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智能制造:阻碍MES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不成熟

服装管理精英
在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宣导自身已经上MES系统,生产已逐步迈入智能化。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工业4.0、智能制造能热词不断升温的当下,被称之为智能制造核心驱动力的MES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那么,MES在中国企业应用的情况到底如何?市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发展是否适应智能制造快速推进的当下?如何才能让MES真正在企业发挥价值?

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专家结合多年的制造业信息化实践经验,分享了这方面的观点:

1、自动化产线必须由MES来控制

当中国制造真正步入4.0时代时,自动化生产场景将会实现。作为智能制造的必要条件,MES可以及时准确的反馈生产现场的状况、减少因信息不畅、计划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的生产停线损失,实现按订单生产的拉动生产模式,降低库存,缩减生产成本的预期。因此,自动化产线必须由MES来控制。

MES全称为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工厂执行系统,或者车间执行系统,重点是在执行这个层面。目前很多企业所宣导的ME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ES,不是工厂的执行系统,而是工厂的叫工时或者成本的记录系统,只是纯做记录而已。而在MES的定义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专注于自动化的表现,即生产指令通过生产、搬运等,或者是履带、传输带等等这些东西统筹起来,去执行生产通知单,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执行系统。

“自动化产线必须由MES来控制”,是因为从ERP开出的生产通知单抛到生产车间,MES系统接收通知单之后,可以下发生产指令一部分给到下面的相关部门,点明这批通知单要做什么产品,供应是怎样的;还有一部分指令给到吊挂系统等设备,叫MCS。MCS拆分指令并得分发不同的指令到下面的机器、平板、电脑等等设备上,这才是MES。如果只是纯粹的停留在记录和管理上面,用于记录生产设备上的数据,以及人工耗时、损耗等成本相关的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虽然能提高生产效率,但仍不是MES系统,如果没有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关联,我们只可以称之为工厂大数据平台。

2、思想的不成熟是当前阻碍MES应用的主要原因

在工业4.0、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宣导自身已经上MES系统,生产已逐步迈入智能化。服装智能制造精英俱乐部却认为中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仍处于工业2.0时代,距离3.0还有一段距离,想要直接步入4.0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前提到“这个难度不是技术层面,而是思想和观念层面的”。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层面已经相对成熟,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让企业真正接受并使用MES系统。

无论使用哪种系统,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效益,从而更好的生存。所谓的提高效率,就是要减少业务流通过人传递的节点,节点越少越流畅。“这就意味着系统和系统之间要有集成的关联”。完整的业务流是:“销售接单到了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入库,提货时要根据提货单出库,通过物流发送到客户手里。如果那个产品有质量问题,客户那边就会相应的把问题产品返回到工厂,要么就报废要么就统一做”。

对于未来生产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未来工厂的极致状态没有销售人员、生产计划员、仓库管理员等,尽可能少的人员参与,避免所有会产生错误的环节,达到标准化、透明化,最终实现整个企业链条的自动化、智能化。

如何能推进MES在企业的应用?俱乐部专家表示“一定要有体验的场景给到企业主,让他们亲身体验MES系统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竞争力,这是第一种外部引导;第二种外部引导是,当竞争对手已经逐步在启用MES系统,并已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时候,企业主就会产生危机意识,那MES系统的搭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3、MES的建设和推进一定是“一把手”工程

在企业搭建MES的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尤其是IE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处于平行位置,当IE部门作为项目的主导者时,项目的推进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同时,MES的部署会使得所有的生产场景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也需要有企业主强有力的支持作后盾。企业MES从无到有的建设,一定是自上而下的推进。要改变企业高管的思想,先让企业管理者接受MES,并且支持推进MES项目建设。

这一重担不可避免的会落在企业IE部门身上,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理论部分,还需要刺激企业高管主动推进。最好是拿到“尚方宝剑”,让老板加入到项目中,相关会议及培训必须在场,全程参与项目的建设。除此之外,还需要借鉴第三方权威机构,行业里非常有经验的MES产品和实施方、咨询公司,通过他们与老板的双重努力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最后,作为公司高层,首先,要刷新自己的知识库,时刻更新知识结构;其次,要时刻注重提高IE部门在企业的价值;第三,要加强与同行业甚至跨行业之间信息建设的交流。同行业间的交流可以增加更多的行业经验,当遇到问题时就能很好的去解决,跨行业间的信息交流可以触发现在所处行业信息建设的灵感和创意。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