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以农村电商为抓手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贵州日报
佚名
初夏,阳光下的息烽县立碑村,一栋栋“灰瓦、白墙、雕花窗”的贵州特色民居显得格外耀眼。 走进村子,每栋房子的门头上,均挂着一块黄底白字的牌子:“息烽县立碑特色电商村”。屋子里,村民...

初夏,阳光下的息烽县立碑村,一栋栋“灰瓦、白墙、雕花窗”的贵州特色民居显得格外耀眼。

走进村子,每栋房子的门头上,均挂着一块黄底白字的牌子:“息烽县立碑特色电商村”。屋子里,村民正将一袋袋折耳根、酸菜、蕨菜等当地农特产品打包、装箱,贴上快递单,等待快递公司上门运走。

一间10余平方米的房间、两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就是村民每家每户必备的“生产工具”。

“还不到12点,有50多个单子,现在处于淡季,平均一天有100多个单子;春节高峰期,一天有上千个订单,需要10多个人帮忙。现在每天只要一两个人就够了。”正在电脑前打印快递单的立碑村网商黄琪说。

今年春节前,黄琪每天在网上销售折耳根、酸菜2600斤,由于供应不足,曾一度卖断货。

像黄琪一样,如今在立碑村从事电商创业的电商从业人员有150多人,开设淘宝网店114家。2016年8月,息烽以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载体,引进阿里巴巴集团淘宝大学培训学院省内唯一合作伙伴——贵州省老腊肉电子商务公司落户立碑村。公司从电商发展“人、货、店”三个核心要素入手,在抓好电商培训基础上,全力把立碑村打造成“淘宝村”,以此辐射引领全县农村电商集聚发展。由老腊肉公司主导、群众积极参与,在立碑村建成网货开发、孵化、仓储物流等12个电商服务中心,免费为县域内企业、学员、创业者等提供电商服务。公司累计开发各种产品86套、1500余个系列,带动6家传统企业、27家个体工商户、155户群众从事电商创业。

过去的立碑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以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土豆等农作物为主。近几年来,随着电商在村里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座传统的村寨。

“以前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就上山种地,现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有多少订单。”立碑村村民彭顺军说。

10年前,立碑村曾组织村民发展蔬菜种植,由于市场原因,种出来的数十吨萝卜等蔬菜找不到销路。后来立碑村又尝试种植过花卉、经果林、葡萄等经济作物,均因市场原因,仍然没实现村民们致富的梦想。

2015年,在驻村干部们的引导下,全村开始尝试发展农村电商。在网购风靡全国的浪潮中,立碑村的电商路走得顺风顺水。第一年就有20余户村民开设淘宝店。

农村电商的发展打通了立碑村土特产销往全国的市场道路,也为村民带来致富信心。

“如今,本地的土特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们就从周边村寨买进来,再销往全国。村民坐在家里,动动手,产品就卖出去了,感觉和城里白领的工作差不多了。”彭顺军笑着说。

从包装设计、产品开发、存储、电商培训、开店指导到物流配送,立碑村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商发展产业链。

近年来,息烽县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电商创新创业。目前,息烽全县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达到68家,电商从业人员规模1600余人,已建立淘宝大学息烽县培训基地、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菜鸟物流县级仓储中心,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98个,逐渐形成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数据显示,2017年,息烽县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1923.84万元,增长率达201.7%。立碑村成功通过阿里研究院评定,成为2017年“中国淘宝村”,实现贵州淘宝村“零”的突破。

同时,息烽县以电子商务推进县域大数据应用,运用“云上息烽·富美乡村”云平台的电子商务栏目,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将息烽电商产品,在贵州88个县市区的350万广电高清用户中展示;深化大数据在产品生产环节的应用,在息烽县的葡萄示范园、蔬菜园区以及猕猴桃园区等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启用了现代化先进管理技术配套构建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系统,做到用大数据管理产品质量,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了品质保障。

如今,在息烽县工业园内,一座数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大楼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规划建设的电子商务二期工程也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明年投入使用。这里将成为息烽的电商孵化中心和全县大数据中心。

未来几年,息烽县将以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立碑电商示范基地为阵地依托,以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为纽带,全力推进大数据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应用,从农产品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积极探索实施“电商+三变”模式,培育一批新时代的“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