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我们还需记忆那么多知识?

搜狐号
佚名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许多人认为有了优盘、搜索引擎等就不用大脑死记硬背的存储知识了。其实不是的,大多数情况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是因为对那段记忆不完整,记忆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配角,一个人头...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许多人认为有了优盘、搜索引擎等就不用大脑死记硬背的存储知识了。其实不是的,大多数情况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是因为对那段记忆不完整,记忆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配角,一个人头脑中存储了多少东西,所存储的内容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信息。这时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准确的记忆,这种信息的传递就会发生变形乃至错误,达不到信息传递应有的作用。

文字产生之后,由于文字承载的信息可以穿越时空,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记忆的作用。有一些东西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的方式获得,而不必完全牢牢记住。

但是,由于书籍获取的不容易和相关内容查找不够便捷,所以大量的记忆仍然不可或缺,那些大学问家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超人的记忆力。

古今中外谈记忆的重要作用的名言也比比皆是。

记忆为智慧之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英国哲学家培根

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清代学者章学诚

……

但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大脑,根本不可能记住那么多的东西。

互联网,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谈及记忆的作用时,不再是“一事不知,儒者之耻”,而是更倾向于认为记住那么多东西没什么用,远不如学会一些思维的方法更为重要。

记得再多,也不如一块小小的U盘存储的多;记得再多,也不如随时使用搜索引擎获取的多。而且,很多人一提要多背诵一些东西,就联想起“死记硬背”来了,就联想起“念、背、打”三部曲来了。在这个互联网人工智能发达的时代,似乎再提背诵,再提记忆的重要作用,从政治上就显得那么不正确了。

孔乙己关于“回”字的四种写法当然不值得记忆背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不值得背诵。

我们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而且具备一定学习经验的人会发现,所掌握的“故”越多,在知“新”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把“新”和“故”联系起来,就能收获更多。

这个“故”仅仅停留在书本中是不行的,必须要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随时随地根据需要,不断伸出“触角”与“新”相互碰撞,才可能有进一步发现。如果“故”的触角过少,就很难和“新”发生联系,就谈不到更多的收获。

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搜索的时候,常常是因为对某一内容记忆不够完整,不够确切,不够丰富,所以需要搜索一下,确证一下,重温一下,扩展一下。但是要想高效使用搜索引擎,最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关键词的选择。

常常是搜索同一个内容,有人能很快找到有用的信息,有人则不能。这可能从选择关键词这一步就拉开差距了。

假设要搜索某一首诗,你记得住诗歌的题目当然最好不过,如果没记住诗歌的题目,记住其中一两句有名的诗句也可,再不济也要知道诗人姓甚名谁。只知道是哪一位诗人所做,如果是一首比较有名的诗还好,稍稍生僻一点,恐怕找起来就要费一些周折了。

如果诗歌题目,有名的诗句,作者全都不知道,那怎么办?简直没办法,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关键词的选择就涉及到记忆的问题,你头脑中的存储,决定了你能否快速准确地选择关键词。

当然,也可能有人会说,关键词并不在我记忆中,只是我在读书过程中偶然读到,觉得有兴趣有需要作进一步的扩展,于是就搜索一下。这种情形的确也比较常见。

但即使是同一个关键词,使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得出完全相同的搜索结果,那是不是对每一个搜索它的人就完全平等了呢?

仍然不是,面对成百上千的搜索结果,我们不可能每一条都看个遍,而有必要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做一次筛选,筛选出对我们有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有人就能迅速筛选出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有人则不能?为什么?

依然是头脑中的存储在起作用,记忆的越多,伸出的触角越多,衡量的标尺也就越多,就越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内容。反之,如果头脑中缺少这样一些东西,就无法高效完成相应的二次筛选。

我这样说,当然不是否定互联网搜索引擎或人工智能的作用。但这些都是工具,虽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一支钢笔别在文盲的衣袋里和别在宿儒的衣袋里作用完全不同。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都可以用互联网大数据研究诗词文言了。还有什么需要记忆的吗?只要编辑好相关的程序,就可以获得海量的前人仅仅通过手工或者记忆无法获取的信息。

比如,前一段时间不是有小学生做过“令人震惊”的苏轼大数据研究吗,通过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的数据分析,得出高频词是子由(229次),归来(157次)……

这当然是“刀耕火种”时代的苏轼研究者没有做到的事情,但并不能由此就说这些小学生的研究水平就超越了那些为了研究苏轼,甚至把苏轼的全部文章都背诵下来的文学研究大家。

仅仅以“归来”为例,小学生的研究只能统计出是157次,或者得出简单的结论是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所以“归来”体现了内心渴望回到朝廷,继续为官报效国家的一种心情。

而这个结论相当肤浅。如果不是对苏轼的每一首含有“归来”一词的诗词特别熟悉,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乃至对不包含“归来”一词,而含有“归来”之意的诗词特别熟悉,都不可能真正读懂苏轼。

必须要依靠头脑中的存储,依靠记忆,依靠这些内容在头脑中的不断碰撞,依靠这些内容不断和外界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深入的结论。

再比如,学习《论语》,我们当然可以通过Word的查找功能就轻松统计出《论语》中的“仁”一共出现了109次,再加上各种道听途说,不难得出“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这样的结论。

但是,在不同语境中出现的“仁”虽然不能说是各个不同,但至少有很多不同类别,这样的一些细微的差异,不是靠数据统计一下就能体会得到的,必须要记住《论语》中的原文,然后结合阅读,结合生活体验,慢慢地揣摩,才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以我个人读《论语》的经验,最初读头一两遍的时候,虽然也读一些别人的解读,但感觉上并不能深入进去,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只有反反复复地读,甚至差不多全都记住了,然后才可以和很多不同内容根据需要随机搭接起来。让别人代替自己去搭接和自己的搭接的感觉完全不同,存在头脑中随时搭接和翻了书再搭接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在我们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强调掌握思维方法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记忆的重要性。虽然互联网人工智能看似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但实际上一个人头脑中存储了多少东西,所存储的内容质量如何,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写到这里,想起了之前一个经典动画片的情节,在哆啦A梦中有这么一集,为了帮助大雄考试作弊,哆啦A梦把面包贴在课文上,印上内容,然后让大雄吃下,便可以完全记得内容。但是,大雄吃得太多,上了趟厕所,结果原本记住的东西又都忘却了。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真的可以给人体植入记忆芯片。到那时候,记住记不住或许将不再是个大问题,但给谁植入,不给谁植入,存储什么,存储多少,恐怕都会成为人类需要反复思考、需要直面的大问题。

(原标题:都互联网了,都人工智能了,还有必要记住那么多东西吗?)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