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真的将会成为“高龄化社会”的解药吗?

今日头条
佚名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并不严谨的词汇,近两年来,频繁的出现在各大报刊之上。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越来严重。面对高龄化的社会,很多人提出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来解决...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并不严谨的词汇,近两年来,频繁的出现在各大报刊之上。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的增多,人口老龄化越来严重。面对高龄化的社会,很多人提出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来解决,像日本现在已经有协助喂食的机器,所以,部分的照护需求,确实有可能被科技所取代。

人工智能最近很火,不少声音在讨论用科技来解决高龄化的问题,但我们真的能够依赖科技吗?

面对高龄少子化,要怎么办?几十年前,瑞典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高龄化的现象并没有明显地恶化,因为他们鼓励生育的政策生效。除了靠生育之外,外来移民也是舒缓高龄化压力的一个短期特效药,美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虽然新政府对移民的态度有了转变)。

如果不能提高生育率、没办法吸引外来移民,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很多人想到了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等的科技,这些科技真的有办法改变高龄化的状态吗?某些程度来说,科技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可以提供陪伴,做健康管理,疾病的预警等等;日本现在甚至已经有可以协助喂食的机器。所以,部分的照护需求,确实有可能被科技所取代。

这样就够了吗?

对现阶段的高龄者来说,这样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并非所有的人类经验都可以被科技化,感受都能够被复制。例如,高龄者可能还是会希望能够见上一面,而不是透过视讯的画面看到自己的儿孙。这不能单纯归咎于他们古板,而是人的脑子在表征一个视讯画面和表征一个面对面的场景时,本来就会不一样,面对面是无法被取代的。

再者,在我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经验都量化之前,人工智能就算再聪明,也没有办法帮上忙!虽然AlphaGoZero已经不需要人类的经验,就能够够过运算打败AlphaGo,但是围棋的规则是清楚的;然而,人所面对的生活,太多细节是难以被罗列的。

人类该迁就于科技吗?

这基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但我就分享几个案例,供大家思考。在美国,因为很多高龄者不用电子邮件,所以一些认证程序是可以透过拨打电话进行的,高龄者也不需要会收发简讯。在英国,有些银行强行要求所有用户都必须用虚拟的网络账号,结果造成一些高龄者的反弹。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我们在不改变人们使用经验的前提下,把科技融入其中。在美国有个实际的例子,有新创公司GoGo Grandparent,创造了一个打电话叫车,但提供类似Uber纪录的服务。对高龄者来说,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打电话叫车,但是后端会做纪录,并且透过app把信息传递给高龄者的家人。这是一个我们都可以思考的方向。日本软银拍过的一段影片,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其中的一些环节还不一定可以被实现,但这应该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过,时代在转变,有些环节恐怕还是要人们做出一些改变的。我的硕士班指导教授几年前一直不愿意换智能手机,因为她觉得手机就是拿来打电话的,为什么要那么复杂。但是,她后来还是屈服了,主因就是因为她的同学、朋友都在line上面互动,因为她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办法用line,结果和别人脱了节…

相信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在什么都科技化的此时,我们真的该思考,怎么让高龄者可以最无痛的因为科技而受惠。就算不能全面性受惠,也至少不应该被惩罚!

(原标题: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会是高龄化社会的解药吗?)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