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以人为本

深圳商报
钱飞鸣
深圳何以摘掉“堵城”的帽子?智慧交通功不可没。本报今天推出的报道,展示的并非只是深圳的“城市交通大脑”如何“聪明”,更重要的是愈发清晰的服务理念,那就是智慧城市以人为本。...

深圳何以摘掉“堵城”的帽子?智慧交通功不可没。本报今天推出的报道,展示的并非只是深圳的“城市交通大脑”如何“聪明”,更重要的是愈发清晰的服务理念,那就是智慧城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是要抓住需求痛点。

关于城市交通,深圳最大的痛点在于堵,而且深圳人口、车辆密度全国第一,更是加重了治堵的难度。治堵见效,有赖于科技赋能,但不能忽视的是“民意导向”的工作思路。哪里乱,哪里堵,深圳交警的治理首先是征求市民意见,这样的“民意导向”无疑正是“问题导向”。一个个小堵点的消失,聚沙成塔变成了“堵城”的摘帽。深圳的“城市交通大脑”,是拿过国际大奖的高手。高手之高,不在于“大手笔”,而是具体到每一个路口的“微创新”。这些“微创新”,看得见的是自动化潮汐车道,看不见的是信号配时的“绿波带”,未来更是会思考的红绿灯。对此,深圳交警强调知行合一,因为科技不会自动形成生产力,智慧交通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以人为本,其次是要服务主动升级。

对市民而言,智慧城市的获得感来自服务。深圳交警刚刚升级了“星级用户服务平台”,推出了以无感支付为特征的7.0版本。在推出的3年时间里,这个互联网惠民平台拥有352万个注册用户,在线办理交管业务1750多万宗。从最初的在线查询逐步升级到在线办事,从简单的数据管理升级到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升级的平台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服务优化的结果,生动体现了从“市民找服务”到“服务找市民”的深刻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版本的“无感支付”是深圳交警主动为之,将原本企业各自割据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一个全市互联互通的大平台。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碎片化问题,需要深圳交警式的果断出手。

以人为本,再者是要厘清公私界线。

采访深圳的“城市交通大脑”,有两个厘清公私界线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个细节体现了对公平感的尊重。深圳率先试点“刷点”执法,实现从“车”到“人”的跨越,直接效果便是断了“违章买分”的财路。第二个细节体现了对安全感的尊重。深圳交警有一张全市的动态图,但是动态图上却划出了“禁区”,那便是居民生活区。以人为本,基石是对人的尊重。讲公平,护隐私,这样的智慧城市才能打动人心。

建设智慧城市,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发展理念的进步。深圳交警的实践,无疑是一个值得剖析的样本,既有技术赋能,又有服务优化,我们的城市将因此更有内涵、更具后劲。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