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 “ 它”选择再次超越

从曾经追赶“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的引领“物联网”时代,海尔的脚步已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找回了自己“变革开创者”的感觉。

物联网在企业转型与升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物联网的重要性。这并非夸大其词,海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海尔坚持从“互联网转型”到“物联网转型”,最终成为开创物联网模式的先驱。

年底,又到了各大企业总结一年成果,展望未来的时候。2019年1月16日,海尔集团创新年会如期而至,现场大咖云集,场上金句不断。即便不是海尔人,通过回顾这家在中国改革浪潮中已跨越34年风雨的企业的历史,也能从其中获得一些珍宝。

海尔集团在三年前就已“追上了曾经奉为经典的榜样”,曾经一度苦于“失去了可资借鉴的标杆”,而张瑞敏“拆掉它”的解决办法令不少人赞叹。在物联网时代即将全面到来的今天,张瑞敏有着怎样的打算,将靠什么让海尔在这个新赛道一骑绝尘,也让人非常好奇。

张瑞敏对海尔的三个比喻

对于海尔,张瑞敏曾有三个非常经典的比喻。

第一个是在1994年,海尔创业十周年之际,张瑞敏写下的《海尔是海》里——“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正如此,才有滚滚长江、浊浊黄河、涓涓细流,不惜百折千回,争先恐后,投奔而来。汇成碧波浩淼、万世不竭、无与伦比的壮观”。

接下来是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2007亿元之际,张瑞敏再度执笔,写下《海尔是云》:“三十年,既轻如尘芥弹指可挥去,三十年,又重如山丘难以割舍。其区别在于,你是生产产品的企业还是生产创客的平台。海尔选择的是,从一个封闭的科层制组织转型为一个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变为万千物种自演进的生态系统”。

而第三个比喻为很多人所熟知,那是2018年央视《对话》栏目中,张瑞敏的理解再度升级,他说:海尔不是一个“帝国”,也不是一个有围墙的花园,而是一个生态系统。企业就像热带雨林,里面每天生生死死,总的来说却是生生不息的。

从海到云,再到热带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张瑞敏随着海尔业绩的节节攀升,本身对于企业的理解也在不断进化。张瑞敏对于海尔的定义,正变得越来越广袤,越来越系统,也越来越生态化。

而在现实中,海尔也确实跟随着张瑞敏的进化在不断颠覆创新。1985年,张瑞敏为保证产品质量,让员工亲手砸碎76台不合格的冰箱,让整个集团树立起了质量意识;2005年,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砸掉了科层制组织,以用户价值倒闭员工提升素质。

正是这样勇于自我颠覆的“断舍离”精神,让海尔这个“34岁”的中年品牌,不断由内而外由的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34年间海尔的“变”与“不变”

34年风风雨雨,如果一味改变可能会迷失自己原本的方向,如果不改变则必会被世界所淘汰,幸运的是,多年来海尔在这道变与不变的选择题上,一直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才得以长久的屹立在世界企业之林。

海尔坚持的“不变”,是人单合一模式和自以为非的“双创精神”。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为应对变幻莫测的形势变革,海尔给出的答案是:保持永远的自以为非,永远的创新创业。但这种变,同时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变。正是这样辩证统一、主次相宜的变化观,让海尔总是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踏准时代的节拍。

在这套变化观的背后,在不断开创变革的海尔的背后,是勇敢的张瑞敏。曾经的改革,让外界对海尔,对张瑞敏本身非议不断,当有人问起张瑞敏这件事情,张瑞敏眼眶发红,声音提高八度回答道:“如果我还在乎外界怎么看我,这场改革还搞得下去吗?”

改革永远伴随着阵痛和非议,但只有像张瑞敏这样,保持纯净的赤子之心,无所畏惧的推进对的事,才能迎来不断的升级和胜利,也才能称得上变革的开创者,而不仅仅是跟随者。

物联网时代,海尔选择再次超越

对于一个以实体产业为主的大企业海尔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伴随着剧痛,它逼迫着海尔进行自我毁灭式的变革,让海尔再度面临众多的怀疑。

而在如今的物联网时代面前,海尔创世界级物联网模式自然也招来了更多的质疑。海尔的应对办法并不是去做无谓的辩解,而是选择交给时代去验证,用成果证明自己。

过去的几年,海尔坚持企业转型,从“互联网转型”到“物联网转型”,坚持产品收益与生态收益的统一,实现了连续两年30%以上的营收增长。

从曾经追赶“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的引领“物联网”时代,海尔的脚步已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找回了自己“变革开创者”的感觉。

34年风雨中走来的海尔,从“海”进化到“云”再到“热带雨林”的海尔,同时有着“不变坚持”和“改革决心”的海尔,正对新的物联网时代宣战,势必要再褪一次皮,用崭新的物联网模式成果再一次成为民族的骄傲!

(原标题:物联网引爆的元年就要来了,有一个企业准备的最早)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