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权:我国IT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发展路径

信息化观察网
朱晟
工信部赛迪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 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曾谈到,核心技术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

工信部赛迪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

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曾谈到,核心技术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从基础和通用技术来讲,当前我国的核心技术研究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构建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的基础,也是我国突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焦点。二是网络攻防类技术,网络空间具备明显的攻强守弱特性,在难以有效防御美国网络监控、网络攻击等手段的情况下,我们要形成网络攻击追踪溯源等有较强威慑力的技术手段和能力。三是量子计算、生物计算等颠覆现有计算体系的技术,这是能够使得我们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竞技场中取得先机、掌握游戏规则的关键。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我国用短短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了CPU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在超级计算机高性能CPU、桌面CPU、服务器CPU和嵌入式CPU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天津麒麟、普华软件、中标软件、深度科技、凝思科技、元心科技、翼辉信息等一批自主操作系统厂商涌现出来,国产操作系统多基于开源Linux,在党政军办公系统、电力、金融等受国家政策导向影响的领域,已部分实现替代应用。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基础软硬件自主企业共计数十家,基础软硬件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功能相似,处理器产业发展路线不明确。自主创新缺少生态,发展步履维艰。引进创新消化不良,再创新堪忧。具体表现在目前,国内研制了龙芯、申威、飞腾、众志等自主处理器品牌,比较而言,自主产品安全性较高,更适用于党政军核心领域,但性能低,生态链不够完善,无法快速实现产业化。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方式研制了ARM、兆芯、POWER等国产处理器,该类产品性能高、生态环境完善,可快速实现产业化,但国内团队目前尚无法完全消化吸收核心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可以说,在不考虑与操作系统平台适配的情况下,国内处理器领域至少存在7种技术路线,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发展目前尚未形成共识。

国外对我国制裁更加严厉。美国出口管制法律不仅适用于本土企业,那些非本土企业(如ARM)、但核心研发团队在美国,也将受到法律约束。中兴通讯在被美国政府的制裁过程中,所有在美国法律管束下的技术、产品和知识产权,如ARM,Power、X86等架构的核心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均无法使用,导致该公司所涉及的大部分通讯产品生产和销售即刻陷入瘫痪。

因此,现阶段我们要清晰我国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实现路径,习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必须要自主创新,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

IT领域核心技术产业应以现有自主能力为基础,立足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最终实现核心技术掌控力的主导权。引导企业走安全可靠的技术路线,以发展具“五可一有” 的核心技术产品为主线,以掌控核心技术和发展方向为最终目标,以掌控核心技术和发展方向为最终目标。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