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织就"互联网+"设施网 让农户成"明白人"

中国电子政务网
佚名
2017年,大庆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与互联网+嫁接,为农业发展插上新的翅膀。 目前,大庆市已建设57处“互联网+农业&rdqu...

2017年,大庆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与互联网+嫁接,为农业发展插上新的翅膀。

目前,大庆市已建设57处“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强了大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织就“互联网+”设施网

互联网+,不是纸上画张饼就能充饥的。它,需要一条条线路联结起来,一个个高端设备装起来。

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是关键。去年,大庆市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中,有27个基地树立起标牌,基地内渠道硬化,灌排沟渠、林电网齐全,为提升基地生产能力提供了支撑。

基础设施铺好了。物联网,怎么建?去年,大庆市建立了农业环境监控系统19个、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17个、农田作业视频监控系统22个、农技在线服务系统12个,农机智能管理系统4个。

网,织上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咋样才算达标,那就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去年,全市有19个基地建有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系统,并入驻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

系统,装上了,怎样在实际中操作,最后一招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营销。去年,全市新建的22个基地都开展了网上销售,其中自建平台11个,还有18个基地已经入驻黑龙江省大米网。

让农户成为“明白人”

“咱村种地也有监控了,线都扯好了。”互联网+这个新生事物,让村民们奔走相告。

好东西,如何使用?为此,大庆市从春种的起点抓起。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绿色有机作物栽培要点,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深入到经营主体,解决生产难题,为市、县开展“互联网+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杜尔伯特县他拉哈镇,以永明米业加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他拉哈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协会,吸纳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提升了对基地的指导服务功能。

“用鼠标点一下这个,水就出来了,地就浇上了。”电脑前,专业技术人员指着电脑屏幕讲解着。因为,智能灌溉系统根据格田水分、水位、阀门状态及流量信息自动开关管道阀门,实现灌溉智能化。

通过学习,装有监控设施的种田大户们,掌握了环境温度、湿度、降水量等20多项信息的采集自动化技术。在这里,操作人员守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地实现水稻种植基地灌溉智能化,而且病虫害在哪颗苗上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专人讲,还手把手教,学的就是快。”面对互联网,农户们从陌生到认知,再到能够熟练地操作。

据当地一位专家讲,秧苗发现病害后,通过专家辅助决策,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流行提供准确预报,有针对性的提前防治,为种植户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将网上农产品叫卖声叫响

互联网+,着实让农民们感到了它的便捷同时,也让大庆农产品品质更好,销路更远。为让好产品卖得好,市里积极为农产品销售铺路架桥。

为了搭牢“卖得好”这张跳板,大庆市充分利用北京年货大集、杭州阿里乡甜农场发布会、浙商大连商会、哈洽会等平台,宣传推介大庆市优质农产品。

要想占领市场,就要有好产品来“说话”。为此,大庆市优中选优,帮助老街基等11处样板基地,入驻淘宝网并开通微商城,并与多个政府网络平台合作,产品远销香港、台湾、俄罗斯等地。

大庆市还把营销作为“互联网+农业”基地建设的主业来抓,帮助经营主体找订单、搭平台、扩渠道。组织经营主体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自行建立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肇源百果园借助“互联网+农业”实现了订单式销售和线上销售,让寒地优质水果进入了北京、上海等地百姓的餐桌,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

大同区推行会员宅配送销售模式,会员可根据家庭人口结构选择相应套餐产品,目前现有会员1000余名,去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以上。

据了解,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去年全市农产品销售额达到9000万元以上。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