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了解电子档案应用前景 医疗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助推电子档案发展

电子档案是用来区别于一些客观存在的档案实体,是将实体档案信息以字节、比特方式表示并使之在电脑网络上流动,只有引入正确的软件,硬件与足够的背景细节,这些字节与比特方可随机定位到用户所在的网络终端,以可被理解的文字、数字、图像、图表、符号等到显示用户所需求的档案实体的真实信息。

电子档案相较于传统档案而言具有诸多优点,如电子档案信息不需要人工识别,减少档案处理过程中的人工误差;电子档案保存在网络中,对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保密性;电子档案依托于非纸质介质,可以实现介质与载体之间的分离等等。目前电子档案在医疗信息化和电子政务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医疗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电子病历应用前景广阔;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增速明显,促进电子档案普及率上升。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电子档案前景十分广阔。

电子档案具备诸多优点,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关键

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通常以案卷为单位。电子档案是用来区别于一些客观存在的档案实体,是将实体档案信息以字节、比特方式表示并使之在电脑网络上流动,只有引入正确的软件,硬件与足够的背景细节,这些字节与比特方可随机定位到用户所在的网络终端,以可被理解的文字、数字、图像、图表、符号等到显示用户所需求的档案实体的真实信息。

目前电子文件所采用的介质主要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电子档案归档主要用磁带和光盘。在云计算时代,电子档案大部分采用云存储方式,这样,电子档案文件既可以存储在磁盘、光盘等介质中,也可以存储在云端的网络空间。相较于传统档案而言,电子档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电子档案信息不需要人工识别,减少档案处理过程中的人工误差;电子档案保存在网络中,对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保密性;电子档案依托于非纸质介质,可以实现介质与载体之间的分离等等。

传统档案一般为纸质介质,且需要建立专门的存储场所和培训拥有专门档案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管理,电子档案由于具有信息与载体可分离、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等特点,无需建设专门的存储场所来存放介质;除写入之外,其他过程无需人工协助,可以大大节省劳动力。但是,在电子档案的建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要点,其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最关键要素。

医疗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电子病历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电子档案在医疗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中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医疗信息化最早应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部分大型的医院开始开发和应用一些小型管路软件,后面才开始建立小型的局域网;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有将近900家医院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系统;2003-2008年,几乎所有的三级医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同时,80%的二级及以下级别的医院也开展了信息化建设;2009年至今,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新型的管理模式也得到了推广。

医疗信息化在全国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国家政策的导向。2017-2018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全国各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规划》中指出要促进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及信息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加速实施医院信息系统(HIS)、远程医疗、临床管理信息化系统(CIS)、电子病历等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过了10多年的建设,HIS已在全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得到应用。目前,中国的大型医院基本建立了成熟的HIS系统,其应用不断扩展,无线技术和手持设备等也逐渐应用到HIS系统中。中小型医院开始部署HIS系统,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始建立HIS系统。据统计,2017年,我国HIS系统的市场规模为26.22亿元,同比增长9.61%。预计201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9亿元。

2018年7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2017-2018年)》,其对全国484家医院进行了调研,其中 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量占40.91%、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占27.48%、经济欠发达地区占31.61%。调查结果显示,已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医院有190家,占比为39.26%,准备建的医院占比为2.89%,而未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医院数量有280家,占比为57.85%。

然而,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电子病历普遍水平较低,且渗透率低于5%。但是,随着医疗信息化在全国的普及率的加大,预计到2022年,我国电子病历三级医院普及率将达到90%左右,二级医院渗透率超过60%,一级医院超过40%。2018年电子病历市场规模为10亿左右,至2022年将达到125亿元,年复增长率为287.5%。电子档案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前景十分乐观。

电子政务增速明显,促进电子档案普及率上升

在电子政务方面,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所以信息化的发展也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我国需要大踏步前进,政策方向上看我国中央和省级部门已经大范围实现信息化,但是有调查显示地市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标准是重点办公流程自动化,县区级政府信息化只是简单的硬件投入,与欧美国家办公自动化、流程信息化和数据公开化的政府信息化相比,我国电子政务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十三五”以来,国家频发政策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十三五”时期重点统筹建设“两网、一平台、四库、六系统”等国家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预计2018年中央部委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将达到99%以上,地市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县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将达到70%以上。2018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就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出部署。国家层面政策频发,助推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部署,我国政务服务线上化速度明显加快,网民线上办事使用率显着提升,政务服务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并向县域下沉。2018年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大进展,增速再创新高,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达到3140亿元,同比增长15.36%。电子政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将促进电子档案在政府部门、政府面向企业群和政府面向公众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

医疗信息化和电子政务中电子档案的应用已经证明了电子档案前景的广阔,随着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的信息保密性、可靠性和可查询性将更进一步提升,电子档案有望向更多的应用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渗透,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档案终将取代纸质档案,成为新时代新阶段的主流信息存储、识别手段,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