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专家授课,小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网络

澎湃新闻
佚名
(原标题:上海试点专家授课 解决小学生沉迷手游问题)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现在很多小孩子都会上网,玩手机。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很...

(原标题:上海试点专家授课 解决小学生沉迷手游问题)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现在很多小孩子都会上网,玩手机。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很多孩子沉迷于互联网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在所有报案的青少年网络诈骗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1岁。

今年初,家住上海静安的黄嘉慧(化名)突然收到短信,信用卡上消费了50元。

钱是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拿的,用来充值游戏币。

虽然当晚就教育了儿子,换了密码,黄嘉慧仍忧心忡忡,“怕他会去看所谓的‘视频直播’,甚至打赏主播。”

这样的担忧,很多青少年的家长都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访发现,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普及率很高。个人隐私泄露、扫抽奖二维码、甚至盗用父母账号购买游戏币等事件,在部分小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

孩子们能否在校园中得到网络安全教育,从而减少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负面效应?

去年,上海率先在愚园路第一小学试点开设网络安全公开课,多名网络信息安全专家授课,课程包括游戏、网络、移动、社交、个人信息保护等,孩子“热情很高,上课时间一再拖长”。今年,这项试点已扩大至全市7个区10余所学校。

在近期开展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中,主办方专门安排9月19日为校园日活动,并将组织信息安全官及专家学者,在愚一小学,铜川路小学、世外小学等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讲座。

上海交大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刘晔萍认为,由信息安全专家带着公开课进校园,让孩子在玩游戏、上网时更注重网络安全,并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是很好的一种尝试。

不过,她表示,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却是对成人的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关键还是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

妈妈担心五年级儿子打赏主播

今年初,上海市民黄嘉慧下班路上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信用卡被消费50元。

她以为信用卡被盗,赶紧拨打银行客服热线,被告知这笔消费可能被用于购买游戏币。

黄嘉慧立即想到了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打电话一问,果然是儿子用她的账号购买了游戏币。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发现他玩手游,更没想到他会用我的账号和密码去买游戏币。”黄嘉慧说,当天回家,她立即更换了密码,教育了儿子。此后,她一直担心孩子沉迷于游戏,更怕他去看视频直播,甚至打赏主播。“这几个月,我一直在盯紧儿子的手机和iPad,并不断修改自己的密码。”

冯青萍(化名)也正为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用手机而苦恼。

“他的手机收到一些有未知链接的短信,出于好奇,他就会点进去。但其实,很多内容是少儿不宜的。”冯青萍说,她不止一次就这个问题教育孩子,但孩子似乎并不听她的,学校里也没有这方面的课程。

在全国,青少年群体正成网络安全威胁的重灾区。

今年初,央视播出的“13岁熊孩子打赏网红男主播,两月败光母亲25万元”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今年5月,海南一名12岁的小学生打赏女主播,花去环卫工母亲辛苦积攒下的4万元。

公开报道中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达2.77亿人。2015年,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在所有报案的青少年网络诈骗受害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1岁。

“好几个同学都买游戏币,家长不知道”

与家长提心吊胆相对的,是孩子们的不以为意。

正读小学四年级的吴同学告诉记者,他半年前跟着同学玩手机游戏,有时大家也在放学后聚一起玩。“好几个同学都买游戏币的,家长基本上都不知道。”他觉得,现在玩游戏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玩,反而和同学缺少共同话题。

读小学五年级的于同学,则常去扫各种抽奖、有免费赠品的二维码。“我看到很多人去扫,还有一些要填写个人信息,比如家长手机号码等,我也都填的,没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她说,对于一些免费活动,同学间也会相互分享。

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一名警官表示,目前,青少年俨然已成为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娱乐性应用的主要使用人群,“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正在加深,对个人信息、照片、观点等分享意愿高于其他网民,但往往忽视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上述警官表示,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也高于其他网民,年纪越小,信任程度越高,越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此外,青少年网民账号或者密码被盗的比例,在所有网民中也是最高。

知名信息安全专家为小学生上公开课

这样的问题,上海关注得并不算晚。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强说,早在2011年,协会就组织多名信息安全专家,编写过网络安全教育手册,但由于内容较死板,效果不理想。

2016年,经过几年摸索,多名专家结合当下的网络现状,合力编写了新版《网络安全亲子教育手册》。

寓教于乐的新版手册讲述微信红包骗术时,会结合漫画形式,很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已发放1万册左右,将进一步在全市各中小学中普及。

除了著书,多位知名信息安全专家,带着网络信息安全公开课走进了上海课堂。

“同学们,你们会用手机主动连接陌生Wi-Fi吗?”去年3月16日,在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四年级七班,一堂名为“黑客叔叔讲故事”的网络安全公开课首次开讲,讲师是国内著名安全专家“黑客”姚威。

在这个班上,几乎每名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接触网络,姚威生动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注意力。此后,又先后有5名信息安全专家,来到这个班级授课。

一大型外企高级信息安全主管陈皓回忆,孩子们的热情很高,问题也很多,上课时间一再拖长。

虽然已过一年,但学生薛路扬对这几堂课仍印象很深。“帮助挺大的,知道了很多以前都不太关注的知识,特别是网络诈骗的种类和形式等。”他说,现在自己特别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尽量不连公共wifi,如确有需要,会首选官方。

试点班级的班主任蒋奕敏表示,上课的都是网络信息行业的“大咖”,课程设置得很有趣,孩子们也都很感兴趣。比如,第一堂课有家长来旁听,在谈到公共Wi-Fi的安全性时,专家在现场就打开了Wi-Fi的后台,演示刚才有家长浏览过哪些网站,让孩子们能直观地看到,其实后台可以窃取很多信息。

专家们还带去了高科技教育。“比如机器人进课堂,跳舞、足球机器人等,同学们都看得很过瘾,还可以自己操作。” 蒋奕敏说,除了玩游戏、微信,其实还有很多神秘的、充满乐趣的东西。“只要引导得好,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

今年试点范围扩大至10余所学校

去年试点反响不错,网络信息安全公开课走入更多课堂。

今年2月,“培养中国互联网未来健康力量——网络安全进校园”公益项目在上海启动,将上述做法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今年5月17日下午,在嘉定区马陆小学,来自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首席安全官黄建文,为全校47名班主任教师开展了信息安全集中培训。

此后几天,由知名信息安全专家为特邀讲师的网络安全公开课,在全市7个区10余所学校先后开讲,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再由教师教给学生。

“在小学,我们今年主要由专家对学校老师进行集中培训,并将一些教学素材提供给学校,老师自己安排具体授课计划。”据王强介绍,除了小学,此次活动也会进入上海一些中学及高校。其中,小学主要是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寓教于乐;中学除了安全意识,还会兼顾入门技术;高中和大学则主要考虑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引导并培养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王强表示,在即将举办的网络安全宣传周中,主办方专门安排了校园日(9月19日)活动,并将组织信息安全官及专家学者,在愚一小学,铜川路小学、世外小学等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讲座。

此外,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上海网警们也来到上海部分小学,为小学生上了一堂网络安全体验课,介绍时下网络安全热点、网络犯罪防范。

专家:关键要看家长的示范作用

孩子沉迷于网络,有时是因为孤独。

在上海交大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刘晔萍看来,孩子玩游戏没有问题,关键是看家长和学校如何正确引导,特别是家长,发挥的榜样作用很重要。

“孩子玩游戏或者上网,一味地禁止是不行的,关键要是弄明白,在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原因去正确引导。”刘晔萍说,如果孩子玩网络游戏,是因为觉得有趣、好玩,而家长又不想让孩子玩的话,那可以引导孩子去做一些其他有趣、好玩的事情,比如运动等。

而如果孩子玩游戏,是因为感到寂寞、孤单,或者人际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那就更需要家长多观察、陪伴、疏导。“有些家长自己一直玩手机、玩游戏,却禁止孩子玩,那怎么能让孩子接受这个要求呢?”

刘晔萍认为,由信息安全专家带着公开课进入校园这一举措,让孩子在玩游戏、上网时更注重网络安全,并激发他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是很好的一种尝试。

“只要所教的内容和形式,能够让孩子们真正接受,并取得正面引导的效果,都是很好的。

”她表示,但是,其实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却是对成人的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关键还是家长自己的示范作用,家长如果是好榜样,就能对孩子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