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为贫困山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教师报
许艳丽
时下,“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大弊端,如今互联网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使得我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听到好老师的讲课。 随着城镇...

时下,“互联网+教育”是一个热门话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一大弊端,如今互联网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使得我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听到好老师的讲课。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愈加突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通过空中课堂、在线课堂、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育信息手段,使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让优秀的师资通过网络给农村的孩子授课,让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是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教育”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乡村教师同样获得了专业发展的新渠道。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潜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的环境,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小规模学校,单班教学,教师年龄老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没有了标杆,没有榜样,没有方向感。“互联网+教育”,可以让学校打破围墙,让更多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备课,空中教研,集体研讨,在线学习等有效形式,让教师找到专业发展共同体,实现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然而,“互联网+教育”却绝非架设网线,配备设备这么简单,要使其发挥积极作用,仅靠技术与硬件的更新换代显然不够,关键还需要教师这一核心要素发挥作用。空中课堂不是城市课堂的现场直播,乡村的孩子有乡村的孩子的特点,城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向农村孩子授课时,要关注教学对象的差异,立足农村学生,为了农村学生,更好地发展农村学生。

利用“互联网”进行乡村教师专业研讨亦是如此,不能仅仅通过行政手段,不顾教师感受,无视教师心理,硬性推行电子备课,也不能无视教师培训需求,大一统地实施网络培训,形式轰轰烈烈,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电子备课成了复制加粘贴,网络培训成了挂网熬时间,有其名却无其实,徒有“互联网+教育”的虚名。

推行“互联网+教育”,教师的观念要随着教育技术手段的升级而转变,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尊重教师需求,同时予以相应的制度保障,当然,更需要教师紧跟时代,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适应新技术,为教育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原标题:“互联网+教育”关键还在教师)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