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力“领跑”市北智慧城市建设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佚名
近年来,市北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创新提出“城市生长力”这一城市治理品牌,把一座城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以潜力指数、实力指数、活力指数、魅力指数和能力指数衡量生长力的质量;通过“互联...

近年来,市北区积极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创新提出“城市生长力”这一城市治理品牌,把一座城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以潜力指数、实力指数、活力指数、魅力指数和能力指数衡量生长力的质量;通过“互联互通互动、协调协作协同、共建共享共治”提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水平充实“后劲”,最终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月10日,2018国际城市管理年会开幕,市北区两个城市治理课题、城市生长力品牌推广规划与传播方案将同步亮相,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市北经验”引来了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创新活力:

平台运行破除信息孤岛

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大数据。去年以来,市北区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战略,按照“区域管理网格化、全区统筹信息化、公共服务精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总体思路,瞄准城市治理“智能化”,加快现代科技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搭建起集经济运行、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公共安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化应用平台,借助移动GIS、三维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全面摸清市北区经济社会各类资源“家底”。

市北区城市综合治理指挥中心的网格化系统平台上,汇聚了来自公安、民政、人社、卫计、工商等13个部门的132类近3000万条数据,居民上报的各类“城市病”也精准显现。指挥中心办公大楼里,与城市治理有关的18个部门联合办公,所有居民上报的“城市病”将第一时间发送给责任单位,进行联合研判。

“这个云平台就相当于一个‘数据大脑’,通过大数据整合与集成,实现对上百类社会治理相关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查询,不仅能统筹调度、应急处置城市治理难题,还能为经济发展、产业规划布局等提供参考。”城市治理推进委员会常务副总指挥李登军说。

市北区在今年提出“四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平台运行”。云平台能够整合人口、企业、建筑物、危险源、城市部件、监控等数据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系统的数据支持。截至目前,市北区已实现了网格化系统平台、经营者信用信息平台、政务资源共享平台等8个业务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建成1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3个城市治理基础数据库和9个城市治理专题数据库,基本完成了对全区6700个社会治安视频探头的整合。同时,网格化平台、城市生长力观测中心及展示云台、挂图作战、“在市北”APP等15个领域的基础数据已实现互联互通,为全区经济建设、民生救助、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比如,全区6687处违建数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实现“三维定位管控”,哪里有违建、存量是多少、拆除难度如何,从平台上调取图像便可获悉。全区的视频探头也对占路经营等扰乱市容秩序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数据即时传输到平台,一旦出现问题,利用平台的网格化系统便可快速分拨处置。

大数据和信息化带来的是高效的问题处理能力。市北区完善了“区-街-居-格”城市综合治理闭合工作流程和闭环分类处置机制,通过云平台连接“在市北”APP、政务热线等问题反馈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双向流通。在2017年度ESRI评选活动中,市北区城市治理系统荣获“中国用户最佳应用奖”,其中,“在市北”APP荣获“2017智慧青岛十佳典型案例奖”。

提升魅力:

116项痛点“挂图作战”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本质不是一组组经济数据、一栋栋高楼大厦,不能只有“速度”,更要有“温度”和“厚度”。对老百姓来说,温度和厚度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居住环境的变化。

去年5月,市北区开始实施城区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明确提出“行动最快、工作量最大、效果最明显、群众最满意”的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市北区环境整治力度再度“加码”,向着群众最不满意、最迫切要求改善的问题“频下猛药”。

市北区通过分析去年网格化平台上的大数据,梳理出116项痛点、难点问题,涵盖违法建设、市容秩序、占路经营、早夜市扰民等多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市北区各责任部门“挂图作战”,一个个目标有序推进:2017年9月,青岛最大占路早市海泊河早市退路进室,十几年的交通“肠梗阻”彻底解决;2017年年底拆除违建34万平方米,比年度目标超额完成了36%;2018年3月下旬开始陆续推进23处早夜市取缔关停或退路进室,把道路和公共绿地还给居民;同时,建设口袋公园、老楼院整治等工作同步展开……根据初步统计,至4月底前,可解决问题总量的80%。

“统一整治占路早市真是太好了!”家住沾化路的王建菊大妈高兴地说。从报纸上看到分批取缔23处占路早夜市之后,她便一直关注着宣化路早市的变化。“宣化路早市占了七八条路,人多的时候没法走,经常有人打政府热线投诉。这回取缔了,道路畅通了,也变干净了,新开的农贸市场就在边上,买菜也方便。政府能听到群众的心声,真是办了个好事。”

据统计,去年一年,群众通过网格化系统上报城市综合治理有效案件139.61万件,结案率超过97.82%;通过12319热线和微信上报案件1.22万件,结案率98.29%;通过“数字化城管”上报有效案件10.13万件,结案率超过98.3%;群众满意率均在90%以上。

近期,市北区继去年的“千人徒步大巡查”后,再次组织市政、环卫、绿化等专业力量实施新一轮的徒步巡查,梳理出2018年影响城区环境的92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下发给各街道,由街道对辖区问题中涉及土地权属、形成原因及拟改造规模等信息进行摸底,待基本信息完成后,整治方案将纳入挂图作战系统,由城市治理推进委整体调度推进。

激发潜力:

智库集群扩展生长力格局

智库和人才是城市生长的源头活水。在2017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市北区与全球化智库(CCG)等十余家智库项目签订落户协议,引进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等一批“国字号”科研院所,并邀请周成虎、冯守华、韩德民、郑建华等多位国家院士作为创新技术带头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周成虎院士团队入驻科创大厦院士工作站,成为“六大创新载体”之一的地理信息产业园的技术核心。周院士团队将推进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示范区(青岛)项目,创建住建云与城市云“双云”协同的城市地上地下全空间大数据平台,构筑“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模式,吸引一批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创新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产业项目落地,五年内产值规模力争达到35亿元。

市北区委书记郑德雁表示,随着城市运行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城市感知体系的逐步完善,市北区将继续扩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数据打通、数据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应用等方面率先走在前列,为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市北方案,贡献市北担当。

目前,市北区城市治理“智库生态圈”规划已初具雏形,北京大学(青岛)城市治理研究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信息模拟与决策分析研究中心、青岛城市信息模型(CIM)创新应用工程产业园、青岛城市建筑云QD-CIM大数据平台研发中心、青岛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智慧水务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协同创新基地等城市治理“七大中心”将形成集群,为市北区的城市生长力注入潜力无限的提升因子。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