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物的“下半场” , 什么才是产业互联网的“逻辑”?

云裳似彩虹
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一场关乎人们生活消费的竞争,那么到了“下半场”,风口开始转向——产业,一场通过科技创新来重塑产业价值链条中每一个参与主体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和商业模式的“圈地运动”,已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兴奋与焦虑杂糅交错下,互联网造物的“下半场”开始了。

如果说,互联网的“上半场”是一场关乎人们生活消费的竞争,那么到了“下半场”,风口开始转向——产业,一场通过科技创新来重塑产业价值链条中每一个参与主体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和商业模式的“圈地运动”,已正式拉开了序幕。

面对传统产业在智慧升级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坚守还是改变、自救或是求助、独立亦或融合,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推动实体产业完成数字化进程,或许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

“首届服务创新大会”

上找到些思考的方向。

产业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产业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最核心的使命不是再造一批IT明星企业,而是要去探索如何通过技术的创新、场景的开发、应用的嵌入,让实体产业得到更好的赋能和更合理的资源分配,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使用者和主导者。

这也正如永辉云创COO、永辉到家总经理张晓辉先生在此次大会现场所讲到的那样——

用户第一、但不是唯一,我们今天所有用户体验的改进都需要付出成本,而好的商业取决于谁能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给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

很大程度上,用户体验的升级源自于企业服务的创新。什么是真正的服务创新?

日本商业服务设施顶级咨询师、原东京迪士尼运营高管齐藤茂一先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他看来,服务创新是基于一套标准化流程之上的,能于客户产生情感的碰撞和链接的一种心思,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种行为,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不仅仅关乎着商业创新、服务升级以及社会价值的创造,同时也关乎着每一个参与主体的尊严问题。

金融、零售、物流、通信、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等等,每一个领域,似乎都隐藏着万亿级市场。对于那些早已在消费领域分得一杯羹的巨头们来说,产业互联网是一片新的疆土,正等着他们去开拓。

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公司利用已形成的平台效应、规模效应,然后去介入某一个新的产业:

比如微信有10亿用户,那么腾讯去开发一款智能手机然后对现存用户去售卖;

比如永辉云创深耕新零售,推出了超级物种、永辉生活等智慧门店,还要自己去耕种、捕捞、采摘;

再比如,滴滴出行布局了网络约车,需要自己购买和储备运营车辆......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完全不是这样。

如果用银行服务中所说的个人(零售)业务来形容消费互联网,那么产业互联网则更像是“央行”,在调研市场需求、考察经济周期之后,对各家银行下达最为合理的监管政策,以同时平衡各家银行的营收指标和提高广大人们群众的服务体验。

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央行”并非是现实意义上的监管机构,而是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女士口中称之为信息能源“发动机”的云平台。

(腾讯云副总裁曾佳欣)

事实上,按照此前流行的说法,互联网技术就像“上帝之手”,一触碰到哪个行业就可以彻底去颠覆它、改变它。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反思着这种观念,这也正如马化腾先生也在某次公开场合说过:

腾讯要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就像一个工具箱一样,助力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变革而不是去颠覆它。

深入想来,这样的理念其实不单单源自于谦卑和低调,而是有其深刻的商业逻辑。

随着线上渗透率的饱和以及人口红利的衰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势必要从生活消费领域转向产业领域,科技在各个产业链中的位置还会不断变化,借以科技创新的应用,成千上万的传统企业将会在各自的细分产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商业创新的力量:“槽点”为“赞点”

尽管产业互联网已是大势之趋,但除了技术因素之外,一些先行的基础建设者还是要明确的一点是,你的服务对象: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平行制造企业,甚至是直接面对的消费者们,这些产业链条上不同属性、不同位置的群体,其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领域中的竞争对手,其需求也是“非标准化”的。

每一类消费者都有机会与世界相连、被世界发现,同时也让每一家企业都有机会做到大海里“捞针”,实现线上精准锁定并洞察每个个体。

那么,他们各自的疼痛点是什么?仅仅考虑价成本和销售价格是否就够了?还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定制化产品?

在这样的商业逻辑体系下,很多巨头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并不是要取代消费互联网,而是脱离传统制造业思维,以网络和技术为工具去整合升级整条产业的流转效率;另一方面,消费互联网的繁荣也为产业互联网的孕育培养了用户和沉淀了技术,同时也在推动产业服务创新的涌现。

不难看出,产业互联网的前景美好且诱人,但在市场难度、复杂程度、产业周期等方面都远高于消费互联网,特别是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各个参与主体内部战略或能力重构等问题,因此这场科技驱动下的产业“智慧”升级绝非一蹴而就:

第一,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极高,资本、资源、人才的需求也更大,还要有承受更大的风险,和拥有更强的耐性;

第二,前期投入巨大且利润微薄,短期内的规模经济很难实现,企业级服务的IBM、甲骨文等世界知名企业,几乎都是熬过这条路才顺利起来的;

第三,不同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各异、特征不一,单靠信息系统和技术来推动难度极大,可能需要更多其他产业和企业的协同;

第四,产业链中各环节环环相扣,很难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可以单点突破,针对单一诉求就可以孵化出一种商业模式与之匹配。

诚然,消费互联网前所未有地拉近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那么当整个社会进入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如何顺应潮流在这其中挖掘与自己特长相匹配的项目寻找商机,或许各商家是在“下半场”竞争获得先发优势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已率先迈出步伐的“先行者”们,正为整个市场带来一些启发。

这不得不提到保险,可以说,这个产业的发展是佐证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最好的一个实例。

其实众所周知,保险是人们生活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必需品,只不过由于国内一些粗暴的销售方式,让许多人谈到保险“唯恐避而不及”。只有厘清人们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帮助险企找到平衡商业效益和用户体验的最佳解决方案,才能为整个保险产业“正名”。

而这也是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以下简称CDC)正在做的,总经理陈妍女士介绍到:

第一部分是用户画像;

第二部分是对用户进行分类;

第三部分是了解用户的决策类型;

第四是判别用户的决策关键环节,挖掘购买复杂险的用户的心理障碍和门槛;

最后是寻找到互联网保险的突破点。

(CDC总经理陈妍)

CDC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在微保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中看到了功效:

对于B端,和保企在系统上的对接、服务上的打磨,使得一些非常规化的保险产品、非数据化的运营模式得以从“台后”走向“台前”,同时供应链环节冗长、用户响应不及时等问题所带来的体验损失也正在得以修复;然而B端绝不是“终点”,这种将技术创新通过B端释放到更多产业、同时不断被满足的C端需求还可进一步催化商业模式的完善,其所构建的产业价值网及其可持续性正被市场验证中。

对于C端,目前智能客服线上问题回复准确率平均达80-90%,在多个产品中独立承担超70%的用户服务量,8成出险用户1天内获得理赔的效率,使得微保上线一周年来便攫取了2000多万用户的青睐,随着海量碎片化数据在平台上的快速汇集,借以腾讯云的底层技术作为支撑,未来精准推送、定制服务甚至是需求预判将成为常态。

产业互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力袭来,而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或许拥抱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话题。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未来势必是一个更讲求抱团取暖、共生共荣的时代。

按照微众银行直通银行部总经理助理、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发起人刘江女士,在由CDC发起,洛可可·洛客、永辉云创、微众银行、微保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的“首届服务创新大会”上说的那样,变消费互联网中用户的“槽点”为产业互联网中企业发力的“赞点”,岂不也是美事一桩?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