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都这么牛?三年级学生利用大数据疏堵

广州日报
佚名
去年,北京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且还写成了论文,此消息一出,朋友圈立即炸开了锅,现在小学生都这么牛了?不要惊慌,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近日,灯湖小学四名三年级的学生蹲点校...

去年,北京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诗词且还写成了论文,此消息一出,朋友圈立即炸开了锅,现在小学生都这么牛了?不要惊慌,更“可怕”的还在后面。近日,灯湖小学四名三年级的学生蹲点校门口统计各个时间段车流量,利用大数据提出治堵方案,且效果甚好。

源起:

学校门口疏堵引关注

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后,位于南海区桂城街道的灯湖小学门口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辆越来越多。学校门口交通拥堵,引起了灯湖小学梁晴希、谭葆文、陈靖华、朱品政四名三年级小学生的注意。

“妈妈开车送我上学,学校门口的车流量实在太多了,并且一年比一年多。”朱品政等几名小学生留意到,接送学生上学的车流本来就很大,但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下车的停车位置可以尽量接近学校门口,方便孩子入校门,所以越接近校门的路段相对较易塞。有时有的家长把车停在海六路靠道路中央分隔花圃边、掉头车道、转弯车道,然后下车步行穿过马路把孩子送到校门。结果,校门前的路面越来越窄,后面的车辆就没有办法通行,导致整条车道比较堵。

“人行道上,有许多电动车、自行车在穿插,我们在车子间穿行,经常会被吓到。”这几名同学在课后和好朋友们讨论交通情况,结果发现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几乎也有同样的烦恼。“能不能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学校门口交通拥堵是怎样形成的呢,想出解决方案呢?”这几名三年级的同学找到了家长和老师,说出了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支持。

成果:制定治堵方案绘制示意图提交学校

搜集到数据后,四名小学生在指导老师刘春花的指导下,开始运用这些数据来写下调查报告。为让调查报告更加完善,学生们还请教了学校门口执勤的交警叔叔和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对于还不明白的地方,这群“准10”后还想到借助网络,上网搜索解决办法,例如调查报告应该怎么写、如何“治堵”更加科学等。

最终,四名学生在提交给学校的“治堵”方案中提出了7条建议,包括加强家长义工在学校门口护畅的培训等。记者了解到,这7条建议均是根据灯湖小学的实际情况指定的。比如建议住附近保利花园、万锦豪园的同学们可以步行的方式上学;同一小区的同学,也可以相互拼车上学;如果公交车能直接到学校附近的,就采取搭公交车方式上学。

在停车规范宣传方面,学生们建议,为了道路畅顺,向各位家长宣传不要把车停放在主干道上,特别是道路掉头的位置,车辆转弯道。这样会影响其他车的通行。特别是在海六路掉头位,海六路出桂澜路的路口。“如果有特殊的情况,需要停车送同学上学,可以停在车流量较少的学校4号门附近。”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小学生们还提出了错峰接送倡导。学生们还建议,在学校1-3号门口20米范围内拉警戒线,划出禁行区,严禁电单车驶入,让同学们能安全地进入校园。

为了让学校更加直观了解到他们“治堵”方案的想法,梁晴希等四名同学还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电脑绘制出了清晰的“优化现行疏导方案”示意图,优化图中家长义工的站位一目了然。

校方:交通拥堵调查报告实用已初见成效

“年纪这么小就会用到数据统计,简直逆天了。”这份调查报告在灯湖小学校内引起了关注,家长和老师评价称,三年级学生就有这样的统计综合信息能力,并且有心留意到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各方的帮助下想出解决办法,实在非常难得。

记者了解到,这四名小学生用心做了1个多月的校门口交通拥堵调查报告,已经在日前正式递交给了学校。“这一份学生做的治堵方案,起到了很大作用。”灯湖小学副校长彭波告诉记者,学生们对“治堵”提交了两个方案,方案一是优化现行疏导方案,对汇聚车流临时使用雪糕筒分隔,同时优化家长义工站位。

“我们看到调查报告后,第二天就把优化家长义工站位的示意图发给了校门口护畅的义工家长们。”彭波称,调查报告对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成因观察非常到位。“原来两个方向车流掉头位置,非常容易造成拥堵,加强疏导后通行效率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了。”彭波称,在方案实施后,交警也派工作人员在现场观察后表示,这样的改进非常好,给出了正面肯定的评价。

蹲点:

统计各时段途经车流

“当时听到孩子这么说,我们是想着既然他们愿意,就给他们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朱品政的家长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其他几位家长也是学校的“护畅队”志愿者,平时对学校门口的交通情况也觉得非常困扰,因此觉得学生们这样做很有意义。

几位同学经过讨论,请教了做过学校交通指挥义工的爸爸妈妈,决定从学校门口最多人使用的四个车流经过进行统计。为了让统计的数据更加科学,小学生们买来专用的手持的统计仪器,也制定了统计表格。在爸妈的带领下,学生们选了一周的上学时间,以每十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计算一下每个车流的数量,以此统计出哪个时段车最多,学校门口最堵。

就这样,几位小学生从每天早上7时20分开始在各个路口蹲点,一直守到8时,得到了校门前各个时间段车流的统计数据。几天后,学生们对数据汇总发现,灯湖小学现有学生3159名学生,目前从海六路、桂澜路送学生上学的车辆大概每天超过1040辆。而学校门口每逢周五的车流量是一周里面最多的,每天上午的7:45~7:50,则是门前车流量的最高峰期。

在学生们的调研报告中,用数据列表详细地列举了多日学校门口接送车流分布。“车子最多的是海六路口掉头的车,平均12秒通过一辆车;桂澜路转入海六路的车流量排在第2位,车速是平均13秒通过一辆车;海六路转入桂澜路的车流量排在第3位,平均18秒通过一辆车。”学生们称,从桂澜路直行的车流量是最少的,但也是车速最慢的,平均44秒通过一辆车。原因是从海六路转出桂澜路的车太多,并且辅道上有公交车专用道,在高峰期恰巧是公交车到站时间,导致供私家车通行的道路窄,车流重叠,所以桂澜路直行的车速最慢。

小学生们还指出,当海六路掉头的车辆和桂澜路拐弯进入海六路的车辆汇集时,双倍车流同时进入校门前路段,车辆只能缓慢向前。

延伸

校门口治堵“一校一策”

去年秋季新学期,针对佛山校门口的拥堵问题,佛山市教育局曾发布《关于做好学校周边治堵宣传及调研工作的通知》,鼓励学生、家长通过更多乘坐公交上下学等一系列举措,努力缓解上下学高峰时段学校周边交通堵塞。同时,也支持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一校一策”制定治堵方案。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门通过“我为治堵出点力”——校园周边治堵系列宣传活动,征集到大量的校园周边治堵“金点子”。比如在佛山九小,有师生提出,在距离学校1公里左右的地方,设立上学时段专用的临时停车点,然后让家长与学生从此处步行回校,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

定制公交也是家长和学校提及的治堵举措。佛山市教育局做过调查问卷,有超过八成(83.72%)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有学生上下学的定制公交,他们愿意让孩子去使用。

据介绍,此前佛山制定的“警家校”护畅模式,得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去年起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自去年9月以来,南海公安联合相关部门启动校园交通护畅工作,第一期首先选取桂城街道6所小学为试点,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开出治堵“良方”,建立“警家校”多方道路管理共治模式。南海交通透露,桂城各试点学校护畅模式收效良好,下阶段将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全面推行。

(原标题:大数据疏堵图 4个小学生的大制作)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