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通过人工智能做风控

北京青年报
佚名
昨天,2017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行业盛会汇聚海内外知名专家和数十家顶尖公司,就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和未来方向展开积极发言。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

昨天,2017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此次行业盛会汇聚海内外知名专家和数十家顶尖公司,就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和未来方向展开积极发言。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做开场致辞,在谈及金融科技带动企业发展时,点赞京东金融为行业带来的积极改变。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连续两届受邀出席大会并以“金融科技时代下的企业服务新模式”为主题发表演讲。

“金融科技”成为热词

陈生强在演讲中讲到,去年第一届大会举办时,金融科技在中国还刚刚兴起,市场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真正价值尚未达成共识。“我们那时提出,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义,是要遵从金融行业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服务金融行业,为传统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陈胜强带领与会者回顾这一年来整个行业所发生的变化。首先,“金融科技”可以说是这一年来最热的词之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主动选择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以银行业举例,过去一年来,中国银联、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山东城商行联盟、广东农信社联社等机构分别与京东金融签订了全面或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字化金融、智能风控、产品服务创新和营销运营等核心业务能力上实现了深度连接。与此同时,银行也开始在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建设上加大投入,部分银行设立了专门的网络金融部,或者直接投资成立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

在金融机构在科技上发力的同时,不少原以互联网金融为标签的公司,转而定位于金融科技,于是市场上的金融科技公司逐渐多了起来,但绝大多数依然专注于自己做金融业务,并不是为金融机构服务;同时,金融科技行业逐渐达成共识,数据与技术将是最基础的能力,开始在这方面发力,一时间人工智能成为行业最热的概念。

除此之外,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在引发监管的高度关注。一方面,监管部门在研究如何用技术手段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在强调科技对金融的重要性,支持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安全和提升客户体验。

陈生强表示,金融科技在被规范的同时,也在收获认可,在不断发展,但最具有长久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业界尚未形成共识。

重新定义金融科技

陈生强讲到,金融科技这个行业仍然需要确立方向、达成共识、形成标准。在京东金融看来,金融科技的核心内涵,实际上是有两层:

第一,金融科技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服务,服务对象是金融机构,而不是为自营金融业务服务。

第二,金融科技必须有很强的科技能力。科技是推动着整个人类经济社会向前进步的一个核心动力,科技革命本身代表着效率革命。所以一切商业模式的进步,都离不开新兴科技的驱动。

陈生强表示,京东金融是上面两点的基础上向前又跨越了一步,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价值分享的企业服务

陈生强在演讲中分享了京东金融的模式。

首先,企业服务。目前,市场上也有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司,我们通常称之为IT厂商,例如IBM、惠普、甲骨文等公司,他们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更多是硬件、软件、系统集成或者咨询服务,也有一些流程外包的服务。另外现在还有一些公司通过托管模式或者云服务的模式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服务。

这些服务模式下,都具有两大特点。其一,他们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更多的是基于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交付,其商业关系实质是一种买卖关系。其二,通过这种企业服务,金融机构可以压缩业务成本,改善存量业务流程,提升效率,这些服务带给金融机构的更多的是在运营层面的提升,不能带来新市场、新业务以及增量收入,更不能增加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

这还是属于传统的企业服务的范畴,而京东金融所做的与之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京东金融模式下的企业服务,和金融机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能够为金融机构带去增长业务和增量收入,在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增量业务的过程中,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价值分享。

其次,京东金融模式下的企业服务不仅服务于金融机构,而且是能服务于金融机构价值链上的核心流程环节,或者说核心价值创造环节,例如获客、客户运营以及风控等。在为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另外还能够为其降低风险,改善用户体验,甚至形成新的商业逻辑。

京东金融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模式。

例如,在为金融机构提供增量客户和增量业务方面。京东金融把基于自身多年在电商零售以及金融场景下所积累的海量用户,包括以85后、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创新驱动”的中小微企业、三农客户等等统统开放给金融机构,这些客户群恰恰是金融机构特别需要补充的,尤其是85后、90后,他们伴随着互联网长大,有着更强的消费潜力和成长潜力,他们是金融机构的未来业绩的重要支撑。

陈生强补充道:“我们还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将我们基于用户洞察所形成的用户运营能力输出,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再比如说风控,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构建出3万个风控变量,500多个风控模型,5000+个风险策略,实现对3亿用户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金融科技公司必须是前沿科技公司

陈生强说,做科技公司,必须要拥有最前沿的科技能力和持续的投入。而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不管是输出风控、用户运营,都是基于海量、多维、动态的大数据,而要处理这些数据,人工智能是一个必需品。

实际上在三年前,当时人工智能还没有现在这么火,京东金融就已经开始利用机器学习的技术去做数据处理和建模,实现了智能风控和自动化运营。这几年来,这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多。

例如,在反欺诈能力上,自主研发的RNN时间序列算法用来进行用户行为路径学习,对于风险用户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超过常规机器学习算法的3倍以上,这一算法研究已经被欧洲机器学习会议的PKDD2017收录,进入行业最顶尖行列。

再比如,基于生物探针技术,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采集用户使用手机的按压力度、设备仰角、手指触面、线性加速度等120多个行为特征指标,并利用这些特征指标,在不影响客户体验的情况下完成身份判定。这项技术也已经大量应用于京东金融的反欺诈模型之中。

“此外,我们发现,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风控面对的其实不仅是单纯的个体行为。不管是欺诈还是洗钱,还是其他林林总总的恶意行为,都开始向团伙作案、链条式配合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用户自身的特征维度描述这个用户,去判断风险的大小还不够。我们需要把一个用户的行为以及与他有关的一系列行为都拿出来,在这个维度上去做风控,才能更准确。”陈生强讲到。

最典型的是可以解决白户授信的问题。一个新来的用户,你没有他任何资料,这个人你应该给他什么额度、他是否可信?京东金融可以通过这个用户和与他相关的一系列行为描述他的好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单个人的节点,看起来很好,但他周围相关的人都是做欺诈、套现或其他灰产的人,这个人很可能也存在风险。反之,如果和他相关的周围区域的ID,都是信用良好或者收入水平很高的人,这个人是一个好人的概率就比较大。京东金融做黑名单团伙测试的准确率超过90%。

金融科技的出发点是服务实体经济

基于对于金融科技内涵的认识,所以京东金融现在的定位是做一家“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京东金融的出发点是,以数据和技术为基础,包括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提高内生增长能力的企业服务,以便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年轻人提供服务,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让金融真正实现以实体经济为本,因实体经济而兴。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