2.39万人。在一些地区,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增就业占总新增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经达到40%甚至更高水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释放产业活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升社会总体就业水平。

数据显示,不同层次的城市,数字化发展的主动力有所差异。数字化程度高的城市主要是产业驱动,而后线城市更多是产业+政务双轮驱动,甚至主要是政务驱动。当前,中国数字化进程正从消费互联网主导转向产业互联网主导,消费以及政务的数字化发展率先落地并已经深入到后线城市,而产业互联网则仍在发展的前中期,现阶段主要聚集在头部城市。后线城市的数字化发展很大程度是由政务驱动,随着数字政务发展进入攻坚期,其指数增速不及产业板块,导致五线城市整体增速与头部城市拉开差距。

中国不仅有成功的城镇化模式,而且有清晰的政府规划来规划城市的发展。此外,中国还可以贡献一种新的模式,就是利用不同城市之间的竞争作为一种动力,充分抓取科技的好处。利用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引导所有人都朝着对社会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如何把城市作为公司来管理,城市之间有竞争能够带来什么好处。

中国可能是全世界各国城市之间竞争最充分的国家。在中国,每个城市都想吸引更多的居民和企业,而且是不同背景、不同技能水平、不同经验的居民和企业。城市对“拉”居民和企业的这种竞争,才能保障所有人和企业都有机会参与新世界。此外,这个模式要行得通,城市还有其居民和企业中获得更多好处,城市变好了,产生更多经济活动,土地变得更有价值,让政府、居民、企业等都共享收益,从而鼓励进一步的让城市变得更大、更强、更好的努力。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