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互联网 +”与“+ 互联网”的区别

囿家家具设计
互联网究竟是你的表面还是你的内核,决定了你的毛利率!近几年来阿里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最高时甚至达约78%。而京东毛利率直到去年才提升到约9.9%……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见到“互联网+”和“+互联网”,那么这两个词有区别呢?“互联网+”是把互联网作为主体和引擎,“+互联网”,是局部调整反向倒逼,就拿阿里、京东来说,阿里是“互联网+”,京东就是“+互联网”。

1,阿里是“互联网+”,京东是“+互联网”

互联网究竟是你的表面还是你的内核,决定了你的毛利率!近几年来阿里毛利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最高时甚至达约78%。而京东毛利率直到去年才提升到约9.9%……

阿里是踩着数百万商家挣扎下站起来的,京东是踏着资本的足迹向前行!

阿里更像一个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依靠无限扩大商品的种类,让消费者始终有更多的选择,并且抓住了中国经济增长红利:外贸转型、零售业变革、草根创业热潮,甚至山寨横行、信用缺失等。

而京东像一个传统零售企业,是+互联网。作为一家传统企业,需要它不断引入资本,最终实现上市。然后再通过圈钱继续投入和扩建,竭力保障产业链完整、物流体系顺畅,从而扩大消费者数量。

2,阿里是平台,京东是商家

京东定位是自营电商:以交易做基础,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所以这些厂家跟京东合作,只需要专注在产品的生产阶段,流通环节交给京东来做,比较符合专业分工的理念。可以说,京东是零售服务商,是为品牌商打工的。

阿里是平台电商:提供展示机会和流量来源,他们需要尽可能的招揽各种卖家,然后给卖家一个站点,由卖家自己更新和维护,并向他们收取保证金、服务费、提成等等费用,而卖家自然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所以最终形成了一个品类繁荣的大集市;因此“淘宝”的品类相当丰富。

“阿里“定位帮卖家赚钱;“京东”定位是给自己赚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阿里”根本没有帮卖家赚到钱,而“京东”也从来没有给自己赚到过钱。

对于阿里的“淘宝”或者“天猫”来说,卖家得到的仅仅是流量,为了争抢流量往往还需要付出更多的额外成本:不仅要被价格战拉下水,还要不停的购买广告位(价格水涨船高),竞争成本暴增,生存状况普遍艰难。这也是越来越多卖家放弃淘宝原因,这也被概括为传统电商瓶颈来临。

所以,阿里是没有帮商家赚到钱,但是却让很多消费者得受益了,因为中国的消费者确实可以买到更加廉价的产品,当然很多假货充斥进来了:口子放开了,假货自然进来了;口子收紧了,产品就不繁盛了,这种两难局面是阿里的开放平台定位决定的。

而在京东上面,60%产品都是都由京东经手的,京东就好比是一个互联网零售企业,批发产品在网上卖,赚取的是产品差价。所以京东要有庞大的采购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物流团队。

京东这种集中采购、广泛派送的模式必然对仓储有很大需求,必须要做物流。它整合了传统生产型企业和互联网营销端的产业链,从而更容易控制整个流程,但是京东庞大的物流体系也有弊端:

1、不扩张,成本太高;扩张了,人员规模太大,太危险。

2、重资产运转,资金被沉淀在固定资产上,资金无法高效周转。

2013年,淘宝+天猫完成订单113亿张。假设京东物流团队人均完成订单能力不变,需要144万人的物流团队来配送这些订单!

京东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去维护订单量、产品供给、物流仓储等,这是京东的软肋。所以,京东投入太大,赚的是口碑,没有利润。

3,阿里开放,京东封闭

阿里思路还是开放模式,比如与其他公司一起合作组建菜鸟物流,仓库都是共享的,物流公司、淘宝卖家、各个企业都可以来使用这个仓储服务。这就会形成一个物流交易的数据,通过分析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区域、需要什么商品。这就搭建了一个物流生态,共享资源,大大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京东建立起的庞大物流系统是货仓为核心,覆盖到二线城市。这也是其快速送达的根本保障。但京东的物流是独立的物流,京东模式较为封闭。

4,业态融合

京东虽然以自营为主,但其开放平台(POP)业务也在高速增长。从3C产品为主到全品类计划,从全部自营到开放第三方平台。把60%的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

阿里也开始不断入侵其它垂直行业,并且做纵深化,比如文化娱乐业、金融业、交通、教育等,阿里还通过收购海尔和银泰部分股权夯实其物流和实体店领域。

(原标题:互联网+or+互联网)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