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加科技崔迪潇:自动驾驶年轻“老司机”,起个大早,要赶个早集

亿欧
崔迪潇的身上,有着一代年轻科研工作者投身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影子,他们积累颇深又年富力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无穷的实践动力,无形中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落地运营的主力。近日记者与崔迪潇博士做了近距离沟通,进一步了解以他为代表的研发向实践转型的科学家们的思考。

崔迪潇,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师从中国自动驾驶泰斗郑南宁院士,帕尔马大学VisLab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委员、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委员,有近10年自动驾驶研究工作经历。

参与了历代“夸父号”无人车(西安交大近10年参加“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主力车型)的研发,期间前往意大利帕尔马大学Vislab实验室联培,并参与了VIAC(迄今唯一完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自动驾驶测试的车型)、BRiVE(全球最早于13年便完成了郊区、高速、城区混合道路公开直播的自动驾驶测试的车型)、Deeva(全球首个360°立体视觉感知的车型)等无人车的研发。

2018年,崔迪潇加入无人重卡技术企业智加科技,担任高级主任科学家。

从外界已知的信息,崔迪潇在中国自动驾驶界的标签,可以称之为年轻的“老司机”。刚过而立却在这个行业沉淀10年,见证了中国自动驾驶的萌芽和进程,很多大神近年风头正劲之际,却是他耕耘许久之时;

他成长于中国最早开展自动驾驶研究的西安交通大学人机所,更负笈西游,前往意大利,在完成无人车横穿欧亚壮举的欧洲团队里潜心精进;

从入行时间算,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先行者。作为创始成员和车队队长,带领西安交大自动驾驶车队称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很多当年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小伙伴都成长为现今推进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的主力;

他学而优则实践,加入智加科技,推动干线物流无人重卡的落地应用,让智加科技在自动驾驶的基础科研方面又添一位得力干将。

崔迪潇的身上,有着一代年轻科研工作者投身自动驾驶落地应用的影子,他们积累颇深又年富力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无穷的实践动力,无形中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落地运营的主力。近日记者与崔迪潇博士做了近距离沟通,进一步了解以他为代表的研发向实践转型的科学家们的思考。

10天决定加入智加科技

Q:从学校出来的时机,你是怎么判断的?和目前自动驾驶发展的趋势有关吗?

A:这是一个春江水暖的过程。

博士毕业后我以教师身份继续在学校从事研究工作,在与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很多初创公司的同行交流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从早些时候大家还在了解技术方案、各个模块怎么划分,慢慢开始聚焦在技术的成本、技术的可靠性,到后面开始交流哪些场景是最能快速落地的,整个行业慢慢趋于理性,大家开始聚焦怎么把一个特定的场景做好。期间我也曾给投资机构、产业孵化基地、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部门、保险公司、政府的交管部门、招商部门等做过咨询,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整个产业生态已经在逐渐觉醒,为技术研发落地应用的各个环节正在逐渐打通和联合起来。

Q:真正的契机是什么?

A:2017年自动驾驶产业界出现大拼落地场景的火热局面,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技术落地的紧迫感和动力。那年下半年开始,我和很多合作需求方开始寻求一些技术落地的可能。机缘巧合,2018年和智加科技的CEO刘万千博士就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有过一次长谈,之后我便加入了智加科技。

Q:据说当时很多一线自动驾驶公司接触过你,坦诚一点讲,智加的吸引点在哪?

A:说实话,这个选择并不容易,但下决定却很快。

当时我在考察一些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场景,接触了很多人,但总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么是我难以说服对方,要么是我自己内心其实还存有一些疑虑。

当然我与智加渊源很深,智加在成立初期,就与西安交大建立了合作,作为亲历者,我对智加的发展和智加团队工作状况很了解,这是核心原因之一。

后来在与刘万千博士对技术落地的一次长谈后,触动很大,不到10天,我就决定到智加来。

Q:刘博士怎么说服你的?

A:玩笑一句,他当时是在技术落地思维上的“降维”输出。他很快点明了我在看待整个技术落地应用中的缺失环节,让我从产业生态的角度重新理解了技术的定位、和技术需要的其他支撑环节,包括和OEM的关系、和运营平台的关系、政府政策的支持等等。

这次长谈也让我想通了之前的很多困惑和阻碍,那时心里基本已经有了结论;后来又看到智加同事们一起改车调试,就觉得这个团队很靠谱,他们做的事很靠谱。

Q:10天做决定?别人怎么看的。

A:很多朋友惊讶于我这么快做决定,我常常自嘲这可能是摇滚青年的通病,但我内心很清楚,这是自动驾驶行业趋势和智加团队落地能力综合考虑下的水到渠成。

更要提一句,在我来了之后,智加在产业生态上的布局就已经开始显现成果了,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一汽解放,还是下游的满帮集团,更有英伟达,都成为智加产业链上的深度绑定的伙伴,而且都在真正进行合作。从规划到真正落地的一步步实现,也让我更加相信智加是在做实事。

不仅如此,真正在实践中,很多思考会更加深入。比如和整车厂的合作,只有打通产业链上游,真正将自动驾驶技术前置到车辆的生产研发环节,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在智能车的方面,才能达到规模化。否则技术公司从资金和改造成本层面,都将难以逃脱“实验室级车队”的桎梏,不能完成真正量产规模化的落地。

智加与一汽解放从合作紧密度,双方互信程度,技术合作开发的深入度都让我很受触动,觉得这是一条找到规律的道路,是在提前布局,等到条件成熟后,能够产生倍增的效果。

10年为期,高校生涯见证中国学界研究,后10年努力自动驾驶落地

Q:从校园到企业,感觉符合自己预期吗?

A:智加所有人身上的标签就是低调而务实。所以我从这个团队有所了解,到现在慢慢发现背后更强大的能量。期待和实际情况通常是有差异的,我倒觉得反而是惊喜更多。

Q:想过三年以后什么状态吗?

A:我觉得更好的说法是,我们“希望”公司三年后是什么状态。希望我们不仅能够实现几辆车上路的示范性应用,更能够组建一个车队、在专用线路上进行常态化的试运营,贯通技术-产品-商品-运营四个环节,实现从技术供应商向运营服务商的升级和转型。甚至我希望在两年后或一年多以后,我们就能组建一支100辆左右的重卡车队,开始覆盖一定区域和路段的试运营。

Q:你个人的未来预期呢?

A:我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是过去十年时间,着力探究自动驾驶基础性的前沿问题。30岁之后,开始探索自动驾驶在产业落地方面的空间和前景,比如无人驾驶和物流行业的结合。

这和智加目前的主营业务完全吻合,而且智加目前的干线物流无人重卡产业定位和团队也很吸引我,我很想看看能不能把自己未来10年的规划借助于智加进一步往前推进和落实。

Q:自动驾驶在近两年的变化正在向研发要成果,向落地要时间表,您怎么看这个阶段?

A:技术路线和方案都是演进的,莽原中寻找火种。

我所在的西安交大团队早在2002年就已从事无人驾驶的前瞻性研发,是国内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团队之一;2009年,团队全面转向L4级别无人驾驶系统的研发,从软件到硬件、从核心模块到系统集成,团队拥有相对完整的技术链,形成了全面而深厚的技术积累。所以对技术演进过程都历历在目。

在过去十年中,围绕着怎样才能把车跑起来,各个研究团队和初创公司也探索过很多方案,踩过不少坑。大到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边界怎么划分,小到传感器安装在哪个位置盲区更少、障碍物的表征形式哪个更好用等等,都有过摸索和反复,也在不断的实验和测试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并逐渐收敛到一套可行的软硬件方案上。

现在这个阶段,其实是技术思路在整个产业链的维度上进行的一轮新的演进,谁掌握了产业链的资源优势,谁就会跑得更快更稳一些。

Q:哪些方案能体现在研发过程中的局限和思路突破?

A:比如在早期的探索中的算法,一般不依赖激光、GPS和地图;在一些特定场景下,这些方法确实能比较好的工作,但不稳定,也缺乏好的扩展性;慢慢地,开始加入2D激光、引入自建的低成本的2D的航迹推算系统,车的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到后期,视觉融合3D激光、毫米波雷达,GPS/IMU融合的定位参考,对场景建图并在图中实现自主定位,逐渐成为了主流的技术路线。目前这样一套硬件配置和软件架构设计,已经是业界大家的共识。

近两年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在资本的支持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如果没有前几年摸索,让我们明确了哪些路线和方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某些方案不行,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繁荣。

Q:因为之前的经验,你应该对自动驾驶的趋势有一定的预判,现在全球自动驾驶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A: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自动驾驶都已经到了要拼落地场景,拼产业“厚度”的阶段,看谁的落地能力强,落地质量好。原型车只是基础,产业链优势才是决胜因素。

我个人认为: 第一,结构化的高速路和封闭园区的落地的难度远低于开放环境下的共享出行,会最早实现商业落地。第二,从市场规模上来说,物流的市场价值和规模是非常巨大的,其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明确可预期的。第三,未来不单单是自动驾驶技术本身会进一步提升完善,道路设施也会发生变化。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未来极有可能会出现专门针对于自动驾驶的专用道路。如果这样的基础设施能够再进一步跟进,那技术落地则会更早到来。

所以我大概做一个预期,在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在一些特定场景,如高速公路,可能就会有正式运营了。再往后,才是城区的共享出行。

Q:来智加也有8个月了,从带领学生做研究,到带领工程师做研发,感受有什么不一样?

A: 我自己有过近10年的自动驾驶研究,深知哪些事情我们现阶段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哪些事情应该全力推动,一个自动驾驶系统如何从0到1是我过去的经验可以给公司的贡献和支持。而如何把技术变为产品是个很难的过程,所以从1到10则是全体同事共同成长、共同打硬仗的阶段。我们现在处在从0到1再衔接1到10的过程中,自动驾驶很快就会见分晓,真正比拼的就是1到10的能力。

Q:什么样的同事符合你的要求呢?

A:我们非常看重和欢迎能够在核心算法、包括前沿科学方向把握主流、甚至引领前沿方向的应用型研究人才,我们也对汽车电子、车辆平台、车辆运营相关的人才求贤若渴,现在智加在这些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也是越来越深厚。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人才都是一定程度的复合型人才,清楚他所做的东西在我们的产品里面所起的作用,也明白应该和哪些模块互相配合。

Q:说到复合型人才,听说崔博士是国内智能驾驶专家中最好的摇滚歌手?

A:哈哈哈,开玩笑啦,我只是相对“高调”,摇滚对我来说,是和研究一样刻在生命里的事情了。去年10月刚好是我们自己组建的乐队成立十周年纪念日,乐队5个成员中3位是博士,另2位是硕士,其中4位是或曾经是大学老师,1位是高级工程师。我们有比较相似的成长经历,但是各自专业领域特点不一样,让我们在日常相处中会有很多有意思的碰撞,既有音乐上的,也有生活上的。这使得我在工作之余能够在思维上有很好的放松和调整,而这些东西也会反哺我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