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热,这个指标为何还不到1%?

快资讯
用户1914674846
“阿尔法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有人一度担心,传承千百年的围棋,就这么被机器人玩完了? 但凡人工智能涉足的行业,普遍弥漫着这种担忧,据说99%的人得从现在开始考虑可能的失业问题,甚至包括人...

“阿尔法狗”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有人一度担心,传承千百年的围棋,就这么被机器人玩完了?

但凡人工智能涉足的行业,普遍弥漫着这种担忧,据说99%的人得从现在开始考虑可能的失业问题,甚至包括人工智能本身的研发者。

这些说法的是是非非,尚待历史验证。但至少,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既有热忱拥抱的激情,也还不失未雨绸缪的清醒。比之一味的叫好或唱衰,这不啻为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

就像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咖”们谈起未来,也并未讳言目前人工智能存在的诸多局限,以及各种潜在的伦理、道德、法律风险。中科院院士何积丰就说,人工智能的理想定位是帮助人类、提升人类,但想要达到深度应用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本来就是“方兴未艾”的题中之义。而在浪潮之下,何以对待AI,何以发展AI,又何以处置人与AI的关系,是兼具“形而下”和“形而上”的问题。

没错,一个看似抽象的命题,其实也很具体,具体到一个现实中的发展取向:谁都知道人工智能是一个风口,但真正的“追风人”应该往哪儿聚焦?

一组一个多月前公开的数据,多少提醒人们注意一些问题。据统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其中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市场增速将达75%。但在规模激增同时,人工智能市场的结构并不均衡。有机构对中国过去三年最大的300项人工智能项目进行分析显示,制造业相关的人工智能投入不足1%。

这个样本未必说明全部问题,但不足1%的制造业领域投资,同人们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想象而言,显然是并不相称的。在今天的主流语境下,借人工智能赋能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对人工智能最直接的期待之一。

这当然不是说其他行业就不重要,但将人工智能同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着力攻坚核心技术,一方面着力推动产业嫁接,是时下发展人工智能的当务之急,也是“人工智能+”的首要内涵。

“人工智能技术+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此次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议题,亦是一个普遍呼声。站在传统产业的角度,主动对接自然是突围之路,而聚焦实体经济,助推产业升级,某种程度上也算发展AI的一个“初心”。

善于聚焦,也有助于挤掉一些不应有的泡沫、降下一些不必要的虚火,或许还能减少一些无益的焦虑。毕竟对一个新兴行业来说,健康有序,才能行稳致远。

而这种“形而下”的聚焦,又指向了“形而上”的问题——人工智能带来的“人工替代”,目的不该是把人“消灭”,却恰是把人从简单的重复劳作中解放出来,去做更需要人去做的事情。

换言之,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让机器做更好的机器,让人做更好的人,而不是反之,让机器做人,却把人变成机器。

这是人对人工智能的期望。但就像一句调侃话说“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一样,问“智能”的问题,终究还是要问人自己。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