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品牌涨价难道只是因为缺钱吗?

蓝装网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对于新模式的探索,不管是消费者的对内容付费认知和习惯,还是中国彩电的产业和商业模式,都在悄然生变。最终又将会产生怎样的聚合反映和力量,还看未来。

互联网电视品牌真的缺钱吗?不,当前他们最缺的是可以马上持续赚钱的新商业模式。进入2017年以来,以乐视、小米、微鲸为代表的一大批互联网电视品牌,纷纷上调产品零售价。被外界普遍解读为互联网电视企业的低价策略、硬件免费招术"扛不住"上游面板的飙涨,继而产生对"内容补贴硬件"、"内容收费"的互联网电视商业模式怀疑和担忧。

客观来看,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涨价,除了面板持续涨价关系的因素,更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们都越来越清醒认识到,在中国用户付费习惯和付费氛围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强行通过烧钱方式推进"内容补贴硬件"这一模式过于激进,为了确保"大屏生态"商业模式的续航能力,继而转变和调整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比如说乐视,不管其是否承认,进入2017年以来整个乐视电视的操作思维和运营理念,相对于过去三年正在进行一系列新的调整。过去,乐视的使命,是进入彩电行业并在这个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如今,乐视的使命,则是要很好的活下来,真正改变这个行业的传统模式和商业玩法。

内容补贴硬件、硬件免费内容收费,这些商业模式并非洪水猛兽,并非举刀向彩电行业的"屠夫",其意义在于我们是否用行业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不能在没有持续可靠商业模式下继续蒙眼狂奔、烧钱扩张,必须要先存活下来才能谋求颠覆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企业的"硬件免费内容收费"商业模式创新,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冲锋战,而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持续地通过一系列好内容、好服务来培养用户习惯。

当前,电视涨价除了供求关系因素,还有结构性因素。在电视行业,液晶面板的成本占整机成本近五六成左右。此轮面板涨价推升的电视终端价格上涨是行业共性问题。

另外,必须认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一轮由上游传导终端市场的电视价格上涨,既有供求关系因素,还有结构性因素。短期内液晶面板供应不足导致涨价,这是供求关系因素;而中长期来看,受消费者对大屏的喜爱,新显示技术终将会逐步取代液晶电视,这是结构性因素。

同时,互联网电视的涨价,伴随的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调整。应对上游面板涨价所带来的冲击,乐视是第一家公开终端产品价格调整的,而且不止一次进行价格调整。但是乐视并没有一涨了事。

在2017年第一场发布会时乐视就宣布将减少会员费对硬件的补贴,并且希望与更多关联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希望探索更多内容收费的模式。也就是说,乐视在拥有一定规模的智能电视用户之后,开始全方位开放其生态平台,意在共同培养和提升用户对于内容付费的习惯和粘性。

变革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革命者,总要付出代价的。传统彩电企业的商业模式,就是靠卖硬件赚钱,简单直接却实用,虽然硬件利润越来越少,但规模大基数多,不容小觑;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商业模式,就是想靠烧钱培养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看上去美,但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

可以说,当前传统彩电企业正在走出寒冬,迎接春天;但是,互联网电视企业的好日子,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没有了互联网的红利,更没有资本肆意烧钱的红利,只能靠自己来"自造血"自谋生路,真正考验的是互联网企业"真刀真枪"能力。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对于新模式的探索,不管是消费者的对内容付费认知和习惯,还是中国彩电的产业和商业模式,都在悄然生变。最终又将会产生怎样的聚合反映和力量,还看未来。

接下来,不管是互联网电视品牌如乐视、小米,微鲸,还是传统电视巨头海信、创维、TCL、长虹,硬件运营力和内容构建力,都是电视品牌立足行业、取得长远发展的两条腿。

任何只要是利于消费者品质消费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迈向智能化、大屏化和娱乐化的转型升级的探索,对于彩电企业来说,都值得鼓舞!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