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农产品大卖

今日头条
佚名
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不了解市场行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案例数不胜数,化解农产品滞销困局不能总依赖于媒体的呼吁、爱心的相帮,而应该由政府主导迅速在市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平台,推出“互联网定制私...

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不了解市场行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案例数不胜数,化解农产品滞销困局不能总依赖于媒体的呼吁、爱心的相帮,而应该由政府主导迅速在市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平台,推出“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项目,彻底颠覆传统的生产链,由产—供—销”变为“销—供—产“。

信息的不通畅,加上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还不完备,使得农产品很难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大多都在本地消化,所以如果一个局部地区出现供过于求,就会发生区域性滞销,所以我们很难看到一种产品出现全国性的滞销。也就是说,除去粮棉油这些大宗农产品之外,绝大多数农产品的销售半径其实并不大,基本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消化出售。

所以说,农产品滞销表面上看是价格的大起大落,但本质上又是由于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所导致的。要想从根本上去解决,肯定要提升农民朋友的组织化程度和面对市场的能力,同时做好硬件上的物流建设,这就注定是一个慢功夫。

但是,有一个方法,能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快,只要您的产品好,有了这个平台就会如虎添翼,答案就是:互联网+。

案例:私人农场

例如在安徽的某县,电商平台联合推出的“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项目,将民间的散钱聚合起来投资农业。同时,通过网上预约,对农户手中“散地”的土地租用权进行认购。投资者可以获得农场一年四季的无公害蔬菜供应等待遇。农民手中的“散地”通过电商平台集聚起来,直接对接市场需求,产生规模效应。

该县土地短租形式加快了土地有效流转,也提升了农户的流转积极性。同时,这种订单农业形式促进了特色农产品流通、销售。

这种把经营权拿去租赁的方式,其实深刻地影响到了农民朋友的生产方式。

之所以发生滞销,是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相距太远,农民只知道低头种地,却并不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消费者远在城市,也并不了解自己每天吃的蔬果是怎样被种植出来的,对食品安全就会有担心。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进一步推进,加之互联网+的出现可以有效对接城乡,城里人可以认购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并且亲自向农户下订单,提出自己对于种植环节的要求,农户以此为依据开展种植行为,也就意味着这块土地上种植的蔬果,是为一户或者几户城里人“私人定制”的。

这样的话,等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在种植行为开始以前,消费者就要先支付土地租金,并且预付一部分农产品的定金,农民还是在耕种自己的土地,但收益由一份变成两份,农户变成了农工,还怎么可能发生滞销呢?

过去的“产—供—销”就变成了“销—供—产”,彻底颠覆了整条生产链,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实现以销定产,这就是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的根本策略。

(原标题:农产品滞销,借助互联网+,如虎添翼)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